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52-3p表达下调降低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1
作者 张洋 赵辰戈 +2 位作者 程荔春 吕慧怡 吴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 目的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和耐药指数(RI)。Western印迹法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蛋白表达。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miR-152-3p表达水平。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miR-152-3p抑制物降低A2780T细胞中miR-152-3p表达(miR-152-3p抑制物组),同时设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存活、迁移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③用miRDB,Targetscan,miRWalk和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52-3p的靶基因,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磷酸酯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及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予以验证。随后,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PTEN siRNA沉默A2780T细胞中PTEN表达,同时设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沉默PTEN表达后A2780T细胞存活率和IC50值,Western印迹法检测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结果①紫杉醇处理后A2780和A2780T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1),A2780T细胞RI为2.8。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P-gp,MRP1和ABCG2蛋白高表达(P<0.05,P<0.01)。②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miR-152-3p明显高表达(P<0.01)。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细胞迁移能力(P<0.05)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TEN是miR-152-3p的一个靶基因;Western印迹法验证显示,转染miR-152-3p抑制物组A2780T细胞PTEN蛋白表达低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高于A2780细胞(P<0.01)。转染PTEN siRNA沉默PTEN表达后,与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IC50值(P<0.01)显著降低,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miR-152-3p在A2780T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下调可抑制A2780T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降低A2780T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其靶基因PTEN表达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iR-152-3p 紫杉醇 耐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靶向FOLR1的脱氧核酶提高鼻咽癌移植瘤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2
作者 张杰 苏雪萍 +2 位作者 杨子飞 吴贤敏 李和清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探讨裸鼠鼻咽癌移植瘤能否通过靶向FOLR1的脱氧核酶(DrzE)提高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方法:取CNE-1鼻咽癌亲本细胞及CNE-1/taxol紫杉醇耐药细胞进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予靶向FOLR1的“10-23”型DrzE单用和紫杉醇单用及紫杉醇-DrzE联... 目的:探讨裸鼠鼻咽癌移植瘤能否通过靶向FOLR1的脱氧核酶(DrzE)提高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方法:取CNE-1鼻咽癌亲本细胞及CNE-1/taxol紫杉醇耐药细胞进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予靶向FOLR1的“10-23”型DrzE单用和紫杉醇单用及紫杉醇-DrzE联用后比较各组鼻咽癌移植瘤体的抑制情况。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用药前后各组瘤体FOL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CNE-1瘤体较CNE-1/taxol瘤体生长速度快,瘤体体积更大(P<0.05);CNE-1瘤体生长能被紫杉醇单药抑制,但紫杉醇对CNE-1/taxol瘤体无效;两种瘤体生长均能被DrzE单药抑制,其中耐药瘤体更显著(P<0.05);紫杉醇与DrzE联用较分别单用两药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给药前CNE-1/taxol移植瘤中FOLR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NE-1(P<0.01),用药后DrzE单药组及紫杉醇与DrzE联用组中两种移植瘤体FOLR1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FOLR1的脱氧核酶DrzE转染裸鼠移植瘤体后可减慢鼻咽癌瘤体的生长,提高鼻咽癌耐药移植瘤体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裸鼠 移植瘤 FOLR1 脱氧核酶 紫杉醇
下载PDF
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周英 王立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0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紫杉醇辅助奈达... 目的: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0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紫杉醇辅助奈达铂方案治疗,研究组50例,采用紫杉醇白蛋白辅助奈达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因子、炎症因子、复发转移相关指标、生存质量、功能状态、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72.00%)高于对照组(48.00%)(P<0.05);研究组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链抗原724(CA72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微小RNA-367(mi R-367)、微小RNA-383(miR-383)水平、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疲倦、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紫杉醇白蛋白辅助奈达铂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可靠,能进一步下调肿瘤因子水平,缓解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 紫杉醇白蛋白 奈达铂 肿瘤因子 炎症状态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吴志伟 孙燕 +2 位作者 孙长春 范丽华 汪德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2例。单药化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2例。单药化疗组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单药化疗组基础上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2组均持续化疗12周。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1.25%,高于单药化疗组的56.25%(χ^(2)=4.655,P=0.031)。化疗12周后,2组血清CEA水平较化疗前降低,且联合化疗组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2组KPS评分较化疗前升高,QLQ-ST022评分较化疗前降低,且联合化疗组高/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2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乏力、口腔黏膜炎、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皮肤毒性反应、神经肌肉毒性反应、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肠炎、免疫性间质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腺癌患者实施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体能状况,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晚期 信迪利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5
作者 何依珊 苏静 洪庆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增殖情况(未转染组设置亚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色素框同源物2(CBX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BX2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对各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不同浓度紫杉醇(0.05、0.15、0.45、1.35、4.05、8.10μmol/L)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生长抑制作用均高于对照组与miR-NC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Transwell检测及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均<0.05)。结论miR-574-3p可能通过下调CBX2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紫杉醇 miR-574-3p 色素框同源物2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6
