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析学家眼中的家庭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宇 《大众心理学》 2020年第8期31-32,共2页
我们看到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方式简单随便,家庭教育简直就是一团乱麻,长此以往,怎么不出问题?针对此类现象,精神分析学家提出可行性方案。精神分析治疗的关键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他们的基本动机,通过以健康的方式表达这些愿望,... 我们看到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方式简单随便,家庭教育简直就是一团乱麻,长此以往,怎么不出问题?针对此类现象,精神分析学家提出可行性方案。精神分析治疗的关键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他们的基本动机,通过以健康的方式表达这些愿望,来解决冲突。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的特点,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家庭治疗 家庭教育 内在心理 家庭成员 可行性方案 解决冲突
原文传递
一位探索生本能与死本能之冲突的精神分析学家——汉娜·西格尔
2
作者 左亚洲 《大众心理学》 2015年第11期47-48,共2页
汉娜·西格尔(Hanna Segal,1918-2011)是英籍波兰裔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克莱因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长达6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创造性地提出了"象征性等式"的概念,用以描述象... 汉娜·西格尔(Hanna Segal,1918-2011)是英籍波兰裔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克莱因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长达6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创造性地提出了"象征性等式"的概念,用以描述象征的最初形式;她还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疗精神病和老年患者的先驱之一;她验证了弗洛伊德的死本能假设的临床实用性,并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冲突的平衡决定了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另外,西格尔还将精神分析的思想广泛应用于艺术、文学和社会政治等领域,这使得她的思想广为人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死本能 西格尔 冲突 代表人物 职业生涯 老年患者 弗洛伊德
原文传递
反抗在男权世界里——女性精神分析学家凯伦·霍尼
3
作者 宋怡 《大众心理学》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凯伦·霍尼(Karen Horney)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一位船长,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因为父亲的观点是男人至上,她从小就面临了不公正的对待,她的哥哥本特受到与她完全不同的待遇,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对此,凯伦的反应是发誓... 凯伦·霍尼(Karen Horney)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一位船长,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因为父亲的观点是男人至上,她从小就面临了不公正的对待,她的哥哥本特受到与她完全不同的待遇,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对此,凯伦的反应是发誓要在小学里保持班里第一。她说"假如我不能很漂亮,那么我要非常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世界 精神分析学家 凯伦·霍尼 女性 弗洛伊德 神经症
原文传递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略论西方精神电影分析学的理论来源 被引量:8
4
作者 陆莉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9期100-102,共3页
在经典叙事和现代叙事的对立成为当今主流电影理论的今天,电影精神分析学的引入便显得至关重要。而要更好地理解电影精神分析学,对弗洛伊德和拉康两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探讨便不可避免。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无意识理论应用于电影分析,... 在经典叙事和现代叙事的对立成为当今主流电影理论的今天,电影精神分析学的引入便显得至关重要。而要更好地理解电影精神分析学,对弗洛伊德和拉康两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探讨便不可避免。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无意识理论应用于电影分析,可以得知,其实观影的过程,正是唤起我们的无意识的过程。通过制作和观看电影,可以将人的潜意识的东西、本我的东西加以释放,从而帮助人们达到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平衡。拉康的理论中,对电影精神分析学影响最大的是其"镜像理论"。拉康认为,儿童在经历了"镜像阶段"之后,一个真实的自我便从此不再存在,人类本身其实只是一个被"他者"侵占和控制的傀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理论 弗洛伊德 拉康 西方精神 精神分析学家 无意识理论 现代叙事 经典叙事
下载PDF
精神分析维度中的实体概念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孔明安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实体(substance)概念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到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实体即神和自然,直至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实体观,实体概念与哲学问题的不断演化如影相随。当历史进入到... 实体(substance)概念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到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实体即神和自然,直至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实体观,实体概念与哲学问题的不断演化如影相随。当历史进入到了20世纪之后,实体概念又一次被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Lakan)重新捡起,纳入到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概念框架 实体 维度 精神分析理论 西方哲学史 亚里士多德 斯宾诺莎
原文传递
女性精神分析的先驱者——海伦妮·多伊奇
6
作者 王礼军 《大众心理学》 2015年第4期47-48,共2页
海伦妮·罗森巴赫·多伊奇(Helene Rosenbach Deutsch,1884—1982)是美籍波兰裔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和教育家、女性精神分析的先驱者、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之一。她对精神分析的最大贡献是首次系统论述女性一生的心理发展,提出... 海伦妮·罗森巴赫·多伊奇(Helene Rosenbach Deutsch,1884—1982)是美籍波兰裔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和教育家、女性精神分析的先驱者、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之一。她对精神分析的最大贡献是首次系统论述女性一生的心理发展,提出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她积极参与精神分析的组织和训练,创办维也纳精神分析研究所,并担任维也纳培训研究所的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先驱者 女性 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 研究所 维也纳 教育家
原文传递
拉康“三界”理论下类型片母亲形象的主体建构--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情感类电影的视角
7
