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精测精调人才职业特质培养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徐金锋 李艳玲 +1 位作者 陈若曦 张晓雅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高速铁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脉,是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轨道平顺性对高铁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精密测量和精准调整是保障轨道平顺的关键技术。随着高铁轨道平顺精度标准越来越高,加之维修“天窗”时间短,就需要高铁施工、运营维... 高速铁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脉,是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轨道平顺性对高铁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精密测量和精准调整是保障轨道平顺的关键技术。随着高铁轨道平顺精度标准越来越高,加之维修“天窗”时间短,就需要高铁施工、运营维护作业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精测精调能力。因此,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高铁精测精调工作要求、具备高速铁路精测精调人才职业特质的人才,成为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测 职业特质 “三教”改革 课堂革命
下载PDF
起算点间距对北斗精测网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胜强 《铁道勘察》 2023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确定铁路项目北斗基准站建设的最佳站间距,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测网成果精度,选取杭衢铁路、长赣铁路、滁宁城际铁路开展北斗控制测量实验,并和GPS解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单BDS基准站网定位精度略优于单GPS,二者基线较... 为确定铁路项目北斗基准站建设的最佳站间距,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测网成果精度,选取杭衢铁路、长赣铁路、滁宁城际铁路开展北斗控制测量实验,并和GPS解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单BDS基准站网定位精度略优于单GPS,二者基线较差与三维坐标较差均优于8 mm。在现行分级控制体系下,CPⅠ、CPⅡ控制网的二维坐标较差优于10 mm;采用基准站直接约束CPⅡ控制网后,x方向较差超过10 mm点的比例为16.9%,说明基准站布设间距为20~30 km存在网型缺陷,不适合用作基准站布设。随后,在长赣铁路、滁宁城际铁路进行了验证,10~15 km站间距的北斗精测网基线较差优于5 mm、坐标较差优于3.9 mm,说明10~15 km站间距较适合带状铁路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铁路工程 精测 工程 定位
下载PDF
地铁运营线无砟轨道消除抖动晃车的精测精调技术
3
作者 岑敏仪 卜志雄 +7 位作者 李阳腾龙 阮文斌 张同刚 周磊 江来伟 刘宗鑫 高颖 王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7期4-7,11,共5页
目前,一些城市地铁运营线出现列车抖动和晃车现象,直接影响市民乘坐的舒适感。本文采用高速铁路快速精密检测系统及其配套的精密测调技术,考虑扣件的允许调整量和轨调整材料的差异性约束,运用整数规划优化算法,得到轨道10 m以上波长不... 目前,一些城市地铁运营线出现列车抖动和晃车现象,直接影响市民乘坐的舒适感。本文采用高速铁路快速精密检测系统及其配套的精密测调技术,考虑扣件的允许调整量和轨调整材料的差异性约束,运用整数规划优化算法,得到轨道10 m以上波长不平顺最优化的调整方案,解决了轨道不平度引起的列车晃动问题,为城市地铁高规律性运维技术创新探索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实践成果对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相关技术规范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无砟轨道 轨道不平顺 精测 整数规划
下载PDF
运营期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技术探讨
4
作者 宋卓阳 《测绘标准化》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常规的运营期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技术存在效率低,占用天窗时间长,复测的平面坐标、高程成果与原测量成果吻合程度较差等问题,并且不能完全满足运营维护的需要。本文从各级精测网复测控制网布设、测量精度及数据处理方法出发,对各级精测... 常规的运营期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技术存在效率低,占用天窗时间长,复测的平面坐标、高程成果与原测量成果吻合程度较差等问题,并且不能完全满足运营维护的需要。本文从各级精测网复测控制网布设、测量精度及数据处理方法出发,对各级精测网复测与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出运营期高速铁路精测网正向与逆向复测技术,并基于国内某条运营期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工程项目,验证新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运营期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工作效率,还提高了CPIII三维网的精度及与其原测成果的吻合程度,很好地解决了常规复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精测 技术 数据处理 运营维护
下载PDF
铁路精测网与既有工程匹配措施的探讨
5
作者 欧阳兆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6期0162-0167,共6页
铁路精测网沿线路布设,标石规格大,埋石费用高。因勘测设计周期长,线路方案变化频繁,勘测单位常采用二次建网方式,两期网成果差异导致精测网与设计文件不匹配、施工时与既有工程不匹配,产生工程质量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总结实践工程经验... 铁路精测网沿线路布设,标石规格大,埋石费用高。因勘测设计周期长,线路方案变化频繁,勘测单位常采用二次建网方式,两期网成果差异导致精测网与设计文件不匹配、施工时与既有工程不匹配,产生工程质量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总结实践工程经验,提出接轨上道测量一次到位,既有车站控制点移设,按施工精度、基于精测网进行既有构筑物测量方法等措施,实现成果差异最小化,并对既有工程匹配测量方法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精测 造标埋石 二次建网 工程匹配 控制点移设 构筑物
