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肺源肠外致病型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混合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毒力因子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徐海军 张磊 +4 位作者 爨淑楠 张娅菲 贾哲 张圣尧 王书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了确定1例成年山羊突然急性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病史调查、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明确细菌性病原,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余未发病山羊进行给药预防;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 为了确定1例成年山羊突然急性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病史调查、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明确细菌性病原,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余未发病山羊进行给药预防;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群分析和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死亡山羊剖检可见部分结肠肠段严重出血,心内膜有散在出血斑,瘤胃黏膜局部充血;从肺组织中分离获得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小鼠的致死率为90%,粘质沙雷氏菌对小鼠无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和丁胺卡那敏感,粘质沙雷氏菌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磷霉素中度敏感;使用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注射液对其余未发病山羊进行预防性注射给药后,未再出现发病死亡。系统进化群分析显示,分离获得的大肠杆菌属于A群;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携带2种毒力标记基因(afa和iutA),因此属于肠外致病型大肠杆菌,该菌还携带其他毒力因子基因(ompA、ompT、traT、iss、iroN、iucD、fimH和gafD);本试验结果可为山羊大肠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大肠杆 粘质沙雷氏菌 毒力因子 感染
下载PDF
扬子鳄源粘质沙雷氏菌XCYZE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2
作者 朱鹏 周永康 +11 位作者 姜纪 李佳佳 易平四 章松 张雪松 周奎厚 王应超 石涵 陈洪超 卜孝林 王雅婷 徐前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查明一例源于安徽省扬子鳄管理中心的幼鳄死因。方法从幼鳄脑部组织坏死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 目的查明一例源于安徽省扬子鳄管理中心的幼鳄死因。方法从幼鳄脑部组织坏死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檬酸盐和硫化氢等中均呈阳性;PCR扩增其16S rDNA基因,其大小约1500 bp,经遗传进化树分析,与已报道的粘质沙雷氏菌GRD1株在同一分支;其致病性试验可导致实验鼠在36 h内全部死亡,出现严重肺出血、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腹水现象等。结论从扬子鳄脑内分离的病原是粘质沙雷氏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多种抗菌药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本试验为野生动物或者人类感染粘质沙雷氏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粘质沙雷氏菌 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影响
3
作者 梁长利 张义鹏 旷振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研究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的钇离子对吸附对象,研究了钇溶液中存在铝、铁、锌和镁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离子严重抑制粘质沙雷氏菌对钇的吸附,铁、锌和镁离子对吸附的抑制较弱,多种离子共存对粘... 本研究以粘质沙雷氏菌为吸附剂,以水溶液中的钇离子对吸附对象,研究了钇溶液中存在铝、铁、锌和镁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离子严重抑制粘质沙雷氏菌对钇的吸附,铁、锌和镁离子对吸附的抑制较弱,多种离子共存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的抑制程度依次为:锌+铁+铝>铝+铁>锌+铁>锌+铝。共存离子对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钇都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和钇离子竞争吸附在粘质沙雷氏菌表面吸附,吸附的抑制程度不同应该是因为粘质沙雷氏菌吸附这些共存离子的活性基团不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了粘质沙雷氏菌的羧基、氨基和羟基是吸附铁、镁和锌离子的主要官能团,而羧基和羟基是吸附铝离子的主要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共存离子 竞争吸附 吸附基团
下载PDF
1株分离自蛹虫草小麦培养基的粘质沙雷氏菌的鉴定及初步研究
4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4期58-62,共5页
从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中筛选出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划线分离、纯化后命名为CD1,对其进行了16S r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将其接种于正常的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上,接种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早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子实体湿质量、干质量、几丁... 从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中筛选出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划线分离、纯化后命名为CD1,对其进行了16S r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将其接种于正常的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上,接种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早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子实体湿质量、干质量、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接种小麦培养基后可以显著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小麦培养基 序列分析 子实体 生理生化指标 粘质沙雷氏菌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的生防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宇锟 时增增 +2 位作者 刘云飞 陈实 林志艺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在植物根际、植物体和昆虫体内定殖,对害虫、虫媒传染病病原物、植物病原物、杂草等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功效,由于粘质沙雷氏菌能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在植物根际、植物体和昆虫体内定殖,对害虫、虫媒传染病病原物、植物病原物、杂草等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功效,由于粘质沙雷氏菌能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与松树体内富集,因而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力。粘质沙雷氏菌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净化环境等作用有待探讨。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粘质沙雷氏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粘质沙雷氏菌微生物农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微生物农药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全能核酸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萍 韩冬梅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3期19-20,共2页
