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国珍 陈于敏 +3 位作者 吴志刚 刘慰华 刘似玉 刘家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4页
云粳37号是以具有香味且表现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云粳26号作母本,以持有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Wx^(y37)且稻米食味品质优异、耐寒性和抗病性强的粳稻软米品种银光作父本杂交育成,具有食味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 云粳37号是以具有香味且表现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云粳26号作母本,以持有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Wx^(y37)且稻米食味品质优异、耐寒性和抗病性强的粳稻软米品种银光作父本杂交育成,具有食味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通过对云粳37号及双亲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粳37号遗传了双亲的多个优势等位基因,如香味基因Badh2、抗稻瘟病基因Pi35、调控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y37)、耐冷基因CTB4a、抗旱基因OsPP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等,是目前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粳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云粳37号 优质食味 功能基因 Wx^(y37)
下载PDF
2022年保山市粳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锦艳 钏兴宽 +4 位作者 李国生 康洪灿 周兴王 尹正钦 何荣满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较好的有4个:岫21鉴50、岫21鉴78、岫21鉴40和岫21鉴54,建议以上这4个水稻新品种(系)在保山...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较好的有4个:岫21鉴50、岫21鉴78、岫21鉴40和岫21鉴54,建议以上这4个水稻新品种(系)在保山市适宜区域扩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保山市
下载PDF
江淮稻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
3
作者 姚姝 陈涛 +10 位作者 赵春芳 周丽慧 赵凌 梁文化 赫磊 路凯 朱镇 赵庆勇 管菊 王才林 张亚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9-718,共10页
[目的]研究江淮稻区大面积生产应用和新近育成的优质粳稻外观及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特征,以期为该稻区选择适宜品种种植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年江淮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26个粳稻为材料,通过聚类和基因型分析鉴定,分为半... [目的]研究江淮稻区大面积生产应用和新近育成的优质粳稻外观及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特征,以期为该稻区选择适宜品种种植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年江淮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26个粳稻为材料,通过聚类和基因型分析鉴定,分为半糯型粳稻和普通粳稻两大类,比较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和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分析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1)在外观品质方面,两种类型粳稻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透明度差异显著,半糯型粳稻的透明度显著低于普通粳稻。2)在淀粉理化特性方面,半糯型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热浆黏度、冷浆黏度和消减值要显著低于普通粳稻,而崩解值却显著高于普通粳稻。3)在米饭食味值指标方面,半糯型粳稻的米饭外观和普通粳稻无显著差异,但黏度、平衡度、食味值显著高于普通粳稻。4)相关分析表明,稻米外观品质中整精米长宽比,各项理化指标中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米饭食味值参数中的外观、硬度与米饭食味显著相关。[结论]两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差异显著,普通粳稻外观晶莹剔透,而半糯型粳稻外观相对浑浊。普通粳稻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较低的胶稠度、崩解值和食味值。半糯型粳稻具有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较高的胶稠度、崩解值和食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外观品质 蒸煮食味品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4
作者 商全玉 姜树坤 +4 位作者 刘安晋 王松 赵明辉 张文忠 潘国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域间积温差异显著,给水稻品种选育和大规模推广带来了挑战。龙粳31是21世纪以来我国年推广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该品种以其高产稳产、抗病耐冷、生态广适、米优耐储等优点,打破了...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域间积温差异显著,给水稻品种选育和大规模推广带来了挑战。龙粳31是21世纪以来我国年推广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该品种以其高产稳产、抗病耐冷、生态广适、米优耐储等优点,打破了空育131在黑龙江长达10年之久的主导地位。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粳稻育种现状,深入分析龙粳31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以供今后育种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龙粳31 大面积推广 品种选育 黑龙江
下载PDF
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杨洪伟 张丽颖 +2 位作者 唐志强 于丰华 许童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4-52,共9页
