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脏腑辨证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验案1则
1
作者 王梦洁 王丽媛 牟淑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76-477,494,共3页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引起颅内神经病变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以上睑下垂,眼球上视、内视及下视不能,复视,部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为临床表现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1-3])。西医治疗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为主...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引起颅内神经病变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以上睑下垂,眼球上视、内视及下视不能,复视,部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为临床表现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1-3])。西医治疗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为主,疗效不明显。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痿病”范畴,古代及现代医家^([2,4-5])多认为,禀赋不足、脏腑亏虚、气血逆乱、痰气郁结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三者互相影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脏腑辨证 五轮学说
下载PDF
韦氏三联九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昌璐 周剑 +7 位作者 苏艳 闫晓玲 高颖 李媛媛 文艳娇 韦企平 尹可欣 肖艳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49-152,共4页
目的 评价韦氏三联九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和甲钴胺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韦氏三联九针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 目的 评价韦氏三联九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和甲钴胺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韦氏三联九针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水平及垂直斜视角度、睑裂高度、瞳孔直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NEI-VFQ-25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水平和垂直斜视角度、睑裂高度、VAS评分及NEI-VFQ-25评分均好转(P<0.05),但瞳孔直径未见明显恢复(P>0.05)。试验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睑裂高度、VAS评分及NEI-VFQ-25评分较对照组好转更明显(P<0.05);试验组在治疗4周后斜视角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而试验组治疗2周后及4周后较对照组瞳孔直径均无差异(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5%(P<0.05)。结论 韦氏三联九针联合药物治疗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睑裂高度、水平和垂直斜视角度,缓解视功能及全身的不适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三联九针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糖尿病 动眼神经麻痹 针刺
原文传递
殷克敬教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证经验总结
3
作者 马雨雨 陈立杰 +2 位作者 徐威威 殷克敬 杜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殷克敬教授认为该病主要责之肝、脾、肾三脏,强调以肝肾阴虚为本,气虚血瘀为标;治疗时谨守病机,标本兼顾,遣方用药以滋补肝肾为主,运用补肝肾等药物,与其现代药理学研究相结...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殷克敬教授认为该病主要责之肝、脾、肾三脏,强调以肝肾阴虚为本,气虚血瘀为标;治疗时谨守病机,标本兼顾,遣方用药以滋补肝肾为主,运用补肝肾等药物,与其现代药理学研究相结合灵活配伍,辅以益气活血之药物;针刺取穴以滋阴填精、活血通络为主。针药结合,共同改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症状。本文结合殷教授诊治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验案,总结并探讨殷教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证经验,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殷克敬 名医经验 滋补肝肾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Meta分析及选穴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阮秋梅 李光耀 +2 位作者 杨创辉 谭惠元 李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88-595,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分析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SCI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所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分析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SCI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所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利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914名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升高[OR=5.500,95%CI(3.650,8.300),Z=8.130,P=0.000]、睑裂高度升高[SMD=1.570,95%CI(0.740,2.400),Z=3.700,P=0.000]、复视角度降低[SMD=-1.760,95%CI(-2.370,-1.150),Z=5.660,P=0.000]、斜视角度降低[SMD=-0.750,95%CI(-1.210,-0.290),Z=3.200,P=0.001]、瞳孔直径降低[SMD=-0.940,95%CI(-1.320,-0.570),Z=4.900,P=0.000]、生活质量评分升高[SMD=1.080,95%CI(0.380,1.770),Z=3.040,P=0.002]、不良反应率降低[OR=0.340,95%CI(0.130,0.910),Z=2.14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项研究的选穴共涉及穴位28个,总频次116次,高频穴位包括睛明、攒竹、足三里等。结论 运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DOP较单纯西药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由于所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较为一般,其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针灸 选穴规律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33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靖 汤艳娟 +2 位作者 王春丽 李凤 陈立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电针治疗 针刺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从“补荥通俞”理论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媛媛 刘迪 +4 位作者 潘良 严玉倩 胡慧 刘洋 熊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15,157,共3页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受损等,属于中医学“痿病”“筋纵”范畴。针灸治疗眼疾历史悠久,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目前临床针灸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取穴原则有辨证、辨病位选穴或结合灸法、...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受损等,属于中医学“痿病”“筋纵”范畴。针灸治疗眼疾历史悠久,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目前临床针灸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取穴原则有辨证、辨病位选穴或结合灸法、推拿、中药、营养神经药物等。《素问·痿论篇》中提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的“补荥通俞”针痿方法。本文从“筋痿”角度出发应用“补荥通俞”理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以远端荥穴、输穴及背俞穴为主,结合眼周局部取穴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应用“补荥通俞”理论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荥通俞 针刺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志宏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265-266,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的88例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规范操作方法,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观察疗效,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的88例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规范操作方法,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观察疗效,进行综合分析、对照。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指数处置,肌内注射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静脉点滴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主穴取视区、风池、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脾气不足型配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肝肾亏损型配太溪、太冲、光明、照海、肝俞、肾俞;外感风邪型配风池、四白、合谷、阳谷、外关等穴,两组治疗15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针刺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秀敏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运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益气活血汤配合静脉输注盐酸丁咯地尔,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22例全部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活血汤
