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新时代粮食安全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1
作者 张依淋 杨禹豪 +2 位作者 马研 高欣悦 刘亚青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为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探索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熵权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再运用TOPSIS法对2017—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食... 为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探索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熵权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再运用TOPSIS法对2017—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影响因素诸多且变化多端,粮食安全发展水平变化波动较大。从分类指标看,驱动力是影响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粮食储备体系、粮食供应体系、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发展。DPSIR-TOPSIS模型对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助于完善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可持续性发展 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四川粮食安全:现实基础、问题挑战与发展应对
2
作者 赵颖文 张鸿 +2 位作者 周评平 王森培 许钰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1期21-27,41,共8页
目的:探寻新时期四川粮食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法:基于文献调查、政策梳理、比较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阐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四川粮食安全的现实基础及其面临的问题挑战。结果:近年来四川粮食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也面... 目的:探寻新时期四川粮食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法:基于文献调查、政策梳理、比较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阐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四川粮食安全的现实基础及其面临的问题挑战。结果:近年来四川粮食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也面临着农业资源约束趋紧、种粮主体积极性弱化、科技赋能粮食生产效能不足等制约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系列问题与挑战。结论:全面提升四川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树立粮食可持续发展新思维,重视农民种粮收益及构建“适老型”农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持续发展 问题挑战 发展应对
下载PDF
农村社区参与对提升农业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吴丽君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农村社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其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实现。通过深入探讨农村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能揭示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农村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促进生态农业发... 农村社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其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实现。通过深入探讨农村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能揭示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农村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化肥农药减量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从而增强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的参与作用,应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提高农村社区的参与度,并建立有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村社区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而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村社区参与 农业可持续性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紧迫议题,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机会。该文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探讨其在粮食信息统计、物流管理,以及粮食安全监测...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紧迫议题,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机会。该文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探讨其在粮食信息统计、物流管理,以及粮食安全监测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深入分析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推动资源优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性生产方式应用,并提出未来大数据技术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逐步推动智能物联网技术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智慧化、安全化与透明化发展,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粮食安全 农业可持续性 数据统计 粮食物流管理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评价及协调特征研究
5
作者 陈星 叶佳慧 +2 位作者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水安全等级和城市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粮食安全等级先下降后回升。整体上,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状况均表现良好,到2020年各城市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等级均已达到较安全水平,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其城市发展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2)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从1990年的失调状态逐步进入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阶段。各城市水安全发展尤为突出,处于优先地位。其中,扬州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宣城、芜湖、马鞍山水安全和粮食安全远优于城市发展指数,城市发展潜力大。(3)建设用地面积扩张、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增加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粮食价格、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等因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为统筹水、粮食、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 耦合协调发展 南京都市圈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6
作者 许慧 王世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6,共17页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及机制。研...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增强作用在财政透明度高、土地财政依赖度高、处于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区域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区域的地级市中的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增加税收收入、缓解债务压力和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使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对相邻地区的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也有增强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升数智化政府治理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区域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7