下载PDF
基于电子经纬仪立木无损精测技术的干形指数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祥 冯仲科 +3 位作者 王智超 徐伟恒 曹忠 何腾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9-305,共7页
针对传统干形指数研究中上部直径获取困难、树干分段界限难以精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经纬仪立木无损精测技术研究干形指数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198棵落叶松样本为研究对象,将每株样木10等分,计算相对分段... 针对传统干形指数研究中上部直径获取困难、树干分段界限难以精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经纬仪立木无损精测技术研究干形指数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198棵落叶松样本为研究对象,将每株样木10等分,计算相对分段干形指数;使用方差分析法可知各相对分段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树干聚合为2-10段;为了获取最优分段数,利用相对干形指数分别计算不同分段情况的材积,并用电子经纬仪观测的材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树干高度H分为3段时即可达到理想效果,各段平均相对干形指数(对应高度)分别为:4.295(H0.0-H0.1)、1.524(H0.1-H0.4)、1.670(H0.4-H1.0)。此参数的研究可定量描述树干干形分界线,在材积测量中只需测量对应分段处的3个直径即可精准测定材积,有效减少外业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 电子经纬仪 无损精测 干形指数
下载PDF
太空环境飞行器交会对接设备精测工艺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任春珍 杨再华 +2 位作者 孙刚 路毅 刘晓震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年第6期768-771,674-675,共4页
交会对接设备是实现飞行器交会对接的重要部件。它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交会对接任务的成败。为了研究太空环境下飞行器舱体压差对交会对接设备安装姿态的影响,文章根据太空环境飞行器所受压差情况,设计了地面仿太空环境试验,对某型号飞... 交会对接设备是实现飞行器交会对接的重要部件。它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交会对接任务的成败。为了研究太空环境下飞行器舱体压差对交会对接设备安装姿态的影响,文章根据太空环境飞行器所受压差情况,设计了地面仿太空环境试验,对某型号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设备及舱体基准进行了姿态测量,分析了由于舱体内外压差的影响而造成的设备姿态变化,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出一种新的地面总装精测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环境 目标飞行器 交会对接 精测工艺
下载PDF
基于车载全站仪免置平设站的轨道精测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娟华 朱洪涛 +3 位作者 吴维军 杨良根 陈志义 朱嫣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相对+绝对”复合测量模式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取得突破,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测量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全站仪免置平设站的轨道精测方法,通过全站仪免置平设站方法打破了全站仪必须置平才能设站的传... “相对+绝对”复合测量模式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取得突破,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测量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全站仪免置平设站的轨道精测方法,通过全站仪免置平设站方法打破了全站仪必须置平才能设站的传统,采用轨道中线坐标“设站即测量”的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了原有小车棱镜测量环节中测角误差的存在。线路试验表明:相比于现有“相对+绝对”复合测量模式,该轨道精测方法测量结果更稳定,不但提高了测量效率,还改善了测量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轨道精测 “相对+绝对”复合 全站仪 免置平设站
下载PDF
既有线三维精测技术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洪涛 徐荣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1,57,共4页
研究目的:针对铁路大提速背景下既有线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要,对以直接测量轨道三维坐标的既有线三维定位测量技术方案、实施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以直接测量轨道三维坐标的方法实现既有线三维精测的技术,把既有线轨道... 研究目的:针对铁路大提速背景下既有线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要,对以直接测量轨道三维坐标的既有线三维定位测量技术方案、实施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以直接测量轨道三维坐标的方法实现既有线三维精测的技术,把既有线轨道精检细修战略推向三维精测的新阶段。研究结论:通过分析表明,受测量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全站仪的轨道三维定位测量系统仅适用于对既有线进行一次性(或长周期)的线形参数测量。为了解决线路日常检查的需要,拟建立以轨道沿线设置的轨道桩为基准的既有线三维约束测量系统体系,借助类似支距尺的简单工具进行人工测量。为研究高效、经济的既有线三维约束测量系统,并与既有线三维定位测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既有线三维精测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三维精测 轨道桩 全站仪 轨检小车
下载PDF
基于三维路线精测方法确定深部工程岩体强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艳博 何满潮 刘文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1435,共5页
