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进出仓作业频繁的筒仓散粮堆平均密度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启铿 刘永超 +4 位作者 袁庆利 吴强 周志耀 王俊岭 韩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7-32,共6页
散粮堆的平均密度是粮食库存数量实时在线检测的重要参数。为解决粮食加工企业库存数量盘点中存在的散粮堆平均密度取值难题,在对比分析了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进出仓作业频繁的筒仓散粮堆平均密度计算方法,... 散粮堆的平均密度是粮食库存数量实时在线检测的重要参数。为解决粮食加工企业库存数量盘点中存在的散粮堆平均密度取值难题,在对比分析了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进出仓作业频繁的筒仓散粮堆平均密度计算方法,并选取一个稻谷筒仓的完整进出粮过程,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实用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满足使用要求。该方法简单实用,精度较好,克服了现有修正系数法的不足,为粮食加工企业动态库存数量盘点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加工企业 粮堆 平均密度 修正系数 库存数量
下载PDF
基于COMSOL静态储粮玉米粮堆温度场研究
2
作者 丁爱侠 陈曦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2,共4页
以初始温度为26℃,边长为1 m并设有冷、热壁面的方形玉米粮堆仓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对仓内粮堆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基于验证的模型研究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时,其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靠近冷、热壁面... 以初始温度为26℃,边长为1 m并设有冷、热壁面的方形玉米粮堆仓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对仓内粮堆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基于验证的模型研究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时,其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靠近冷、热壁面的粮堆温度变化较快;仓内粮堆温度在冷热壁面间形成梯度,出现分层现象;不同初始粮温条件下,壁面与粮堆温差影响仓内粮堆温度分布,储藏96 h后,初始粮温为22℃的粮堆温度变化幅度最大,为24.9℃;粮堆与壁面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热量传递较快,仓内粮堆温度逐渐趋于稳定;初始粮温一致,不同种类粮食条件下,在储藏192 h后,大豆、小麦、玉米、稻谷和油菜籽仓内粮堆最终温升分别为2.21、2.18、2.17、2.64和2.40℃;密度和孔隙率差异共同影响仓内粮堆温度的分布,孔隙率较大的玉米粮堆,温度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储粮 玉米粮堆 数值模拟 温度场
下载PDF
小麦粮堆中玉米象和黄曲霉发生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关系研究
3
作者 林鑫 许茜茜 +3 位作者 孙奂一 王殿轩 陈亮 赵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75,共7页
构建4种模拟小麦粮堆(模拟自然带菌、模拟害虫发生、模拟霉菌发生、模拟虫霉发生),研究了25℃下不同水分(12.5%和15.0%)小麦粮堆CO_(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水质量分数为12.5%的自然带菌粮堆二氧化硕(CO_(2))浓度30 d内未出现显著变... 构建4种模拟小麦粮堆(模拟自然带菌、模拟害虫发生、模拟霉菌发生、模拟虫霉发生),研究了25℃下不同水分(12.5%和15.0%)小麦粮堆CO_(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水质量分数为12.5%的自然带菌粮堆二氧化硕(CO_(2))浓度30 d内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害虫发生粮堆第2天CO_(2)体积分数即超过0.5%,第15~17天后快速增长,于第23天达到4.5%;霉菌发生粮堆第30天时CO_(2)体积分数也未超过0.04%;虫霉共同发生粮堆第2天CO_(2)体积分数即超过0.6%,第13~17天后快速增长,于第26天达到4.5%。水质量分数15.0%的小麦的4种模拟粮堆中霉菌发生粮堆、虫霉共同发生粮堆的CO_(2)浓度增加更快、幅度更大。研究初步明确了虫霉发生与粮堆CO_(2)浓度变化的关系,为利用粮堆CO_(2)浓度变化来监测粮堆虫霉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粮堆 玉米象 黄曲霉 CO_(2)浓度
下载PDF
广东地区浅圆仓玉米粮堆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琳 张海洋 +3 位作者 谢维治 李松伟 祁智慧 唐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解浅圆仓玉米储藏全年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实仓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一浅圆仓玉米入仓后第一年粮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剖面上的变化,并通过温差和露点评估了粮堆表层的结露风险。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粮面下5 m范围内粮食... 为了解浅圆仓玉米储藏全年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实仓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一浅圆仓玉米入仓后第一年粮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剖面上的变化,并通过温差和露点评估了粮堆表层的结露风险。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粮面下5 m范围内粮食受夏秋季太阳热辐射影响,温度超过20℃的时间在2个月以上,空调控温工艺能将仓温和表层粮温有效降低至25℃及以下,但在秋季空调关闭后,粮面下9 m范围的粮温有不同程度反弹升高;在水平剖面上,内外圈温差明显,温差大小受粮层深度和季节影响,同时受仓体周围遮挡物影响,阳光直射多的方向粮温高于其他方向;粮堆表层内圈范围在空调控温前结露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圆仓 玉米粮堆 温度分布 结露风险