作者 黄丹 罗振中 +5 位作者 卢俊 肖凡 周斌 彭盛亮 于福平 唐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根据对腹部注射紫杉醇制取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后实施腹部注射白藜芦醇,以评价其对于紫杉醇引起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的雄性成年SD大鼠共计50只,将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任意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 目的:根据对腹部注射紫杉醇制取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后实施腹部注射白藜芦醇,以评价其对于紫杉醇引起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的雄性成年SD大鼠共计50只,将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任意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是P组、R+P组、LY+R+P组、R组和C组,制取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腹部注射白藜芦醇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心理学数据显示,在T 1,T 2时段,与C组比较,P组与LY+R+P组MWT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MWT上升(P<0.05),LY+R+P组MWT降低(P<0.05);与R+P组比较,LY+R+P组MWT降低(P<0.05)。与此同时,在T 1,T 2时段,与C组比较,P组与LY+R+P组的TWL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TWL上升(P<0.05),LY+R+P组TWL降低(P<0.05);与R+P组比较,LY+R+P组TWL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激活PI3K/Akt转录因子下,有效缓解了纹状体内线粒体损伤,继而有效预防紫杉醇所引起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白藜芦
下载PDF
表柔比星、紫杉醇化疗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要先 王海增 +1 位作者 刘刚 邓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36-640,共5页
目的分析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化疗的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均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经动脉介入化疗。比较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 目的分析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化疗的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均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经动脉介入化疗。比较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对患者随访2年,统计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根据实体肿瘤WHO客观评价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低(P<0.05)。患者6个月、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8.3%、30.2%、20.2%,6个月、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2%、63.5%、32.6%,中位PFS和OS分别为10个月、1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与性别、体质指数、手术出血量、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胃癌发生部位无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胃切除范围、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胃切除范围、手术时间、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经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可以降低血清HSP90α、CYFR211水平,疗效尚可。年龄、肿瘤直径、胃切除范围、手术时间、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表柔比星 紫杉醇 经动脉介入化疗 预后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张文兵 刘洁 +2 位作者 何文霞 陈敬 曹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另给予PD-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均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Cyfra 21-1、SCCA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常规组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PFS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Cyfra 21-1、SCCA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铂类
下载PDF
LINC00115靶向miR-874-3p调控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以及紫杉醇敏感性
9
作者 王威 夏辉 +2 位作者 周程 刘杨从 戴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 探讨LINC00115靶向miR-874-3p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LINC00115和miR-874-3p在肝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将si-NC、si-LINC00115、miR-NC、miR-874-3p、pcDNA、pcDNA-LINC00115、anti-mi... 目的 探讨LINC00115靶向miR-874-3p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LINC00115和miR-874-3p在肝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将si-NC、si-LINC00115、miR-NC、miR-874-3p、pcDNA、pcDNA-LINC00115、anti-miR-NC+si-LINC00115、anti-miR-874-3p+si-LINC00115分别转染肝癌细胞MHCC97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对紫杉醇的IC50值。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LINC00115和miR-874-3p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细胞系中LINC00115呈高表达(均P<0.05),miR-874-3p呈低表达(均P<0.05)。下调LINC00115表达后细胞吸光度(A)值、对紫杉醇IC50值、迁移和侵袭显著降低(均P<0.05),而miR-874-3p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上调miR-874-3p表达后细胞A值、对紫杉醇IC50值、迁移和侵袭显著减少(均P<0.05)。上调LINC00115表达后miR-874-3p表达显著减少(P<0.05)。LINC00115与miR-874-3p直接结合。下调miR-874-3p表达显著减弱LINC00115对肝癌细胞A值、对紫杉醇IC50值、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均P<0.05)。结论 下调LINC00115通过促进miR-874-3p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增加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LINC00115 miR-874-3p 增殖 迁移 侵袭 紫杉醇敏感性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杨亚兵 孙绪志 黄江燕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 分析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8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 分析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8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介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药物涂层球囊(DCB)组(49例,给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与药物洗脱支架(DES)组(39例,给予雷帕霉素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造影结果、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 DCB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DES组,且总有效率高于DES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最小血管直径大于术前、血管狭窄程度小于术前,且DCB组最小血管直径大于DES组、血管狭窄程度小于DES组(P<0.05);术后8个月,DC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LLL)水平低于DES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DCB组患者出血总发生率低于DES组(P<0.05)。结论 PCI中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可有效预防患者二次狭窄,保障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 老年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给药方式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俞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6-0129,共4页
