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任莹 蒋文婷 +1 位作者 刘苏雅 高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评价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评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I和PNI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SII-PIN评分赋值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II与PN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5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8、48.95。根据最佳截断值,SII-PNI评分分组为:SII<658且PNI>48.95为0分(61例);SII≥658或PNI≤48.95为1分(41例);SII≥658且PNI≤48.95为2分(42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及SII-PNI评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SII-PNI评分2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显示,SII-PNI评分0分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1分组和2分组(P<0.05)。结论术前SII-PNI评分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 预后 根治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营养指数评分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平安 张志栋 +7 位作者 檀碧波 杨沛刚 田园 刘洋 郭洪海 郑涛 李勇 赵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4-1604,共1页
研究结果显示,一些炎症指标可能与围手术期化疗的有效性密切相关[1]。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作为一种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状态的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反映患者营... 研究结果显示,一些炎症指标可能与围手术期化疗的有效性密切相关[1]。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作为一种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状态的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反映患者营养状况的检测指标,相关研究证实两者均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以及化疗的有效性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SII-PNI评分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疗效与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性炎症反应 预测作用 患者营养状况 围手术期化疗 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新型系统性炎症指标对胰腺癌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明远 陈徐艰 +3 位作者 吴斌 周中成 沈亦钰 王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41-444,F0003,共5页
胰腺癌与炎症关系密切,系统性炎症指标对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新型系统性炎症指标包括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系统性炎症得分(SIS)等指标对评估胰腺癌预后展现了潜在作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但这... 胰腺癌与炎症关系密切,系统性炎症指标对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新型系统性炎症指标包括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系统性炎症得分(SIS)等指标对评估胰腺癌预后展现了潜在作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但这些炎症指标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缺乏统一的截断值标准,预测效果受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还不足以支持其完全取代传统肿瘤标志物CA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性炎症得分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术前SIRI、HELPP评分及CONUT评分的胰头癌根治术预后列线图模型构建
4
作者 宋健 石慧 +1 位作者 杨帆 王万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海德堡胰腺癌预后(HELPP)评分、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与胰头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海德堡胰腺癌预后(HELPP)评分、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与胰头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诊断为胰头癌并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6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头癌术后患者总生存期的预后因素,采用R4.2.2构建预后列线图。结果16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8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6%、38.5%、15.4%;SIRI≥1.74、HELPP评分>3分、CONUT评分≥3分患者预后更差;COX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肿瘤最大径、糖类抗原(CA)19-9、SIRI、HELPP评分和CONUT评分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预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SIRI、HELPP评分和CONUT评分有望成为预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后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TNM分期、肿瘤最大径、CA19-9、SIRI、HELPP评分及CONUT评分是影响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可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海德堡胰腺癌预后评分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列线图 预后
下载PDF
炎症营养相关指标与肝癌预后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解安达 戴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上皮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近年来,营养不良问题长期被临床医师忽视,严重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炎症和营养相关指标检测计算简单快捷,与多种癌症的预后相关。不同患者个体间...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上皮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近年来,营养不良问题长期被临床医师忽视,严重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炎症和营养相关指标检测计算简单快捷,与多种癌症的预后相关。不同患者个体间营养状况、全身炎症免疫反应的差异,致使其预后结局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炎症和营养相关指标对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预后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
下载PDF
