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精神萎靡状态病因分类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英杰 丁晓 +1 位作者 滕晶 齐向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42-843,共2页
[目的]对精神萎靡状态进行病因分类,以期更好地阐释中医五种心理紊乱状态之精神萎靡状态的致病原因。[方法]根据精神萎靡状态的主要病因及致病过程,将其病因进行归类总结,从因郁致病及因病致郁两方面进行分类阐述。[结果]总结得出精神... [目的]对精神萎靡状态进行病因分类,以期更好地阐释中医五种心理紊乱状态之精神萎靡状态的致病原因。[方法]根据精神萎靡状态的主要病因及致病过程,将其病因进行归类总结,从因郁致病及因病致郁两方面进行分类阐述。[结果]总结得出精神萎靡状态的常见病因,因郁致病的精神萎靡状态主要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紊乱为基本病变,以思郁、忧郁为主;因病致郁的精神萎靡状态,则是因饮食、劳倦、久病等所伤,由于失治、误治或久治不愈,随病继发的病理状态。[结论]精神萎靡状态大多隐匿起病,病程较长,不会立即危及到生命,往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开展关于精神萎靡状态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状态 病因 因郁致病 因病致郁
下载PDF
从中医脉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病例3则 被引量:5
2
作者 滕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3-84,共2页
《灵枢·本神》日:“心藏脉,脉舍神。”表明脉既为血之府,也为神之舍。通过切脉不仅可以了解机体脏腑气血盛衰情况,也可以了解其精神状态的变化。精神萎靡状态是~种轻度失神的状态,患者表现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对外界事物... 《灵枢·本神》日:“心藏脉,脉舍神。”表明脉既为血之府,也为神之舍。通过切脉不仅可以了解机体脏腑气血盛衰情况,也可以了解其精神状态的变化。精神萎靡状态是~种轻度失神的状态,患者表现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少言寡笑等症状。笔者以脉诊为辨证依据,对3则病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 脉诊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试析精神萎靡状态病因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晓迪 滕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75-1876,共2页
随着当今社会整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是人的精力在这种长期高压生活之下逐渐消耗,形成许多慢性疾病,如失眠、头痛等。文章基于齐向华教授提出的五种心理紊乱状态,从病因学角度解读其中精神萎靡状态的发病原因,... 随着当今社会整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是人的精力在这种长期高压生活之下逐渐消耗,形成许多慢性疾病,如失眠、头痛等。文章基于齐向华教授提出的五种心理紊乱状态,从病因学角度解读其中精神萎靡状态的发病原因,以求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状态 病因
原文传递
“精神萎靡状态”古代验案从脉解析举隅 被引量:4
4
作者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
精神萎靡是一种形神并变,而以神变为主的机体状态,它常出现在诸多的病证中。中医脉诊能够对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判,通过解析病证形成的整体过程,揭示其潜在的真正病因病机,确立其治疗的靶点。
关键词 精神萎靡 医案 脉诊
下载PDF
精神萎靡状态从五神异常论治用药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卢丽萍 滕晶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精神萎靡状态"即"少神",是指患者整个精神状态疲惫,表情淡漠,少言寡笑,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现代的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神经衰弱都属于此种心理... "精神萎靡状态"即"少神",是指患者整个精神状态疲惫,表情淡漠,少言寡笑,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现代的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神经衰弱都属于此种心理状态。兹汇总论述通过调整五神论治"少神"状态及其相关的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状态 少神 五神 用药
下载PDF
精神萎靡16小时,意识不清3小时原因待查
6
作者 孟新科 郑晓英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11期64-65,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1岁,环卫工人。因“精神萎靡16小时,意识不清3小时”由急诊收入急诊ICU住院治疗。患者因与妻子发生争吵,近1周内妻子未与其说话,心情郁闷。入院当天下午,其妻下班回家,发现其神情呆滞、不语,卧床在家(患...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1岁,环卫工人。因“精神萎靡16小时,意识不清3小时”由急诊收入急诊ICU住院治疗。患者因与妻子发生争吵,近1周内妻子未与其说话,心情郁闷。入院当天下午,其妻下班回家,发现其神情呆滞、不语,卧床在家(患者前1天夜班,当天早上9点下班回家),急呼单位同事于2009年3月28日16时送本院急诊。既往体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 意识不清 原因待查 急诊ICU 病例资料 环卫工人 住院治疗 妻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精神萎靡状态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杰 滕晶 《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华医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精神萎靡状态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主治精神萎靡的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精神萎靡的处方...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华医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精神萎靡状态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主治精神萎靡的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精神萎靡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14首治疗精神萎靡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并获得新处方7首。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精神萎靡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组方规律
下载PDF
从中医脉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病例3则
8
作者 付军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3X期70-71,共2页