作者 袁星洁 袁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48,共6页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结合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通过镜像理论引申出主体理论的核心--关于主体构成的“三界”理论。拉康“三界”学说是指“能指”统治的“象征界”、产生“镜像”误认的“想象界”及以“...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结合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通过镜像理论引申出主体理论的核心--关于主体构成的“三界”理论。拉康“三界”学说是指“能指”统治的“象征界”、产生“镜像”误认的“想象界”及以“缺场”表征在场的“实在界”三大秩序[1],而所谓主体,就是“象征界”“想象界”“实在界”的统一体。拉康提出的三元理论模型,涵盖了整个存在界,既是人类现实性的三大界域,也是组成人类所有经验的三大秩序,打开了一条从精神分析理论通向跨学科影视批评理论的道路,为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家庭情感类电影中人物形象的主体性建构和心理嬗变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解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界 母亲形象 精神分析学家 主体性建构 三界 镜像理论 想象界 家庭情感
下载PDF
开启拉康思想之门的三把“钥匙”——读《镜像、语言和无意识——从马克思到拉康》
8
作者 任法 《云梦学刊》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作家、医生、学者、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然而,拉康的理论艰涩隐晦、思想错综复杂、文本难以阅读,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难入其门。《镜像、语言和无意识...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作家、医生、学者、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然而,拉康的理论艰涩隐晦、思想错综复杂、文本难以阅读,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难入其门。《镜像、语言和无意识——从马克思到拉康》(周文莲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对拉康思想的基本结构及其思想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独创性。该书以镜像理论、语言理论、无意识理论为主题,为读者提供了开启拉康思想之门的三把“钥匙”,为推动学术界的拉康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无意识理论 镜像理论 拉康 钥匙
下载PDF
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精神分析意蕴及其限度——从法侬到萨义德
9
作者 刘海静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8,共7页
一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法侬 国外理论界对于弗朗兹·法依(Frantz Fanon,1925—1961)的形象定位存在不同观点,比如萨特主要将其视为一位革命政治家,而霍米·巴巴则认为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殖民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实际上,法... 一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法侬 国外理论界对于弗朗兹·法依(Frantz Fanon,1925—1961)的形象定位存在不同观点,比如萨特主要将其视为一位革命政治家,而霍米·巴巴则认为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殖民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实际上,法依既是一位革命政治家,又是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同时还是一位社会科学家。我们在这里讨论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法侬,并非是对霍米·巴巴观点的随意附和,而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主要是在精神分析学的框架内对法侬进行援引和解读的。同时可以肯定的是,精神分析作为一种理论的潜意识贯穿于法侬早期和后期的所有实践和理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文化理论研究 后殖民 萨义德 20世纪80年代末 社会科学家 形象定位 殖民主义
原文传递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10
《环球财经》 2011年第9期122-123,共2页
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英国伦敦去世,享年83岁。在中国,弗洛伊德以他的性本能与梦的解析理论为人们熟知。在西方,他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心理学范畴。特别是在... 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英国伦敦去世,享年83岁。在中国,弗洛伊德以他的性本能与梦的解析理论为人们熟知。在西方,他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心理学范畴。特别是在美国,弗洛伊德主义币口新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一般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推动历次政治改革与社会运动、塑造当今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 一般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1939年 哲学思潮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大学生就业负性心理的援助模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松波 陶进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常常最先敏锐地感觉到变化和冲击。同时,他们又处于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因而环境中的各种诱发因素极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常常最先敏锐地感觉到变化和冲击。同时,他们又处于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因而环境中的各种诱发因素极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当个体原有的心理行为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调整时,那么个体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打破原先的心理平衡状态,引起诸如自负、自卑、焦虑、浮躁、冷漠、依赖、从众、嫉妒等负性心理。在就业阶段,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面对又一次环境变迁和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健康 援助模式 精神分析学家 环境变迁 诱发因素 心理变态 心理行为 心理压力 平衡状态
下载PDF
文化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小李 胡修银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化 性别平等 教育 精神分析学家 美国作家 19世纪末 70年代
下载PDF
荣格与中国文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申荷永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2-16,共5页
荣格与中国文化申荷永一、荣格与维尔海姆1994年8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对中国进行了正式的学术访问。在华南师范大学所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科茨博士提出,就荣格心理学思想的形成而言,维尔海姆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或其... 荣格与中国文化申荷永一、荣格与维尔海姆1994年8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对中国进行了正式的学术访问。在华南师范大学所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科茨博士提出,就荣格心理学思想的形成而言,维尔海姆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或其他任何人。实际上,荣格自己也承认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荣格 中国文化 心理学思想 精神分析学家 《金花的秘密》