炎症及营养指标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病理反应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逸君 张碧云 +4 位作者 陈乐君 鹿红 马珺 宋威 于大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578-585,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炎症及营养相关指标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病理反应状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211例Ⅱ、Ⅲ期直... 目的:分析不同的炎症及营养相关指标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病理反应状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211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放化疗前1周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计算基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之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之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之值(LM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基于肿瘤消退分级(TRG)标准评价肿瘤病理反应状态。采用Logistic模型、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炎症及营养相关指标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肿瘤病理反应状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反应(TRG 0~1级)患者共135例(64.0%),非病理反应(TRG 2~3级)患者76例(3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PNI(OR=1.245,95%CI 1.123~1.380,P<0.001)及癌胚抗原(OR=0.500,95%CI 0.255~0.979,P=0.043)是病理反应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性别、淋巴(ypN)分期、基线NLR及PNI是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ypN分期及基线PNI是总生存期(OS)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显示ypN阳性患者中高PNI组(PNI>45)5年DFS和OS显著长于低PNI组(无病生存率63.6%vs.48.0%,P=0.002;总生存率69.2%vs.51.9%,P=0.005),而ypN阴性患者中高PNI组与低PNI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病生存率83.2%vs.79.5%,P=0.252;总生存率89.2%vs.85.1%,P=0.299)。结论:基线PNI水平与Ⅱ、Ⅲ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病理反应状态及患者预后相关,其疗效预测价值优于NLR、PLR及LMR。PNI简单无创、经济有效,可作为临床预后预测指标的补充,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放化疗法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性炎症反应 病理反应 预后
下载PDF
术前SII-PNI评分与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吕景霞 丁平安 +7 位作者 张志栋 王冬 赵雪峰 檀碧波 刘羽 范立侨 李勇 赵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84-389,共6页
目的: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以及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确定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探讨术前SII-PN... 目的: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以及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确定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探讨术前SII-PNI评分在预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27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术前SII及PNI值。利用ROC曲线确定SII、PNI的最佳cut-off值,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结果:术前SII-PNI不同评分患者中,肿瘤直径、肿瘤浸润程度(p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pTNM分期、脉管浸润与神经受侵发生率以及Ki-67阳性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23)、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6)、存在淋巴结转移(P=0.014)、肿瘤pTNM分期(P=0.001)和术前SII-PNI评分(P=0.001)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SII-PNI评分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同时评分越高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而且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炎症相关指标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彬 郑斯元 +1 位作者 陈俊 庞林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7期991-993,共3页
目的评价全身炎症评分(SIS)、中性-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及营养预后指数(PNI)在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1例不可手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治疗前1... 目的评价全身炎症评分(SIS)、中性-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及营养预后指数(PNI)在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1例不可手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治疗前1周内血常规检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SIS与肿瘤长度、N分期、TNM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I与肿瘤长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与性别、N分期、TNM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低PNI、低SIS提示更好的预后.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期(mPFS)为11.0个月,1年无疾病进展率为73.2%,中位总生存期(OS)为20.0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80.5%.结论SIS、NLR、PNI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TNM分期、生存期存在相关性,在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有评估预后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评分 中性-淋巴细胞计数比 营养预后指数 食管鳞癌
下载PDF
重度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国贤 张片红 韩春茂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2-344,346,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例烧伤面积超过30%的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TEN,n=21)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组(CONT,n=20)。给与相当氮量和能量,7d后观察两组内脏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例烧伤面积超过30%的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TEN,n=21)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组(CONT,n=20)。给与相当氮量和能量,7d后观察两组内脏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预后炎症营养指数(prognosticinflammatoryandnutritionalindex,PINI)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TEN组前白蛋白水平(mg/L)从99.9±25.1上升至115.8±31.0,CONT组从96.0±31.8显著下降至69.4±17.3(P<0.01)。TEN组C-反应蛋白与TNF-α水平显著低于CONT组,CONT组的PINI值比TEN组显著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当。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重度烧伤病人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内营养 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 C-反应蛋白 预后炎症营养指数(PINI)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SII、PNI联合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武杰 李磊 +3 位作者 张婷婷 胡金绘 潘兆军 武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年龄较小(≤3周岁)的CA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年龄较小(≤3周岁)的CA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儿分为重症组与轻症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SII、PNI及CPI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I、PNI和CPIS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379例,两组间SII、CPIS、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重症组均高于轻症组(P<0.05);两组间PNI相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P<0.05)。SII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CI:0.713~0.857,P<0.05),界值为145.05。PNI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655(95%CI:0.567~0.743,P<0.05),界值为72.88。CPIS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77(95%CI:0.959~0.995,P<0.05),界值为2.5分。SII、PNI及CPIS联合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87(95%CI:0.976~0.999,P<0.05)。结论:SII、PNI及CPIS对于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三者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婴幼儿