探讨不同给药方式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与试验组(腹腔灌注方式给药),两组均化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化疗效果。结果 ... 探讨不同给药方式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与试验组(腹腔灌注方式给药),两组均化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化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CD4+、CD4+/CD8+、化疗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化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予以腹腔灌注化疗,能够控制其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其免疫力,缓解其化疗副作用,进而保证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晚期卵巢癌 腹腔灌注 疗效
原文传递
紫杉醇类药物治疗胃癌致周围神经病变机制及黄芪多糖防治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晓寅 陈如笛 张晓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7-59,共3页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均较高,紫杉醇是临床常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化疗药物,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紫杉醇类化疗制剂不良反应,为应用紫杉醇化疗时最主要的剂量限制性因素...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均较高,紫杉醇是临床常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化疗药物,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临床常见紫杉醇类化疗制剂不良反应,为应用紫杉醇化疗时最主要的剂量限制性因素。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具有介导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胃癌细胞耐药性、减少药物毒性等多种功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CIPN有防治作用,可减轻紫杉醇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症状。综述了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paclitaxel-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PIPN)的可能机制及黄芪降低PIPN发生率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PIPN治疗提供新思路,亦为含黄芪多糖类中药制剂的传承创新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 紫杉醇 胃癌
下载PDF
自噬抑制剂促进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对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杨璇 张玉洲 郭靖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激活在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卵巢癌(ovarian cancer)细胞中的作用及自噬抑制对耐药细胞化疗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SKOV3/PTX)为研究对象;利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变化;Annexin V/P... 目的探讨自噬激活在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卵巢癌(ovarian cancer)细胞中的作用及自噬抑制对耐药细胞化疗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SKOV3/PTX)为研究对象;利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使细胞表达LC3-GFP-RFP荧光蛋白;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荧光蛋白定位及表达。结果相比SKOV3细胞,相同剂量的PTX对SKOV3/PTX细胞的活力抑制能力明显降低,紫杉醇对SKOV3细胞和SKOV3/PTX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分别为(41.91±2.92)μM和(114.6±17.6)μM。此外,在凋亡水平上,PTX对SKOV3/PTX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显著降低。通过LC3-GFP-RFP过表达和LC3、p62蛋白检测,证明SKOV3/PTX细胞的自噬激活程度增高。采用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和3-MA可以阻断细胞自噬,并提高PTX对SKOV3/PTX细胞的活力抑制能力和诱导凋亡作用。结论自噬激活在紫杉醇耐药的卵巢癌细胞中发挥了保护作用,抑制自噬可以增强紫杉醇对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紫杉醇耐药细胞 紫杉醇 自噬 SKOV3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14
作者 张晓洁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白...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记录并评价两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自然杀伤细胞(NK)]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为期6个周期化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IgM、IgG、IgA、NK细胞活性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胃癌患者实施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可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用药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作为晚期胃癌治疗方案展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疗效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15
作者 龙倩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期72-74,共3页
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对比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疗效。选取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 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对比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疗效。选取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率、KPS评分、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针对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联合卡铂 紫杉醇联合顺铂 宫颈癌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紫杉醇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尚朋 齐婧 +4 位作者 高杰红 王奇 王茂 吴少锋 代引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紫杉醇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加味汤组35例给...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紫杉醇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加味汤组35例给予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原汤组32例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甲钴胺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3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分级、体力状况(ECOG)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分级、ECOG评分、KPS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加味汤组、原汤组周围神经病变分级、ECO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加味汤组和原汤组周围神经病变分级、ECOG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甲钴胺可减轻紫杉醇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体力状况和身体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紫杉醇 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 甲钴胺
下载PDF
REST/TUBB3轴对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7