下载PDF
围护结构对浅圆仓粮堆温度模拟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济洲 王远成 +1 位作者 郭耀骏 谢宝东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5,共8页
针对围护结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的浅圆仓,为了准确模拟外部环境对粮堆温度的影响,研究建立了符合局地气候条件的“粮堆—围护结构—环境”传热模型。通过在粮堆模型外部增加围护结构区域并考虑其传热性质,使得建立的模型可以体现出粮仓... 针对围护结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的浅圆仓,为了准确模拟外部环境对粮堆温度的影响,研究建立了符合局地气候条件的“粮堆—围护结构—环境”传热模型。通过在粮堆模型外部增加围护结构区域并考虑其传热性质,使得建立的模型可以体现出粮仓围护结构对粮堆与外部环境温度之间传热过程的迟滞效应。在此基础之上,以济南市2021年5月至9月的逐时大气温度数据作为输入,模拟了不同围护结构传热参数设定对粮堆温度演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物性参数会对粮堆温度的数值和波动幅值产生影响。因此,在模拟围护结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的浅圆仓内部粮堆温度演化时,考虑围护结构的传热作用是模拟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圆仓 围护结构 粮堆温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过夏期间平房仓进口大豆粮堆温度时空变化研究
6
作者 赵旭 郝立群 +3 位作者 柏禄乾 李建智 李建 李欣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6,共5页
以进口大豆粮堆为研究对象,在平房仓内利用温度传感器密集阵列排布方式,采集过夏期间进口大豆粮情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平房仓内大豆粮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大豆粮堆“热皮”的形成与变化,进而定量化判定大豆粮堆“热皮”厚度,以期... 以进口大豆粮堆为研究对象,在平房仓内利用温度传感器密集阵列排布方式,采集过夏期间进口大豆粮情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平房仓内大豆粮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大豆粮堆“热皮”的形成与变化,进而定量化判定大豆粮堆“热皮”厚度,以期为粮食安全储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大豆 粮堆温度 “热皮”厚度
下载PDF
移动电阻式粮堆水分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仁利 蒋路成 +1 位作者 靳文杰 唐鹏 《现代食品》 2023年第8期188-191,共4页
粮堆水分和温度是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关键因素,粮食水分的准确检测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大豆仓及小麦仓的通风加湿及通风降水试验,然后利用移动阻力式粮堆水分在线监测系统对粮堆水分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谷物水分检测仪相比... 粮堆水分和温度是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关键因素,粮食水分的准确检测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大豆仓及小麦仓的通风加湿及通风降水试验,然后利用移动阻力式粮堆水分在线监测系统对粮堆水分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谷物水分检测仪相比,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提高了粮食水分检测的精度,且对粮堆储粮水分快速检测更加省力,能够随时通过移动端设备掌握粮堆内水分情况,为粮情检测与监测提供可靠的硬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堆 粮食水分 在线监测 粮情监测
下载PDF
机械通风中引起粮堆温度不均衡因素的探究
8
作者 杨荷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0022-0025,共4页
现阶段,机械通风是应用最广泛的储粮技术,通过冬季自然冷源来降低粮堆温度,既保障了储粮的安全性,又保障了储粮的绿色性,然而针对机械通风的粮堆温度依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刚收获入库的粮食水分含量不均衡,加之经常在... 现阶段,机械通风是应用最广泛的储粮技术,通过冬季自然冷源来降低粮堆温度,既保障了储粮的安全性,又保障了储粮的绿色性,然而针对机械通风的粮堆温度依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刚收获入库的粮食水分含量不均衡,加之经常在夏季入库,库中温度过高,在储存时极易由于高温而生虫。要想实现安全储粮,就要确保机械通风中粮堆温度的均衡,然而因设备的操作不当,常常造成不理想的通风效果而导致粮堆温度不均衡。为此本文结合相关规程,分析机械通风中引起粮堆温度不均衡的因素,希望供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探讨 机械通风 粮堆温度 不均衡因素
下载PDF
基于原因后果(CCA)法对粮堆粮温升高事件分析
9
作者 陈怡岑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粮堆是粮食储藏的基本形态,它是由粮粒堆聚而成的群体。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粮堆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反映出多种物理属性,粮堆发热就是其中一个不可规避的粮食特性,粮堆发热是影响储粮安全的危险信号。对粮堆进行客观性安全评价,可以适时... 粮堆是粮食储藏的基本形态,它是由粮粒堆聚而成的群体。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粮堆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反映出多种物理属性,粮堆发热就是其中一个不可规避的粮食特性,粮堆发热是影响储粮安全的危险信号。对粮堆进行客观性安全评价,可以适时掌握粮情,对采取有效储粮措施、确保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原因后果分析(CCA)法对粮堆粮温升高事件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的相应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后果(CCA)法 粮堆 发热 事件分析