目的:通过中医脉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病例3则,希望给临床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脉诊,对3则精神萎靡状态案例进行辨治,然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3名患者在经过中医脉诊,按时服药之后,精神萎靡状态都得到... 目的:通过中医脉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病例3则,希望给临床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脉诊,对3则精神萎靡状态案例进行辨治,然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3名患者在经过中医脉诊,按时服药之后,精神萎靡状态都得到了改善。结论:运用中医脉诊可以准确地辨治疾病,了解病因,判断进退和预后,可以为临床辨治精神萎靡状态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脉诊 辨治 精神萎靡
下载PDF
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的肠套叠1例报道
9
作者 杨秀梅 赵志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2期327-327,328,共2页
目的:本文以5月10天的一患儿为研究病例,探讨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的的肠套叠病发诱因,其表现症状及其对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患儿的患病近2 d的治疗,主要有口服护彤(0.5袋3/d)1 d,精神萎靡,入院检查(病状、体温、心率、腹腔... 目的:本文以5月10天的一患儿为研究病例,探讨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的的肠套叠病发诱因,其表现症状及其对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患儿的患病近2 d的治疗,主要有口服护彤(0.5袋3/d)1 d,精神萎靡,入院检查(病状、体温、心率、腹腔等病理检查),附加辅助检查(急查电解质、胸片、腹透)。结果在对患儿的口服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值,但精神仍萎靡不振,入院检查后得出急性支气管炎;精神萎靡不振原因有待检查。在辅助检查后,立即转上级医院进行了腹腔彩超检,显示为:肠套叠,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肠套叠常见诱因有饮食改变、病毒感染及其腹泻等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典型,易被误诊,故要求临床儿科医师在工作中应该详细询问患儿病史,认真查体,如有可疑应立即进行肛门指诊或腹部彩超,必要时行钡剂灌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肠套叠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精神萎靡不振 肠套叠
下载PDF
精神萎靡状态病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晓迪 滕晶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23-525,共3页
同一疾病在不同病变阶段或病变程度不同时,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本文根据精神萎靡状态的发展变化将其病机进行分层讨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气郁、气结,演化病机为痰湿蒙蔽、心神失用,瘀血阻络、蒙蔽心神,阴火内生、扰动心神,血虚津... 同一疾病在不同病变阶段或病变程度不同时,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本文根据精神萎靡状态的发展变化将其病机进行分层讨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气郁、气结,演化病机为痰湿蒙蔽、心神失用,瘀血阻络、蒙蔽心神,阴火内生、扰动心神,血虚津亏、精神不养,气机下陷、神机孤立,肾精亏虚、神明不济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状态 病机 气虚 气郁 气结
下载PDF
从“五神”学说试析精神萎靡状态病机
11
作者 吴晓迪 滕晶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4期3-4,共2页
精神萎靡状态属于中医学情志致病的一种,根据情志病"形神合一"理论的指导,首先应立足于中医学"五神"概念的传统认识,从现代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角度,对精神萎靡状态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 五神学说 精神萎靡状态 病机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精神萎靡状态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杰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中医治疗精神萎靡状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有关精神萎靡状态的医案,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中医治疗精神萎靡状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有关精神萎靡状态的医案,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规律分析。结果:从筛选出的符合要求的167个医案中,归纳出精神萎靡状态的症状频次、药物频次、症-药关联规律及药物归类分析。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为神疲、困倦、饮食减少;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人参、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对神疲的治疗以补心安神、温补阳气为主,对困倦的治疗以益气养血、升提气机、化痰除湿为主,对饮食减少的治疗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络、健脾化痰为主;药物归类分析发现对精神萎靡状态的治疗重视补虚、安神、辛散气机药物的使用。结论:精神萎靡状态的主要症状包括"神""形"两方面的虚损,治疗多以补益药物为主,并佐以解郁散结、安神除烦等药物,体现了补养脏腑、调养形神、通调气机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萎靡 《中华医典》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频次分析
下载PDF
浅谈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之精神萎靡状态的内涵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鹏飞 彭伟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7期138-139,共2页
随着医疗知识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在生命维持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超常的社会压力带来的身体紧张状态及个人要求过高带来的心理压力,耗伤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是现代缺乏动力型抑郁症的重要因素,当精、气、神... 随着医疗知识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在生命维持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超常的社会压力带来的身体紧张状态及个人要求过高带来的心理压力,耗伤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是现代缺乏动力型抑郁症的重要因素,当精、气、神衰竭到极点,从而易发生猝死,我们称之为“过劳死”。齐向华教授系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一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心理紊乱状态 精神萎靡状态