倒伏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田间自然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北方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弯曲穗型杂交粳稻品种辽优2006(LY2006)、辽优5218(LY5218)、辽优5273(LY5273)为供试对... 倒伏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田间自然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北方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弯曲穗型杂交粳稻品种辽优2006(LY2006)、辽优5218(LY5218)、辽优5273(LY5273)为供试对象,易倒伏常规粳稻品种农林313(NL313(CK))为对照,测量其农艺性状和微观组织构成等理化指标,并通过弯曲试验及拉伸试验,测定其茎秆最大抗折力、断裂弯矩、抗弯截面系数、单茎自重质量矩、弯曲强度、杨氏弹性模量、惯性矩等力学指标,并研究测量的理化指标及力学指标与倒伏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对象的倒伏指数和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供试对象抗倒伏性显著高于对照。供试对象和对照在株高、基部节间长度、组织构成等理化指标及力学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供试对象的株高、单穗鲜质量均大于对照,因此,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并不是株高越矮、穗越轻,抗倒伏能力就越强。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叶鞘长度、提高组织厚度及维管束面积、增加纤维素、木质素及钾元素含量等均能有效提升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研究还发现,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与其茎秆最大抗折力、断裂弯矩、抗弯截面系数、弯曲强度、杨氏弹性模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茎自重质量矩、惯性矩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选取其作为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参考指标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北方杂交粳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改良及抗倒伏农艺性状调控提供综合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质 抗倒伏能力 农作物改良 杂交粳稻 茎秆特性
下载PDF
粳稻穗型性状与谷粒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绍林 王心哲 +4 位作者 李海 李春江 张丽丽 毛艇 于亚辉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247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分析了穗型性状与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性状变异系数在4.8%~31.2%,穗型性状、谷粒性状中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2%、7.8%。粒型因子、粒重因子、粒数因子、结实因子、穗长因子是影响粳稻品种穗... 以247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分析了穗型性状与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性状变异系数在4.8%~31.2%,穗型性状、谷粒性状中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2%、7.8%。粒型因子、粒重因子、粒数因子、结实因子、穗长因子是影响粳稻品种穗型性状和谷粒性状综合表现的主要因子。穗型性状、谷粒性状间存在复杂相关性。同时,粳稻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弯曲穗型品种具有不同的穗型性状和谷粒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穗型性状 谷粒性状 主成分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碳源及基因型对粳稻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赵沙沙 房振兵 +4 位作者 陈波 潘高峰 潘秀才 赵红 田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了优化粳稻花药培养技术体系,提高粳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率,选用2种碳源麦芽糖、蔗糖设置不同处理的诱导培养基对10个粳稻F 4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粳稻花药培养过程中诱导培养基添加蔗糖花药培养效果要优于麦芽糖。然... 为了优化粳稻花药培养技术体系,提高粳稻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效率,选用2种碳源麦芽糖、蔗糖设置不同处理的诱导培养基对10个粳稻F 4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粳稻花药培养过程中诱导培养基添加蔗糖花药培养效果要优于麦芽糖。然后用优化的诱导愈伤培养基对6个粳稻不同世代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其中组合J118表现出较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9.90%)和绿苗分化率(14.48%),花药培养力最高(1.43%)。因此,J118是花药培养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组合,可作为单倍体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和遗传转化研究的基础材料,对提高花培育种效率和加速新品种育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花药培养 碳源 基因型 花药培养力
下载PDF
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及对策
8
作者 郑英杰 王绍林 +3 位作者 于亚辉 夏明 陈广红 张丽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北方稻区是我国粳稻主要种植区域,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的发展相对缓慢。文中简要回顾了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前景及对策,以期为促进... 北方稻区是我国粳稻主要种植区域,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的发展相对缓慢。文中简要回顾了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前景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北方稻区杂交粳稻选育和应用推广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粳稻产量、品质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赵黎明 王亚新 +4 位作者 蒋文鑫 段绍彪 沈雪峰 郑殿峰 冯乃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3-1014,共12页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粳稻光合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试验材料,研究剑叶展开期喷施脱落酸(ABA)、6-苄氨基腺嘌呤(6-BA)、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亚精胺(Spd)、3-吲哚丁酸(IBA)、3,5-二硝基水杨酸(...