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谷中整精米率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
1
作者 朱妍 王琪 +1 位作者 王城 于海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29-31,48,共4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评定稻谷中整精米率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依据GB/T 21719—2008《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的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以此评估各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评定稻谷中整精米率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依据GB/T 21719—2008《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的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以此评估各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评定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得出稻谷中整精米率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309,扩展不确定度为0.618,影响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重复测量,而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分样器分样和实验碾米机制备精米等因素对不确定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精米 不确定度 分析评定
下载PDF
精米品种多特征模型融合分类与外观品质多参数检测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森 张新奡 +1 位作者 邢键 戴景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7-2842,共6页
大米是我国最重要的谷类作物。如何准确的实现地理标志性大米的品种鉴别和外观品质评价,不仅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而且关乎零售商和生产商信誉,是一项广泛关注的问题。首先,为实现集成化的精米品种识别和外观品质检测应用,建立一种精米... 大米是我国最重要的谷类作物。如何准确的实现地理标志性大米的品种鉴别和外观品质评价,不仅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而且关乎零售商和生产商信誉,是一项广泛关注的问题。首先,为实现集成化的精米品种识别和外观品质检测应用,建立一种精米品种分类与外观品质多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搭配漫反射附件采集米粉光谱信息,可以实现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精米品种分类;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显微相机配合机电控制系统采集米粒图像,基于图像法实现精米外观品质多参数检测,检测对象包括裂纹、长宽、垩白、碎粒和黄粒。以上述系统为基础,为提高精米品种分类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光谱-图像特征模型融合的精米品种分类方法。以近红外光谱特征与多图像特征作为输入参数,以精米品种编号作为输出参数,基于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建立品种分类融合模型。在不同融合方案的建模过程中,每种融合方案都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方法(VIP)实现融合模型输入参数的最优筛选,然后通过不同融合方案分类精度对比确定最优融合模型。最后,开展精米外观品质多参数检测和不同精米品种分类方法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精米品种分类与外观品质多参数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包括裂纹米率、粒型、垩白米率、碎米率和黄粒米率的精米外观品质多参数检测,检测精度范围为89.2%~97.0%;提出的基于光谱-图像特征模型融合的精米品种分类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可以提高精米品种分类精度,相比于传统方法中效果较好的近红外光谱法,面向五常、响水、银水、越光四种大米的分类精度可提高2.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米 外观品质检测 品种分类 特征融合
下载PDF
胚芽精米机提高精米留胚率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圣言 姜松 孙正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2-226,共5页
为提高精米的留胚率,从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两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分析了碾白次数,碾辊转速,碾辊结构,筛面形式,筛框,刷米铁辊,糙米含水率等14项因素对留胚率和米的质量的影响,得到了小型立式研削式胚芽精米机的优化结构参数... 为提高精米的留胚率,从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两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分析了碾白次数,碾辊转速,碾辊结构,筛面形式,筛框,刷米铁辊,糙米含水率等14项因素对留胚率和米的质量的影响,得到了小型立式研削式胚芽精米机的优化结构参数和碾白工艺参数,为新型立式研削式胚芽精米机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芽精米 留胚率 胚芽精米
下载PDF
精米白面小贴士
4
作者 牛夲 《农家致富》 2023年第22期59-59,共1页
用精米白面制作的馒头、面包、米饭等食物口感好、颜值高,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主食。然而,精米白面均由糙米、小麦加工而来,在加工过程中,谷皮、糊粉层和谷胚会被碾磨去除,只剩下胚乳,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流失。并且加工精度越细,碾磨... 用精米白面制作的馒头、面包、米饭等食物口感好、颜值高,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主食。然而,精米白面均由糙米、小麦加工而来,在加工过程中,谷皮、糊粉层和谷胚会被碾磨去除,只剩下胚乳,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流失。并且加工精度越细,碾磨程度越高,损失就越多。具体来说,精米白面损失了以下几大类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加工 精米 营养物质 加工 加工过程 碾磨 馒头 糊粉层
下载PDF
稻谷水分与出糙率、整精米率之间的关系探究
5
作者 李理 张学峰 +7 位作者 刘冬雨 廖子龙 杨娟 唐坤 顾雨熹 王锦 刘靖椿 陈晋莹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3年第5期25-27,共3页
