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集聚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例
1
作者 华坚 马佩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基于2002-2021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Super-SBM模型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集聚度和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别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探究粮食生产集聚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并利用中... 基于2002-2021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Super-SBM模型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集聚度和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别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探究粮食生产集聚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路径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集聚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状态且整体无明显改善。粮食生产集聚度与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倒U形”关系,规模化经营和种植结构调整在“倒U形”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且规模化经营的中介效应更大,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集聚政策,引导农户、组织及企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建立粮食生产集聚与技术创新的高效联动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集聚 粮食生产用水 绿色效率 粮食主产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粮食生产的协调性测度与评价研究
2
作者 袁世一 李干琼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在协调性理论基础上构建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粮食生产的协调性得分,对全国和省域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未来十年粮食生产协调性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协调性理论在粮食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为... 在协调性理论基础上构建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粮食生产的协调性得分,对全国和省域粮食生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未来十年粮食生产协调性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协调性理论在粮食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为评价粮食生产协调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扩大了协调性理论的应用范围;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在2011—2021年间呈稳步提升趋势,但提升幅度低于预期;从全国范围来看,粮食生产协调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聚集特征;根据灰色预测结果,未来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将延续稳步提升的趋势,2031年粮食生产有望进入非常协调的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协调性受限于粮食生产的固有模式、政策效果不明显以及部分地区政策传达不畅等因素,导致协调性发展不如预期。生产效率是粮食生产协调性的主要压力来源,资源禀赋是调控的主要对象,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产效率 资源禀赋 区域性集聚
下载PDF
海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3
作者 黄馨慧 王志强 卢诗月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建立了海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模型,从时序上对2010—2021年海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上对2021年海南省18个市(县)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21年耕... 建立了海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模型,从时序上对2010—2021年海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上对2021年海南省18个市(县)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21年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协调程度逐步增强,由勉强协调型逐渐向基本协调型、良好协调型发展;(2)2010—2021年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总体协同效应也在不断地提升,但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发展仍处于不完全同步的状态;(3)2021年海南省除琼海市外的17个市(县)的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而琼海市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处于磨合阶段。由此可知,海南省应严格管控耕地数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降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粮食生产 耦合协调度 海南省
下载PDF
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的粮食生产韧性动态演进及趋势预测
4
作者 郑家喜 赵妍 卫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7,共14页
提高粮食生产韧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并展开趋势预测。研究表明: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粮食生... 提高粮食生产韧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并展开趋势预测。研究表明: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总体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但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第二,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总体差距在考察期内逐步扩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2017年后区域间差异逐渐下降,区域内差异逐步成为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峻,区域内省际差异明显。第三,中国粮食生产韧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即高水平省份多与一个或多个高水平省份相邻,而低水平省份邻域多为低水平省份。第四,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在短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粮食生产韧性的稳定状态有动摇趋势,易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韧性 空间马尔科夫链 动态演进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实证
5
作者 蔡林军 文春晖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1,共9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随着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生产韧性是否受到影响及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2010-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主产区粮食生产韧性的综合指标体系,首先使用熵权与变异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随着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生产韧性是否受到影响及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2010-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主产区粮食生产韧性的综合指标体系,首先使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对其进行测度,其次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韧性影响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助于主产区粮食生产韧性的提升,且对粮食生产韧性的促进效应在较长时间序列上均稳健成立。具体而言,农业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主产区粮食生产韧性水平将会平均增加1.712 0%。研究还发现,北方和南方主产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粮食生产韧性水平存在明显异质性,北方主产区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进一步引导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推动区域粮食生产韧性水平提升,是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劳动力转移 粮食生产韧性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农机服务采纳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耕地禀赋的调节效应
6
作者 朱玲 张仁慧 赵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4-293,301,共11页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农机服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农机服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农机服务与粮食生产的共同发展。基于河南省59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Tobit模型,探究农机社会化...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农机服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农机服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农机服务与粮食生产的共同发展。基于河南省59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Tobit模型,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耕地资源禀赋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能有效促进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耕地细碎化程度、耕地质量在农机服务购买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率影响中分别发挥着负向和正向的调节作用。农机服务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受限于耕地禀赋,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加快耕地流转进程、增加耕地地力,从而促进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 粮食生产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研究