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粳稻光合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试验材料,研究剑叶展开期喷施脱落酸(ABA)、6-苄氨基腺嘌呤(6-BA)、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亚精胺(Spd)、3-吲哚丁酸(IBA)、3,5-二硝基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L)、玉米素(ZT)、三十烷醇(TRIA)、茉莉酸甲酯(MeJA)和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喷施BL提高了抽穗后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转运能力,增加了每穗粒重、千粒重、结实率和粒叶比,两年平均增产7.61%;喷施6-BA有利于延长抽穗期至蜡熟期绿叶面积持续期,改善抽穗后光合特性,增加每穗粒数、每穗粒重、千粒重和粒叶比,两年平均增产6.40%;而喷施DA-6、ZT、ABA、Spd、IBA、SA和KT的增产效果存在品种和年份间稳定性差异。在品质上,喷施DA-6和ZT提高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了稻米外观品质。综上,剑叶展开期喷施BL和6-BA有利于供试品种增产,而喷施DA-6和ZT则更有利于稳产或增产前提下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优质粳稻 产量 品质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龙平386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杨晓贺 吴彦龙 +6 位作者 姚亮亮 高雪冬 张茂明 邱磊 王自杰 张家智 丁俊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龙平386是黑龙江省莲江口种子有限公司以龙粳31为父本、龙平3118为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龙平386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0 d,株高93.0 cm,整精米率73.7%~73.9%,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 龙平386是黑龙江省莲江口种子有限公司以龙粳31为父本、龙平3118为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龙平386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0 d,株高93.0 cm,整精米率73.7%~73.9%,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龙平386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新科稻3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1
作者 刘贺梅 孙建权 +6 位作者 胡秀明 刘经纬 殷春渊 王和乐 张金霞 张倩倩 王书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165-168,共4页
新科稻37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复交配组的杂交方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母本为自育的早熟抗病优质国审粳稻品种新科稻31,父本为新稻69与玉稻518杂交的F_(1)代,于2023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 新科稻37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复交配组的杂交方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母本为自育的早熟抗病优质国审粳稻品种新科稻31,父本为新稻69与玉稻518杂交的F_(1)代,于2023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等优点。本文作者就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科稻37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粳稻品种品质特性分析
12
作者 夏彦莉 王玲燕 +3 位作者 殷春渊 窦士树 闫春霞 闫政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60-766,共7页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稻区粳稻品种的品质特性,培育和改良优质水稻品种。以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河南不同稻区不同年份稻米品质之间的差异及其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对近6年河南稻区参试的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稻区粳稻品种的品质特性,培育和改良优质水稻品种。以2012—2017年河南省参试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河南不同稻区不同年份稻米品质之间的差异及其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对近6年河南稻区参试的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变异分析,加工品质的变异系数以出糙率最小1.92%,整精米率最大13.04%;外观品质变异系数以垩白度最大为79.13%。豫南组以粒形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小16.24%,沿黄组以粒长变异系数最小4.13%;蒸煮食味品质两组表现一致。主成分分析发现,豫南组提取4个主成分因子,沿黄组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品质指标聚类分析可把参试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优质群品种可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稻区 粳稻 参试 品质分析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铁粳171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李殿平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铁粳171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粳9号为母本、辽星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好,生育期158 ... 铁粳171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粳9号为母本、辽星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好,生育期158 d左右,在辽宁省属于中熟品种,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探讨了铁粳1712在种子播前处理、播种与插秧、肥料施用、水层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新品种 铁粳171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加工精度下圆粒晚粳稻的品质分析
14
作者 张洁 夏龙照 +5 位作者 刘洁 安红周 方孟军 陈英明 董能华 邵震宇 《粮食加工》 2024年第3期1-6,14,共7页