全能核酸酶又称非特异性核酸酶(Nonspecific nuclease,NU),可降解几乎所有形式的DNA和RNA (包括单链、双链、线状、环状、天然以及变性的核酸),生成3~5个碱基长度的5’-单磷酸寡核苷酸。全能核酸酶来源广泛,在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 全能核酸酶又称非特异性核酸酶(Nonspecific nuclease,NU),可降解几乎所有形式的DNA和RNA (包括单链、双链、线状、环状、天然以及变性的核酸),生成3~5个碱基长度的5’-单磷酸寡核苷酸。全能核酸酶来源广泛,在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发现,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30多种不同来源的全能核酸酶,其中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全能核酸酶活力最强(下文无特殊说明,全能核酸酶均指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全能核酸酶),能够在非常广泛的条件下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和消化活力。全能核酸酶在兽医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去除兽用疫苗、蛋白、多糖类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的核酸残留,降解动物性饲料中的病原体的核酸残留,维护养殖场的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动物性饲料 兽用疫苗 核酸酶 非特异性 多糖类 兽医 养殖场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在环境修复与农业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概述
7
作者 李晴 吴建凯 林志艺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40-43,共4页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期待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修复与防治手段。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的良好昆虫内生菌,在近年来是生物防治的研究热门物种,本文综述了粘质沙雷氏菌在重金属污染、化学杀虫剂污染生物修...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期待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修复与防治手段。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的良好昆虫内生菌,在近年来是生物防治的研究热门物种,本文综述了粘质沙雷氏菌在重金属污染、化学杀虫剂污染生物修复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上的重点物种与主要防治原理,同时针对粘质沙雷氏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障碍,以期为未来微生物制剂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重金属生物修复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一株粘质沙雷氏菌烈性噬菌体污水分离及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于龙 温占波 +4 位作者 杨文慧 李娜 王洁 鹿建春 李劲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以粘质沙雷氏菌(8039)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四步法污水分离噬菌体;单、双层平板噬菌斑实验筛选烈性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形态;纯化后2%磷钨酸染色电镜观察;手工法提取噬菌体核... 【目的】以粘质沙雷氏菌(8039)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四步法污水分离噬菌体;单、双层平板噬菌斑实验筛选烈性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形态;纯化后2%磷钨酸染色电镜观察;手工法提取噬菌体核酸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利用双层平板噬菌斑实验测定最佳感染复数和完成一步生长实验。【结果】从医院污水中成功分离出粘质沙雷氏菌烈性噬菌体一株(SM701),该噬菌体有一个正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头径约64nm,无囊膜,有一长尾,无收缩尾鞘,尾长约143nm;基因组核酸能被双链DNA内切酶BamHⅠ及HindⅢ切开,大小约57kb;噬菌斑圆形透明,直径1mm左右(培养12h),边界清楚;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时,子代噬菌体滴度较高;按照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出一步生长曲线,可知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约为30min,爆发期约100min,平均爆发量约为63。【结论】按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标准,该噬菌体属于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烈性噬菌体,按照Bradley和Ackermann形态分类法属于B1亚群;噬菌斑与周围红色细菌生长区,颜色差异明显,非常便于观察和计数;噬菌体头部大小和形态与呼吸道病毒中的呼肠病毒和腺病毒最为接近;国内尚未见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相关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分离 生物学 形态学
下载PDF
一株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子武 张显 +2 位作者 徐美娟 夏海锋 饶志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8-1024,共7页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为灵菌红素。对Serratiamarcecens JNB5-1产灵菌红素做初步发酵研究,在蔗糖2 g/dL,牛肉膏1.5 g/dL,CaCl21 g/dL,脯氨酸0.75 g/dL,MgSO4.7H2O 0.02 g/dL,FeSO4.7H2O 0.006 g/dL的培养基中发酵72 h后,其发酵产量可达4.13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红素 筛选鉴定 发酵条件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郝林华 陈靠山 +1 位作者 牛德庆 张玉凤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3,共8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硫酸铵5g/L,麸皮50g/L,柠檬酸三钠1.0g/L,K2HPO4·3H2O0.3g/L,FeSO4·7H2O 0.05g/L,MgSO4·7H2O 0.5g/L,PH7.2~7.7。发酵最适温度为30℃。通过测定粘质沙雷氏菌在发酵罐中培养的生长曲线,确定发酵时间以28~30h为宜,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约为50×10^8个/mL。将所筛选到的粘质沙雷氏菌应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表明是一株高活性的生物防治拮抗菌。此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和工业化生产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海洋菌种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海岸湿地盐碱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海岸湿地盐碱土 生物防治 发酵培养基 优化