在深部采矿工程中,针对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按岩性的不同将岩体进行岩组RG(rock group)划分,再对不同岩组分别进行三维RQD指标量测的方法。基于路线精测方法,通过对孔庄煤矿深井工作面不同岩... 在深部采矿工程中,针对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按岩性的不同将岩体进行岩组RG(rock group)划分,再对不同岩组分别进行三维RQD指标量测的方法。基于路线精测方法,通过对孔庄煤矿深井工作面不同岩组进行三维RQD实测和统计分析,得到了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基础上深部节理化岩体强度折减系数,并由换算公式确定了工程岩体的等效强度。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深部岩体结构特性进行定量化评价,为合理确定深部岩体的强度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分类 路线精测方法 工程岩体 深部开采
下载PDF
一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建网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洪涛 龙辉 吴维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针对我国既有线铁路进行绝对位置控制,参照高速铁路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提出一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作为既有线绝对位置的控制基准。并对这种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相邻测站间坐标转换搭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针对我国既有线铁路进行绝对位置控制,参照高速铁路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提出一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作为既有线绝对位置的控制基准。并对这种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相邻测站间坐标转换搭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论述。这种精测网采用单边控制网,建网简单、成本低,且可在V形天窗期进行测量;测量采用全站仪直接测量,测量效率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轨道控制网在既有线铁路控制绝对位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既有线 三维精测 全站仪 约束桩
下载PDF
高速铁路精测网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长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41-443,共3页
研究目的:结合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京沪高度铁路和哈大客运运专线等精测网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针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没有规定或者比较模糊的问题,提出观点和看法。研究结果:对于高速铁路精测网的建设,GP... 研究目的:结合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京沪高度铁路和哈大客运运专线等精测网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针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没有规定或者比较模糊的问题,提出观点和看法。研究结果:对于高速铁路精测网的建设,GPS基站网的建立是必要的,便于精测网的复测和维护;对于线路通过区域地面沉降严重且不够均匀的地区,埋设深埋水准点是必要的;对于铁路沿线缺少足够稳定可靠的国家一、二等水准点和基岩点,埋设少量的基岩点也是必要的;成点对布置的基桩控制网CPIII,通过使用具有自动量测功能且测角精度优于1s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合适的平差方法,相邻点位精度可以达到1mm,满足铺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精测 GPS基站 基岩点 深埋水准点 基桩控制网CPIII
下载PDF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立精测网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长进 刘成 《铁道标准设计》 2006年第z1期193-195,共3页
针对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实际,认真分析铺设博格板式无碴轨道对测量的要求,认为既有的测量控制网不能满足无碴轨道的铺板要求,必须重新建立高等级的精测网。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无碴轨道 精测
下载PDF
高效率轨道精测模式研究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湘华 吴永军 陈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针对现有轨道精测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精测模式。改进模式通过改变全站仪的设站位置,减少设站次数,提高轨道精测的效率。对改进前后模式的精度进行分析,对于2种测量模式,调整量的精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水平面调整量和... 针对现有轨道精测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精测模式。改进模式通过改变全站仪的设站位置,减少设站次数,提高轨道精测的效率。对改进前后模式的精度进行分析,对于2种测量模式,调整量的精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精度主要受测量距离和天顶距的影响,其中高程的精度受天顶距的影响尤为显著,而水平角对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影响均较小。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尽量减小全站仪与轨检小车棱镜的高程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测量误差对高程调整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精测模式 度分析
下载PDF
铁路精测网对桥隧施工测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光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2-84,117,共4页
