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纳综合征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1
作者 卢敏 徐勇 +3 位作者 潘诗琪 李怡素 李楠楠 刘纪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一种由性染色体X数量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1],诊断金标准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TS患者可表现为身材矮小、多数智力正常、性腺功能低下、肘外翻、颈蹼等...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一种由性染色体X数量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1],诊断金标准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TS患者可表现为身材矮小、多数智力正常、性腺功能低下、肘外翻、颈蹼等特征性体征[2]。TS常合并心血管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泌尿系统畸形等[3]。TS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未曾报道,故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诊断的一例TS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闭经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莫姿姿 张樱芳 +1 位作者 吴正飞 谢丽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认为抑制炎症、减少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干预措施对延缓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系...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认为抑制炎症、减少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干预措施对延缓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则及中医药治疗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程晨 王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指标、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严格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运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指标、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和血清学指标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6.00%)对比对照组(50.00%)];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及血肌酐)及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均P<0.05)。结论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辅助治疗,能够帮助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肾功能与脂代谢,提升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小剂量 他克莫司 醋酸泼尼松 环磷酰胺 肾功能 脂代谢
下载PDF
通络解毒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霞 魏华娟 +2 位作者 刘洪德 贾智玲 解纪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通络解毒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醋酸泼尼松和(或)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通络解毒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醋酸泼尼松和(或)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通络解毒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并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表达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5.37%(35/41)高于对照组的68.29%(28/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的34.15%(14/4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解毒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浊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通络解毒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臻 韩传美 郭兆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9期842-843,共2页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病理形态学诊断病名,特征为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增多,毛细血管壁正常,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病理形态学诊断病名,特征为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增多,毛细血管壁正常,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数的24.7%~30.3%[1]。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黏膜免疫异常、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细胞因子及免疫复合物(IC)、清除障碍等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深入研究,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并显示出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治疗MsPGN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中药治疗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 matrix 形态学诊断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6
作者 赵玉庸 陈志强 +3 位作者 于春泉 李春香 董尚朴 王月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以肾络通治疗;对照组30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25.0%和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和53.3%(P<0.05),...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以肾络通治疗;对照组30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25.0%和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和53.3%(P<0.05),而治疗组复发率仅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P<0.01)。结论:说明肾络通是治疗MsPGN的有效方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络通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鼠Thyl抗血清制备及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广平 郭慕依 +3 位作者 张月娥 张锦生 张秀荣 陈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1-243,共3页
通过分离大鼠胸腺细胞,免疫家兔,制得兔抗大鼠Thyl抗血清(ATS),采用连续4次注射ATS,建立改进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应用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增殖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 通过分离大鼠胸腺细胞,免疫家兔,制得兔抗大鼠Thyl抗血清(ATS),采用连续4次注射ATS,建立改进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应用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增殖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显示改进型动物模型在病变诱导的28d、35d时,表达PCNA、α-SMA的阳性细胞仍较多,较正常动物组,细胞增生明显(P<0.05)且病变持续时间较长。P<0.01现系膜基质增多,病变更符合临床上所见到的人的系膜增生性肾炎。3.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DNA聚合酶的一种辅助蛋白,主要在S期表达,现多用来作为判断细胞增殖的一个指标[5]。在正常肾小球内偶见1个细胞核阳性,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系膜细胞更新很慢;实验组第1天尽管系膜细胞及基质溶解,但残存的细胞已表达PCNA,说明增生已开始启动,此时细胞总数虽减少,但PCNA阳性细胞核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故PCNA能较早反映系膜细胞的激活,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该指标证实改进型Thyl肾炎,系膜区持续有阳性核细胞,表明系膜细胞持续增生。3.3α-SMA是平滑肌来源组织的标志,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肌上皮细胞、肌纤维细胞等亦可表达α-SM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肾炎 ATS 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悦 张静波 +2 位作者 李芙蓉 王代红 袁发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NF-γ、IL-4、IL-10)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0例正常人和25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轻中度系膜增生性非IgA肾小球肾炎)外周静脉血血清INF-γ、IL-4、IL...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NF-γ、IL-4、IL-10)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0例正常人和25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轻中度系膜增生性非IgA肾小球肾炎)外周静脉血血清INF-γ、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NF-γ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多(P<0.01),而IL-10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5),IL-4分泌水平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INF-γ/IL-4、INF-γ/IL-10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可能参与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NF-Γ IL-4 IL-10