下载PDF
中华鳖源粘质沙雷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移斌 艾晓辉 +3 位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姚嘉赟 沈锦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对患病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患病中华鳖肝、肾、脾及腹水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HD01为本... 对患病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患病中华鳖肝、肾、脾及腹水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HD01为本次引发中华鳖病害的病原菌,其对中华鳖的LD50为4.48×106CFU/g。HD01株理化特性与粘质沙雷氏菌一致,16S rRNA序列与粘质沙雷氏菌同源性为99%,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HD01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及苯唑西林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拉定、新霉素等7种抗生素耐药。分离菌株HD01是中华鳖病原菌,养殖时可选用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及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 鉴定 人工感染 药敏特性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摇瓶发酵产灵菌红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丹峰 杨培周 +1 位作者 操丽丽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9-124,共6页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装液量70 m L/250 m L三角瓶、振荡培养转速200 r/min,发酵36 h后,灵菌红素的产量最大,为2.98 g/L。粘质沙雷氏菌的胞外脂肪酶活力为15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红素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hiC)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魏巍 贺淹才 +1 位作者 方柏山 刘爱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448,共5页
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TCC14041)中克隆出几丁质酶基因(ChiC),将回收纯化的PCR产物与载体pMD18-T连接,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Ch i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E.coliDH5α中进行克隆,经BamHI和NheI双酶切验证、核酸序列... 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TCC14041)中克隆出几丁质酶基因(ChiC),将回收纯化的PCR产物与载体pMD18-T连接,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Ch i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E.coliDH5α中进行克隆,经BamHI和NheI双酶切验证、核酸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pMD-Ch iC含有几丁质酶C基因(ChiC)。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推测该粘质沙雷氏菌Chi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480个氨基酸组成。预测该蛋白的等电点为5.63,分子量约为52kD。针对粘质沙雷氏菌中的几个几丁质酶基因做了进化树,进而验证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ChiC)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中的分类;同时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ChiC)蛋白的高级结构作出了预测,得到其编码的属于18家族的蛋白质高级结构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ChiC基因 粘质沙雷氏菌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一株粘质沙雷氏菌菌株的鉴定及对黄胫小车蝗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书亮 曹伟平 +2 位作者 范秀华 王容燕 松本继男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8-161,共4页
从粘虫自然病死虫尸中分离到一株产紫红色色素的昆虫病原菌HBZBS 1菌株 ,经鉴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 ,血清型为O 6型。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该菌株对黄胫小车蝗有很高的杀虫毒力 ,蝗虫感染 4d后的死亡率达 80 %以上。
关键词 鉴定 毒力测定 生物防治 粘质沙雷氏菌 黄胫小车蝗 粘虫 昆虫病原
下载PDF
高产几丁质酶的粘质沙雷氏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基华 陈静宇 +5 位作者 曹旭 孟力强 姜威 刘宇帅 张淑梅 李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以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保存的1株粘质沙雷氏菌S68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线、Na NO2和复合诱变,通过透明圈对比和酶活测定,最终获得1株产酶量高于原始菌株4.3倍的粘质沙雷氏菌诱变菌株,产酶量达到4.98μg·h-1。... 以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保存的1株粘质沙雷氏菌S68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线、Na NO2和复合诱变,通过透明圈对比和酶活测定,最终获得1株产酶量高于原始菌株4.3倍的粘质沙雷氏菌诱变菌株,产酶量达到4.98μg·h-1。确定该菌株最佳诱变方法为复合诱变,首先进行紫外诱变(高度为30 cm,诱变时间为12 s),再用化学诱变(0.4 mol·L-1Na NO2诱变5 min),经验证该诱变菌株遗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几丁质酶 诱变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酶促过氧化氢降解对氨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敏 姚日生 +2 位作者 尤亚华 邓胜松 高文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利用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B 90027的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对氨基苯酚, 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对氨基苯酚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酶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结果表明, 降解500mg·l-1对氨基苯酚溶液50ml,... 