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孢子紫外诱变选育秀珍菇新菌株
1
作者 闫静 王伟科 +2 位作者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
为缓解高温胁迫对南方地区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影响,开展秀珍菇耐高温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台秀5766为亲本,采用孢子紫外线诱变、多孢自交、高温筛选、系统选育等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获得秀珍菇耐高温新菌株。经拮抗试验、分子遗传鉴定和出... 为缓解高温胁迫对南方地区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影响,开展秀珍菇耐高温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台秀5766为亲本,采用孢子紫外线诱变、多孢自交、高温筛选、系统选育等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获得秀珍菇耐高温新菌株。经拮抗试验、分子遗传鉴定和出菇筛选获得耐高温菌株P71。经rDNA ITS测序,其序列长度为693 bp,在GeneBank中经BLAST比对确定其为侧耳属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该菌株菌丝在35℃条件下培养,显微镜观察未发现菌丝收缩、变形、受损情况,且菌丝洁白、生长势较强,15 d内能缓慢生长。在35~38℃高温条件下出菇,P71菌株前2潮菇产量和单菇质量均显著优于亲本台秀5766。由此可见,新菌株P71与亲本台秀5766相比,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均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在南方地区进行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从而突破秀珍菇耐高温品种短缺造成的产业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紫外诱变 耐高温菌株 品种选育
下载PDF
羊肚菌菌丝的紫外诱变及高产多糖菌株筛选
2
作者 阮永海 许腾龙 钱森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筛选优良的羊肚菌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处理羊肚菌菌丝体,通过探究诱变后的菌丝体生长势与多糖含量,筛选菌丝生长速度快、多糖含量高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的菌丝多糖形貌特征、红外光谱、抗氧化活性以及菌丝的生长温度进行分析。结果... 为筛选优良的羊肚菌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处理羊肚菌菌丝体,通过探究诱变后的菌丝体生长势与多糖含量,筛选菌丝生长速度快、多糖含量高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的菌丝多糖形貌特征、红外光谱、抗氧化活性以及菌丝的生长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挑选的45株诱变菌株中,筛选得到6株生长势较好的菌株,其与出发菌株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中,YY-1、YY-2、YY-3、YY-4和YY-5菌株菌丝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YY-3、YY-4和YY-5菌株菌丝体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YY-3菌株菌丝体多糖呈扁平状,具有一般多糖的红外光谱特征,且具有较好的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YY-3菌株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4℃。研究表明,通过紫外诱变可以筛选得到生长势较好、多糖含量较高的羊肚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紫外诱变 多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紫外诱变产脲酶菌株加固粉土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建伟 赵聪聪 +3 位作者 尹悦 石磊 边汉亮 韩智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00-2509,共10页
为提高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的固化效果,采用紫外诱变技术对产脲酶菌株进行改良,筛选出优良菌株。随后结合先拌和菌液后滴注胶结液(尿素和氯化钙)的方式,运用改良后菌株来固化粉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碳酸钙含量测定... 为提高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的固化效果,采用紫外诱变技术对产脲酶菌株进行改良,筛选出优良菌株。随后结合先拌和菌液后滴注胶结液(尿素和氯化钙)的方式,运用改良后菌株来固化粉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碳酸钙含量测定和微观试验分析,来对比诱变前后菌株固化粉土的效果。结果表明:紫外诱变技术可以有效改良产脲酶菌株的性能,使菌株的脲酶活性、矿化生成的碳酸钙含量得到提高;使用紫外诱变后菌株来固化粉土,可显著提高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该研究从源头来选育优良菌株,有效提高了MICP技术的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巴氏芽孢八叠球菌 脲酶活性 碳酸钙含量 粉土固化
原文传递