作者 常晓素 邵晶晶 《陇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协调转移支付制度和提高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利用2009—2020年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表明,转移支付和地方...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协调转移支付制度和提高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利用2009—2020年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表明,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均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标准化回归表明,转移支付能通过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间接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间接效用低于转移支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减税激励、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常晓素 张雨 《宜宾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利用2003—2020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参考熵权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基于“有效财政空间”的概念量化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构建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减税激励、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影响效应... 利用2003—2020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参考熵权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基于“有效财政空间”的概念量化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构建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减税激励、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通过标准化回归进一步估计减税激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并进行效应分解。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指标在0.3625和0.5373间呈现出小幅波动上升的趋势;减税激励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减税激励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能力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东中部及发达地区减税激励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强于西部及欠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激励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下载PDF
建筑结构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
9
作者 朱博文 《建筑与装饰》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在环境方面,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对资源消耗、碳排放和水资源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可持续性方面,建筑结构应确保安全性、可访问性、可维护... 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在环境方面,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对资源消耗、碳排放和水资源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可持续性方面,建筑结构应确保安全性、可访问性、可维护性和社会包容性。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应注重成本效益、寿命周期成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建筑结构的决策和创新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可持续性发展 环境影响 社会可持续性
下载PDF
浅论粮食安全背景下湘西州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10
作者 蒋娟琼 钟伟 +3 位作者 刘玲玲 麻庆 韩瑜 孟然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本文分析了湘西州蔬菜产业目前发展的瓶颈及其原因,进一步探讨了依据湘西州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推动,科学调整蔬菜种植模式,加强专业生产基地建设、集约化育苗、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和品牌化集群战略的对策,推进布局... 本文分析了湘西州蔬菜产业目前发展的瓶颈及其原因,进一步探讨了依据湘西州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推动,科学调整蔬菜种植模式,加强专业生产基地建设、集约化育苗、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和品牌化集群战略的对策,推进布局区域化、基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建设,实现“品种、品质、品相、品味、品牌”融合发展,促使湘西州蔬菜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蔬菜 产业发展 对策 湘西州
下载PDF
粮食安全、国家发展与印尼大米政策的演变
11
作者 陈杜娟 《东南亚研究》 2025年第2期73-93,156,共22页
在印尼的发展历程中,大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米是印尼人的主食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塑了印尼人的国家认知和身份认同。大米供应和粮食安全更是印尼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印尼独立后,各届政府把实现大米自给自足作为... 在印尼的发展历程中,大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米是印尼人的主食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塑了印尼人的国家认知和身份认同。大米供应和粮食安全更是印尼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印尼独立后,各届政府把实现大米自给自足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苏加诺时期,在发展民族主义的指导下,对大米的控制成为印尼政府对领土、秩序和权力本身控制的象征。苏哈托时期,大米增产成为印尼威权政治和现代化的重要方略,并在1985年实现了短暂的大米自给自足。民主化改革后,印尼大米政策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如今作为印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大米生产以及粮食安全更成为印尼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战略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大米政策 粮食安全 国家发展 现代化
下载PDF
可持续性发展新型环保材料对室内环境质量与长周期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宁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030-033,共4页
随着建筑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装饰材料的创新已成为改善环境品质、延长建筑寿命的重要手段。新型环境友好材料不仅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增强声学效果,改善照明体验,改善热舒适,而且在建筑使用寿命上具有明显优势。这类材料耐久性能... 随着建筑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装饰材料的创新已成为改善环境品质、延长建筑寿命的重要手段。新型环境友好材料不仅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增强声学效果,改善照明体验,改善热舒适,而且在建筑使用寿命上具有明显优势。这类材料耐久性能好,维修费用低,在提高建筑整体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负担。本文提出利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可实现建筑装饰行业的资源回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并结合实例,对新型环保材料的选用及效果评价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说明了新型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领域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 新型环保材料 室内环境质量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普安乌金鸡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探索
13
作者 陈龙斌 宋大军 +2 位作者 王廷雪 罗远峙 撒石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3期127-130,共4页
为了探索普安乌金鸡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路径,给其他同样具有明显特色、比较优势突出、产业规模较大、竞争优势明显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经验,或使其成为中央提出“一县一特”区域品牌的一个样板。本文对普安乌... 为了探索普安乌金鸡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路径,给其他同样具有明显特色、比较优势突出、产业规模较大、竞争优势明显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经验,或使其成为中央提出“一县一特”区域品牌的一个样板。本文对普安乌金鸡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该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强化科技驱动,提升乌金鸡品种纯度及生产性能;注重养殖人才培养,探索因地制宜的新型养殖模式;重视养殖全过程疫病防控,建立科学生物安全防范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采取形式多样的品牌宣传,加快品牌推广进度;多渠道开拓销售市场,积极探索新型的销售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安乌金鸡 特色优势产业 可持续性发展 路径探索
下载PDF
粮食安全与农村基建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困境与路径
14
作者 路心怡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分析当前中国粮食安全与农村基建的现状概括,研究两者协同创新发展的动态机制和成效,同时,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瓶颈、政策体制缺陷、创新不足以及协同发展机制缺失等方面困境,基于此,从政策引导与法规体系建设、资源配置优化... 分析当前中国粮食安全与农村基建的现状概括,研究两者协同创新发展的动态机制和成效,同时,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瓶颈、政策体制缺陷、创新不足以及协同发展机制缺失等方面困境,基于此,从政策引导与法规体系建设、资源配置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应用以及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探索粮食安全与农村基建协同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实现农业和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村基建 资源配置优化 区域协同发展
下载PDF
基于城市设计导则的城市特色塑造与可持续性发展工程设计策略研究
15