下载PDF
炎症及营养指标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玉霞 谢钦 +4 位作者 魏思瑞 姜龙琳 谢丽 韩泳涛 缪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0-1208,共9页
目的探讨炎症及营养指标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2例,女28例;年龄为(70±4)岁。正态分布的计... 目的探讨炎症及营养指标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2例,女28例;年龄为(70±4)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或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炎症及营养指标预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70.71×10^(9)L、1.11、2.07、136.24、46.28。(2)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II≥470.71×10^(9)L、术前SIRI1.11、术前PN<46.28、术前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4分、术后病理学分期为Ⅳ期和术后有并发症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30、2.50、0.36、4.86、1.57、1.97.95%可信区间为1.10~9.88、1.07~5.88、0.16~0.81、1.13~20.87、1.20~2.06、1.02~3.82,P<0.05)。(3)随访情况。1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9(1~60)个月。130例患者中,81例生存,49例死亡,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130例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85%、54.62%。①术前SII≥470.71×10^(9)L和<470.71×10^(9)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5(0,43)个月和未达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P<0.05)。②术前SIRI>1.11和<1.11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6(0,44)个月和未达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5)。③术前PNI46.28和<46.28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未达到和38(0,4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P<0.05)。④术前PG-SGA评分<4分和≥4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均为未达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1,P<0.05)。⑤术后病理学分期为Ⅲ期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5(1,47)个月,Ⅳ期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1,32)个月,0期、Ⅰ期、Ⅱ期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均为未达到,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5,P<0.05)。⑥术后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3(1,47)个月和未达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5)。结论术前SII、SIRI和PNI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具有良好预测价值;术前SII>470.71×10^(9)L、SIRI>1.11、PN<46.28、PG-SGA评分≥4分,术后病理学分期为Ⅳ期、术后有并发症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SI<470.71×10^(9)/L、SIR<1.11、PNI>46.28、PG-SGA评分<4分,术后病理学分期为0期、Ⅰ期、Ⅱ期,术后无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老年人 预后营养指数 炎症指标 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原文传递
FAR AGR PNI及SⅡ与ⅠA~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钱樱 阿迪莱·扎克尔 +1 位作者 孙玮琳 陈志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to-globulin ratio,AG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to-globulin ratio,AG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ⅠA~ⅡA期宫颈癌并初次行手术的131例(ⅠA~ⅡA期宫颈癌组)、同期就诊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102例(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常规体检健康女性100例(正常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及Spearman法对FAR、AGR、PNI及SⅡ值与ⅠA~ⅡA期宫颈癌组的相关性、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各指标间有无关联及术后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FAR、PNI、SⅡ值与ⅠA~ⅡA期宫颈癌组相关(均P<0.05),而AGR值与之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0岁、FIGO分期为ⅡA期、肿瘤直径≥4 cm、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对应的术前FAR值较高(均P<0.05),患者年龄≥50岁、腺癌、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对应的术前PNI值较低(均P<0.05);术后为腺癌、肿瘤直径≥4 cm、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对应的术前SⅡ值较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ⅠA~ⅡA期宫颈癌组中PNI与FAR值(r=–0.225,P=0.010)、PNI与SⅡ值(r=–0.309,P<0.001)均呈负相关。术后FAR和SⅡ值较术前降低[0.073(0.061~0.078)vs.0.075(0.066~0.089),P=0.011和461.250(314.032~612.397)vs.567.553(389.542~724.156),P=0.002],PNI值较术前升高[54.670(51.350~57.860)vs.52.400(49.250~55.900),P=0.038]。结论:术前外周血中高FAR、SⅡ值及低PNI值与ⅠA~ⅡA期宫颈癌临床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可为术前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纤维蛋白-白蛋白原比值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FAR、AGR、PNI及SII与ⅠA~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乔丽娟 张会乐 吴乐策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682-685,共4页
目的 分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预后营养指数(PNI)、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同期就诊的宫... 目的 分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预后营养指数(PNI)、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同期就诊的宫颈癌前病变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健康女性65例纳入健康组。对比3组的FAR、AGR、PNI、SII,另分析几项指标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FAR(0.89±0.25)、SII(606.95±26.78)高于对照组[(0.71±0.21)、(526.77±23.59)]与健康组[(0.51±0.06)、(423.89±19.44)],PNI(51.35±6.77)低于对照组[(54.89±7.89)]与健康组[(59.76±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GR(1.36±0.27)与对照组(1.30±0.21)、健康组(1.28±0.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R、PNI、SII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脉管浸润、神经侵犯无关(P>0.05)。结论 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的FAR、SII较高,PNI较低。三项指标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