普鲁兰多糖产生菌出芽短梗霉的紫外诱变及其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廷彬 殷海松 +1 位作者 张琳 乔长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8-196,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普鲁兰多糖的产量,该文以出芽短梗霉CGMCC 3337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高产普鲁兰多糖突变株UV-10,普鲁兰多糖产量稳定在(75.28±0.79)g/L,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响应面等试验探究高产普鲁兰多糖... 为进一步提高普鲁兰多糖的产量,该文以出芽短梗霉CGMCC 3337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高产普鲁兰多糖突变株UV-10,普鲁兰多糖产量稳定在(75.28±0.79)g/L,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响应面等试验探究高产普鲁兰多糖的最适培养基及条件。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量提高了25.26%。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得到最适培养基组成:蔗糖150 g/L,牛肉粉4.17 g/L,MgSO_(4)·7H_(2)O 0.76 g/L,K_(2)HPO_(4)8.58 g/L,FeSO_(4)·7H_(2)O 0.03 g/L。优化后培养基多糖产量达到97.6 g/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普鲁兰多糖 紫外诱变 菌种筛选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UVC紫外诱变对蝙蝠蛾拟青霉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5
作者 王涛 李秀璋 +3 位作者 陈建博 梁静 唐楚煜 李玉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目的】为了得到生物量(干重、鲜重、菌落生长速率)、代谢物质(多糖、粗蛋白、腺苷、甘露醇)综合含量更高的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株。【方法】将稀释至10-3浓度的YS-01菌株的孢子悬浮液置于UVC紫外灯(30 W)下30 cm处照... 【目的】为了得到生物量(干重、鲜重、菌落生长速率)、代谢物质(多糖、粗蛋白、腺苷、甘露醇)综合含量更高的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株。【方法】将稀释至10-3浓度的YS-01菌株的孢子悬浮液置于UVC紫外灯(30 W)下30 cm处照射40 s进行诱变处理,初步筛选得到20株菌落生长较快、生物量较多、色泽较好、菌落形状较圆的诱变菌株,依次命名为YS-A、YS-B、YS-C、YS-D、YS-E、YS-F、YS-G、YS-H、YS-I、YS-J、YS-K、YS-L、YS-M、YS-N、YS-O、YS-P、YS-Q、YS-R、YS-S、YS-T。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1株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菌丝体干重、鲜重、生长速率和腺苷最优菌株均为YS-A(P<0.05);多糖产量最高菌株为YS-C(P<0.05);腺苷、粗蛋白、甘露醇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P<0.05)。生物量产量最高菌株为YS-A,代谢物产量和综合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YS-A菌株10代内干重、鲜重、菌丝体生长速率遗传稳定性良好;YS-C菌株10代内多糖产量遗传稳定性良好。YS-B菌株10代内菌丝体生长速率和甘露醇产量遗传稳定性良好;干重、鲜重和腺苷9代内遗传较为稳定;多糖和粗蛋白8代内遗传较为稳定。【结论】YS-A菌株可用于以菌丝体干重、鲜重、生长速率、腺苷和生物量产量为目的的菌株;YS-C可用于以多糖产量为目的的菌株;YS-B可用于以腺苷、粗蛋白、甘露醇、代谢物产量和综合产量为目的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紫外诱变 代谢物 生物量 蝙蝠蛾拟青霉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与紫外诱变选育研究
6
作者 李婕 李敏 +4 位作者 汪玲玲 周鹤 张欣莹 付文翔 邹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6-81,共6页
试验旨在拟从腐朽木材和腐质土壤中获得1种高效的纤维素酶生产菌,利用紫外线诱变技术对其进行改造。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酶活性试验,筛选出2株纤维素酶产率较高的菌(菌株HS5、菌株1)。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菌株HS5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 试验旨在拟从腐朽木材和腐质土壤中获得1种高效的纤维素酶生产菌,利用紫外线诱变技术对其进行改造。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酶活性试验,筛选出2株纤维素酶产率较高的菌(菌株HS5、菌株1)。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菌株HS5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菌株1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在固体产酶培养基中,以水稻秸秆为唯一的碳源,28℃培养4 d后,HS5滤纸酶(FPA)的酶活为306 U/g,羟甲基化纤维素(CMC)的酶活为592.2 U/g;菌株1的FPA酶活为214.2 U/g,CMC酶活为523.8 U/g,表现出了较好的降解纤维素的能力。紫外诱变处理得到产酶能力提高的突变菌株为UR-07和URM-13。与原始菌株相比,UR-07的FPA和CMC酶活分别比原始菌株HS5提高了15.86%、16.68%,URM-13的FPA和CMC酶活比菌株分别提高了26.94%、19.03%。研究表明,经紫外诱变后,产纤维素酶真菌的产酶能力有所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两株菌株在纤维素酶的生产和纤维素类物质降解菌剂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黄曲霉 纤维素酶 真菌选育 紫外诱变
原文传递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灵芝新菌种的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刚 杨凡 +2 位作者 李瑞雪 徐志祥 李宝健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对灵芝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 ,经过粗筛和精筛后 ,从中选出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的两株诱变株 430 2 0 #和 430 2 6#。经过 1 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及其摇瓶试验和连续 3次 3t罐的中试试验 ,表明所得诱变株为比原始菌株... 对灵芝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 ,经过粗筛和精筛后 ,从中选出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的两株诱变株 430 2 0 #和 430 2 6#。经过 1 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及其摇瓶试验和连续 3次 3t罐的中试试验 ,表明所得诱变株为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高多糖含量的灵芝生产菌株。本研究为选育适合发酵的灵芝生产菌种提供了一种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育种 菌种
