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1
作者 赵计轩 陈利芬 张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VIP等数据库,搜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分析,采用Revma...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VIP等数据库,搜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分析,采用Revman 5.3以及Stata 1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123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17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6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3(1.17,1.29),I^(2)=0,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踝肱指数提高优于单纯西医治疗[MD=0.11(0.09,0.13),I^(2)=18%,P<0.01]。结论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踝肱指数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百亮 杨丽娟 +2 位作者 黎文琴 陈星宇 赵钢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情况、血糖水平、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丙二醛(MDA)、全血2 h血糖(2h 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踝肱指数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联合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情况及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氧化应激 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从阳虚 寒凝 痰浊 血瘀浅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证治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见纺 严军 《光明中医》 2023年第8期1445-1448,共4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后期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医中药早期参与能有效改善该病预后。笔者从“阳虚、寒凝、痰浊、血瘀”等因素影响气血运行的机制着手,尝试探讨糖尿病下肢...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后期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医中药早期参与能有效改善该病预后。笔者从“阳虚、寒凝、痰浊、血瘀”等因素影响气血运行的机制着手,尝试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并探讨运用“通阳泄浊法”治疗的机制,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阳虚 寒凝 痰浊 血瘀 通阳泄浊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吴尾仙 徐巧荔 谢伟芬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4例,A组(围术期综合护理)42例,B组(常规介入治疗护理,本文简称常... 目的分析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4例,A组(围术期综合护理)42例,B组(常规介入治疗护理,本文简称常规护理)42例,比较术后恢复效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恢复效率比较,A组溃疡、下肢麻木和发凉情况较快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比较,A组FPG、2 hPG、HbA1c指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2.38%(1/42)低于B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2,P=0.014);生活质量比较,A组(79.56±7.25)分高于B组(70.08±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1,P=0.005)。结论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促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快速恢复,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预防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综合护理 介入治疗护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血糖控制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韩凌辉 孙琳 朱德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4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两组患者CT灌注参数、血管狭窄评分、血管分支分级情况。结果研究组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流量(blood flow,B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钙化斑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狭窄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科学指导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多层螺旋CT CT灌注参数 血管狭窄评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家庆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7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自2018年1-12月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分支分级情...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自2018年1-12月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分支分级情况(即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血管狭窄评分及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CT灌注参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BF、M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血管狭窄评分、BV、T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可显示出两种疾病患者CT灌注参数、血管分支分级、血管狭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些指标可作为鉴别诊断两者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琮 姬丽娟 万书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3期3819-3821,共3页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60例,其中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中8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60例,其中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中8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混合斑块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下肢血管分支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能够准确检查患者的血管分支分级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等情况,从而为开展对患者的诊疗活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具有十分确切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晏丕军 冯健 +5 位作者 张志红 徐勇 欧阳芳 何建华 李佳 马红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和血小板(PLT)参数的关系及其在PA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45例T2DM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64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和血小板(PLT)参数的关系及其在PA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45例T2DM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64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81例),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BIL水平,并分析血清TBIL水平与ABI、胱抑素(Cys)-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 GFR)、PLT参数和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PAD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NPAD组〔(10.25±3.01)vs(12.68±3.51)μ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PAD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小板(PLT)计数、ABI和e GFR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与PLT平均体积(MPV)、PLT比容(PCT)、血肌酐(Scr)、Cys-C和UACR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BI、Cys-C和MPV是影响PAD患者血清TBI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PAD患者血清TBIL与DN、PLT参数有关,其可能通过增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进而参与PA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总胆红素 糖尿病肾病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常规治疗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TA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11
9
作者 鞠上 杨博华 +6 位作者 崔云龙 曾绩娟 金潇 王宁 周笑允 李友山 王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常规治疗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owerextremityarterial disease,DLEAD)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的DLEAD患者分为中药组(32例)和...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常规治疗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owerextremityarterial disease,DLEAD)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的DLEAD患者分为中药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用药治疗,中药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患肢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_2)的变化,彩色超声检查受治血管。结果两组症状评分、ABI、TCPO_2和彩色超声流速检查结果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对照组上述指标开始下降,中药治疗组疗效稳定,术后6个月中药组有效率为75.00%,ABI为0.65±0.12,TCPO_2为(68.00±4.21)mm Hg,彩色超声流速(35.00±2.11)cm/s;对照组分别为41.67%、0.44±0.12、(41.00±2.02)mm Hg、(21.00±1.85)cm/s,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DLEAD患者PTA术后再狭窄有一定临床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益气活血、化痰解毒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局部注射联合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14
10
