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紫癜性肾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1
作者 陈雷刚 杨晓静 +3 位作者 朱由瑾 高晓莉 安国芝 郭宝珠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紫癜性肾炎(HSPN)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HSPN的患儿作为HSPN组、诊断为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作为HSP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紫癜性肾炎(HSPN)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HSPN的患儿作为HSPN组、诊断为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作为HSP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血清Hcy的差异;收集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判断HSPN患儿的预后,比较HSPN组中不同Hcy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不同预后患儿Hcy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y诊断HSPN并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 HSPN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及血清Hcy含量均高于HSP组、对照组(P<0.05);HSPN组中HHcy患儿24 h尿蛋白含量、血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CD4+/CD8+、病理分级、足突广泛融合比例、肾小管间质改变比例均高于Hcy正常患儿,补体C3低于Hcy正常患儿(P<0.05);HSPN组中未缓解与终末期肾病患儿的HHcy发生率及血清Hcy含量均高于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患儿(P<0.05);血清Hcy诊断HSPN、评估HSPN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10,临界值分别为13.49μmol/L、16.47μmol/L。结论 HSPN患儿血清Hcy明显升高,血清Hcy水平在HSPN诊断及预后评价中均有明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同型半胱氨酸 预后 诊断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2
作者 胡艳 袁昕 +2 位作者 曹童童 黄静 张克青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mleipurpura,HSP)是儿童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导致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HS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秋冬季高发,是一种与IgA沉积相关的免疫介导性血管炎,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使...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mleipurpura,HSP)是儿童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导致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HS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秋冬季高发,是一种与IgA沉积相关的免疫介导性血管炎,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HSP属中医学“斑疹”和“血证”范畴,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提质增效、缩短病程、控制复发及改善预后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范HSP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组织专家,依据相关文献及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儿童 中西医结合 诊疗方案
原文传递
紫癜1号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3
作者 朱卫娜 曾慕煌 +5 位作者 喻闽凤 朱玲 黄烁佳 林雁 陈立红 余红英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紫癜1号方对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其凋亡因子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于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HSPN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紫癜1... 目的:观察紫癜1号方对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其凋亡因子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于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HSPN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紫癜1号方加减及中药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第0、4、8、12周各时间段的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死亡诱导因子(Fas)等变化情况和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第4、8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8周时,观察组降低患儿NAG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各个观察时点观察组降低β2-MG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4、12周时,观察组降低m ALB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周时,促进Fas抗原表达、降低EOS的效果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癜1号方在早期能改善HSPN患儿临床症状,对改善早期肾损害指标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紫癜1号方 儿童 中药针剂
下载PDF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4
作者 朱浩宇 薛娇娇 郭黎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观察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儿童诊疗中心门诊的HSP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观察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儿童诊疗中心门诊的HSP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和银翘散口服,疗程7 d。调查HSP患儿一般情况、血常规等炎症指标以及过敏原。结果 患儿男女比例为1.14∶1,年龄5~10岁,发病多见于1、2和10、11、12月份,一般炎症指标血常规、降钙素、抗O均有所上升,部分患者腺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抗体阳性,血清IgA、补体C3水平明显升高,80%的HSP患儿过敏原呈阳性。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关于HSP,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5~10岁为主,秋冬季多见。患儿炎症指标升高,可伴有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较多患儿过敏原阳性,急性期存在体液免疫紊乱。临床证实,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HSP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 过敏性紫癜 临床特征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 儿科
下载PDF
紫蝉抗敏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临床观察
5
作者 苏红梅 李苹 +2 位作者 王文轩 裴广花 杨磊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儿采用紫蝉抗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儿科门诊的9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儿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儿采用紫蝉抗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儿科门诊的9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儿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紫蝉抗敏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对比临床检测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儿临床治疗中应用紫蝉抗敏汤有效性高,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紫蝉抗敏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纤维蛋白原与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病理分级及肾单位微观病变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高敏 丁樱 +5 位作者 吴瑞红 代彦林 徐炎 韩姗姗 黄岩杰 杨晓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91-2497,共7页