对早籼稻、晚籼稻、粳稻样品中水分、出糙率以及整精米率进行了测定,探究水分与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稻谷中水分含量与出糙率、整精米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样品检测结果以及稻谷质量指标中水分含量要求(籼稻的水分含量... 对早籼稻、晚籼稻、粳稻样品中水分、出糙率以及整精米率进行了测定,探究水分与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稻谷中水分含量与出糙率、整精米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样品检测结果以及稻谷质量指标中水分含量要求(籼稻的水分含量≤135%,粳稻的水分含量≤145%),建议入库早籼稻的水分含量在120%~123%范围,晚籼稻的水分含量在121%~131%范围,粳稻的水分含量在137%~142%范围,这样有助于提高稻谷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本研究为稻谷入库储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水分 出糙率 精米
下载PDF
精米加工工艺对整精米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陆勤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82,107,共5页
以整精米率为研究对象,从精米加工企业的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操作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整精米率的因素及机理,提出了合理设计精米加工工艺流程。研究表明:把好原粮质量关,熟悉砻谷、碾米、抛光等关键设备的正确操作是提高精米加工企业整... 以整精米率为研究对象,从精米加工企业的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操作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整精米率的因素及机理,提出了合理设计精米加工工艺流程。研究表明:把好原粮质量关,熟悉砻谷、碾米、抛光等关键设备的正确操作是提高精米加工企业整精米率的有效措施,旨在为精米生产厂家控制整精米率指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精米 理论研究 精米加工工艺
下载PDF
提高精米率的方法与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素梅 《粮油食品科技》 2001年第3期27-28,35,共3页
提高精米出米率是目前精米加工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提出采取控制原料品质、设置合理工艺参数、加强技术管理等方法与措施,达到提高精米率的目的。
关键词 精米 生产技术 精米加工 控制原料品质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胚芽精米与胚芽精米机的开发
8
作者 孙正和 姜松 田庆国 《粮食与食品工业》 1998年第2期6-8,共3页
一米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米胚是一种生命的物质,它只占整大米重量的1.8%~3.2%,可是蕴藏着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含有大量作为人体热源的脂肪,还是人体天然维生素、蛋白质、酶、维生素V_(B1)、V_(B2)、V_(B6)、V_E以及钙、磷、钾、锌... 一米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米胚是一种生命的物质,它只占整大米重量的1.8%~3.2%,可是蕴藏着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含有大量作为人体热源的脂肪,还是人体天然维生素、蛋白质、酶、维生素V_(B1)、V_(B2)、V_(B6)、V_E以及钙、磷、钾、锌、铜、硒、铬等多种矿物质的供应源,对于人体发育、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芽精米 加工工艺 精米
下载PDF
糙米与精米的营养价值与质构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于巍 周坚 +3 位作者 徐群英 汪兰 孙启发 程琳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98,共4页
通过检测糙米和精米营养素,对比其营养素成分含量差异,结果发现糙米主要营养素含量远高于精米,糙米的营养价值高于精米。利用质构仪对糙米和精米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糙米的硬度高于精米。利用动态流变仪对糙米粉和精米粉凝胶特性进行分析... 通过检测糙米和精米营养素,对比其营养素成分含量差异,结果发现糙米主要营养素含量远高于精米,糙米的营养价值高于精米。利用质构仪对糙米和精米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糙米的硬度高于精米。利用动态流变仪对糙米粉和精米粉凝胶特性进行分析,精米粉凝胶强度高于糙米粉。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糙米粉和精米粉的热特性,发现升温过程中糙米粉糊化温度68.6℃高于精米粉糊化温度62.4℃,糙米粉难糊化;降温过程,精米粉在20℃的G′为17210Pa,高于糙米粉11350Pa,精米粉回生变硬现象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米 营养素 质构特性
下载PDF
ICP-AES法检测云南稻精米和糙米与土壤矿质元素间的关联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曾亚文 汪禄祥 +6 位作者 杜娟 杨树明 王雨辰 黎其万 孙正海 普晓英 杜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3-1417,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55个云南省水稻改良品种精米、糙米及其相应的土壤18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与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3.1%~110.2%之间,RSD为0.8%~5.1%。18种矿质元素(S,Mo,Ba,Ni,Fe,Cr,Na,Al,Cu,P,Sn,Zn,B,Mn,...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55个云南省水稻改良品种精米、糙米及其相应的土壤18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与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3.1%~110.2%之间,RSD为0.8%~5.1%。18种矿质元素(S,Mo,Ba,Ni,Fe,Cr,Na,Al,Cu,P,Sn,Zn,B,Mn,Mg,Ca,Sr和K)是功能稻米活性成分的重要部分,精米的平均含量依次为P>K>S>Mg>Ca>Zn>Na>Al>Mn>Fe>Cu>B>Mo>Ni>Sn>Cr>Ba>Sr,糙米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而土壤则为Fe>Al>Ca>K>Mg>P>S>Mn>B>Na>Ba>Zn>Cr>Cu>Ni>Sn>Mo>Sr;精米和糙米除S和P外,16种矿质元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土壤;精米和糙米间八种微量元素(Mo,Ni,Cr,Sr,Mn,Zn,Cu,Na)间相关性明显比六种宏量元素(P,K,Mg,Ca,S和Al)间关系密切。云南土壤以富铁铝高钙为主而精米和糙米则以磷钾镁硫为主;以精米为主食比糙米更易诱发慢性病。文章结果可能为功能稻米遗传育种、生产以及人类慢性病和矿质营养不良(Fe,Zn和Ca)问题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矿质元素 精米 相关性 云南土壤