为探究加工精度对圆粒晚粳稻品质的影响,调整碾磨压力得到理论值为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的碾减率样品,对不同加工精度下的稻米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碾减率从0%到16.83%,留皮度逐... 为探究加工精度对圆粒晚粳稻品质的影响,调整碾磨压力得到理论值为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的碾减率样品,对不同加工精度下的稻米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碾减率从0%到16.83%,留皮度逐渐从99.31%降低到0.30%,白度值从20.5%增加到40.3%,整米率从99.84%减少88.44%,碎米率从0.37%增加18.87%。在留皮度达到0.65%时,继续碾磨糙出白率没有差异。留皮度分别为6.04%和2.15%的适碾米破裂强度无明显差异。碾减率与所测的加工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随着大米加工精度的提高,表皮层中影响大米口感的物质被去除,因此感官评价得分提高,但过度碾白会使大米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风味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加工精度 留皮度 碾减率
下载PDF
优异常规粳稻亲本组合选配方法及其育种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灿灿 景德道 +7 位作者 胡庆峰 曾生元 李闯 钱华飞 余波 孙立亭 林添资 龚红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 【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状,并利用41对SSR标记对以上34个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表型值与基因型值分别计算欧几里得距离、遗传相似系数,采用Ward.D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大部分试验品种的遗传基础背景比较相近,但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3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95,表明江苏不同单位育成的品种遗传背景仍存在不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农艺性状、品质、等位基因差异与不同生态型不存在明显关系。AMOVA分析显示试验品种96.1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结论】不同聚类结果得到的类群不完全一致,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SSR标记的聚类结果结合起来对亲本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增加亲本选配的精确度、减少育种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应用多种指标聚类方法进行常规粳稻亲本选配,在镇稻18号与盐稻11号组合中,选育出大量优异中间材料,并育成了不同生态型新品种镇稻23号、镇稻32号和镇稻3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亲本组合选配 遗传相似性分析 聚类分析 AMOVA分析
下载PDF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铁粳16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6
作者 李殿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铁粳1603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粳7为母本、吉124为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21年5月通过辽宁省审定,2023年入选辽宁省和铁岭市农作物优良品种推介名录。该品种生育期155 d左右,2年... 铁粳1603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粳7为母本、吉124为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21年5月通过辽宁省审定,2023年入选辽宁省和铁岭市农作物优良品种推介名录。该品种生育期155 d左右,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0.8 kg/亩,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4.6%,米质为部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和辽宁省中北部稻区、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等中熟稻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铁粳1603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铁粳1603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的品种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天赐 马天封 +6 位作者 柯健 朱铁忠 何海兵 尤翠翠 吴晨阳 王冠军 武立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0-830,共11页
【目的】探明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品种共性农艺与生理特征,为实现区域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采用14个和13个常规粳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系统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及... 【目的】探明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品种共性农艺与生理特征,为实现区域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采用14个和13个常规粳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系统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构成、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以及生物量、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群体光合势(LAD)等农艺与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品种间的食味值和产量具有较大变幅,为此,按食味值和产量进行聚类,将不同水稻品种分为味中低产(ML)、味中高产(MH)和味优高产(GH)3种类型。GH类型品种2年的平均食味值和产量分别为68.5和10.2 t·hm^(-2),较MH和ML综合提高食味值6.8%、产量14.6%。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现来看,与MH和ML相比,GH类型品种表现最高的结实率和口感得分。从生物量积累的过程来看,GH类型品种增加了灌浆初期的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最高的抽穗-抽穗后15d的干物质积累。进一步分析此阶段干物质积累成因发现,GH类型品种在稳定增加LAD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茎鞘中NSC的转运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结实率与口感得分、抽穗-抽穗后15 d的干物质积累和LAD及NSC转运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保持较高的抽穗-抽穗后15 d LAD(100.4 m^(2)·m^(-2)·d)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灌浆期茎鞘NSC的转运率(79.9%)促进灌浆启动,增加抽穗-抽穗后15 d干物质积累(3.6 t·hm^(-2)),提高水稻结实率(95.4%)和口感(9.6),是该区域味优高产协同水稻品种的共性特征。此外,研发以提高灌浆期NSC转运量和抽穗期植株茎鞘NSC积累为目标的水肥管理技术,有望进一步发挥上述味优高产协同品种的产量和食味品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地区 粳稻 味优高产 结实率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