铁路测量虽然建立了精密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但不可避免地存在长度投影变形残余误差,分析了长度变形误差对桥梁、隧道施工测量的影响,以及采用精测控制网加密施工控制网存在的问题,提出特大桥、长大隧道应建立独立施工控制网,以保... 铁路测量虽然建立了精密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但不可避免地存在长度投影变形残余误差,分析了长度变形误差对桥梁、隧道施工测量的影响,以及采用精测控制网加密施工控制网存在的问题,提出特大桥、长大隧道应建立独立施工控制网,以保证桥梁墩台到位、隧道准确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精测 桥隧施工 分析
下载PDF
铁路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精测网测设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39,144,共4页
针对铁路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刚度小、变形大的特点及在桥上测设无砟轨道精测网的要求,结合昌赣(南昌—赣州西)客运专线赣江特大桥主桥上测设无砟轨道精测网工程,介绍了该桥上各类控制点的布设原则、具体点位布置和精测网测量方法。该方法... 针对铁路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刚度小、变形大的特点及在桥上测设无砟轨道精测网的要求,结合昌赣(南昌—赣州西)客运专线赣江特大桥主桥上测设无砟轨道精测网工程,介绍了该桥上各类控制点的布设原则、具体点位布置和精测网测量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使桥上稳定控制点尽可能多,且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减小环境条件对点位坐标和高程的影响。该方案既可以用于指导赣江特大桥主桥上精测网测设,对同类项目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精测 变形
下载PDF
大尺寸测量设备高空精测平台的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安斌 高廷 +4 位作者 乔磊 马骊群 王继虎 甘晓川 曹铁泽 《计测技术》 2018年第5期39-42,共4页
结合大型精密系统部装及总装精测时对大尺寸测量设备布局优化及稳定性的要求,论述了大尺寸测量设备高空精测平台结构组成、实现设备高空精测时的稳定支撑方式、稳定升降的结构原理。试验数据表明,该平台高空作业时沉降率不大于0. 02 mm... 结合大型精密系统部装及总装精测时对大尺寸测量设备布局优化及稳定性的要求,论述了大尺寸测量设备高空精测平台结构组成、实现设备高空精测时的稳定支撑方式、稳定升降的结构原理。试验数据表明,该平台高空作业时沉降率不大于0. 02 mm/h,加载经纬仪稳定性达到0. 6″/h,满足精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量设备 布局优化 精测平台 自动升降
下载PDF
基于三维精测网的轨道检测技术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景民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0-221,共2页
针对客运专线运营中轨道监测和维护手段尚不成熟的现状,提出以三维精密观测网为测量基础,运用轨道检测小车技术,对轨道中线坐标及轨面高程、轨距、水平(含超高)、轨向、短波和长波不平顺等进行精确检测及数据处理,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对... 针对客运专线运营中轨道监测和维护手段尚不成熟的现状,提出以三维精密观测网为测量基础,运用轨道检测小车技术,对轨道中线坐标及轨面高程、轨距、水平(含超高)、轨向、短波和长波不平顺等进行精确检测及数据处理,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得出轨道几何形位的变化量,作为轨道调整的依据,结果表明,完全符合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同时,分析了当前应用轨检小车技术进行轨道检测时尚存在的、必须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从而得出在三维精密观测网下运用轨道检测技术进行客运专线轨道几何形位检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精测 轨道检 运用
原文传递
郑西高铁接触网精测精修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长利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00,共6页
目前我国高铁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研究制定合理的郑西高铁接触网精测精修技术方案,通过分析接触网精测精修的技术特性,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深化研究了精测精修范围、精测数据评价和分析诊断方法,精测工作按供电段... 目前我国高铁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为了研究制定合理的郑西高铁接触网精测精修技术方案,通过分析接触网精测精修的技术特性,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深化研究了精测精修范围、精测数据评价和分析诊断方法,精测工作按供电段管辖范围一次性组织完成,精修工作采取分批次和小区段方式进行;动态检测数据采用CQI和CPOI指数进行评价,静态检测数据采用不标准状态率的指标进行评价;零部件和设备的预期寿命应参考日常运行维护情况、技术寿命、技术标准升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网 精测 评价
下载PDF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分析——以高速铁路精测精调技能大赛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婷茹 《科技资讯》 2020年第25期174-175,178,共3页
全国职业院校高速铁路精测精调技能大赛在铁路行指委的组织下开展的,比赛项目充分体现了高铁施工和维护阶段的精益求精,结合高速铁路发展需求,展现出各铁路院校的教学能力。职业技能大赛也促进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全国职业院校高速铁路精测精调技能大赛在铁路行指委的组织下开展的,比赛项目充分体现了高铁施工和维护阶段的精益求精,结合高速铁路发展需求,展现出各铁路院校的教学能力。职业技能大赛也促进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教学资源开发提供素材。职业技能大赛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其实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与磨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 提升 精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