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多发骨骼累及的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1
作者 陈勤奋 宋一芳 +1 位作者 谢彦晖 谢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7-537,共1页
关键词 多发骨骼累及 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骨髓检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彦 郑文 +9 位作者 王小沛 林宁晶 涂梅峰 平凌燕 应志涛 张晨 刘卫平 邓丽娟 宋玉琴 朱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7-72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表达及其他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表达及其他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1年9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45例ALCL患者的临床数据和随访资料。结果:45例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中,ALK表达阳性患者34例(75.6%),ALK表达阴性患者11例(24.4%)。ALK表达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23.5和49.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中位随访32个月,45例患者的估计5年总生存率为71.9%,其中ALK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估计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和72%(P=0.58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仅初始疗效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发病年龄较轻,预后尚可。ALK表达状态并不能完全决定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提示,初始疗效是原发系统性ALCL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变性大细胞淋巴 原发系统性 变性淋巴激酶 药物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欧盟发布克唑替尼导致儿童用药患者视觉异常风险
3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近期发布上市许可持有人就克唑替尼(crizotinib,商品名:赛可瑞/XALKORI)儿童用药患者视觉异常风险的致医生函(DHPC),警示克唑替尼可造成严重的视觉丧失,儿童患者使用克唑替尼需监测视觉情况。视觉异常是克唑替尼的...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近期发布上市许可持有人就克唑替尼(crizotinib,商品名:赛可瑞/XALKORI)儿童用药患者视觉异常风险的致医生函(DHPC),警示克唑替尼可造成严重的视觉丧失,儿童患者使用克唑替尼需监测视觉情况。视觉异常是克唑替尼的已知风险。在克唑替尼临床试验中,61%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儿童用药患者或ALK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且不可手术切除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儿童用药患者报告了视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唑替尼 儿童用药 视觉异常 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欧洲药品管理局 临床试验 儿童患者 复发或难治性
下载PDF
Millennium和Seattle Genetics公司公布Brentuximab vedotin的临床试验结果
4
作者 邢爱敏 《药学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256-256,共1页
日本武田公司的予公司Millennium目前与SeattleGenetics公司在伦敦召开的欧洲血液学协会第16届会议上公布了AdcetrisTM(brentuximabvedotin)在一项治疗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Ⅱ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的数据。
关键词 brentuximab vedotin 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D30
下载PDF
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Brentuximab vedotin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建磊 周辛波 王彦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年第5期83-88,共6页
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SGN-35)是由美国西雅图基因公司(Seattle Genetics)和日本武田公司(Takeda)合作开发的一种靶向CD30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本品通过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将药物定向富集于肿瘤组织,并通过抗体介导的内吞... 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SGN-35)是由美国西雅图基因公司(Seattle Genetics)和日本武田公司(Takeda)合作开发的一种靶向CD30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本品通过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将药物定向富集于肿瘤组织,并通过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在靶细胞内释放弹头药物彻底杀灭肿瘤,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药效和安全性。至今,美国FDA已经获批其用于3种淋巴瘤适应证的治疗;与此同时,其扩大适应证及多种联合给药的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同样鼓舞人心。笔者对Brentuximab vedotin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等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其上市后的最新临床研究状况对该类药的研发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Brentuximab vedotin 霍奇金淋巴 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