下载PDF
灵芝三萜高产菌株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 被引量:23
8
作者 朱芬 陈军 +3 位作者 师亮 李玉祥 陈孝 赵明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HG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的9株诱变株;通过10次PDA斜面继代培养、液体培养以及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了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稳定提高...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HG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的9株诱变株;通过10次PDA斜面继代培养、液体培养以及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了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稳定提高的诱变株UV-3,该菌株在栽培袋中的菌丝生长速率及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分别比出发菌株高58.6%和29.4%。SRAP-PCR结果表明,诱变株UV-3与出发菌株相比,DNA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紫外诱变 三萜 栽培 SRAP-PCR
下载PDF
产胞外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紫外诱变育种 被引量:34
9
作者 谢凤行 赵玉洁 +2 位作者 周可 张峰峰 李亚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能力,从养虾池、混养池及污染河流的底质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2株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淀粉降解试验筛选到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H4和H5,菌株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8.66,37.10 U/mL。以筛选到H4和H5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能力,从养虾池、混养池及污染河流的底质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2株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淀粉降解试验筛选到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H4和H5,菌株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8.66,37.10 U/mL。以筛选到H4和H5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H4和H5进行连续诱变筛选产淀粉酶高的突变株。结果发现,第一次诱变后突变株的酶活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07%和111%;经过第二次诱变后,H4的突变株H4Ⅱa,H5的突变株H5Ⅱa和H5Ⅱb的产酶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47%,136%和135%,酶活达56.95,50.47和50.02 U/mL,说明紫外连续诱变有利于突变株产酶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淀粉酶 枯草芽孢杆菌 分离 筛选 紫外诱变
下载PDF
紫外诱变赤灵芝原生质体选育高产有机锗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董玉玮 苗敬芝 +2 位作者 曹泽虹 高明侠 吕兆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88-192,共5页
对赤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紫外诱变育种、筛选有机锗高产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龄96h,复合酶液浓度为2%溶壁酶、1%蜗牛酶和1%纤维素酶,温度31℃,时间2h,获得赤灵芝原生质体产量为4.33×... 对赤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紫外诱变育种、筛选有机锗高产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龄96h,复合酶液浓度为2%溶壁酶、1%蜗牛酶和1%纤维素酶,温度31℃,时间2h,获得赤灵芝原生质体产量为4.33×106个/ml,再生率达0.00275%。原生质体最佳紫外诱变条件为:15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30s,致死率为66.7%。最终选育出3株高产有机锗诱变株,有机锗含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3.58%、105.87%、10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原生质体 赤灵芝 有机锗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紫外诱变育种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永杰 李顺鹏 +1 位作者 沈标 赵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35-637,共3页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经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出突变菌株P12 .在θ=30℃,溶解氧ρ(O2) =2 .5 mg L-1 的培养条件下,3 d 内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80 .1...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经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出突变菌株P12 .在θ=30℃,溶解氧ρ(O2) =2 .5 mg L-1 的培养条件下,3 d 内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80 .1%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将近10%的降解率.农药斜面连续传代10 次,降解活力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降解菌 紫外诱变 突变株 地衣芽孢杆菌