下载PDF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32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元强 孙琦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6期436-436,共1页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步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且治疗周期较久[1]。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西药治疗32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步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且治疗周期较久[1]。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西药治疗32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针刺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李阳 王青 +2 位作者 胡斌 王亚迪 申黎艳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11期2605-2609,共5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成功缓解1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症状的诊疗过程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为中年女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 13年,血糖...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成功缓解1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症状的诊疗过程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为中年女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 13年,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期间诊断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予以降糖、扩血管、营养神经等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伴头部、眼眶疼痛及视物模糊、复视,应考虑此病可能,与其他疾病鉴别,避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36例维吾尔族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11
作者 姜爱新 艾则孜.吾买尔 《新疆医学》 2012年第4期83-85,共3页
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其常见病因除动脉瘤,颅外伤外,因糖尿病导致核性或周围神经病变而发生的动眼神经麻痹随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也呈增长趋势。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当然会侵犯眼部,既往临床糖尿... 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其常见病因除动脉瘤,颅外伤外,因糖尿病导致核性或周围神经病变而发生的动眼神经麻痹随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也呈增长趋势。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当然会侵犯眼部,既往临床糖尿病是否有眼部波及主要考虑视力及眼底情况,糖尿病导致眼部并发症约占76.82%,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多见,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发病率远低于前两者,本人就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分析 维吾尔族 后天动眼神经麻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白内障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误诊为重症肌无力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妍秀 郝继龙 魏世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8期1522-1522,共1页
患者女,65岁,左眼上睑下垂半个月,双眼复视25天,无头痛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上睑下垂休息后无好转,下午较清晨严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给予溴比斯的明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眼... 患者女,65岁,左眼上睑下垂半个月,双眼复视25天,无头痛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上睑下垂休息后无好转,下午较清晨严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给予溴比斯的明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眼科情况:双眼视力:1.0,左眼上睑下垂,瞳孔直径约2.0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误诊 上睑下垂 肢体活动障碍 双眼复视 药物治疗 双眼视力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佳 杨佃会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5期470-470,共1页
以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患者症状为:单侧上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散大,眼球运动不同程度受限及对光反射消失等,辨证为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取穴:睛明、阳白、瞳子髎、四白;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溪、太冲;肝俞、... 以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患者症状为:单侧上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散大,眼球运动不同程度受限及对光反射消失等,辨证为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取穴:睛明、阳白、瞳子髎、四白;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溪、太冲;肝俞、脾俞、肾俞。治疗3个疗程,患者视物重影完全消失,左眼睑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标本兼治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琳琳 姜梦石 +2 位作者 高饴擎 楚佳梅 包烨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方法:全面检索万方、知网、Pubmed数据库,分析纳入的文献。结果: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选穴原则为辨证取穴、辨病位取穴等,治疗可结合温灸法、药物注射、中药及推拿。结论:...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方法:全面检索万方、知网、Pubmed数据库,分析纳入的文献。结果: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选穴原则为辨证取穴、辨病位取穴等,治疗可结合温灸法、药物注射、中药及推拿。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确切,但仍有评价标准不统一、科研设计欠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及其中医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娜媛 岳仁宋 《内科》 2019年第2期194-196,210,共4页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较为常见,临床大多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服药时间较长、疗效较差,而且很可能因为使用激素引发血糖升高。中医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能调节患者脏腑...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较为常见,临床大多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服药时间较长、疗效较差,而且很可能因为使用激素引发血糖升高。中医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能调节患者脏腑功能、运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恢复眼神经功能的目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病因病机 中医药 针灸 综述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验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辰 《河南中医》 2013年第8期1306-1306,共1页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肝血不足,治宜补脾益气,滋补肝肾之精血,针刺治疗该病配穴灵活,疗效确切。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补脾益气 滋补肝肾之精血
下载PDF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曲艳霞 韩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分析 糖尿病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损害 神经损害 发病率 神经
下载PDF
自拟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西武 吴敏 +4 位作者 孙涛 李会媛 罗文娟 闵阳 王丽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6期699-700,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D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诺和灵皮下注射;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金纳多片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D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诺和灵皮下注射;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金纳多片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健脾通络汤。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治疗前症状积分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健脾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DOP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健脾通络汤 人类
下载PDF
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敏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5期191-19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治... 目的观察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眼部经筋 康复训练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下载PDF
赖新生以通元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20
作者 甄伟龙 赖琦 庄子齐 《中医学报》 202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赖新生教授认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病机为“脉络痹阻,睑目失养,阴阳失衡”,治当“调筋启废,调和阴阳”。临证时应以通元法指导针灸治疗,通督调任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辨证选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少阳经疏通经络,阴、阳跷脉调和目之开... 赖新生教授认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病机为“脉络痹阻,睑目失养,阴阳失衡”,治当“调筋启废,调和阴阳”。临证时应以通元法指导针灸治疗,通督调任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辨证选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少阳经疏通经络,阴、阳跷脉调和目之开阖,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手法补泻,注重“络以通为用”,参以透刺法、齐刺法激发经气,使气至病所,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通元法 通督养神 引气归元 透刺法 齐刺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