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约翰·邓恩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之爱 |
张秀芝
|
《新丝路(下旬)》
|
2017 |
0 |
|
2
|
“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考卡雷利抄本》与13-14世纪意大利北部地区爱神形象的流变 |
潘桑柔
|
《美术大观》
|
2021 |
1
|
|
3
|
上帝之爱和骑士精神——欧·亨利式结尾的心理文化分析 |
高杨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4
|
孩子的成长,精神之爱远重于物质关怀 |
王德义
|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
2020 |
0 |
|
5
|
爱的内涵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演变 |
屈荣英
宁平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6
|
信与欲: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爱情意象 |
赵立行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7
|
早年毛泽东的爱情婚姻观 |
杨信礼
|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8
|
邓恩诗的圆形意象及其爱情理想 |
范晓航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9
|
荒原无爱——艾略特和劳伦斯作品的爱情观点 |
赖艳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0
|
真爱追求者的灵魂之舞——评《爱海情潮》 |
陈连锦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1
|
《无名的裘德》和《儿子与情人》中分裂的爱 |
关桂云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2
|
论中国现当代女性诗人情爱书写的传统文化意蕴 |
林平乔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3
|
古代文言小说中的“精神之恋”——以《任氏传》、《聊斋志异·娇娜》为例 |
苏勃闻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4
|
玄学奇喻中爱的表达——邓恩名诗《别离辞·莫伤悲》赏析 |
李妍妍
|
《陕西教育(高教版)》
|
2010 |
0 |
|
15
|
来自夏娃灵魂深处的呼唤──庐隐、张洁婚姻爱情小说之比较 |
崔淑琴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论《花千骨》人物形象及其情感 |
李璟
|
《戏剧之家》
|
2016 |
1
|
|
17
|
《断鸿零雁记》:佛教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
丁赋生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8
|
波特莱尔《秋之歌》与鲁迅《死火》之比较 |
张瑾超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8 |
0 |
|
19
|
略论新时期小说中女强人形象 |
汪丽景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5 |
0 |
|
20
|
劳伦斯的“自我”初探 |
孙履芳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