作者 丁宁 杨学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41-044,共4页
研究目的是以城市设计导则为依据,探索城市特色塑造策略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工程设计方法。本文在分析城市设计导则定义、功能以及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内涵和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城市特色元素的抽取和融合、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城... 研究目的是以城市设计导则为依据,探索城市特色塑造策略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工程设计方法。本文在分析城市设计导则定义、功能以及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内涵和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城市特色元素的抽取和融合、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城市风貌和景观设计等战略。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城市设计导则和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战略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特色塑造和可持续性发展。但本次研究多以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缺少大规模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撑,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特色塑造 可持续性发展 工程设计策略 特色元素提取
下载PDF
粮食安全背景下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对策探究
16
作者 赵馨 《广东蚕业》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粮食安全堪称“国之大者”,而农业绿色发展则是达成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湖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上成果斐然。近年来,湖南省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积极推进... 粮食安全堪称“国之大者”,而农业绿色发展则是达成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湖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上成果斐然。近年来,湖南省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积极推进农作物资源化利用等举措,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强了环境友好程度。但是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湖南省仍面临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产业绿色转型步伐滞后、农业生产者科技素养普遍不高等难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对策,以期为湖南省以及其他类似地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绿色农业 绿色发展 面源污染 农地利用 环境友好 湖南省
下载PDF
张掖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粮食安全与政策视角的分析
17
作者 刘鹏 雷金宏 王博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29-32,共4页
张掖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种业振兴行动中占据关键地位。凭借其特殊的自然禀赋与政策支持,张掖市在国内外种子市场中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然而,在长期连作种植模式下,土壤退化、地膜残留、水资源低效利... 张掖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种业振兴行动中占据关键地位。凭借其特殊的自然禀赋与政策支持,张掖市在国内外种子市场中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然而,在长期连作种植模式下,土壤退化、地膜残留、水资源低效利用、机械化滞后及种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制约了制种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与生态文明背景,从土地资源、灌溉效率、机械化水平及国际竞争力等多维视角深入分析张掖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并设计了包括精准资源管理、水肥一体化升级、智慧农业与国际化布局在内的优化路径,为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制种玉米 粮食安全 种业振兴 绿色发展 精准灌溉 机械化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18
作者 田雷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97-200,共4页
伴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层层推进及实践探索,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已经逐步成为建筑方式的优先选择。此篇文章专门主攻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度研究,牵动的主要是四个重... 伴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层层推进及实践探索,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已经逐步成为建筑方式的优先选择。此篇文章专门主攻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度研究,牵动的主要是四个重点领域:首先,充当评估工具的生命周期评价(LCA),对于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的环保性,进行了透彻的评估,主要探讨对象为环境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生产、运输、施工还是拆除环节,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环境负荷均远远低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其次,经济效益角度流露出的预制混凝土整体式装配建筑时间和成本的分析。预制混凝土构筑方式在提升建筑施工效益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是极好的。论述的主题是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面临的技术疑难,包括构造中的联接技术、作施工时遇到的问题和设计过程中的挑战。为预制混凝土整体式装配建筑的未来发展投下了策略与提议,例如完善相应的法规,增加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崇生命周期评价的观念等。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具备的环保、经济,技术上的优点,可以看出它是推动建筑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结果有助于为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提供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整体式结构装配建筑 可持续性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 环保性 技术难题
下载PDF
粮食安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雅雯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粮食安全战略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农林资源损耗,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是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地”“财”资源得... 粮食安全战略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农林资源损耗,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是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地”“财”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粮食不断增产增收,粮食供给与需求日渐平衡,我国农业也由此走向长远健康发展。该文在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粮食安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 持续发展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土壤健康视角下实现粮食安全的绿色之路
20
作者 于法稳 代明慧 车丽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土壤健康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2023年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的中国奇迹,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粮食产量的增加严重依赖耕地的高强度利用和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这造成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土壤健康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2023年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的中国奇迹,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粮食产量的增加严重依赖耕地的高强度利用和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这造成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已有研究虽然强调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却忽视了土壤健康对粮食安全及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高产量下的区域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现实约束以及农民种粮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土壤健康视角,实现粮食安全的绿色发展之路,需要破解耕地资源紧约束、全面绿色转型缓慢、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抗风险能力弱等方面的困境。鉴于此,应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从顶层设计、资源保护、绿色投入、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 粮食安全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