下载PDF
能指与主体间性的辩证法——拉康对《被窃的信》的另类解读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泽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3,共8页
作为精神分析学家 ,拉康对爱伦·坡的小说《被窃的信》的解读曾是文学批评界热烈讨论的话题 ,不过拉康的目的不是要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坡的小说本身只是他拿来演示自己的理论观点的材料。在拉康的解读下 ,坡的小说成为了一... 作为精神分析学家 ,拉康对爱伦·坡的小说《被窃的信》的解读曾是文学批评界热烈讨论的话题 ,不过拉康的目的不是要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坡的小说本身只是他拿来演示自己的理论观点的材料。在拉康的解读下 ,坡的小说成为了一个关于能指对主体的建构功能的寓言。正是对信 (能指 )如何决定了主体的行为和命运的强调 ,使拉康的文本分析既不同于专注作者和人物心理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 ,也不同于沉湎于纯粹的语义和结构分析的形式主义批评 ,拉康关注的是文本形式结构所能启示的主体的真理 ,而这一点正是他成为当代意识形态批评的灵感源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拉康 文学批评 建构功能 解读 文本形式 另类 精神分析学家 真理 主体间性
下载PDF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泽胜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3年第2期35-41,共7页
本期《文化理论》介绍的是精神分析学领域的两位重要理论家:拉康和齐泽克。如果梳理一 下20世纪精神分析学的谱系的话,我们会发现弗洛伊德、拉康和齐泽克勾勒出了整个精神 分析学的地形图。严泽胜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拉康“回归弗洛伊德... 本期《文化理论》介绍的是精神分析学领域的两位重要理论家:拉康和齐泽克。如果梳理一 下20世纪精神分析学的谱系的话,我们会发现弗洛伊德、拉康和齐泽克勾勒出了整个精神 分析学的地形图。严泽胜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拉康“回归弗洛伊德”的口号所隐含的意义, 认为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实质是对无意识的回归,即重新强调了无意识在主体建构中的 地位。季广茂的文章介绍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不是虚假意识和 错误认识,而是现实本身,它和无意识紧密相联,构成了我们生存的基本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拉康 法国 精神分析学家 创新精神 弗洛伊德 人格三元结构 意识形态理论
下载PDF
荀况的道德社会化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社会化 班杜拉 柯尔伯格 社会学习 道德认识 道德行为 内化 精神分析学家 荀况 个体
下载PDF
心灵的“互文”--评东西长篇小说《回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雨晴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5,共5页
1966年,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论文《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第一次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理论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基础,借鉴和吸纳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强调并突出文本之... 1966年,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论文《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第一次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理论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基础,借鉴和吸纳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强调并突出文本之间的互涉关系和逻辑生成,使文本从自我封闭的状态转向开放的意指实践。“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作品,所有的作品、所有的文本、所有的表意成果其实都是互文性的编织,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对话主义、对历史传承性和文学与社会的横向关联性以及人类文明和文化未来前景的认识。”互文性理论不仅是一种文本理论,一个研究文学作品的视角,还是我们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精神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与社会 文学批评家 对话主义 结构主义符号学 狂欢理论 互文性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 对话理论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丽英 《中国卫生人才》 2016年第8期60-61,共2页
医患沟通的好坏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一环。在新医改背景下,提升全科医师医患沟通技巧,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已迫在眉睫。巴林特小组是一种重要的全科医师培训方法,能够提升全科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改善医师职业倦怠。巴林特小组(Balint ... 医患沟通的好坏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一环。在新医改背景下,提升全科医师医患沟通技巧,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已迫在眉睫。巴林特小组是一种重要的全科医师培训方法,能够提升全科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改善医师职业倦怠。巴林特小组(Balint groups)1950年创建于伦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 全科医师 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 新医改 住院医师培训 精神分析学家 职业倦怠 邵逸夫医院 临床病例讨论
下载PDF
黑暗昭昭:“镜像”折射出的光亮与黑暗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少文 《潍坊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8-92,共5页
“镜像阶段”理论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中,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类似结构的人生转折:同样“重演”了“镜像阶段”主体人格的构成,同样面对镜像的完满与无情的... “镜像阶段”理论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中,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类似结构的人生转折:同样“重演”了“镜像阶段”主体人格的构成,同样面对镜像的完满与无情的现实之间的鸿沟,同样亲历“异化”,而他们的选择却有天堂和地狱之分。前者尽力与镜像抑或理想的形象求同,自此走上了通往光明与极善的正道,而后者竭力否定甚至攻击镜像的完满,从而踏上通向黑暗与极恶的险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地狱 无情 镜像阶段 女主人公 小说 光明 精神分析学家 雅克·拉康 黑暗
下载PDF
从客体关系理论理解咨询关系中的移情与反移情--《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读书笔记
20
作者 朱晓鹂 《江苏教育》 2020年第64期41-43,共3页
精神分析学家大多关注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早期母婴关系的探讨,分析婴儿时期对儿童乃至成年时期心理发展的影响。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和发展,改变了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淡化了先天生物因素和本能驱力的影响。
关键词 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学家 反移情 婴儿时期 生物因素 客体关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