原文传递
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亚莉 姜莎莎 +2 位作者 冯婕 牛丹 冯学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60-3362,共3页
目的了解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比两者的临床表现,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IgA肾病(IgA肾病组)及MsPGN(MsPGN组... 目的了解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比两者的临床表现,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IgA肾病(IgA肾病组)及MsPGN(MsPG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表现类型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男性多见;IgA肾病组的年龄较MsPGN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临床表现:IgA肾病组水肿、胆固醇升高、血中IgG降低的发生率低于MsPGN组,而血尿、血压升高、血中IgA升高的发生率高于MsPG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IgA肾病组的尿蛋白定量、血中C3水平低于MsPGN组,而血浆清蛋白、血中IgA水平及血中IgA/C3比值高于MsPG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1)两种疾病均以中青年男性多见,IgA肾病患者的年龄较轻。(2)IgA肾病患者易发生血尿、高血压、血中IgA升高,而MsPGN患者易发生水肿;IgA肾病以慢性肾炎常见,而MsPGN以肾病综合征为主。(3)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均与血浆清蛋白、IgG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4)血中IgA水平及血中IgA/C3比值对IgA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对比分析 IGA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丹芍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血、尿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伍新林 李俊彪 +3 位作者 刘奔流 莫穗林 许元文 彭文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讨丹芍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模型血、尿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IP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大鼠抗胸腺细胞抗体肾炎 (抗Thy 1抗体肾炎 )模型组 ,丹芍丸组 ,正常对照组。前两组均参加造模 ,... 目的 :探讨丹芍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模型血、尿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IP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大鼠抗胸腺细胞抗体肾炎 (抗Thy 1抗体肾炎 )模型组 ,丹芍丸组 ,正常对照组。前两组均参加造模 ,丹芍丸组在造模开始后每日灌胃给予丹芍丸药液 ,第 2 8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尿MIP 1α水平。结果 :丹芍丸组的血、尿MIP 1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结论 :丹芍丸能降低大鼠MsPGN模型血、尿MIP 1α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芍丸 大鼠 系膜增生性肾炎 尿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表达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参地颗粒调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T细胞亚群平衡并下调足细胞足萼糖蛋白水平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亿平 张磊 +4 位作者 王东 魏玲 金华 章雪莲 胡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s PGN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和正常组。参地颗粒组按4 g/(kg·d)灌胃,...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s PGN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和正常组。参地颗粒组按4 g/(kg·d)灌胃,缬沙坦组按10.3 mg/(k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温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常规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7和尿足萼糖蛋白(PCX)、B7-1水平及肾脏组织中钙调磷酸酶(Ca N)含量。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CD8+T细胞水平,血清IL-2、IL-17和尿PCX、B7-1水平及肾脏组织中Ca N含量均高于正常组;缬沙坦组和参地颗粒组以上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模型组全血CD4+T细胞及血清IL-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缬沙坦组和参地颗粒组以上指标均高于模型组,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结论参地颗粒可有效降低Ms PGN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可能与增加CD4+T细胞数量,降低血清IL-2、IL-17及尿PCX、B7-1水平和肾脏组织中Ca N的表达,增加血清IL-4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参地颗粒 T细胞亚群 足细胞
原文传递
商陆皂甙甲治疗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克非 张亮 +4 位作者 吴雄飞 张祥贵 于泓 易杨华 赵士启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2-664,共3页
目的 观察商陆皂甙甲 (Es A)对 Wistar大鼠抗 -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鼠抗 -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 ,随机分为 Es A治疗组、地塞米松 (DXM)治疗组、未治疗组 (模型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 Es A、DX... 目的 观察商陆皂甙甲 (Es A)对 Wistar大鼠抗 -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鼠抗 -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 ,随机分为 Es A治疗组、地塞米松 (DXM)治疗组、未治疗组 (模型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 Es A、DXM治疗 7d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2 4 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所有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尿蛋白定量升高、有核细胞计数增多及系膜区面积扩张均具显著性差异 (P<0 .0 0 1~0 .0 5 ) ;Es A、DXM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 ,尿蛋白定量降低、有核细胞计数减少及系膜区面积减小具显著性差异(P<0 .0 0 1~ 0 .0 1)。结论  Es A对大鼠抗 - Thy1.1肾炎有减少尿蛋白排泄、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皂甙甲 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水蛭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探讨 被引量:30
13
作者 任现志 汪受传 翟文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探讨水蛭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的理论基础。从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观察和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阐述瘀血在MsPGN发病中的形成机制和地位 ,认为活血化瘀的水蛭是治疗MsPGN的有效药物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治疗 PGN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水蛭 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 现代药理研究 有效药物
下载PDF