原文传递
英国 精神萎靡者易患糖尿病 被引量:1
14
《糖尿病之友》 2017年第3期11-11,共1页
近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得出一项结论:精神不振的人压力大、情绪波动快,更易患糖尿病。研究人员招募了731名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和614名身心健康的人,对他们进行了血液检查。结果发现,精神萎靡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对照组高... 近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得出一项结论:精神不振的人压力大、情绪波动快,更易患糖尿病。研究人员招募了731名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和614名身心健康的人,对他们进行了血液检查。结果发现,精神萎靡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对照组高出3倍,其体内胰岛素水平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精神萎靡 英国 胰岛素水平 精神不振 情绪波动 身心健康 精神状态
原文传递
孩子精神萎靡也许是肺炎
15
作者 晓杨 《康复》 2011年第2期14-14,共1页
肺炎也可能不发烧、不咳嗽 一向活泼好动的勇勇突然蔫儿了,不爱看电视了,也不愿好好吃饭。起初,父母以为他患了感冒、食积或腹泻,但量了体温,不高;他的大便也不稀。没有发烧,不腹泻,也不咳嗽。
关键词 精神萎靡 肺炎 孩子 发烧 咳嗽 腹泻
原文传递
安瑞克引起小儿精神症状2例
16
作者 杨春晓 韩建玫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2期77-77,共1页
临床资料 例1:男,5岁。因发热6小时,于2004年1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6℃,精神萎靡,发育正常,无可疑皮疹。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轻度肿大、充血,无脓苔。颈软,两肺无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匀齐,无病理性杂音... 临床资料 例1:男,5岁。因发热6小时,于2004年1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6℃,精神萎靡,发育正常,无可疑皮疹。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轻度肿大、充血,无脓苔。颈软,两肺无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匀齐,无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柔软,尤压痛;肝脾无肿大。神经系统无异常。诊断:上感。立即给予安瑞克(哈尔滨产),半包门服,同时用酒精擦浴物理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瑞克 精神症状 小儿 咽部充血 病理性杂音 临床资料 精神萎靡 神经系统 物理降温 酒精擦浴
下载PDF
恙虫病致精神失常1例
17
作者 姚嘉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3期34-34,共1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1岁,农民。因发热头痛5d加重并神情呆滞1d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及脑病史。查体:BP105/60mmHg(1mmHg=0.133kPa),HR98次/min,T39.5℃,R22次/min。发育营养好,精神萎靡,急性病容,扶入病房,表情淡...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1岁,农民。因发热头痛5d加重并神情呆滞1d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及脑病史。查体:BP105/60mmHg(1mmHg=0.133kPa),HR98次/min,T39.5℃,R22次/min。发育营养好,精神萎靡,急性病容,扶入病房,表情淡漠,呆板机械。全身散在暗红色粟粒疹,躯干较密集,压之退色,左腘窝0.75cm×1cm焦痂,其周有红晕。左腹股沟淋巴结如蚕豆大,光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失常 恙虫病 腹股沟淋巴结 红色粟粒疹 精神萎靡 急性病 病史
下载PDF
席汉氏综合征所致精神障碍报告1例
18
作者 王文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8期262-263,共2页
病历资料 患者,女,36岁,2004年前因生产时出现大出血,休克,之后出现怕冷,毛发脱落,全身无力,厌食及闭经,诊断为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断断续续在我市多家医院治疗过,但效果不明显。产后就一直未再上班,精神萎靡,只能做点家务,
关键词 席汉氏综合征 精神障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病历资料 毛发脱落 全身无力 医院治疗 精神萎靡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探讨大气下陷理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柯尔 齐向华 王浩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梳理大气下陷的理论渊源发现,自《黄帝内经》首见“大气”之名后,在医家张仲景、喻嘉言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张锡纯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创立了大气下陷理论。结合现代理论,系统探讨大气下陷证的病因病机,认为除张锡纯所述的力小任重、病后... 梳理大气下陷的理论渊源发现,自《黄帝内经》首见“大气”之名后,在医家张仲景、喻嘉言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张锡纯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创立了大气下陷理论。结合现代理论,系统探讨大气下陷证的病因病机,认为除张锡纯所述的力小任重、病后失养、泄泻日久等病因导致大气虚衰而下陷外,精神萎靡、郁闷不舒、思虑过度三种心理紊乱状态亦会引起大气下陷。阐述临床应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相关疾病,以“系统辨证脉学”为工具,以脉象要素为切入点,归纳大气下陷的主要脉象要素特征为:沉、迟、弱、下、细、寒、进少退多,且不同病因病机所表现出的脉象要素不同。探讨两则临床病案,使大气下陷的脉象特征更加清晰易了,便于临证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大气下陷 张锡纯 宗气 大气虚衰 精神萎靡 郁闷不舒 思虑过度 升陷汤 脉象要素
下载PDF
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缺乏症救治1例病例报告
20
作者 李东 孙悦霖 白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1病例资料男,11月12日龄,因“间断呕吐2 d,发热、精神萎靡、气促1 d,意识障碍半天”于2022年3月12日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ICU。体温最高37.9℃,无惊厥发作。半天前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纳差,小便少。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惊厥发作 酶缺乏症 病例报告 病例资料 精神萎靡 线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