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4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皮层萎缩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欣 张雯 +6 位作者 刘佳妮 傅琳清 缪应雯 张鑫 陈玖 毕艳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19,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脑皮层的改变模式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期探寻血糖代谢异常被试早期脑损害的影像标志物。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96例T2DM患者、30例PDM...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脑皮层的改变模式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期探寻血糖代谢异常被试早期脑损害的影像标志物。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96例T2DM患者、30例PDM被试以及48名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对被试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试、临床生化检查及高分辨率3D-T1WI磁共振扫描。使用CAT12软件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得到全脑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局部回指数等皮层结构参数,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均使用P<0.05的阈值和FWE校正进行多重比较校正。进一步提取组间具有差异的参数,与生化指标及认知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NC相比,PDM被试右侧额下回眶部及左侧中央后回灰质萎缩(P<0.05,FWE校正),T2DM患者出现更多灰质萎缩,特别是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下回眶部、右侧颞中回及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前额叶皮层厚度减小(P<0.05,FWE校正)。在血糖代谢异常被试中全脑灰质体积与胰岛素抵抗指数(r=−0.227,P=0.012,未校正)及连线测试A得分(r=−0.250,P=0.001,FDR校正)呈负相关,与数字广度-倒背得分呈正相关(r=0.267,P=0.003,FDR校正);皮层厚度与糖化血红蛋白(r=−0.181,P=0.040,未校正)及餐后2 h血糖(r=−0.272,P=0.020,未校正)呈负相关,与餐后2 h胰岛素(r=0.236,P=0.010,未校正)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r=0.207,P=0.022,未校正)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PDM人群已存在脑区灰质萎缩,T2DM患者出现更多的灰质萎缩,且与注意和工作记忆功能相关,因此皮层萎缩有可能是糖尿病相关脑损伤早期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磁共振成像 皮层萎缩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2
作者 韩福禄 姚兴伟 +6 位作者 栗晓彬 李洪敏 张梅 武玉鑫 宋天佳 杨琦 刘尚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不同时点血糖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结果:3组OGTT各时点血糖均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FPG、HOMA-IR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FINS、HOMA-β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GTT 1 h血糖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95%CI)为0.758(0.724~0.792),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9.3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709;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鉴别的AUC(95%CI)为0.956(0.942~0.969),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12.5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901,特异度为0.908。结论: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
下载PDF
有氧及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心血管风险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阮芳 玉琴 +5 位作者 马小敏 冯有琴 戴霞 刘玲芳 游越西 陈青云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70-573,共4页
目的:评价有氧及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疾病转归情况以及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前期患者84例,均接受糖尿病饮食宣教,用随机法分为有氧运动组及抗阻运动组... 目的:评价有氧及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疾病转归情况以及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前期患者84例,均接受糖尿病饮食宣教,用随机法分为有氧运动组及抗阻运动组各42例,两组3次/w中强度运动,50 min/次,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分析患者运动干预前、运动干预6个月后及运动干预12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干预前基线资料、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运动干预6、12个月后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干预6个月后,抗阻组降低2 h PG水平优于有氧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空腹血糖、TC、TG、HDL-C和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干预12个月后,抗阻组降低HbA1c、空腹血糖和2 h PG水平优于有氧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和LDL-C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及抗阻运动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水平和脂质代谢,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心血管风险,运动疗法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正常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糖尿病前期 糖脂代谢 心血管风险
下载PDF
左室心肌应变技术评估糖尿病前期左室收缩功能损害和心肌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朱雯 林苏苏 王磊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DM)患者致死原因之一,主要与DM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1-2]。目前,临床诊断DCM主要包括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病理性左心室肥厚和间质纤维化等指标。
关键词 左室心肌应变技术 糖尿病前期 左室收缩功能 心肌力学
下载PDF
青钱柳茶剂对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征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控制饮食及体重、强化运动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进程,但研究表明单纯生活方式的干预疗效有限,往往需要药物治疗^([1-2])。糖尿病前期西医治疗仍以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等为主,尽管... 通过控制饮食及体重、强化运动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进程,但研究表明单纯生活方式的干预疗效有限,往往需要药物治疗^([1-2])。糖尿病前期西医治疗仍以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等为主,尽管效果尚可,但存在多种不良反应^([3])。近年来中医药从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前期、态靶因果辨治方略、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角度出发,通过中药口服、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等多种措施,实现精准辨证施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茶剂 糖尿病前期 湿热蕴脾证 疗效