7
作者 陈佳 张玲玲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汉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研究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对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汉江流域2008—2021年时空尺度下的粮食生产碳排放总量和结构,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其与经... 汉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研究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对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汉江流域2008—2021年时空尺度下的粮食生产碳排放总量和结构,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发现,2008—2021年碳排放总量年际间虽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翻耕和化肥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比重较大;汉江流域整体呈现弱脱钩状态,上游以强脱钩状态为主,下游为弱脱钩状态;汉江流域各县区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碳排放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2014—2017年多地呈负脱钩状态。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减排效果显著,粮食生产能力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汉江流域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全面提升辽宁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8
作者 王瑾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102-103,106,共3页
辽宁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一直把提高粮食产能作为巩固和扩大优势的抓手,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总产、单产稳中有升,粮食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粮食单产... 辽宁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一直把提高粮食产能作为巩固和扩大优势的抓手,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总产、单产稳中有升,粮食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粮食单产提升缓慢、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充分、农民因种粮收益下降影响种粮积极性等问题。该文建议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粮食生产 建议
下载PDF
曲靖市2023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和建议
9
作者 王明义 张定花 周琼 《花卉》 2024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目前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对曲靖市2023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了全市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成绩取得的原因,指出了当前粮... 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目前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对曲靖市2023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了全市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成绩取得的原因,指出了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实现全年粮食生产丰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靖市 粮食生产 形势分析 存在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中国五个产粮大省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10
作者 张嘉瑶 贾强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以中国5个产粮大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和河北省2010—2019年的粮食投入产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以及省份区域分析其粮食生产效率,并对粮食生产效率非有效省根据模型结果进行优化,... 以中国5个产粮大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和河北省2010—2019年的粮食投入产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以及省份区域分析其粮食生产效率,并对粮食生产效率非有效省根据模型结果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有效灌溉面积调整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调整量呈正相关,与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调整量呈负相关。而关于粮食主产区生产效率非有效省的分析得出,非有效省产生的原因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过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减少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MALMQUIST 粮食生产效率 粮食产量 产粮大省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供给质量与粮食生产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基于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
11
作者 王清雅 马培衢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BCC和EBM模型分别测算13个粮食主产区2000—2020年5个时间平均节点的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BCC和EBM模型分别测算13个粮食主产区2000—2020年5个时间平均节点的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各省份2000—2020年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田水利 粮食生产效率 耦合协调关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冯娜娜 张忠明 +1 位作者 李纪岳 赵跃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2-569,共8页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探究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椭圆法、重心分析法、空间杜宾模型等对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探究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椭圆法、重心分析法、空间杜宾模型等对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各城市粮食产量差异逐年增大,总体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进一步向苏北、皖北地区收缩集聚,区域内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粮食生产受到该地区土地、机械、化肥等生产要素投入及相邻地区交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正向影响,且受到该地区和相邻地区城镇化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率的共同影响。建议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过程中,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重视各要素的空间效应,跨区域重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布局变迁 空间效应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王兆林 王营营 +1 位作者 吕秋杭 吴月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起负向作用,该结论在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农户的...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起负向作用,该结论在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农户的身体素质以及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的接受度,这会削弱粮食生产劳动力供给,不利于粮食生产新技术的采用;社会化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保障粮食产量;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在非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及兼业化程度较低、农业细碎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和稻谷生产中更为明显。据此,建议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老龄化 粮食生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农地撂荒与粮食生产——一个非线性关系的考察
14
作者 庄健 罗必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8,共11页
农地撂荒现象已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关于农地撂荒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通过将农地撂荒与粮食生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使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地撂荒对粮食产出的... 农地撂荒现象已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关于农地撂荒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通过将农地撂荒与粮食生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使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地撂荒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农地撂荒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影响粮食产出。(2)机制分析表明,农地撂荒与粮食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由于撂荒地块的质量差异与剩余地块要素配置水平变化共同引起的。小规模的撂荒主要涉及劣等地块,造成的粮食损失相对较小;同时,撂荒劣等地块还会提升剩余地块上的要素配置水平,带来粮食增产的效果,从而部分抵消了粮食损失。然而,这种增产效果会随着非农就业规模的增加而逐渐减弱。(3)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进农业技术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有效削弱农地撂荒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文章强调,当前阶段的农地撂荒主要以产粮率较低的劣等地为主,并未对粮食安全构成明显威胁。此外,是否有必要采用行政手段促使劣等地块复耕种粮,应予以审慎考虑。相比之下,退耕还林(草)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等措施可能更具可行性和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撂荒 粮食生产 非线性关系 门槛效应