作者 顾露 张姝梅 +1 位作者 于翔 杨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86-2091,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血干细胞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血干细胞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取腔内治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组),另外25例只采取腔内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6,12个月随访,记录患肢疼痛、冷感等主观评分,测定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等客观指标。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肱指数均明显增加,尤其是治疗后1个月时增加显著,治疗后6,12个月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也明显增加,治疗后1,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时联合组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12个月内患肢痛感和冷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改善更明显;(4)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低钙血症3例,移植后出现发热2例,局部渗血3例,对症治疗后好转;(5)结果表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加速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减轻患肢缺血症状,因此能取得比单独采取腔内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血管病变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腔内治疗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经皮氧分压 跛行距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近期疗效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史国珍 王先桥 +3 位作者 何效梅 龙丽娟 杨彩哲 童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619-2619,共1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的疗效。方法治疗LEADDP患者38例,采用LipoPGE1。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动脉情况和相关症状变化。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LEADDP患者各段动脉管腔均狭窄、血流...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的疗效。方法治疗LEADDP患者38例,采用LipoPGE1。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动脉情况和相关症状变化。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LEADDP患者各段动脉管腔均狭窄、血流量明显减少,应用LipoPGE1后双下肢动脉管径增大、血流量增加(P<0.01)。对相关症状有良好治疗作用。结论LipoPGE1能够迅速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血流量和相关症状近期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疗效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动脉管径 血流量 LEADDP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辨证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文平 张玉璞 +3 位作者 徐胜珍 刘瑞云 李宜 张英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辨证与瘀血相关性。方法 198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血两虚寒凝、湿热闭阻、脾肾阳虚型,进行中医瘀血证积分、血脂、血流变、病程观察,研究各分型瘀血证程度。结果 (1)瘀血贯穿于糖尿病... 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辨证与瘀血相关性。方法 198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血两虚寒凝、湿热闭阻、脾肾阳虚型,进行中医瘀血证积分、血脂、血流变、病程观察,研究各分型瘀血证程度。结果 (1)瘀血贯穿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全过程;(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各证型瘀血程度不同,由轻到重依次为气血两虚寒凝、湿热闭阻、脾肾阳虚;(3)病程长短与瘀血程度呈正相关,病程越长瘀血表现越重;(4)瘀血程度越重,其血脂、血流变异常越明显。结论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时应重视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中医分型 瘀血证
下载PDF
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娟 冯飞 +5 位作者 刘伟 浦强 余旭 黄莉吉 陆倩 余江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观察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者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降糖、... 目的观察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者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上加用藤芪通络颗粒口服,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连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糖脂代谢、血压、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FBG、PBG、HbA1c)含量均下降(P<0.05~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升高、Vaspin水平上升、RBP4水平下降(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P<0.05),治疗组在改善肢体疼痛、倦怠乏力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藤芪通络颗粒可以升高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RBP4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谢,提高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改善DLEAD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芪通络颗粒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VASPIN RBP4
下载PDF
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颖 赵小兰 +1 位作者 成雪兰 陈燕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及护理干预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红光治疗仪 前列地尔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护理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华 袁士良 +1 位作者 张舒 王旭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68-2970,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和收住入院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和收住入院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降压降糖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水平、体质量指数、踝肱指数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BG、HbA1C、TG、TC、LDL-C、SBP、Scr、Umalb、CysC、BMI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DL-C、GFR、AB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降低血糖、血压,调节血脂紊乱,改善肾功能指标,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体质量指数,改善踝肱指数,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四妙勇安汤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独活寄生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滨 陈莉娜 +1 位作者 马宁宁 何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3例,其中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的45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前列...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3例,其中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的45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间歇性跛行(χ2=5.23,P<0.05)、疼痛感(χ2=4.64,P<0.05)、麻木(χ2=5.34,P<0.05)、冷沉感(χ2=5.23,P<0.05)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连续性、血管壁光滑性、血流波形、足背动脉血流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独活寄生汤 疗效
下载PDF
运用“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鹃 李长辉 +1 位作者 崔聪 朱凌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配合针刺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注... 目的观察"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配合针刺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额外给予中药汤剂(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生姜、大枣、桃仁、红花、川芎、地龙)配合针刺(大钟、公孙、丰隆、飞扬、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足三里)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证候评分、西医临床症状评分、踝肱指数、下肢动脉内径及峰值流速。结果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主症、次症、总分较对照组治疗后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83%;踝肱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踝肱指数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峰流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制定的中药配合针刺的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络病 踝肱指数 “脉络—血管系统病”理论
原文传递
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诸乐飞 余玉慧 叶爱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69-2672,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一条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72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一条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72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宣教、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踝肱指数(AB I)、血流动力学、下肢血管炎症因子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前列腺素E1 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苹芝 刘旭东 岳文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1027-1028,共2页
糖尿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受到人们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 血管 冠心病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芳 赵学慧 刘爱学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diabetes,LEAD)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动脉闭塞,组织缺血,下肢坏疽。其病理改变是动...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diabetes,LEAD)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动脉闭塞,组织缺血,下肢坏疽。其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ARTERIAL 慢性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足部溃疡 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治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