下载PDF
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
作者 孙鑫 张春梅 +5 位作者 张大伟 翟静波 韩美佳 张健烽 赵轩晨 王怀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功法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PDM)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VIP数据库,收集八段锦运动对PDM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由... [目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功法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PDM)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VIP数据库,收集八段锦运动对PDM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研究,包括6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糖代谢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空腹血糖[MD=-0.46,95%CI(-0.60,-0.31),P<0.01]、糖化血红蛋白[MD=-0.46,95%CI(-0.82,-0.10),P=0.01]、空腹胰岛素[MD=-1.32,95%CI(-2.06,-0.57),P=0.000 5]和胰岛素抵抗指数[MD=-0.60,95%CI(-0.87,-0.33),P<0.01]。2)形体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身体质量指数[MD=-1.04,95%CI(-1.28,-0.80),P<0.01];腰臀比指标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PDM患者腰臀比[MD=-0.03,95%CI(-0.04,-0.02),P<0.01],与健步走或步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3,-0.01),P=0.43]。3)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提高生理健康评分[MD=8.68,95%CI(5.06,12.29),P<0.01]和心理健康评分[MD=6.95,95%CI(4.86,9.04),P<0.0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八段锦功法运动能改善PDM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提高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安全性较好,对于PDM患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八段锦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肥胖相关指标特征及与T2DM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罗超 陈杰 +3 位作者 毛磊 席峰 申珂 郭艳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前期患者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等肥胖相关指标的特征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64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4例糖尿... 目的探究糖尿病前期患者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等肥胖相关指标的特征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64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肥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体重指数(BMI)、身体圆度指数(BRI)、VAI、LAP、TyG]。通过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危险因素对T2D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腰围、TG、FPG、HbA1c、BMI、VAI、LAP、BRI及Ty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BRI与FPG呈正相关(P<0.05),BMI与HbA1c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BMI、VAI、LAP、TyG升高均是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LAP水平对T2DM发生的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854。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BMI、VAI、LAP、TyG升高可能与T2DM的发生呈正相关,早期监测上述指标对预测糖尿病前期患者预后及疾病转归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指数 脂质蓄积指数
下载PDF
基于超声极速成像技术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评估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康渊强 李光源 +2 位作者 王永槐 关正宇 高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探讨基于超声极速成像技术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评估的临床意义。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血压相匹配... 探讨基于超声极速成像技术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评估的临床意义。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血压相匹配糖尿病前期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前期组,正常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应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检测患者颈总动脉收缩期起始时PWV(PWVBS)、收缩期结束时PWV(PWV-ES)。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PWV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糖水平对PWV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前期组患者BMI、FPG、2hPG及HbA1c、PWV-BS、PWV-ES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糖尿病前期组比较,糖尿病组BMI、FPG、2hPG及HbA1c、PWV-BS、PWV-ES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PWV-BS、PWV-ES与FPG、2hPG及HbA1c均呈正相关(均P<0.01)。因此认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PWV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且PWV与血糖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与糖尿病前期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9
作者 李茹 宋民 +2 位作者 石振鹏 刘振国 刘德山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方法检索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相关的横断面研究,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示,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比率较高为平和质、痰湿质、气...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方法检索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相关的横断面研究,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示,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比率较高为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痰湿质在西北地区比率较大,湿热质在华南地区比率较大。与正常人相比,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发生糖尿病前期风险的OR值分别为3.21、0.53、0.63。