下载PDF
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
15
作者 苗青 翟一杰 胡路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9-398,420,共11页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0年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及碳排放效率,借助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究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结果]①研究期内,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呈“M”型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其中,化肥使用是导致粮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②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第一阶段效率均值为0.59,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第三阶段效率均值为0.48,较第一阶段效率值下降18.6%;其中,滁州、驻马店、德州等地效率值较高,而黄山、威海等地效率值较低。③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河南省各市差异最为显著。④样本考察期内,核密度曲线由“单峰状”向“双峰状”转变,主峰呈波动上升且轻微右移趋势,侧峰隆起幅度较小,表明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提高,地区差异增大,并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结论]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未来各地区应减少化肥等物资投入,并采用“对口帮扶”策略,促进各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良性互动,以缩小区域间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分异 动态演变 黄淮海地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低碳发展研究
16
作者 何湾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约束条件,也为当前和今后粮食生产低碳发展指明方向,东北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水稻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低碳发展将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必经之路。本文从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约束条件,也为当前和今后粮食生产低碳发展指明方向,东北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水稻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低碳发展将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必经之路。本文从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入手,通过低碳发展现状着重阐述技术创新瓶颈、思想意识薄弱和政策不完善三方面问题并分析其内在原因,针对性围绕重塑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全面普及提升低碳意识、完善低碳生产政策体系提出推动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打造低碳农业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东北地区 粮食生产
下载PDF
旱灾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7
作者 曹娇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57-162,170,共7页
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作为典型案例,探究旱灾与各要素影响粮食生产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粮食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旱灾无法独立影响粮食产量。在高... 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作为典型案例,探究旱灾与各要素影响粮食生产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粮食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旱灾无法独立影响粮食产量。在高粮食生产中产生4条路径组态,分别为资源投入型、政府支持型、政府支持+资源投入型以及政府支持+技术投入型。在低粮食生产中产生6条路径组态,概括为因旱减产+政府缺位+资源不足型、因旱减产+资源不足型、因旱减产+资源不足+技术不足型3种类型。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不仅具有非对称性,还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粮食生产 组态路径 fsQCA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18
作者 杨慧文 季张含昱 冯天易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63-170,共8页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人才3个维度设计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技术进行降维处理,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各维度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BM-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十三五”期间数...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人才3个维度设计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技术进行降维处理,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各维度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BM-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具有省际差异和地域特色,相较于广东数字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北京则更多依赖数字人才资源。数字经济对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正向作用,但影响能力较低。分维度看,相较于数字产业,数字人才和数字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显著。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动态平衡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数字化要素与农业生产要素协同衔接,精准高效释放数字经济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转型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粮食生产效率 投影寻踪 SBM-DEA 影响效应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季张含昱 杨慧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基于投入产出框架设计粮食生产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DF的粮食生产效率动态DEA测算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然后结合ESTAD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 基于投入产出框架设计粮食生产效率测算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DF的粮食生产效率动态DEA测算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然后结合ESTAD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呈小幅度动态下降趋势,并呈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局部空间结构和空间依赖方向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东西部地区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高于中部地区,而中西部的局部空间稳定性高于东部沿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与邻域协同增长的省(市、自治区)占比为51.6%,集中于黄河以南,空间格局整合性呈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宏观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政策支持因素影响最小,但政策支持与其余因素的交互作用具有非线性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ESTDA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合作社土地托管的粮食生产组织创新研究——以新乡云联社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
20
作者 董铠进 邓俊淼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粮食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对解决我国粮食产量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河南省新乡云联社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供给”的粮食生产组织模式,认... 粮食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对解决我国粮食产量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河南省新乡云联社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供给”的粮食生产组织模式,认为基于合作社土地托管和社会化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共生”的粮食生产组织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谁来种粮”和“如何种粮”的问题,但该模式仍存在利益联结松散、风险分担不均和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应通过建立有效协商体系、完善风险保障体系和优化资源管理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组织 土地托管 社会化服务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