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预处理对硅酸盐水泥浆体早期碳化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施晓晨 水中和 +3 位作者 李浩源 肖勋光 孙涛 王雷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6-792,共7页
预处理是碳化养护制度中的关键步骤,对水泥浆体碳化非常关键。在本文中,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拟碳化养护的水泥试件进行预处理,并与标养预处理对比,测试并分析了硅酸盐水泥浆体的碳化深度、抗压强度、CO_(2)吸收量及水化产物结构形态... 预处理是碳化养护制度中的关键步骤,对水泥浆体碳化非常关键。在本文中,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拟碳化养护的水泥试件进行预处理,并与标养预处理对比,测试并分析了硅酸盐水泥浆体的碳化深度、抗压强度、CO_(2)吸收量及水化产物结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水泥试件经过紫外预处理后的质量损失是标养预处理的5.3倍,而在加速碳化后其碳化深度较标养预处理提高了2.4倍,碳化反应后其质量增加4.5倍,早期强度提高了18.9%,CO_(2)吸收量提高了0.25%。紫外预处理增加了碳化水泥试件高聚合度硅胶(Q 3+Q 4)的含量。因此,紫外预处理可明显加快试件失水和脱钙进程,对水泥试件碳化过程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二氧化碳养护 紫外预处理 标养预处理 碳化深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紫外预处理对饮用水净化PVDF膜生物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夏宏生 周建华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2498-2501,共4页
分别对紫外预处理-混凝-超滤工艺与混凝-超滤短流程膜工艺处理得到的水体污染情况进行了对比,深入探讨了紫外预处理方法对超滤膜生物污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否采取紫外预处理并未引起絮体颗粒尺寸的明显改变;经过紫外预处... 分别对紫外预处理-混凝-超滤工艺与混凝-超滤短流程膜工艺处理得到的水体污染情况进行了对比,深入探讨了紫外预处理方法对超滤膜生物污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否采取紫外预处理并未引起絮体颗粒尺寸的明显改变;经过紫外预处理得到的絮体粒径尺寸平均等于228μm。随着紫外预处理之后膜池中的微生物含量发生了降低。紫外预处理能够降低膜表面的微生物附着量,降低了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从而避免膜的严重污染。采用两种预处理方式得到了具有相近的滤层表面形貌,紫外预处理不会对絮体产生明显影响。细菌浓度比真菌高出了近10倍,说明采用紫外预处理方法不会使膜表面微生物群落发生了较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紫外预处理 超滤膜 生物性能
下载PDF
短流程膜工艺中紫外预处理对膜生物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丁燕燕 王兴 +1 位作者 马百文 梁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近年来,以超滤膜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因其占地面积小、净水效率高备受关注,但随之而来的生物污染问题是阻碍长期运行的瓶颈。基于此,考察了紫外预处理作用下,短流程工艺长期运行条件下的膜污染行为。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紫外预处理(180μ... 近年来,以超滤膜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因其占地面积小、净水效率高备受关注,但随之而来的生物污染问题是阻碍长期运行的瓶颈。基于此,考察了紫外预处理作用下,短流程工艺长期运行条件下的膜污染行为。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紫外预处理(180μW·cm^(-2))能有效减缓短流程膜工艺的生物污染问题。运行60 d后,膜池中微生物的死亡/存活比率由39.90%/60.10%升高至66.40%/33.60%,滤饼层中胞外聚合物浓度为未经紫外预处理时的76.50%。此时,紫外预处理的跨膜压差上升至34.40 kPa,而未经紫外预处理的跨膜压差高达41.50 kPa。然而,紫外预处理由于灭菌范围广和不可持续性,导致膜表面滤饼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几乎无变化。同时,紫外预处理对出水水质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流程膜工艺 饮用水紫外预处理 超滤膜 生物污染
原文传递
紫外光预处理对三维Co/rGO催化剂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郁葱 杨雪芹 +1 位作者 于晓琳 葛茂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67-368,共2页
甲醛是我国室内环境最为普遍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催化氧化技术具有运行温度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成为目前甲醛净化最具有前景的方法。但是,催化剂具有成本较高、降解效率低和机理不明等问题,本工作利用较为简... 甲醛是我国室内环境最为普遍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催化氧化技术具有运行温度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成为目前甲醛净化最具有前景的方法。但是,催化剂具有成本较高、降解效率低和机理不明等问题,本工作利用较为简单的水热法一步制备出了具有三维结构的rGO和Co/rGO催化剂,重点研究紫外光预处理对三维CoOx/还原氧化石墨烯催化剂(Co/rGO)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相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GO催化剂 紫外预处理 氧活化 甲醛氧化
下载PDF
