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6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作者 张家林 张婷 +2 位作者 裴瑞霞 白小林 杨国春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DL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贝前列素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DL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贝前列素治疗,观察组采取丹心降糖通脉胶囊联合贝前列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肢端麻木、间歇跛行、倦怠乏力、舌苔薄白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对DLASO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下肢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贝前列素 丹心降糖通脉胶囊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中药足浴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0例
2
作者 肖花明 钱吟玲 艾宗耀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DLASO患病人数急剧增多[1]。DLASO可侵犯患者膝部以下血管,可出现下肢麻、痛、间歇性跛行,甚至发生溃疡、坏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若不及时...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DLASO患病人数急剧增多[1]。DLASO可侵犯患者膝部以下血管,可出现下肢麻、痛、间歇性跛行,甚至发生溃疡、坏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若不及时干预,严重者可出现截肢、死亡等情况[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注射液 间歇跛行 中药足浴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并发 坏疽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病人数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动脉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培宇 贾振 赵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低剂量中药组和高剂量中药组分别给予1倍和2倍等效剂量中...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低剂量中药组和高剂量中药组分别给予1倍和2倍等效剂量中药汤剂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4周。末次给药后24 h,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血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6(IL-16)、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观察腓肠肌新生血管密度,HE染色观察动脉血管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及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精神状态差,活跃性减弱,血糖升高,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中药组大鼠精神状态更好,行动较活跃,血糖下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内皮细胞功能更完善,腓肠肌组织新生血管密度更高,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更高(P <0.05)。与低剂量中药组比较,高剂量中药组大鼠血糖下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NO水平无显著差异,ET-1水平下降,腓肠肌组织新生血管密度更高,VEGF蛋白表达水平更高(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而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伦利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11-014,共4页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闭塞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组包含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标准治...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闭塞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组包含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标准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使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如血清MDA、GSH含量,神经传导速度等)和临床指标(如足背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清NGF、CRP、TNF-α水平等)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临床参数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为7.32%而对照组为12.20%,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改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实施将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闭塞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泽慧 解子其 +2 位作者 杜蔚青 李茜 高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DLASO)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DLASO)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DLASO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肢动脉血管影像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麻木、皮温降低、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后动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股动脉左右两侧的血管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斑块大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后动脉内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股动脉左右两侧的血管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及红细胞压积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C、TG、L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及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0%(46/51)明显高于对照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DLASO能够有效改善外周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效果确切,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气虚血瘀型
下载PDF
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康震 王宁 +1 位作者 王芳 姚华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观察组患者每晚口服氟伐他汀钠胶囊4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血液黏度、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厚度及TC、TG、Hb A1c、LDL-C、HDL-C达标情况、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及闭塞患者例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血液黏度、TC、TG、Hb A1c、LDL-C、颈动脉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患者占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 A1c达标率、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占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糖尿病性LEAOD,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黏度、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栓疾病的发生风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阿司匹林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脂 内皮功能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龙 费爱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跛行指数,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增加程度及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增加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夹脊穴 跛行指数 踝肱指数
下载PDF
康脉Ⅰ号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丕弘 高杰 +1 位作者 李令根 高利权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观察康脉Ⅰ号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2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降糖、调脂、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试验组患者康脉Ⅰ号... 目的观察康脉Ⅰ号胶囊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2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降糖、调脂、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试验组患者康脉Ⅰ号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包括疼痛、皮肤温度、间歇性跛行)、微循环血流状态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康脉Ⅰ号胶囊能够改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同时具有改善微循环血流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康脉Ⅰ号胶囊 微循环血流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诊治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史翠娟 王斌 《山西中医》 2020年第1期57-59,共6页
综合近年来中医药有关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文献,认为其根本病机属本虚标实,病机基础为气虚血瘀,病位在脉、在络。正气不足,邪气入侵,病理产物生成,壅塞于下肢血脉,使肢体失去濡养而发病。临床治疗强调治标(痰、瘀)与治本(气虚... 综合近年来中医药有关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文献,认为其根本病机属本虚标实,病机基础为气虚血瘀,病位在脉、在络。正气不足,邪气入侵,病理产物生成,壅塞于下肢血脉,使肢体失去濡养而发病。临床治疗强调治标(痰、瘀)与治本(气虚、阴虚)相结合,重视活血、化瘀、通络、益气、养阴、化痰等治法,辨证分型治疗每获良效。此外,采用行气活血通络等中药注射剂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安全,对于改善下肢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管内皮炎症指标等具有一定疗效。针灸、熏洗等治法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解子其 杨泽慧 +3 位作者 万颖 李媛 丁戊坤 高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31-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DLASO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DLASO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症状疗效,测量跛行距离并评价ADL,超声监测下肢动脉(腘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动脉)峰值血流速度与ABI,检测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浆黏度、HCT、FIB及血清hs-CRP、TNF-α、IL-6、IL-18、ICAM-1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跛行距离、ADL、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ABI显著升高,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HCT、FIB、FBG、2hPG、HbA1c及血清hs-CRP、TNF-α、IL-6、IL-18、ICAM-1、TG、TC、LDL-C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ApoB水平显著降低,Apo-A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除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DLASO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活动能力,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及全身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因子并调节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四妙勇安汤 补阳还五汤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养心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惠洁 张琳琪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8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前列地尔注射液+麦全冬定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养心通脉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双下肢动脉彩超评分,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双下肢动脉彩超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FIB在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养心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下肢动脉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养心通脉汤 血液流变学 中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尚德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闵晨曦 徐云生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尚德俊教授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血瘀病机贯穿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始终,将该病分为气虚血瘀、脉络瘀塞证,脾肾阳虚、寒凝血瘀证,湿热下注、脉络瘀阻证三种证型,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予以... 