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莎剧汉译的形式追求——探讨莎剧素体诗的移植 被引量:8
1
作者 蓝仁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07,共5页
莎剧是诗剧,素体诗的移植是诗体译本的关键。自1948年孙大雨先生的《黎琊王》诗体译本问世以来,20世纪里陆续有卞之琳、方平、林同济、杨烈等先生先后推出一部或多部莎剧诗体译本。纵观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孙大雨、卞... 莎剧是诗剧,素体诗的移植是诗体译本的关键。自1948年孙大雨先生的《黎琊王》诗体译本问世以来,20世纪里陆续有卞之琳、方平、林同济、杨烈等先生先后推出一部或多部莎剧诗体译本。纵观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孙大雨、卞之琳、方平为代表的严格以音组/音顿代音步、避免用韵的异化派,林同济、杨烈为代表的以保留音步、韵脚散押的归化派。审视这两种倾向所作的努力,探讨其成就和局限,进一步探索莎剧素体诗在中国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体诗 移植 异化与归化 深入探索
下载PDF
论英语素体诗汉译的形式要求——以戴那·乔亚《清点孩子》的译文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查建明 郑长贵 《新余高专学报》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作为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基础研究,素体诗的汉译策略在形式上可以设定"兼顾顿数与字数"的量化标准,还应该使译文尽可能体现句中停顿与跨行、节奏替换与缺省等原作中有意义标记的文体特征。
关键词 汉译 素体诗 《清点孩子》
下载PDF
莎士比亚悲剧的素体诗和卞之琳的诗译
3
作者 彭建华 邢莉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1-76,共6页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主要用素体诗,每行抑扬格五音步,不押脚韵,但也常出格或轻重倒置。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翻译是一次成功的白话诗体迻译尝试,即主要追求英诗规则的移植,尤其是音节的顿(音组)和押韵,亦步亦趋,刻意求似,表现出鲜明的...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主要用素体诗,每行抑扬格五音步,不押脚韵,但也常出格或轻重倒置。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翻译是一次成功的白话诗体迻译尝试,即主要追求英诗规则的移植,尤其是音节的顿(音组)和押韵,亦步亦趋,刻意求似,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卞之琳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悲剧 白话 素体诗 卞之琳式
下载PDF
英语素体诗汉译:方法、争论与焦虑——基于弥尔顿《失乐园》汉译史的考察
4
作者 胡志国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诗体,即素体诗,或称无韵诗,兼具格律诗的严谨和自由诗的洒脱,如何将其译为汉语让翻译家煞费苦心。翻译方法之丰富、论战之激烈、焦虑之深切,让弥尔顿《失乐园》汉译史成为考察英语素体诗翻译的极佳案例。尽管翻译... 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诗体,即素体诗,或称无韵诗,兼具格律诗的严谨和自由诗的洒脱,如何将其译为汉语让翻译家煞费苦心。翻译方法之丰富、论战之激烈、焦虑之深切,让弥尔顿《失乐园》汉译史成为考察英语素体诗翻译的极佳案例。尽管翻译家至今没能探索出一套人们普遍认可的办法,但种种尝试加深了对英汉差异的认识,为后来的译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体诗汉译 弥尔顿 《失乐园》
下载PDF
求是与务实——追寻汉译莎士比亚诗剧的语言形式
5
作者 穆诗雄 《英语研究》 2005年第3期23-27,共5页
翻译文体对于莎剧汉译至关重要。现有的诗体翻译和散文体翻译,并无根本性差别。诗的形式是不可译的。分析表明,力图以音组或以顿代步的概念汉译音步,既缺乏理论依据,也缺乏实绩。诗体翻译是力图用汉语模仿英语诗的音步,或用新诗形式对... 翻译文体对于莎剧汉译至关重要。现有的诗体翻译和散文体翻译,并无根本性差别。诗的形式是不可译的。分析表明,力图以音组或以顿代步的概念汉译音步,既缺乏理论依据,也缺乏实绩。诗体翻译是力图用汉语模仿英语诗的音步,或用新诗形式对应素体诗格律。汉译莎剧采用诗体好还是散文体好,目前还难以下结论。坚持诗体翻译的译者还须继续努力,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汉语诗的格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体 音组 以顿代步 素体诗
下载PDF
《罗密欧与朱丽叶》汉译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会军 郑庆珠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8,共8页
明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莎剧汉译再次引起学界关注。本文拟以Romeo and Juliet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全面梳理该剧的汉译情况,结合具体的译例考察各个译本的翻译特色;另一方面则着重探讨该剧翻译在敏感内容的传递、尾韵的再现、十四行... 明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莎剧汉译再次引起学界关注。本文拟以Romeo and Juliet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全面梳理该剧的汉译情况,结合具体的译例考察各个译本的翻译特色;另一方面则着重探讨该剧翻译在敏感内容的传递、尾韵的再现、十四行诗的处理以及素体诗的翻译等问题上,不同译者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译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文章力求以点带面、管中窥豹,对莎剧汉译的整体情况形成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引发对一些具体的翻译原则的探讨,以及对于文学名著重译之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剧汉译 敏感内容 尾韵 十四行 素体诗
下载PDF
