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9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郑加荣 薄丽英 +1 位作者 孔芹 牟善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乳腺浸润性...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组)、50例乳腺导管增生病变伴有乳头溢液患者(良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乳头溢液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用四格表法统计分析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结果:乳腺癌组乳头溢液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且乳腺癌组中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P<0.01);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清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r=0.872、0.789、0.843),P<0.01;乳腺癌组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复发明显相关(P<0.01);肿瘤直径>2 cm、低分化、高分期、转移、复发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高中分化、低分期、无转移、无复发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三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与各单项及血清组合检测比较明显提高(P<0.01),分别为94.57%(87/92)、92.25%(131/142)、89.80%(44/49)。结论: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对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早期诊断供了新思路,明显提高了乳腺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溢液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可溶性B7-H4蛋白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王静 张虹宇 +2 位作者 张磊 赵仰光 王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9-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可溶性B7-H4蛋白(sB7-H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行动... 目的:探讨卵巢癌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可溶性B7-H4蛋白(sB7-H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行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n=51)行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卵巢血流参数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变化及血清癌胚抗原CEA、CA125、sB7-H4水平变化,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3%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后观察组PI、RI值较对照组升高,RSV值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25、sB7-H4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78.43%高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57.69%(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对于化疗中药物的使用及剂量大小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选择最优药物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动脉灌注化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可溶性B7-H4蛋白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糖类抗原125、人乳头瘤病毒DNA与早期宫颈癌及术后复发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效果
3
作者 贾萍 蹇国 +1 位作者 罗清松 何梦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糖类抗原125(CA125)、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uman papilloma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HPV-DNA)与早期宫颈癌及术后复发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四川省广元...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糖类抗原125(CA125)、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uman papilloma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HPV-DNA)与早期宫颈癌及术后复发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1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期患者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组。对比两组治疗前血清HMGB1、CA125水平及HPV-DNA阳性率,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HMGB1、CA125水平、HPV-D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血清HMGB1、CA125水平及HPV-DNA阳性率高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组(P<0.05)。宫颈癌组中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MGB1、CA125水平及HP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111例宫颈癌患者术后3年内肿瘤复发患者26例,复发率为23.42%。复发组血清HMGB1、CA125水平及HP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HMGB1、CA125与HPV-DNA串联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为0.911~0.989),联合预测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89.4%。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HMGB1、CA125水平及HPV-DNA阳性率异常升高,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测定血清HMGB1、CA125水平及HPV-DNA分型对预测宫颈癌术后复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糖类抗原125 人乳头瘤病毒DNA 复发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炎症因子、凝血和糖类抗原125在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意义
4
作者 李蕾 张晓露 +2 位作者 闫泓霖 洪波 黄燕宇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和糖类抗原125(CA125)在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7例(内异症组)和卵巢其他良性囊肿患者10...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和糖类抗原125(CA125)在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7例(内异症组)和卵巢其他良性囊肿患者101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CA125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价值。结果内异症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TT)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LM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及NLR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至89.0%。结论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存在炎症因子改变和FIB增高,CA125及NLR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炎症因子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高弥散敏感因子的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肿瘤糖类抗原125对早期卵巢病变性质判断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龚姝姝 施晏 黄红娟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高弥散敏感因子(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病变性质判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经治的100例卵巢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研究高弥散敏感因子(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病变性质判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经治的100例卵巢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A125、DWI、DCE-MRI检查及病理检查定性,按病理结果将58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纳入恶性组,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A125情况,以及高b值DWI+CA125、DCE-MRI+CA125和高b值DWI+DCE-MRI+CA125不同检查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结果:恶性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57,P<0.05);CA125阳性率显著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56,P<0.05),恶性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91±0.18)×10^(3)mm^(2)/s明显小于良性组(ADC=33±0.21×10^(3)mm^(2)/s),而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指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63、9.686、10.205,P<0.05);高b值DWI+DCE-MRI+CA125检查方法诊断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高b值DWI+CA125或DCE-MRI+CA125检查方法。DCE-MRI+CA125与高b值DWI+CA125检查方法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高b值DWI+DCE-MRI+CA125检查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AUC=0.920)。结论:高b值DWI+DCE-MRI+CA125的组合检查方法总体诊断效能较好,可提升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筛查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DWI) 弥散敏感因子(b值)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 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 卵巢病变