紫外线预处理对羊毛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淼 符蓉 《印染助剂》 CAS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紫外线辐照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活性染料Lanasol红2G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紫外线功率、辐照时间、染色温度、浴比、pH和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测试羊毛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活性染料Lanasol红2G对紫外线预处理羊毛... 以紫外线辐照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活性染料Lanasol红2G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紫外线功率、辐照时间、染色温度、浴比、pH和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测试羊毛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活性染料Lanasol红2G对紫外线预处理羊毛织物染色的优化条件为:紫外线功率80 W,辐照时间40 min,染色温度80℃,浴比1∶20,pH 7,染色时间50 min,上染率可达83.7%。染色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满足服用织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预处理 羊毛织物 活性染料 染色
下载PDF
紫外光促进电子迁移对Pt/TiO_(2)催化剂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新利 刘弼华 +3 位作者 魏进超 喻明军 丁龙 杨本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58-3069,共12页
为了提高CO催化氧化性能,将Pt/TiO_(2)催化剂在液相中进行紫外照射预处理以增加电子−空穴迁移速率,诱导Pt颗粒长大,然后制备不同UV照射时间的Pt/TiO_(2)催化剂,测试样品的催化性能和氧化能力,表征样品表面的活性颗粒直径、金属分散度和... 为了提高CO催化氧化性能,将Pt/TiO_(2)催化剂在液相中进行紫外照射预处理以增加电子−空穴迁移速率,诱导Pt颗粒长大,然后制备不同UV照射时间的Pt/TiO_(2)催化剂,测试样品的催化性能和氧化能力,表征样品表面的活性颗粒直径、金属分散度和元素价态,并利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CO催化反应机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Pt颗粒直径为1~2 nm,经过8 h UV预处理的Pt/TiO_(2)催化剂颗粒直径最大,Pt0含量增加,且具有最佳的CO催化性能,CO的完全转化温度降低了约45℃,活性位点的TOF提高15倍。通过对反应机理的分析发现,UV照射能减少副反应发生,提高CO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预处理 Pt/TiO_(2)催化剂 CO催化氧化
下载PDF
紫外线辐照检测评估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小丽 丁维明 程力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1年第7期12-13,共2页
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集成模块,设计针对太阳能电池板实际紫外预处理试验需求的紫外线辐照检测评估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设计和开发的系统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且能满足紫外预处理试验的需要。
关键词 紫外预处理 评估 测试
下载PDF
紫外-生物过滤联合工艺和单一生物过滤工艺中微生物代谢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灿 席劲瑛 胡洪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87-1592,共6页
为了系统阐述紫外预处理对生物过滤塔中微生物代谢特性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紫外-生物过滤联合工艺和单一生物过滤工艺中微生物代谢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工艺和单一工艺中微生物的平均代谢活性(AWCD)分别为0.023~0.038和0.024... 为了系统阐述紫外预处理对生物过滤塔中微生物代谢特性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紫外-生物过滤联合工艺和单一生物过滤工艺中微生物代谢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工艺和单一工艺中微生物的平均代谢活性(AWCD)分别为0.023~0.038和0.024~0.045cm-1.h-1,联合工艺中微生物平均代谢活性高于单一工艺.不同工艺中微生物对碳源的代谢特性存在显著差异:联合工艺中微生物对胺类、醇类和糖类碳源的代谢能力优于单一工艺,对酯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的代谢能力与单一工艺相当,而对于聚合物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则弱于单一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预处理 生物过滤 代谢特性 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CdS/TiO_2球棒结构异质结的合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健 申倩倩 贾虎生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电沉积法将CdS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制备了CdS/TiO2复合薄膜,采用XRD、SEM和UV-Vis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紫外光预处理TiO2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和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循环伏安电沉积法将CdS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制备了CdS/TiO2复合薄膜,采用XRD、SEM和UV-Vis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紫外光预处理TiO2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和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薄膜为沿c轴择优取向的金红石单晶,CdS成功电沉积到TiO2纳米棒的顶部形成了CdS/TiO2球棒结构异质结,所制复合薄膜的光吸收边均扩展到了可见光区域。特别是对TiO2纳米棒阵列进行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复合薄膜中CdS的含量显著提高,其表现出更好的光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棒 CDS 电沉积 球棒结构 紫外线预处理 光致亲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