下载PDF
结实期不同时段低温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名宇 侯淼 +5 位作者 孙士鑫 杨传铭 张一弛 刘家纯 李红宇 高继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5-22,共8页
为探索结实期不同时段低温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以4份优质粳稻品种为试材,在开花后7~13、14~20、21~27 d分别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7℃/13℃),以室外常温种植为对照,测定水稻剑叶的SPAD值、抗氧化物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穗... 为探索结实期不同时段低温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以4份优质粳稻品种为试材,在开花后7~13、14~20、21~27 d分别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7℃/13℃),以室外常温种植为对照,测定水稻剑叶的SPAD值、抗氧化物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穗部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理和产量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对结实期低温的响应也不同。结实前、中、后期低温处理后,剑叶的SPAD值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7.74%~13.49%、20.09%~33.17%,29.65%~52.36%。低温总体上提高了剑叶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且前期低温对其影响高于后期。前期低温处理后4个品种的穗干物质重分别显著降低28.48%、35.44%、33.51%、33.30%,茎干物质重受低温影响较小。低温胁迫对二次枝梗的影响高于一次枝梗,均不同程度降低一、二次枝梗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最终降低水稻产量(0.35%~17.49%)。研究结果可为寒地粳稻耐冷生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生长发育 产量 结实期 低温
下载PDF
寒地粳稻在长江下游地区作双季早粳稻产量和品质表现分析
19
作者 徐亚楠 陶怡 +5 位作者 叶淑珍 徐春梅 陈松 褚光 王丹英 欧阳由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4-2124,共11页
【目的】分析引自寒地不同积温带粳稻品种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及构成以及品质差异,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8、2021、2022年在浙江台州(121°13′E,28°78′N)和杭州(119°94′... 【目的】分析引自寒地不同积温带粳稻品种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及构成以及品质差异,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8、2021、2022年在浙江台州(121°13′E,28°78′N)和杭州(119°94′E,30°08′N)进行大田试验,分别以6、13和41个寒地粳稻品种为材料,主要来自黑龙江省第一至四积温带,以当地主栽的早籼稻品种中早39作为对照。分析寒地粳稻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和品质表现,并在2022年进行早粳稻品种的大田生产验证。【结果】通过提前早粳稻播期,3年的水稻收获期比当地双季早籼稻提前约0—15 d。2018年种植早粳稻品种的产量均值为6637.77 kg·hm^(-2),其中空育131产量最高,为7724.70 kg·hm^(-2),且在2022年的大田生产验证中产量达7194.77 kg·hm^(-2);所有品种在南方作为双季早粳稻种植的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符合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但整精米率较低。2022年早粳稻的平均产量为6630.45 kg·hm^(-2),排名前三的依次为:龙垦257(8324.99 kg·hm^(-2))>龙垦263(8170.94 kg·hm^(-2))>莲稻1号(8108.34 kg·hm^(-2))。与中早39相比,早粳稻有效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低,导致其产量为中早39的54.75%—93.28%。第三积温带品种因高结实率从而产量表现优于其他积温带。寒地粳稻品种间产量及构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引自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粳稻品种在长江下游作双季早稻时的生育期、产量和品质表现均验证了南方稻区种植双季早粳稻的可行性,空育131、龙垦257、龙垦263和莲稻1号可作为早粳稻进行下一步大面积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粳稻 积温带 有效穗数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浙江省9个晚粳稻代表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莹 李志瑛 +4 位作者 翟荣荣 叶靖 王文颇 叶胜海 王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56-759,共4页
分析浙江省历年审定的9个晚粳稻代表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索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审定的规律。研究选取9个历年审定晚粳稻品种中表现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采用催芽后撒播移... 分析浙江省历年审定的9个晚粳稻代表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索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审定的规律。研究选取9个历年审定晚粳稻品种中表现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采用催芽后撒播移栽到大田的方式,测量株高、茎粗、分蘖、剑叶长、剑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剑叶宽和茎粗是各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2010—2019年的3个品种茎粗和剑叶宽为3个时间段中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茎粗和剑叶宽是农艺性状中对晚粳稻品种产量影响最大的,且浙江省育种研究者也一直在提升晚粳稻的茎粗和剑叶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