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菲亚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王焕中 董进 +1 位作者 孟晓宇 王晶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探讨索菲亚(SOFIA)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管再通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6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抽吸组(6... 目的:探讨索菲亚(SOFIA)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管再通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6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抽吸组(64例)和支架组(102例),抽吸组采用SOFIA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支架组采用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再通成功率、一次成功再通率及穿刺到再通时间,术前和术后24h、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抽吸组一次成功再通率更高,穿刺到再通时间更短(P<0.05)。两组NIHSS评分的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比较(P<0.05)。抽吸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良好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支架取栓治疗相比,SOFIA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治疗AIS,可以提高一次成功再通率,缩短穿刺到再通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菲亚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 支架取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再通率 预后
下载PDF
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联合Aperio取栓支架在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卓峻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联合Aperio取栓支架在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联合Aperio取栓支架在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治疗,观察组接受Aperio取栓支架联合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预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等。结果:观察组的血栓逃逸率〔10.00%(5/50)〕、病死率〔6.00%(3/50)〕、病变残余狭窄率〔8.00%(4/50)〕均低于对照组〔26.00%(13/50)、20.00%(20/50)、26.00%(13/50)〕,血管再通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8.00%(39/50)〕,P<0.05。观察组的术后颅内出血率〔8.00%(4/50)〕与对照组的术后颅内出血率〔10.00%(5/50)〕相比,P>0.05。治疗前,两组的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MAR)、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MAR)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P-MAR、AA-MA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进行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治疗,Aperio取栓支架联合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脑梗死能更好地清除血栓,提升血管再通率,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路导管 负压 Aperio取支架 大动脉闭塞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敏真 陈长兵 +1 位作者 张文胜 何锦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4期2106-2109,共4页
目的探究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抽吸组15例与联合治疗组5例。单纯抽吸组男9例,女6... 目的探究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抽吸组15例与联合治疗组5例。单纯抽吸组男9例,女6例,年龄(67.3±12.8)岁;联合治疗组男3例,女2例,年龄(68.5±14.2)岁。单纯抽吸组在穿刺后仅给予单纯抽吸血栓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反复抽吸不通的情况下联合支架取栓术。评估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成功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发病到血管再通的时间、血管开通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单纯抽吸组和联合治疗组从股动脉穿刺成功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分别为23(15,37)min和33(29,51)min,单纯抽吸组要比联合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3,P=0.013)。术后24 h两组NIHSS评分为10(5,13)分比8(3,9)分(Z=-0.893,P=0.138),术后7 d两组NIHSS评分为7(2,12)分比5(3,7)分(Z=-1.738,P=0.127),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颅内出血和血栓逃逸发生率分别为20.00%(1/5)、0.00%(0/5),单纯抽吸组为20.00%(3/15)、13.33%(2/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单纯支架取栓或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来说,采用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具有相似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且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ia通路导管 大脑中动脉 吸术 机械取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抽吸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陈华 莫程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抽吸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AC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于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患者(42例)使... 目的分析抽吸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AC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于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患者(42例)使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B组患者(43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行SOFIA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治疗。两组均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总有效率和血管再通率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SOFIA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CI疗效确切,血管再通率高,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SOFIA通路导管吸取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