下载PDF
超声、糖类抗原125Ⅱ、糖类抗原153Ⅱ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王琼 彭红玲 贺敏 《癌症进展》 2024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糖类抗原125Ⅱ(CA125Ⅱ)、糖类抗原153Ⅱ(CA153Ⅱ)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3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为4级及以上的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CA125Ⅱ、CA153Ⅱ检查。比较不同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糖类抗原125Ⅱ(CA125Ⅱ)、糖类抗原153Ⅱ(CA153Ⅱ)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3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为4级及以上的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CA125Ⅱ、CA153Ⅱ检查。比较不同超声征象乳腺疾病患者的BI-RADS分级,比较乳腺良性疾病和乳腺癌患者的CA125Ⅱ、CA153Ⅱ水平。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CA125Ⅱ、CA153Ⅱ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超声、CA125Ⅱ、CA153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93例患者中,乳腺癌患者8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例。不同肿块形态、钙化灶、毛刺征、内部回声、血管征、纵横比乳腺疾病患者的BI-RADS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CA125Ⅱ、CA153Ⅱ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CA125Ⅱ、CA153Ⅱ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08,高于三者单独检查的0.472、0.430、0.411。ROC曲线显示,超声、CA125Ⅱ、CA153Ⅱ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908,高于三者单独检查的0.804、0.855、0.799;超声、CA125Ⅱ、CA153Ⅱ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0.941,高于三者单独检查的0.859、0.835、0.847。结论乳腺癌患者中CA125Ⅱ、CA153Ⅱ表达均升高,超声、CA125Ⅱ、CA153Ⅱ联合检查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Ⅱ 乳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人附睾分泌蛋白4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卵巢癌的价值
7
作者 朱庆圆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沂沂州医院收治的8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6例女性作为...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沂沂州医院收治的8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6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E4、CEA、CA125、AF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E4、CEA、CA125、AF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价值。结果观察组HE4、CEA、CA125、AF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HE4、CEA、CA125、AFP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HE4、CEA、CA125、AFP呈异常升高状态,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25 甲胎蛋白 人附睾分泌蛋白4 癌胚抗原 卵巢癌
下载PDF
和肽素、糖类抗原125在急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小静 王甜 +4 位作者 焦文文 李英 田莉 叱晓宁 温馨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糖类抗原125(CA-125)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伴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出院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AHF、AF、AHF合并AF患者共计427例,根据疾病特性分为AHF... 目的探讨和肽素、糖类抗原125(CA-125)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伴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出院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AHF、AF、AHF合并AF患者共计427例,根据疾病特性分为AHF组151例、AF组124例、观察组(AHF合并AF)152例,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四组患者血浆和肽素、CA-125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数据。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统计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脏不良事件(再发AHF、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结果血浆和肽素、CA-125及NT-proBNP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660.750、359.495、282.953,P<0.01)。左心功能指标LAD、LVEDd、LVESd、LVEF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76.638、51.179、641.125、80.049,P<0.01)。三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4.856,P<0.01)。血浆和肽素及CA-125均与心脏不良事件呈明显正相关(r=0.512、0.558,P<0.05)。结论和肽素及CA-125在AHF合并AF患者中的表达呈现高水平,对患者近期心脏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糖类抗原125 急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孙琦 玄中乾 郑丽娟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4期1606-1608,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CA125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CA125单独及联...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CA125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CA125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患者44例,良性患者36例。血清CA125检测结果显示,恶性患者25例,良性患者5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CA125检查结果显示,恶性患者67例,良性患者13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CA125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检查。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类抗原125 病理学诊断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125和25-羟维生素D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刘丽丽 杨莉莉 吴风华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宫颈癌患者。根据血清CA125和25(OH)D水平中位数,分别将患者分为高CA...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宫颈癌患者。根据血清CA125和25(OH)D水平中位数,分别将患者分为高CA125组和低CA125组、高25(OH)D组和低25(OH)D组,探讨血清CA125和25(OH)D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125[HR(95%CI):1.913~12.326),P<0.001]和25(OH)D[HR(95%CI):0.211(0.095~0.472),P<0.001]均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CA125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95%CI:0.686~0.886,P<0.001),血清25(OH)D为0.747(95%CI:0.633~0.862,P<0.001),血清CA125联合血清25(OH)D为0.861(95%CI:0.780~0.941,P<0.001)。高CA125组(中位总生存期7.67个月)和低25(OH)D组(中位总生存期11.00个月)的总生存期低于低CA125组(中位总生存期6.80个月)和高25(OH)D组(中位总生存期11.2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血清CA125和25(OH)D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糖类抗原125 25-羟维生素D 预后
下载PDF