结论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是中国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痰湿质是其危险因素,平和质、阳虚质是其保护因素,且不同地域各体质类型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中医体质 相关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肥胖与糖尿病前期的关系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詹哲莉 晁冠群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508-513,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糖尿病前期及肥胖症的患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肥胖作为糖尿病前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其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联机制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肥胖与糖尿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深入...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糖尿病前期及肥胖症的患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肥胖作为糖尿病前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其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联机制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肥胖与糖尿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肥胖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下载PDF
从“脾瘅——糖尿病前期”辨治谈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11
作者 阮诺冰 杨矛 +4 位作者 李金菊 许奇 周鑫鑫 李瑜璠 方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599-602,共4页
“圣贤所以教人之法,俱存于经”,中医经典是承载中医文化和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载体,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为适应医疗需求的改变与人类疾病谱的扩增,中医经典也亟需传承发展,其核心原则在于指导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从“脾瘅”理论发... “圣贤所以教人之法,俱存于经”,中医经典是承载中医文化和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载体,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为适应医疗需求的改变与人类疾病谱的扩增,中医经典也亟需传承发展,其核心原则在于指导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从“脾瘅”理论发展成熟,到糖尿病前期现代防治体系的构建,中医经典理论得到了生动的传承,实现了中西医诊疗体系的优势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脾瘅 糖尿病前期 传承发展
下载PDF
基于“玄府-脾络-散膏”通路浅析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治疗
12
作者 王若琳 何泽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糖尿病前期归属中医“脾瘅”范畴,何泽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从中医微观结构角度出发,基于“玄府-脾络-散膏”通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并附病案1则,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肥胖型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受损 脾瘅 玄府 脾络 散膏 何泽
下载PDF
基于痰湿体质的2型糖尿病前期与肠道菌群紊乱的相关性
13
作者 兰博雅 杜撒撒 +2 位作者 张淑波 于泳江 吕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4-0128,共5页
糖尿病前期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的偏颇密切相关。痰湿体质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前期的重要致病因素,以痰湿为切入点及早干预糖尿病风险人群可以改善机体代谢。而现代医学证实肠道菌群紊乱与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综述... 糖尿病前期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的偏颇密切相关。痰湿体质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前期的重要致病因素,以痰湿为切入点及早干预糖尿病风险人群可以改善机体代谢。而现代医学证实肠道菌群紊乱与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综述痰湿与2型糖尿病前期及肠道菌群之间的相关性,论证针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痰湿体质进行改善实现2型糖尿病前期的有效干预,进而达到延缓或逆转糖尿病发生的目的,这其中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有关,为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的科学性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也为健脾祛湿方药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体质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前期 肥胖 从脾论治
下载PDF
热敏灸对脾虚湿盛证型糖尿病前期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何竞 朱敏峰 +2 位作者 徐海波 林涛 吴朝晖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脾虚湿盛证型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脾虚湿盛证糖尿病前期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脾虚湿盛证型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脾虚湿盛证糖尿病前期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水平,并对其安全性和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水平(FPG,HbA1c和OGTT 2 h血糖)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脾虚湿盛证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功能,逆转糖尿病前期症状,减少糖尿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 热敏灸 糖尿病前期 中医症候积分 血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15
作者 尹冰 黄艺 王毅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58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糖尿病前期组),再选取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将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的各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58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糖尿病前期组),再选取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将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的各项HRV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组SDNN、SDANN、rMSSD、PNN50、HF、LF、LF/HF值分别为(96.27±16.32)ms、(86.40±15.66)ms、(25.47±4.02)ms、(4.47±1.18)%、127.86±30.30、242.03±65.39、1.99±0.16;糖尿病前期组上述HRV指标值分别为(100.90±13.28)ms、(91.88±12.20)ms、(26.23±3.68)ms、(4.61±0.87)%、133.90±19.15、265.68±39.64、1.94±0.16。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等均较健康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均<0.05),LF/HF无明显改变。结论不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就已出现HRV改变。早期监测HRV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心率变异性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下载PDF