尚德俊教授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血瘀病机贯穿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始终,将该病分为气虚血瘀、脉络瘀塞证,脾肾阳虚、寒凝血瘀证,湿热下注、脉络瘀阻证三种证型,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予以益气活血法、补肾活血法、清热活血法治疗,强调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活血法,分而治之。尚老重视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及早期诊察,认为中医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瘀 活血化瘀 益气 补肾 清热 尚德俊
下载PDF
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洁 杨克 +3 位作者 陈敬贤 吕玲玲 卞晓岚 郑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观察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68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托... 目的·观察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68例糖尿病性LEAOD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贝前列素钠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徐黄合剂,2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的下肢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h);每2周对2组患者测定1次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经治疗后,通过测定间歇性跛行距离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胫前动脉IMT、胫后动脉IMT、足背动脉IMT、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TC、LDLCh、HDL-Ch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P=0.014)。结论·徐黄合剂对糖尿病性LEAOD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黄合剂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4
作者 韩冰 张宏光 +1 位作者 周晨光 吉国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年内收治的5 6例老年DASO,其中4 1例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1 1例采用取栓并球囊扩张及持续血管腔内给药;4例行球囊扩张并人工血管搭桥治疗。结果5 6例患者...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年内收治的5 6例老年DASO,其中4 1例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1 1例采用取栓并球囊扩张及持续血管腔内给药;4例行球囊扩张并人工血管搭桥治疗。结果5 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 2个月,6例术后3~6个月复发,再行经皮球囊扩张术(PTA)治疗成功,其他患者疗效满意。结论PTA治疗DASO效果肯定,且可重复应用,必要时联合其他方法。PTA可作为老年DASO血管再通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外科学 动脉硬化 闭塞/继发 血管成形 气囊 人工血管 糖尿病 Ⅱ型 下肢
下载PDF
超声消融在治疗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毛燕丽 雷鸣峰 郭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血管内超声消融的疗效。方法 76例糖尿病性ASO患者(糖尿病组)和80例非糖尿病性ASO患者(非糖尿病组)均采用超声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变部位、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开通血管...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血管内超声消融的疗效。方法 76例糖尿病性ASO患者(糖尿病组)和80例非糖尿病性ASO患者(非糖尿病组)均采用超声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变部位、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开通血管术后再闭塞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血管开通率为91.3%,非糖尿病组血管开通率为9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非糖尿病组(76.3%vs.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通血管术后随访糖尿病组17条发生血管再闭塞(16.2%),非糖尿病组5条发生血管再闭塞(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消融治疗ASO效果显著,虽然糖尿病患者消融疗效较非糖尿病患者略差,但超声消融仍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动脉硬化闭塞 下肢 糖尿病 糖尿病
下载PDF
通络行瘀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连江 马晓玲 《陕西中医》 2016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究通络行瘀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ODLE)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性AOD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通络行瘀的治疗,... 目的:探究通络行瘀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ODLE)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性AOD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通络行瘀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及症状积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AB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络行瘀法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性AODLE患者症状,降低血糖、血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络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文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脉管病科诊断及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7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7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生脉... 目的:探讨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脉管病科诊断及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7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7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生脉饮加减治疗,由专业人员检测下肢彩超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9%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2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彩超检测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发生变化,研究组治疗后腘动脉、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值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轻微,未作处理或经医务人员对症处理后短时间内缓解。结论: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有效缓解下肢动脉血流情况,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加减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原文传递
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及对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卡军 《国医论坛》 2018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生脉饮... 目的:研究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下肢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生脉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下肢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为(8.58±1.02)mps/s、全血黏度低切为(8.79±1.32)mps/s、红细胞压积为(0.21±0.03)%、血浆黏度为(9.76±1.65)mps/s,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为(5.22±1.02)mps/s、全血黏度低切为(11.68±1.98)mps/s、红细胞压积为(5.66±1.85)%、血浆黏度为(1.82±0.24)mps/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加减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通络行瘀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金巧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通络行瘀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OD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AOD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行瘀法内服外用治疗。共治疗28天... 目的:观察通络行瘀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OD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AOD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行瘀法内服外用治疗。共治疗28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症状积分,足背动脉、股浅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足背动脉、股浅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行瘀法可改善糖尿病性AODLE患者症状,降低血糖、血脂,增加下肢动脉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ODLE) 通络行瘀法 血糖
原文传递
补气温经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7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伟浓 吴欢欢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11期804-804,共1页
本文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补气温经通脉汤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4例为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西医符合2型糖尿病及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本文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补气温经通脉汤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4例为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西医符合2型糖尿病及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下肢疼痛或麻木、肢体末端发凉、身寒怕冷、间歇性跛行;疲乏无力、失眠健忘、肌肤甲错、口唇发黯、口渴喜饮;舌黯、苔少、有瘀点斑、脉弦或沉涩;年龄>4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气阴两虚 脉络瘀组 补气温经通脉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