下载PDF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3 位作者 朱永川 王贵雄 杨大金 刘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6-691,共6页
以‘II优 7号’、‘汕优 6 3’和‘香优 2号’为材料 ,研究了超稀栽培与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关系及其作用原因 ,结果表明 :栽秧密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高氮施肥水平条件下 ,当栽秧密度超稀... 以‘II优 7号’、‘汕优 6 3’和‘香优 2号’为材料 ,研究了超稀栽培与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关系及其作用原因 ,结果表明 :栽秧密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高氮施肥水平条件下 ,当栽秧密度超稀到 7.5 1万穴·hm-2 时 ,在保证比传统高产栽培密度每公顷栽秧 2 1.6 4万穴的对照不减产前提下 ,整精米率提高了 15 .6 9%~ 2 9.92 % ,垩白粒率降低了 16 .34%~ 2 1.2 2 %。其原因在于 ,超稀植增加了每穗着粒数 ,降低了齐穗期的叶粒比 ,以致稻穗籽粒灌浆速率减慢而改善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齐穗后 2 0d施氮可同时起到提高结实率和整精米率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垩白粒率 精米 栽培
下载PDF
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2 位作者 朱永川 谢戎 王贵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9-835,共7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材料,研究了超稀栽培与传统栽培间稻米整精米率的变异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小穗型组合在超稀栽培条件下的整精米率会明显改善,而大穗型组合的整精米率反而降低。其原因在于中小穗型组合在传统栽培条...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材料,研究了超稀栽培与传统栽培间稻米整精米率的变异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小穗型组合在超稀栽培条件下的整精米率会明显改善,而大穗型组合的整精米率反而降低。其原因在于中小穗型组合在传统栽培条件下的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较高,改为超稀栽培后,叶粒比和灌浆速率明显降低,相对提高了籽粒容重,近而提高了整精米率。大穗型组合在传统栽培条件下的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较低,改为超稀栽培后,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进一步明显降低,此时因库源比例失调,源明显不足以致籽粒充实度差,从而相对降低了籽粒容重和整精米率。超稀栽培应选用传统栽培条件下着粒数不超过177粒的组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超稀栽培 精米 库源结构 组合材料 川东南 籽粒充实度 栽培条件 灌浆速率
下载PDF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谢新华 肖昕 +2 位作者 李晓方 张惠琼 刘邻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直链淀粉含量(AC)定量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SEC)、交叉检验标准误(SECV)分别为...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直链淀粉含量(AC)定量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SEC)、交叉检验标准误(SECV)分别为0.9524、1.2494(MPLS),0.9372、1.2426(PLS),1.2734、1.5828(PCR)。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640、0.9383(MPLS),0.9654、0.9395(PLS),0.9362、0.9016(PCR)。由此可见,用PLS技术建立PC回归方程最佳。近红外透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在米厂品质管理、人米品质分析和人米贸易检测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测定 精米 直链淀粉含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品种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1 位作者 朱永川 王贵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2-437,共6页
以 2 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品种齐穗期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精米率与源库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垩白粒率与源库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在于 ,随着杂交组合每穗着粒数的增加 ,单位颖花的... 以 2 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品种齐穗期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精米率与源库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垩白粒率与源库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在于 ,随着杂交组合每穗着粒数的增加 ,单位颖花的源占有量减少 ,稻穗籽粒灌浆速率降低 ,灌浆历期延长 ,籽粒容重增大 ,整精米率提高 ;当籽粒灌浆速率降低时 ,淀粉粒间空隙减小 ,稻米垩白面积也减小 ,垩白粒率下降。川东南高温伏旱区生态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高温伏旱区 杂交中稻 库源结构 精米 垩白粒率
下载PDF