腹针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龚泽锋 汪志勇 何浩斌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腹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腹针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腹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腹针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BMI、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腹针组腰围、体质量、BMI、空腹血糖、OGTT2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治疗后,对照组体质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较前升高(P<0.05);治疗后,腹针组腰围、体质量、BMI、空腹血糖、OGTT2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在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合并超重/肥胖症可以减轻体质量,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前期 肥胖 腹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的相关性
17
作者 柴金金 汪德芬 +1 位作者 赵田 张梦玉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2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的相关性,通过体质辨识优化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糖尿病前期患者。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计... 目的:研究2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的相关性,通过体质辨识优化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糖尿病前期患者。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计算并判定体质,收集基本情况、生化指标,运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痰湿质、湿热质与平和质胆固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气郁质与平和质甘油三酯升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与平和质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应早期调理体质偏颇,加强对痰湿、湿热、气郁质的人群血脂早期管理,有助于减少患病人群和减缓糖尿病前期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 中医体质 血脂异常
下载PDF
没感觉的“糖尿病前期”偷袭逾亿国人
18
作者 齐广勇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5期26-26,共1页
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有11.9%的人患有糖尿病,而高达35.2%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一个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它如同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未来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研... 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有11.9%的人患有糖尿病,而高达35.2%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一个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它如同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未来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研究数据表明,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如能积极干预,他们转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可以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正常血糖 慢性病 预警信号 积极干预 研究数据 居民营养 糖尿病患者
下载PDF
161例糖尿病前期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证素积分与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杨纬君 罗凡 +4 位作者 杨毓彦 陈明燚 吴晖南 黄苏萍 陈淑娇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IGR)中医证候特征与证素分布特点,并分析证素积分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等代谢相关微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和石狮市湖滨卫生服务中...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IGR)中医证候特征与证素分布特点,并分析证素积分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等代谢相关微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和石狮市湖滨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61例IGR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证候及代谢指标,运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分析主要的证候特征、病位及病性分布特点、证素积分及其与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①161例IGR患者中医症状频次出现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健忘、口渴、急躁易怒、暑天汗多等;舌质主要以舌红、舌黯红、舌边齿印、舌紫黯为主;舌苔主要以舌苔厚、舌苔黄、舌苔白为主;病位证素主要集中于肝(45.34%)、肾(24.84%)、脾(13.04%)、心(12.42%);病性证素则主要集中于阴虚(34.78%)、气滞(33.54%)、阳虚(28.57%)、血瘀(26.09%)、气虚(25.47%)。②青年组病位证素以肝证素为主,虚性病性以阳虚为主,实性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中老年组病位证素以肝、肾证素为主,虚性病性以阴虚为主,实性病性以气滞为主。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肝、肾证素占比明显升高(P<0.01),阴虚、气虚、血虚、痰证素占比明显升高(P<0.05)。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肝证素和气滞证素积分明显升高(P<0.01);血瘀证素积分明显降低(P<0.01)。③IGR主要证素积分与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肝积分与WC、BMI、收缩压呈正相关;肾积分与舒张压呈正相关;气滞积分与TC、LDL-C呈负相关;痰积分与2 hPG呈负相关;气虚积分与TG呈负相关;阴虚积分与收缩压呈负相关。结论IGR患者病位主要在肝、肾、脾、心。证素积分以虚证病性为主,常兼有气滞和血瘀。IGR的病位、病性和代谢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 证候特征 证素 代谢指标
下载PDF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增敏剂在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中的应用比较
20
作者 陈雪 胡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8-0051,共4页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各62例,其中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患者为阿卡波糖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患者为二甲双胍组,采用胰岛素增...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各62例,其中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患者为阿卡波糖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患者为二甲双胍组,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为胰岛素增敏剂组。治疗后对3组患者血糖、血脂、糖尿病发生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二甲双胍组、胰岛素增敏剂组比较,阿卡波糖组糖尿病发生率、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更低,血糖控制率更高(P<0.05);阿卡波糖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 在老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应用中,阿卡波糖预防糖尿病、控制血糖作用较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好,且不良反应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胰岛素增敏剂 糖尿病前期 老年患者 血糖控制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