作者 余婷玉 方珊珊 +2 位作者 朱言亮 刘波 李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 探究PE1沉默转录因子(REST)/微管蛋白β(TUBB)3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性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癌紫杉醇敏感及耐药肿瘤组织中REST、TUBB3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卵巢癌紫杉醇敏感及耐药细胞中REST、TUBB3蛋白表达... 目的 探究PE1沉默转录因子(REST)/微管蛋白β(TUBB)3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性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癌紫杉醇敏感及耐药肿瘤组织中REST、TUBB3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卵巢癌紫杉醇敏感及耐药细胞中REST、TUBB3蛋白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卵巢癌组织中REST、TUBB3 mRNA表达。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于SKOV3、OVCAR3和SKOV3/tax、OVCAR3/tax细胞后,分析细胞凋亡与周期变化,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印迹检测REST、TUBB3蛋白表达。过表达或敲低REST后,q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TUBB3 mRNA和蛋白表达,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周期阻滞。染色质免疫沉淀法检测H3-ac、H4-ac、HADC1与TUBB3基因第2个CpG位点的结合。结果 REST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低表达,TUBB3异常高表达于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两者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REST蛋白表达逐渐明显降低,TUBB3蛋白表达逐渐明显升高,SKOV3/tax、OVCAR3/tax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阻滞显著低于SKOV3、OVCAR3(P<0.05)。过表达REST后,TUBB3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明显提高,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阻滞显著提高(P<0.05)。敲低REST后H3-ac、H4-ac与TUBB3基因第2个CpG位点的结合增强,促进TUBB3基因转录。结论 在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组织及细胞系中,REST低表达,而TUBB3异常高表达,REST和TUBB3的RE-1序列结合调控其转录,在紫杉醇化疗耐药中发挥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紫杉醇 耐药 RE1沉默转录因子(REST) 微管蛋白β(TUBB)3
下载PDF
改善肿瘤缺氧耐药的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18
作者 游训仪 朱珂慧 +7 位作者 肖晶 吴嘉康 郑诗凡 张阿龙 钟锐 王红 曹晔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制备改善肿瘤缺氧耐药的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通过纳米粒度仪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包封率,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结... 目的制备改善肿瘤缺氧耐药的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通过纳米粒度仪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包封率,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磷脂总量为36 mM,DPPC∶DOPE∶胆固醇摩尔比为7∶2∶1,紫杉醇用量为3 mg,水化介质为3 mg·mL^(-1)Hb-PBS溶液,水化温度为室温,水化时间为0.5 h;平均粒径为(189.17±8.22)nm,多分散系数为0.14±0.023,紫杉醇包封率为(58.27±2.55)%,血红蛋白含量为(0.63±0.05)mg·mL^(-1)。体外细胞实验中,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约为紫杉醇脂质体的1.5倍、被肿瘤细胞摄取量约为紫杉醇脂质体的1.2倍及ROS生成量约为紫杉醇脂质体的1.8倍。结论制备了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通过细胞实验证明其能通过改善缺氧、增加ROS产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望为肿瘤缺氧导致的耐药抵抗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脂质体 紫杉醇 肿瘤 缺氧
原文传递
BMI1基因下调使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对紫杉醇敏感
19
作者 赵奕婷 林燕 +1 位作者 杨玮丽 陈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4-943,共20页
目的研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对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增殖浸润及紫杉醇耐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利用Cbioportal、TCGA和CPTAC数据库分析BMI1基因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接着对人宫... 目的研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对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增殖浸润及紫杉醇耐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利用Cbioportal、TCGA和CPTAC数据库分析BMI1基因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接着对人宫颈癌组织样本和人子宫内膜癌组织样本中BMI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I1敲低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BMI1下游调控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变化。此外,通过细胞功能实验研究了BMI1在宫颈癌HeLa及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中的功能。最后,通过实验评估si BMI1联合紫杉醇治疗的协同抗生长作用。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BMI1在1.5%的子宫颈癌患者及1.9%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增、错义及剪接突变。此外,高mRNA水平的BMI1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相关,且高蛋白质水平的BMI1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及较低的生存率相关。进一步的免疫组化分析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MI1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病理分化及浸润深度相关。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BMI1过表达导致HeLa及HEC-1-A细胞对多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其中包括紫杉醇。为了进一步分析BMI1与紫杉醇耐受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I1敲除后HeLa及HEC-1-A细胞中BMI1下游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随着BMI1的敲低而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则显著升高。此外,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体外过表达BMI1可促进HeLa及HEC-1-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BMI1低表达的HeLa及HEC-1-A细胞对紫杉醇更敏感。结论BMI1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BMI1的下调通过调控凋亡通路使CC和EC细胞对紫杉醇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BMI1 BCL-2 紫杉醇
原文传递
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
作者 冯晓延 熊荣生 +2 位作者 许可 徐谊 王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双硫仑(0、10、20、40μmol/L)分别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和TE-10,CCK-8法测算细胞活力,筛选得到双硫仑最佳作用浓度为20μmol/L。将TE-1、... 目的探讨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双硫仑(0、10、20、40μmol/L)分别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和TE-10,CCK-8法测算细胞活力,筛选得到双硫仑最佳作用浓度为20μmol/L。将TE-1、TE-10食管癌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正常培养)、双硫仑组(20μmol/L双硫仑)、紫杉醇组(0.5μmol/L紫杉醇)、双硫仑+紫杉醇组(20μmol/L双硫仑+0.5μmol/L紫杉醇)。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α微管蛋白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α微管蛋白、Bcl-2蛋白。结果TE-1及TE-10细胞增殖率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及TE-10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TE-1及TE-10细胞穿膜细胞数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TE-1细胞α微管蛋白mRNA表达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0细胞α微管蛋白mRNA表达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及TE-10细胞α微管蛋白、Bcl-2蛋白表达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结论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可增强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中微管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 食管癌 紫杉醇 微管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