《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红英 于治领 张东力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3期106-107,共2页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其中以朱生豪先生与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通过素体诗和双关语两个方面对莎剧《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进行研究,...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其中以朱生豪先生与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通过素体诗和双关语两个方面对莎剧《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进行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存在明显差异。翻译诗学、译者的翻译思想、读者的审美期待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素体诗 双关语
下载PDF
侠骨柔肠 百世流芳——赏析弥尔顿的作品《失乐园》与《梦亡妻》
8
作者 李忠霞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素体诗的特点在弥尔顿代表作《失乐园》中得到充分发挥。弥尔顿擅长运用拉丁词汇、拉丁句式、倒装以及长句,因此形成了庄严体诗风。他的侠骨斗志在在《失乐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弥尔顿的另一部代表作为意大利体十四行诗《梦亡妻》,《... 素体诗的特点在弥尔顿代表作《失乐园》中得到充分发挥。弥尔顿擅长运用拉丁词汇、拉丁句式、倒装以及长句,因此形成了庄严体诗风。他的侠骨斗志在在《失乐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弥尔顿的另一部代表作为意大利体十四行诗《梦亡妻》,《梦亡妻》的写作特点和主题意义可以体现在音韵方面、用典方面以及宗教影响方面。在《梦亡妻》中读者会看到弥尔顿善良温柔的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体诗 倒装 长句
下载PDF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莎翁——莎士比亚戏剧中译的新探索
9
作者 冯倾城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7-107,共1页
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将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朱生豪有着不朽功勋。除了朱生豪才华横溢的心血之作,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 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将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朱生豪有着不朽功勋。除了朱生豪才华横溢的心血之作,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体诗 梁实秋 朱生豪
下载PDF
奥地利剧作家弗朗茨·格里帕泽
10
作者 邵雪萍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格里帕泽曾在维也纳大学修习法律,并在政府服务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1856年从政府部门退休,1817年,格里帕泽的悲剧《祖先》首演便引起了公众的兴趣。此前,他已用素体诗写过《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一剧,该剧... 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格里帕泽曾在维也纳大学修习法律,并在政府服务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1856年从政府部门退休,1817年,格里帕泽的悲剧《祖先》首演便引起了公众的兴趣。此前,他已用素体诗写过《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一剧,该剧和他后来的剧作一样,呈现了静谧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与积极行动的生活之间的鲜明对比。《祖先》采用了扬抑格的西班牙诗歌形式写成,具有当时流行的“命运悲剧”的许多外在特征,但人物本身要为自身的毁灭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兰奇 维也纳大学 命运悲剧 外在特征 卡斯蒂利亚 西班牙 弗朗茨 素体诗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慧 《作家》 2015年第6X期186-187,共2页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全世界最杰出的文学家。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但是他的作品依旧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吸引着研究者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价值。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究莎士比亚的艺术魅力,认为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全世界最杰出的文学家。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但是他的作品依旧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吸引着研究者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价值。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究莎士比亚的艺术魅力,认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主体采用素体诗的形式营造诗化意蕴、使用大量词汇创造了丰富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用适合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塑造真实的形象是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主要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素体诗 修辞 个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