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骨密度、雌二醇和肿块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海莹 周雪勤 +1 位作者 胡明淼 蒙玉刚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骨密度和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诊治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 目的探讨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骨密度和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诊治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行GnRh-a类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行地诺孕素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术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中文版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分、血清CA125、性激素[E_(2)和卵泡刺激素(FSH)]、骨密度和肿块最大直径;比较两组失眠、情绪波动和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M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E_(2)和FSH)水平高于对照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块最大直径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失眠、情绪波动和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GnRh-a类药物,地诺孕素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CA125水平,改善E_(2)水平,对骨密度损害影响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 糖类抗原125 骨密度 雌二醇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血清糖类抗原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梓维 张晋峰 薛勤梅 《山西中医》 2023年第8期65-67,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育龄期,除引起慢性疼痛和月经异常之外,还会导致不孕。近年来内异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糖类抗原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育龄期,除引起慢性疼痛和月经异常之外,还会导致不孕。近年来内异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糖类抗原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治疗该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对内异症进行诊治,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中医药对内异症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及意义进行梳理、分析与总结,以期为内异症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综述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VPS37C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碱性磷酸酶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荣汶青 邵诗芸 +2 位作者 浦匀舟 季青 朱惠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5-951,共7页
目的评估血浆外泌体液泡蛋白分选蛋白37C(VPS37C)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在区分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与非转移性结直肠癌(nmCR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目的评估血浆外泌体液泡蛋白分选蛋白37C(VPS37C)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在区分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与非转移性结直肠癌(nmCR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经病理学及影像学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mCRC患者46例、mCRC患者39例。另选取17例同期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鉴定血浆中分离的外泌体。检测循环血浆外泌体VPS37C和血清CA125、ALP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这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CRC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血浆外泌体VPS37C、血清CA125、血清ALP在mCRC患者中均升高(P<0.05,P<0.01);三者在结直肠癌TNMⅣ期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0~Ⅲ期患者(P<0.05,P<0.01);3个指标两两联合或三者联合对mCRC的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使用的效果,三者联合时的诊断效能最佳,特异度为90.91%,准确度为78.69%,AUC为0.8139(95%CI 0.6970~0.9307,P<0.0001)。结论循环外泌体VPS37C可能是有价值的m CRC诊断标志物,并且联合血清CA125及ALP对于mCRC具有更佳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液泡蛋白分选蛋白 糖类抗原125 碱性磷酸酶 结直肠肿瘤 诊断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125
14
作者 龚国傲 顾缨缨 +2 位作者 王元昊 梅勇 潘洪志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4-541,共8页
构建基于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N-rGO@CMWCNT)和壳聚糖@金纳米颗粒(CS@AuNP)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将N-rGO@CMWCNT和CS@AuNP依次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二者可通过化学作用稳定结合;再... 构建基于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N-rGO@CMWCNT)和壳聚糖@金纳米颗粒(CS@AuNP)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将N-rGO@CMWCNT和CS@AuNP依次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二者可通过化学作用稳定结合;再将CA125抗体孵育在电极表面,抗体与AuNP形成金硫键(Au—S),可用于检测CA125抗原,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不同浓度CA125所对应的电信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显示N-rGO@CMWCNT和CS@AuNP的成功合成,Raman光谱表明氮元素成功掺杂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线性循环伏安法(CV)曲线显示免疫传感器的成功构建。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A125检测线性范围为1 mU/mL~100 U/mL,检出限低至0.4 mU/m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4.5%~107.7%之间,同时其可在10天内保持稳定。该方法精密性好、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应用于肺癌患者血清中CA125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 金纳米颗粒(AuNP) 糖类抗原125(CA125) 差分脉冲伏安法(DPV)
原文传递
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及甲胎蛋白在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赵婧 任雪慧 +2 位作者 常颖 李爱明 白雪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探究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进行诊断的相关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48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其中良性病例400例,恶性病例80例,对比两... 目的探究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进行诊断的相关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48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其中良性病例400例,恶性病例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患者的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糖类抗原125水平以及甲胎蛋白水平均较卵巢良性肿瘤高(P<0.05);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85.00%、65.00%,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良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62.50%、41.50%,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分别高于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良性肿瘤阳性率(P<0.05);联合检测后其诊断准确度为90.83%(436/400),灵敏度为95.00%(76/80),特异度为90.00%(360/400)。结论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及甲胎蛋白应用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有着良好对诊断效能,能够对卵巢恶性肿瘤有效筛查,属于重要对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良恶性诊断 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125 甲胎蛋白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薛方 张琳 梁茜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期90-92,96,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TCT、CEA、CA125、CA1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TCT、CEA、CA125、CA153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EA、CA125、CA153水平,分析TCT、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及二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CT与血清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7.50%、90.00%、89.74%、87.80%、0.775,均高于TCT和血清CEA+CA125+CA153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53水平均较高,TCT联合CEA、CA125、CA153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下载PDF