下载PDF
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尹婷 徐秉良 +2 位作者 梁巧兰 古丽君 李荣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为获得对杀菌剂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测定了深绿木霉T2菌株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选择出了最敏感的杀菌剂-速克灵。同时通过紫外光照射挑选出突变菌株,并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800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 为获得对杀菌剂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测定了深绿木霉T2菌株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选择出了最敏感的杀菌剂-速克灵。同时通过紫外光照射挑选出突变菌株,并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800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强的菌株:T2-1,T2-2,T2-5和T2-6。10次转化、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产孢数量的测定和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此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其中T2-6菌株显著优于其他3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木霉 耐药性 灰葡萄孢菌 紫外诱变 药剂驯化
下载PDF
紫外诱变筛选低高级醇和双乙酰含量的啤酒酵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汪志君 高庆 +3 位作者 方维明 姜涌明 颜荣林 周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根据酵母相关代谢途径,将降低高级醇和双乙酰含量为目的进行育种。采用紫外诱变方法对啤酒酵母进行处理,用乳酸平板、麦芽汁-碳酸钙平板、TTC上层平板进行显色分离,最终得到1株高级醇产量降低约30%、双乙酰含量亦较低的新菌株。
关键词 啤酒酵母 紫外诱变 高级醇 双乙酰
下载PDF
酱油曲霉孢子原生质体的制备与紫外诱变育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潘力 李立风 +2 位作者 彭昶 叶燕锐 王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共4页
由1株分离、纯化自曲精的酱油曲霉的分生孢子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紫外诱变,得到7株中性蛋白酶活提高幅度较大的紫外突变株U系,中性蛋白酶活最高的1株达到6 197.4U,为出发株的1.94倍。对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孢子生长旺盛的... 由1株分离、纯化自曲精的酱油曲霉的分生孢子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紫外诱变,得到7株中性蛋白酶活提高幅度较大的紫外突变株U系,中性蛋白酶活最高的1株达到6 197.4U,为出发株的1.94倍。对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孢子生长旺盛的新鲜斜面培养物(培养5 d左右)制备孢子悬浮液;采用25 mmol/L-巯基乙醇+5 mmol/L Na2EDTA体系预处理20 min;酶解条件是:1%溶菌酶+1%蜗牛酶+1%纤维素酶,山梨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0.6 mol/L,pH6.88),酶解温度33℃,酶解5 h;再生培养基为0.6 mol/L NaCl高渗透压豆汁培养基,涂布法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曲霉 中性蛋白酶活 分生孢子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下载PDF
两株钝顶螺旋藻紫外诱变株的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建宏 郑卫 +3 位作者 倪霞 翁永萍 潘欣 浩云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6-490,共5页
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了两株优良的稳定钝顶螺旋藻突变株M1 - 3和M5-1。与出发株相比 ,M 5- 1较粗大 ,M1 - 3较细 ,但很长 ,藻体螺旋数超过 40 ;两株突变株的生长速度和光合放氧速率均有显著提高 ;M1 - 3的藻蓝蛋白含量高于出发藻... 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了两株优良的稳定钝顶螺旋藻突变株M1 - 3和M5-1。与出发株相比 ,M 5- 1较粗大 ,M1 - 3较细 ,但很长 ,藻体螺旋数超过 40 ;两株突变株的生长速度和光合放氧速率均有显著提高 ;M1 - 3的藻蓝蛋白含量高于出发藻株 2 0 2 % ;突变株的长碳连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出发藻株 ,总脂中M 1 - 3含花生四烯酸 (2 0∶4) 4 93 %、M5- 1含EPA(2 0∶5) 2 49%。两株突变株对NH+4和Zn2 +的抗性也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紫外诱变 藻蓝蛋白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紫外诱变选育高活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及其降解饲料能力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晓云 王慧 +2 位作者 赵燕 陈红菊 季相山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1357,共7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C2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培育蛋白酶活性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评价其降解饲料的能力。结果表明:(1)经6次紫外诱变,突变菌株B38的...