下载PDF
玉米象诱捕数量与粮堆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李苗 祝玉华 +3 位作者 甄彤 党豪 张振军 吕宗旺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11期18-21,共4页
2014-06—2014-09,采用诱捕陷阱对南宁沙井粮库里的害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合粮堆内温度的分布,分析了害虫诱捕数量与粮堆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收获的小麦中,玉米象为主要的仓储害虫,占诱捕害虫总数的95.26%;在22~29.6℃的温度下,... 2014-06—2014-09,采用诱捕陷阱对南宁沙井粮库里的害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合粮堆内温度的分布,分析了害虫诱捕数量与粮堆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收获的小麦中,玉米象为主要的仓储害虫,占诱捕害虫总数的95.26%;在22~29.6℃的温度下,玉米象每周的诱捕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符合线性增长的趋势。由初始诱捕到的害虫密度,结合粮温,利用陷阱诱捕器可以预测出仓内害虫的发生趋势和危害水平,指导仓储害虫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仓储害虫 玉米象 粮堆温度 诱捕陷阱 粮堆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温湿度场耦合的粮堆离散测点温度场重现分析 被引量:46
11
作者 尹君 吴子丹 +4 位作者 吴晓明 张忠杰 赵会义 李福君 吴文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以钢板浅圆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粮堆为目标粮堆,利用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粮堆不同季节、不同位点的温度,运用粮温拟合算法和Matlab模拟软件,重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浅圆仓小麦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基于温度湿度场耦合原理对云图进... 以钢板浅圆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粮堆为目标粮堆,利用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粮堆不同季节、不同位点的温度,运用粮温拟合算法和Matlab模拟软件,重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浅圆仓小麦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基于温度湿度场耦合原理对云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粮堆中存在大体积的"冷芯"可以使粮堆安全度夏;秋冬季,粮堆中有"热-冷"多层次区域变化,易导致第2年春季在粮堆表层发生结露霉变;而在冬季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可有效消除粮堆在春季易结露的安全隐患。本研究为运用场论分析法预判储粮安全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湿度场耦合 浅圆仓 粮堆温度场 结露
下载PDF
仓储粮堆机械通风时压力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任广跃 彭威 +2 位作者 张忠杰 吴子丹 王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5,共6页
以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试验为基础,以实仓试验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过程中内部压力场分布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并进行了不同通风风量条件下开环流熏蒸口和开人孔时的数值模拟计算。最后通过实仓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 以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试验为基础,以实仓试验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过程中内部压力场分布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并进行了不同通风风量条件下开环流熏蒸口和开人孔时的数值模拟计算。最后通过实仓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过程CFD模型能够真实反映机械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压力场的分布情况,将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应用于仓储粮堆压力场的预测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粮堆 机械通风 压力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和热湿传递的数学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远成 潘钰 +5 位作者 尉尧方 魏雷 张忠杰 赵会义 石天玉 尹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25,130,共7页
本文基于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各个方程中的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数量级大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判断粮堆内部自然对流... 本文基于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各个方程中的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数量级大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判断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强弱的瑞利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仓型结构、粮种及仓外大气温度对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数学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学分析方法是分析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数学分析的结果可以为仓型设计、储粮生态系统的模拟、仓储技术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分析 粮堆 自然对流 热量传递 水分迁移