糖类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miRNA-144-3p对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金雯 王雯智 +1 位作者 黄凤仙 邓卓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miRNA-144-3p对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0例卵巢癌患者,术后给予化疗,根据化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A125、HE4、miRNA-144-3p水平...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miRNA-144-3p对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0例卵巢癌患者,术后给予化疗,根据化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A125、HE4、miRNA-144-3p水平。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A125、HE4、miRNA-144-3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化疗后,治疗有效39例,治疗无效21例,分别作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化疗前,有效组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miRNA-144-3p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CA125水平≥35 U/ml、化疗前HE4水平≥140 pmol/L、化疗前miRNA-144-3p水平﹤3、肿瘤直径﹥5 cm均是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化疗前CA125、HE4、miRNA-144-3p联合检测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的AUC为0.965(95%CI:0.924~0.999),此时的灵敏度为89.74%,特异度为95.24%,准确度为91.67%。结论化疗前CA125、HE4、miRNA-144-3p联合检测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较低的化疗前CA125、HE4水平和较高的miRNA-144-3p水平提示卵巢癌患者的化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miRNA-144-3p 化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糖类抗原125对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坤 焦洪斌 杨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可疑卵巢交界性肿瘤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RI-DWI检查并检测血清CA125水平...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可疑卵巢交界性肿瘤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RI-DWI检查并检测血清CA125水平。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组59例与上皮性卵巢癌组47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MRI-DWI表现和CA12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DWI、CA125单独和联合应用对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效能。结果 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占比、DWI信号强度依次为54.24%、(142.58±16.71),分别高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的34.04%、(126.35±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b值为150、500、800、1 000 s/mm^(2)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依次为(2.05±0.39)、(1.85±0.35)、(1.75±0.42)、(1.61±0.32)×10^(-3)mm^(2)/s,分别高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的(1.24±0.31)、(1.03±0.22)、(0.92±0.18)、(0.86±0.1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b值为800、1 000 s/mm^(2)时的R值依次为(1.58±0.23)、(2.15±0.33),分别高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的(1.20±0.21)、(1.5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CA125水平为(18.12±3.14) U/mL,低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的(81.50±12.43)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50、500、800、1 000 s/mm^(2)时的ADC值鉴别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Cut-off值分别为1.71×10^(-3)、1.42×10^(-3)、1.31×10^(-3)、1.15×10^(-3)mm^(2)/s,b值为800、1 000 s/mm^(2)时的R值鉴别的Cut-off值分别为1.42、1.71, CA125鉴别的Cut-off值为40.50 U/mL;MRI-DWI联合CA125鉴别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100.00%和0.907,分别高于、大于MRI-DWI、CA125单独鉴别。结论 相较于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DWI高信号占比、信号强度、不同b值时ADC值、b值为800与1 000 s/mm^(2)时R值、CA125水平均更高,而MRI-DWI联合CA125对两者具有理想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糖类抗原125 卵巢交界性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50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秋怡 王珏 +1 位作者 桂佳佳 孙春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06-710,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5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2年9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n=52)... 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5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2年9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n=52)、良性组(n=48),分析恶性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布情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CA50水平,比较超声声像图不同特征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50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比较恶性组、良性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50水平并分析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超声声像图中表现出肿块≥2 cm、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征、纵横比>1、内部低/混合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病灶内富血供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组(P<0.05)。超声声像图中肿块大小(≥2cm vs<2 cm)、纵横比(≤1 vs>1)、内部回声(低/混合回声vs高/等回声)、后方回声(衰减vs无衰减)、微小钙化(有vs无)、病灶内血流分布(富血供vs乏血供)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50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形态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50水平均高于规则形态乳腺癌患者(P<0.05),边缘毛刺征乳腺癌患者血清CA125、CA50水平均高于边缘无毛刺征乳腺癌患者(P<0.05)。血清CEA、CA125、CA50水平与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纵横比>1、微小钙化、病灶内富血供呈正相关关系(r_(纵横比>1)=0.415、0.341、0.424,r_(微小钙化)=0.374、0.394、0.311;r_(病灶内富血供)=0.419、0.533、0.461,P<0.05)。恶性组血清CEA、CA125、CA50水平分别为9.36±2.16 ng/mL、46.84±7.66 U/mL、42.61±6.48μg/L,均高于良性组的6.9±2.04 ng/mL、38.73±8.82 U/mL、36.70±6.87μg/L(P<0.05)。血清CEA、CA125、CA50及其联合检测时的AUC分别为0.845、0.760、0.721、0.91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Z_(CEA/联合)=2.109,P=0.035;Z_(CA125/联合)=3.232,P=0.001;Z_(CA50联合)=3.821,P<0.001)。结论血清CEA、CA125、CA50水平与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肿块大小、微小钙化、病灶内富血供关系密切,其联合检测具有乳腺癌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检查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5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