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C2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培育蛋白酶活性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评价其降解饲料的能力。结果表明:(1)经6次紫外诱变,突变菌株B38的透明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之比(H/C值)达到6.42,提高了2.13倍;(2)福林酚法测得B38的蛋白酶活性为86.82 U/m L,是出发菌株BC2的3.14倍,但紫外诱变对B38纤维素酶活性影响不显著;(3)连续传代培养10代后发现B38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能力保持稳定,证明诱变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4)利用凯氏定氮法评价B38降解饲料蛋白的能力,发现与BC2相比,B38降解饲料中可溶性蛋白的能力提高了2.57倍,而降解不溶性蛋白的能力变化不大。本研究诱变选育的枯草芽孢杆菌B38为开发优良的水产微生态制剂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蛋白酶 紫外诱变 蛋白降解率 虾池底泥
下载PDF
高盐稀态酱油专用米曲霉的紫外诱变选育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达玉 段献银 +1 位作者 黄丹 周晓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以从酱油厂曲池中分离纯化的A3、A6、A18、A23和A27米曲霉菌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后,通过初筛、复筛和遗传稳定性试验,筛选获得1株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高且遗传稳定的变异菌株A3U-12.该菌株蛋白酶活力1 245.17U/g及糖化酶活力831.28U... 以从酱油厂曲池中分离纯化的A3、A6、A18、A23和A27米曲霉菌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后,通过初筛、复筛和遗传稳定性试验,筛选获得1株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高且遗传稳定的变异菌株A3U-12.该菌株蛋白酶活力1 245.17U/g及糖化酶活力831.28U/g,分别是同培养条件下的沪酿3.042酶活力的1.21倍和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态 米曲霉 紫外诱变 选育
原文传递
提高产抗生素链霉菌紫外诱变正变率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雪昌 汪志芸 +2 位作者 周婕 朱旭芬 钱凯先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9-504,共6页
将UV诱变了的产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sp.)AP19 1菌株之孢子,置于适宜的生长温度27℃与接近抑制生长的胁迫温度33℃下培养,结果表明:在33℃下生长获得的子代菌株中,产抗生素水平超过其出发菌株的正向突变体所占的比例,明显比在27℃... 将UV诱变了的产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sp.)AP19 1菌株之孢子,置于适宜的生长温度27℃与接近抑制生长的胁迫温度33℃下培养,结果表明:在33℃下生长获得的子代菌株中,产抗生素水平超过其出发菌株的正向突变体所占的比例,明显比在27℃下培养的高。27℃下培养,正向突变体占总子代菌株数的25.8%,而在33℃下培养则为58.1%。用17种随机引物对出发菌株与UV诱变子代菌株进行总DNA的RAPD测验证明,在接近抑制生长的温度33℃下培养获得的子代,发生在其DNA水平上的变异程度比在27℃的要高得多。这一方法能较大幅度提高链霉菌紫外诱变育种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链霉菌经紫外诱变后突变形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链霉菌 正突变体 RAPD
下载PDF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和紫外诱变育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蔡婉玲 田宝玉 +3 位作者 郭菁 蓝灿华 黄薇 黄建忠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筛选水产品加工用蛋白酶产生菌,为酶的的分子改造和水产品加工提供材料基础。方法:通过在富含水产品蛋白的场所的针对性采样,菌落平板筛选结合发酵上清液平板验证以及Folin-酚试剂定量检测确认筛选结果,并通过紫外诱变提高产中性... 目的:筛选水产品加工用蛋白酶产生菌,为酶的的分子改造和水产品加工提供材料基础。方法:通过在富含水产品蛋白的场所的针对性采样,菌落平板筛选结合发酵上清液平板验证以及Folin-酚试剂定量检测确认筛选结果,并通过紫外诱变提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能力。结果:从12份土样中分离187株具有明显蛋白酶活性的单菌落。在挑取的11株透明圈明显的蛋白酶产生菌中,菌株W9在所有菌株中可以稳定产生较高的蛋白酶酶活力,约为1 594U/ml。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后,在突变株中筛选得到一株酶活约为1 845U/ml的W9UV突变株,比野生菌株酶活提高了15.6%。结论:突变菌株W9UV可稳定产生较高的蛋白酶酶活力,发酵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蛋白加工 中性蛋白酶 酶活 紫外诱变
下载PDF
紫外诱变选育高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 被引量:26
20
作者 牛春华 高岩 +2 位作者 李玉秋 王成业 王景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69,共3页
紫外线辐射是目前最为广泛的物理诱变因子之一,其引起菌体DNA结构变化的形式很多,如DNA链的断裂、碱基的破坏等,但最主要的作用是使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引起微生物突变或死亡。以实验室保... 紫外线辐射是目前最为广泛的物理诱变因子之一,其引起菌体DNA结构变化的形式很多,如DNA链的断裂、碱基的破坏等,但最主要的作用是使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引起微生物突变或死亡。以实验室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以获取可高效发酵生产蛋白酶的突变株。通过大量筛选及连续传代实验,确定了一株突变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突变株,其蛋白酶产量较出发菌株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