籼稻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春海 吴建国 +2 位作者 朱军 樊龙江 吴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3-488,共6页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 .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 .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 ,但主要为二倍体母株的核基因效应 ,其次为三倍体胚乳核基因效应 .基因加性效应在稻米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表现中起着主要作用 ,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 .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 ,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在多数稻米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 ,且以稻米发育前期为主 ,其中开花后第 8~14日是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表达最为活跃的时期 .各遗传体系在接近稻米成熟时 (开花后第2 2~ 2 8日 )的新基因表达量尤其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会明显下降 ,一些基因效应尤其是净细胞质效应存在着个别发育时期间断表达的现象 .稻米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和非条件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 ,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发育遗传 精米重量 遗传方差 条件遗传方差 遗传效应
下载PDF
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朱永川 张林 万先齐 刘茂 杨大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分别建立了整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回归方程,利用这些回归方程预测,当稻谷的粒长<9 mm或长宽比<3或垩白粒率<70%时,稻谷整精米率达3级以上的概率为87.50%~94.44%。为杂交中稻优质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精米 关键因子 鉴定方法
下载PDF
不同色稻精米与米糠中黄酮含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清华 江川 +1 位作者 林玲娜 郑金贵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选用3种种皮颜色类型的62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对不同色稻黄酮含量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 究结果表明:①在黑、红和白3种色稻样品中,精米中黄酮含量依次为(0.093±0.052)g·hg-1、(0.025± 0.027)g·hg-1和(0.00... 选用3种种皮颜色类型的62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对不同色稻黄酮含量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 究结果表明:①在黑、红和白3种色稻样品中,精米中黄酮含量依次为(0.093±0.052)g·hg-1、(0.025± 0.027)g·hg-1和(0.007±0.014)g·hg-1,米糠中黄酮含量依次为(3.898±0.940)g·hg-1、(0.706± 0.349)g·hg-1和(0.124±0.053)g·hg-1;②黑米精米和米糠中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白米和红米,分别为红米的3.72 倍和5.52倍,为白米的13.29倍和31.44倍;红米显著高于白米,精米和米糠中的黄酮含量分别为白米的3.57倍和 5.69倍。③在3种色稻中,米糠中的黄酮含量均大幅度高于精米的黄酮含量,黑、红、白3种色稻米糠中黄酮含量 分别为精米中的41.91倍、28.24倍和17.7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米 黄酮
下载PDF
肥料运筹对优质稻湘晚籼13号整精米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云开 青先国 +1 位作者 罗先富 陶曙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2-324,共3页
为了提高优质稻整精米率,寻找其最佳的肥料运筹技术,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氮量、有机肥施用比例与基肥施用比例三因素对优质稻湘晚籼13号整精米率的影响.寻优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整精米率的最优肥料运筹方案是施纯氮... 为了提高优质稻整精米率,寻找其最佳的肥料运筹技术,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氮量、有机肥施用比例与基肥施用比例三因素对优质稻湘晚籼13号整精米率的影响.寻优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整精米率的最优肥料运筹方案是施纯氮180 kg/hm2,有机肥施用比例为66%,基肥施用比例为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运筹 高档优质稻 精米
下载PDF
我国稻米整精米率特点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卢林 朱智伟 +2 位作者 段彬伍 徐霞 于永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0-774,共5页
为我国稻米整精米率的提高、品种品质的改善提供参考,本文对2002-2009年度全国稻米普查抽征的5574份稻谷样品的整精米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稻米整精米率年均值总体徘徊在55.0%,地域特点为北高南低;稻米整精米率与粒长、垩... 为我国稻米整精米率的提高、品种品质的改善提供参考,本文对2002-2009年度全国稻米普查抽征的5574份稻谷样品的整精米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稻米整精米率年均值总体徘徊在55.0%,地域特点为北高南低;稻米整精米率与粒长、垩白粒率呈负相关性;地理位置、气候效益等环境因素对整精米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米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糙米加湿后精米吸水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富国 王福林 +1 位作者 白士刚 夏吉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7-230,共4页
该研究以糙米为原料,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糙米加湿调质各工艺参数对精米吸水率的影响规律。在糙米加湿调质中用氚水(H23O)为同位素示踪剂对所加水分标记,通过放射性测量(cpm值)确定样品吸水率;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 该研究以糙米为原料,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糙米加湿调质各工艺参数对精米吸水率的影响规律。在糙米加湿调质中用氚水(H23O)为同位素示踪剂对所加水分标记,通过放射性测量(cpm值)确定样品吸水率;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用Reda软件包处理试验数据,得出了各试验参数对精米吸水率影响关系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各试验因素对精米吸水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论可以为掌控糙米加湿调质后精米含水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加湿调质 精米吸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