下载PDF
散粮堆底部压力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启铿 揣君 +2 位作者 曹宇飞 王录民 刘永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30,共5页
在前期散粮堆底部压力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PFC3D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颗粒流数值模型,对散粮堆底部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数据,利用MATLAB绘制了散粮堆底部压力分布三维网格图,直观地反映散粮堆底部压力分布形态... 在前期散粮堆底部压力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PFC3D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颗粒流数值模型,对散粮堆底部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数据,利用MATLAB绘制了散粮堆底部压力分布三维网格图,直观地反映散粮堆底部压力分布形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散粮堆底部压力分布是非均匀的,与现行的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以及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有所不同。数值模拟结果与前期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散粮堆底部压力非均匀分布的特性,加深了对散体力学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堆 底部压力 颗粒流 散体力学
下载PDF
储料竖向压力对粮仓中小麦粮堆湿热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桂香 刘超赛 +3 位作者 蒋敏敏 陈家豪 王海涛 张宏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6-253,I0001,共9页
粮仓中存在压力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等多物理场,为了得出各物理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粮堆内湿热传递规律,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粮堆多场耦合试验装置,针对仓内小麦粮堆单元体,研究在高温边界38.5℃、低温边界5.2℃,初始粮温25.8℃,竖向压力... 粮仓中存在压力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等多物理场,为了得出各物理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粮堆内湿热传递规律,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粮堆多场耦合试验装置,针对仓内小麦粮堆单元体,研究在高温边界38.5℃、低温边界5.2℃,初始粮温25.8℃,竖向压力分别为50、100、150 kPa条件下小麦粮堆湿热传递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竖向压力增加,粮堆孔隙率减小,热量通过粮食籽粒间传导增加,传递速率加快,竖向压力从50 kPa增大至150 k Pa,粮温较入仓时下降约0.5~1.3℃,温度梯度变化率达8.7%,不同压力下粮堆高温区面积随储藏时间呈幂函数减小。粮堆内湿空气在边界处累积至峰值时会有部分湿空气向粮堆内迁移。粮堆中部与靠近低温边界温差大于6.3℃时,粮堆内湿空气扩散加快,粮堆中部平均相对湿度下降速率随竖向压力增加而加快。研究结果可为散装粮堆多场耦合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相对湿度 小麦粮堆 竖向压力 多场耦合
下载PDF
探管诱捕与取样筛检小麦粮堆表层储粮害虫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祯 王殿轩 +5 位作者 周晓军 白春启 王凯 司雪梅 赵海鹏 李慧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探管诱捕检测储粮害虫的技术应用日渐广泛,比较和明确探管诱捕与取样筛检害虫结果的关系有利于更方便、省力、较早、较多地发现害虫,做到早防治以避免害虫为害。采用探管诱捕器与取样筛检法,在夏季于散储小麦的高大平房仓粮堆表层设置5... 探管诱捕检测储粮害虫的技术应用日渐广泛,比较和明确探管诱捕与取样筛检害虫结果的关系有利于更方便、省力、较早、较多地发现害虫,做到早防治以避免害虫为害。采用探管诱捕器与取样筛检法,在夏季于散储小麦的高大平房仓粮堆表层设置5个检测点,比较两种方法对嗜卷书虱、印度谷螟、玉米象、锈赤扁谷盗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表层粮温20~25℃时,采用取样筛检法在每检测点检测到嗜卷书虱最低3头/kg,最高10头/kg;探管诱捕检测嗜卷书虱最低6头/周,最高32头/周;在粮温25~31℃时嗜卷书虱达到检测最高值,取样筛检最高为30头/kg,探管诱捕最高数值为190头/周。在其后的试验期间,探管诱捕法每点检测害虫数量最大值为印度谷螟幼虫3头/周、玉米象成虫3头/周、锈赤扁谷盗成虫5头/周,同等条件下取样筛检法未检测到这些储粮害虫。结果表明:在夏季粮温上升期散储小麦粮堆表层中,探管诱捕比取样筛检可检测到更多种类的储粮害虫,且检测到同种害虫的数量更多,采用探管诱捕法更有利于发现粮堆表层的储粮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粮堆表层 探管诱捕 取样筛检 储粮害虫
下载PDF
就仓通风时粮堆内部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的数值预测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远成 段海峰 张来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9,共5页