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盛梅笑 林琳 +2 位作者 贺亚敏 许陵冬 陶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84,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MsPGN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图文分析软件参照Katafuchi积分对126例MsPGN患者的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从气虚证(包括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瘀血证角度分析中医证候与肾... 目的:观察原发性MsPGN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图文分析软件参照Katafuchi积分对126例MsPGN患者的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从气虚证(包括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瘀血证角度分析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结果:气虚证肾小管萎缩积分高于非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积分高于非气阴两虚,湿热证系膜细胞增生、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积分高于非湿热证,瘀血证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积分高于非瘀血证,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PGN肾脏病理积分可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中医辨证 肾脏病理 客观化指标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志强 方敬 +3 位作者 刘丽 范焕芳 丁奇峰 张秀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青风藤提取物青藤碱(sinom en ine,SIN)对实验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的肾功能保护和病理形态学改善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慢性血清病性M sPG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青藤碱组、雷公藤多甙组,应用... 目的探讨青风藤提取物青藤碱(sinom en ine,SIN)对实验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的肾功能保护和病理形态学改善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慢性血清病性M sPG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青藤碱组、雷公藤多甙组,应用三氯乙酸法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光镜、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组TP、ALB、BUN、Scr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学观察也显示青藤碱组较模型组损害减轻;并且青藤碱组与雷公藤多甙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形态学观察无明显差别。结论青藤碱能够保护病鼠肾功能,有效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林 黄松明 +2 位作者 赵三龙 冯泉城 丁桂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74-1175,1180,共3页
目的探讨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组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改变及迷迭香酸(RAD)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将ATS经尾静脉注射模型组大鼠,诱导其发生MsPGN模型,并以RAD干预。实验设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组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改变及迷迭香酸(RAD)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将ATS经尾静脉注射模型组大鼠,诱导其发生MsPGN模型,并以RAD干预。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组、单纯RAD组和RAD干预组。利用分光法分别测定肾脏组织匀浆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肾炎模型的肾脏组织中MDA水平升高,SOD减少;RAD干预后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增加。结论氧自由基及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在MsPGN起病中起重要作用,而RAD则能抑制肾炎的上述改变,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亿平 陈成 +3 位作者 王东 吕勇 任克军 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7-1490,1496,共5页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除不合格3只,共36只大鼠成功建立MsPG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2只。参地颗粒组给予0. 4 g/(100 g·d)灌胃,缬沙坦组给予1. 03 mg/(100 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温水灌胃。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IL-6、干扰素-γ(IFN-γ)、CTLA-4、B7-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低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肾组织病理示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模型组轻,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FN-γ、B7-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IL-6、IFN-γ、B7-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结论: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机理可能与抑制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B7-1 细胞因子 参地颗粒
下载PDF
c-myc与Bcl-2在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内的表达 被引量:10
18
作者 祝葆华 陈孝文 +2 位作者 唐德燊 江黎明 吴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6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 :探讨 SD大鼠抗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实验模型肾小球内 c-myc与 Bcl-2的表达在其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用 SD大鼠胸腺细胞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 (ATS) ,再将 ATS经尾静脉注射给 SD大鼠 ,诱导其发生系... 目的 :探讨 SD大鼠抗 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实验模型肾小球内 c-myc与 Bcl-2的表达在其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用 SD大鼠胸腺细胞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 (ATS) ,再将 ATS经尾静脉注射给 SD大鼠 ,诱导其发生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用 HE和 PASM染色法计算肾小球内细胞数 ,用免疫组化法系膜区 c-m yc及Bcl-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肾小球内均有 c-myc和 Bcl-2不同程度的表达 ;实验组肾小球内 c-myc和 Bcl-2的表达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在大鼠 Ms PGN实验模型中 ,c-m yc及 Bcl-2的高表达参与了肾小球系膜增生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Thy1.1 系膜增生性肾炎 实验模型 C-MYC BCL-2 表达
下载PDF
肾纤康汤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夏玉 贺学林 +2 位作者 范永升 田炯 王苏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3-674,共2页
目的:探讨利湿行瘀、益气养阴立法组成的肾纤康汤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MsPGN患者60例,随机分成肾炎对照组、苯那普利组及肾纤康组,并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清TGF-β_1变... 目的:探讨利湿行瘀、益气养阴立法组成的肾纤康汤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MsPGN患者60例,随机分成肾炎对照组、苯那普利组及肾纤康组,并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清TGF-β_1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与肾纤康组治疗后血清TGF-β_1水平均显著下凋(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肾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肾纤康汤可能具有抗TGF-β_1作用,对延缓肾损害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肾纤康汤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血清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亿平 朋红霞 +3 位作者 王东 金华 魏玲 任克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中的影响及参地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参地颗粒组(n=8)、贝那普利组(n=9)、模型组(n=8)和正常组(n=13)。参地...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中的影响及参地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参地颗粒组(n=8)、贝那普利组(n=9)、模型组(n=8)和正常组(n=13)。参地颗粒组按0.4 g/(100 g·d)灌胃,贝那普利组按0.15 mg/(100 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2周。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脏组织中ROS、MDA、SOD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 p65、MCP-1、FN的表达情况。结果:参地颗粒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U-Pro/24 h、ROS、MDA含量及肾组织中NF-κB p65、MCP-1、FN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SOD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可显著降低U-Pro/24 h、ROS、MDA含量及肾组织中NF-κB p65、MCP-1、FN水平(P<0.01或P<0.05),升高SOD含量(P<0.05),参地颗粒组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Ms PGN大鼠的发病过程有氧化应激介导NF-κB信号活化的参与,参地颗粒在延缓Ms PGN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参地颗粒 氧化应激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