利用源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B 90027的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对氨基苯酚, 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对氨基苯酚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酶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结果表明, 降解500mg·l-1对氨基苯酚溶液50ml,其适宜的条件为:H2O23ml,温度40℃-60℃,pH 9.0-10.0;在酶的催化作用下,H2O2氧化对氨基苯酚首先生成对苯醌,进一步氧化生成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草酸等有机酸并最终转化为CO2和H2O.可催化降解对氨基苯酚的酶为胞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过氧化氧 对氨基苯酚 降解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隋志伟 刘晓夏 +4 位作者 王晶 傅博强 薛蕾 刘思章 郝林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粘质沙雷氏菌是生物防护评价的指示菌。对粘质沙雷氏菌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和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8.93%,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95%。经统计分析... 粘质沙雷氏菌是生物防护评价的指示菌。对粘质沙雷氏菌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法进行了方法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和复现性均较好,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8.93%,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95%。经统计分析,营养琼脂平板涂布法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2.60%(k=2),适用于粘质沙雷氏菌定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粘质沙雷氏菌 平板涂布法 营养琼脂 协同实验验证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建云 曹溪 +2 位作者 纪春艳 赵晓峰 张茂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甜菜夜蛾是我国严重为害蔬菜的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粘质沙雷氏菌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及其试验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用菌株PS-1菌悬液与人工饲料混配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48 h,对其幼虫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蛹和成虫有明显... 甜菜夜蛾是我国严重为害蔬菜的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粘质沙雷氏菌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及其试验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用菌株PS-1菌悬液与人工饲料混配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48 h,对其幼虫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蛹和成虫有明显的后致死作用.在2×10^1~2×10^8 cfu/g的浓度范围内,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甜菜夜蛾幼虫的死亡率明显提高,蛹的存活率明显降低,成虫产卵量明显减少,其试验种群的增长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4.4%~100%.用浓度为1×10^3、1×10^5和1×10^7 cfu/mL的PS-1菌悬液分别配制成10%蜂蜜水饲喂甜菜夜蛾成虫2d,各浓度处理组成虫的寿命分别比对照缩短了5.70、5.91和7.16d,产卵量也明显减少.用浓度为1×10^9cfu/mL的PS-1菌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到人工饲料中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48 h,幼虫8d累积死亡率达70.0%,显著高于对照.用组建生命表的方法评价了菌株PS-1对甜菜夜蛾的全面作用,该菌株对甜菜夜蛾试验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其抑制了甜菜夜蛾幼虫和成虫的存活率以及成虫的生殖力.这些结果为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和粘质沙雷氏菌PS-1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PS-1 甜菜夜蛾 致病力 种群控制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绮霞 陈英 +1 位作者 张搏 黄日波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克隆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基因(lipA)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高效表达,并对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产脂肪酶粘质沙雷氏菌总DNA为模板,PCR扩增脂肪酶基因lip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lipA,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 目的:克隆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基因(lipA)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高效表达,并对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产脂肪酶粘质沙雷氏菌总DNA为模板,PCR扩增脂肪酶基因lip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lipA,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酶学性质的测定。结果:经过优化培养条件,脂肪酶活力最高能达到104U/mL。重组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45℃,最适pH为7.0~7.5,在50℃保温1h下仍能保持80%的酶活力,Ca2+、Sr2+、Mn2+和Mg2+对脂肪酶酶活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尤其是Ca2+使脂肪酶酶活提高了1倍多,而Ni2+、Fe2+、Fe3+、Cu2+、Zn2+和Al3+对酶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Zn2+和Al3+使酶活力几乎完全丧失。该酶对一些有机溶剂有较好的耐受性,与50%甲醇混合24h,仍能保持84%的酶活力。结论:该脂肪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甲醇耐受力,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催化剂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基因工程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脂肪酶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允中 史鹤龄 +10 位作者 钱浩 黄雯霞 洪专 张忻平 徐农 张力 刘冬耕 佟仲生 李淑芬 张力建 郑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发生率分别为 81.0 %和 5 2 .2 %。少数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个别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S311)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粘质沙雷氏菌 临床试验 Ⅱ期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