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理论,建立了通风储粮过程中控制粮堆内部热量和水分传递的数学模型.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就仓通风时粮堆内部热湿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就仓通风时粮堆内部热量和水分迁移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粮堆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就仓通风
下载PDF
小麦杂质类型和含量对粮堆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玉荣 周显青 +2 位作者 王君利 于林平 刘学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对含有不同杂质类型和含量的小麦粮堆物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流散形成的圆锥体,其底部的筛上物、麦皮、麦秸等轻浮杂质要比顶部多;筛下物、砂石等体积小、密度大的杂质也多聚集在粮堆的下层;麦皮、麦秸和筛下物对静止角... 对含有不同杂质类型和含量的小麦粮堆物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流散形成的圆锥体,其底部的筛上物、麦皮、麦秸等轻浮杂质要比顶部多;筛下物、砂石等体积小、密度大的杂质也多聚集在粮堆的下层;麦皮、麦秸和筛下物对静止角的影响较明显,大麦对静止角影响不大.随着筛下物和麦皮含量的增加,静止角逐渐增加;静止角随着麦秸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按对孔隙度的影响不同,将4类杂质分为3大类:第1类是麦皮和麦秸,它们使孔隙度增加;第2类是筛下物,使孔隙度减小;第3类是大麦,它对孔隙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粮堆 杂质类型 杂质含量 物理特性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平房仓冷却通风过程中粮堆热湿耦合传递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桂香 张宏伟 +2 位作者 王海涛 刘超赛 尹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85,共7页
粮仓冷却干燥通风是确保储粮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此过程中粮堆内部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在COMSOL软件中,建立了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高大平房仓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修改COMSOL内置材料方程、耦合渗流、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水... 粮仓冷却干燥通风是确保储粮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此过程中粮堆内部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在COMSOL软件中,建立了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高大平房仓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修改COMSOL内置材料方程、耦合渗流、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水分迁移控制方程,以实测的送风空气温度和湿度为入口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湍流、湿空气传热、湿空气传质、多孔介质传热、多孔介质传质等多个物理场,并考虑了热湿耦合、温度耦合和流动耦合,对高大平房仓粮堆内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的热湿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实际高大平房仓的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修改COMSOL内置方程可以准确模拟预测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可用于指导粮仓冷却干燥通风过程和粮仓通风系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粮堆 热湿耦合传递 COMSOL
下载PDF
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堆压力场FLAC^(3D)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达 郑德乾 +2 位作者 陈桂香 蒋敏敏 陈家豪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3,共6页
基于小麦三轴试验,计算得到了邓肯-张(E-B)本构模型参数,将该模型引入FLAC^(3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堆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仓壁摩擦力对粮堆底部压力的影响,以及粮堆压力与粮堆堆高的关系。将小麦三轴试验... 基于小麦三轴试验,计算得到了邓肯-张(E-B)本构模型参数,将该模型引入FLAC^(3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堆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仓壁摩擦力对粮堆底部压力的影响,以及粮堆压力与粮堆堆高的关系。将小麦三轴试验的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应试验结果对比,初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进行了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堆压力场的FLAC^(3D)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开发的邓肯-张(E-B)模型FLAC^(3D)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模拟高大平房仓仓底压力不均匀现象,且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仓壁的摩擦力是粮堆底部压力呈现非均匀现象的关键因素。模拟结果可为多场耦合模型的建立提供压力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邓肯-张模型 FLAC3D 散装粮堆 压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