背景 临床中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多存在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现象,但FIB与肾脏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HSPN患儿FIB与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ISKDC)病理分级及肾单位部分微观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明确FIB能否评估HSPN患儿肾损伤轻... 背景 临床中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多存在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现象,但FIB与肾脏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HSPN患儿FIB与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ISKDC)病理分级及肾单位部分微观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明确FIB能否评估HSPN患儿肾损伤轻重。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肾病病区住院同时行肾活检的HSPN患儿922例,汇总其做肾活检期间的临床信息、FIB及肾脏病理信息,并依据FIB水平将患儿分为A组(偏低)<2.38 g/L、B组(标准)2.38~4.98 g/L、C组(偏高)>4.98 g/L。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FIB与ISKDC病理分级、肾小球系膜增生比例、新月体增生比例及肾小球急慢性病变情况的相关性;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对肾单位微观病理变化的预测情况。结果 922例已做肾活检的HSPN患儿中,FIB为(3.48±1.01)g/L。A组113例,FIB偏低率占12.26%;B组734例,FIB标准率占79.61%;C组75例,FIB偏高率占8.13%。ISKDC病理分级中Ⅱa型173例(18.76%)、Ⅱb型29例(3.15%)、Ⅲa型466例(50.54%)、Ⅲb型232例(25.16%)、Ⅳ型及以上22例(2.39%)(其中Ⅳa型2例,Ⅳb型18例,Ⅴ型2例)。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N患儿FIB及FIB分组与肾脏病理ISKDC分级(r_(s)=0.146,P<0.001;r_(s)=0.129,P<0.001)呈正相关性。922例HSPN患儿中有911例(98.80%)存在系膜细胞增生,655例(71.04%)存在新月体增生。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IB、FIB分组均与系膜细胞增生率呈弱正相关性(r_(s)=0.092,P=0.005;r_(s)=0.096,P=0.003),与新月体增生率呈正相关性(r_(s)=0.132,P<0.001;r_(s)=0.830,P=0.012)。922例HSPN患儿中肾小球急性病变763例(82.75%)、急慢性病变97例(10.52%)、慢性病变62例(6.73%)。HSPN患儿FIB与肾小球病变的急慢性情况呈正相关(r_(s)=0.145,P<0.001)。同时,HSPN患儿部分肾活检指标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FIB对肾小球硬化的灵敏度最高(灵敏度=0.900,特异度=0.303),FIB最佳截断值为2.835 mg/L;FIB对小管间质纤维化正向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623,对小管细胞颗粒变性反向预测的AUC=0.641。结论 FIB可作为一项反映HSPN患儿肾脏病理变化轻重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能反映肾脏病理分级的轻重,与肾小球硬化、球囊粘连等肾单位微观指标关系密切,可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紫癜性肾炎 病理分级 凝血指标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赵冰洁 车虹 +4 位作者 胡琏 易文静 肖利 刘培佳 刘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g)、泼尼松(0.2 ml/10 g)和滋阴凉血方+泼尼松(0.2 ml/10 g)共4组,每组8只,剩余8只小鼠设为空白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周。采集血样和脾脏组织,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外周血小板数;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7及外周血血小板生成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IL-33、s ST2、ST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凉血方+泼尼松组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上升(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滋阴凉血方+泼尼松可有效地调节Th17/Treg平衡,进而有效改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T2/IL-3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滋阴凉血方 泼尼松 免疫功能 ST2/IL-33通路
原文传递
肌苷注射液致紫癜2例
8
作者 孔彬 邱元 梁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53,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1,男,60岁,体质量60 kg,身高174 cm,2023年2月1日以“右上腹不适”入院。患者入院诊断: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③冠心病;④2型糖尿病。患者否认住院期间进食易致敏食物,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1病例介绍患者1,男,60岁,体质量60 kg,身高174 cm,2023年2月1日以“右上腹不适”入院。患者入院诊断: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③冠心病;④2型糖尿病。患者否认住院期间进食易致敏食物,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腹部平坦,呼吸运动正常,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平素健康状况较差,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过敏史,长期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紫癜
下载PDF
孙凤基于“治血四法”辨治紫癜风经验总结
9
作者 雍彦礼 王佳 +1 位作者 赵齐 孙凤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紫癜风为血证疾病之一。孙凤在临床辨证施治紫癜风过程中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为基本治法,并根据疾病特点随证变化。现结合唐容川的血证治疗思想和孙凤治疗紫癜风的临床用药经验,对治血四法在紫癜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并附... 紫癜风为血证疾病之一。孙凤在临床辨证施治紫癜风过程中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为基本治法,并根据疾病特点随证变化。现结合唐容川的血证治疗思想和孙凤治疗紫癜风的临床用药经验,对治血四法在紫癜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并附医案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证 治血四法 唐容川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血清IGFBP-3、Gd-IgA1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吴丽敏 张海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50-954,共5页
目的 探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半乳糖缺乏免疫球蛋白A1(Gd-IgA1)联合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首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半乳糖缺乏免疫球蛋白A1(Gd-IgA1)联合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首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按照HSP是否累及肾脏将患儿分为HSPN组及无肾炎组(HSP组),同期选择在该院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C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及尿液中IGFBP-3、Gd-IgA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BP-3、Gd-IgA1对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NC组相比,HSPN组及HSP组的IgA、IgG、补体C3、IgA/C3、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清光抑素C(CysC)、血肌酐(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HSPN组与HSP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及HSP组血清IGFBP-3、Gd-IgA1及尿液IGFBP-3/尿肌酐(uCr)、Gd-IgA1/uCr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与HSP组相比,HSPN组血清IGFBP-3、Gd-IgA1及尿液Gd-IgA1/uCr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IGFBP-3、Gd-IgA1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IGFBP-3单独诊断的AUC(Z=3.629,P<0.001)和Gd-IgA1单独诊断的AUC(Z=2.274,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IGFBP-3、Gd-IgA1、尿液Gd-IgA1/uCr是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SPN患儿血清IGFBP-3、Gd-IgA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二者是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IGFBP-3、Gd-IgA1水平联合检测对HSPN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半乳糖缺乏IgA1 儿童紫癜性肾炎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母女同患紫癜性肾炎合并Alport综合征1家系报道
11
作者 张宏文 杨武 王利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又称IgA血管炎,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之一,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相对较好。HSP累及肾脏即为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又称IgA血管炎肾炎,是儿科临床...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又称IgA血管炎,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之一,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相对较好。HSP累及肾脏即为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又称IgA血管炎肾炎,是儿科临床肾脏专业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ALPORT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A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张琼 周芳 郭亚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51-253,25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肾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lgG)、免疫球蛋白A(lg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gG、lg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可改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并发症 肾炎/并发症 甘草酸/药理学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药理学
原文传递
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林月华 陈丽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5,329,共4页
目的:探讨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回馈教... 目的:探讨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紫癜患儿的恐惧心理评分改善情况、症状消退时间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紫癜患儿护理后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有利于缩短紫癜病情恢复时间,促进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馈教育 模块式健康教育 过敏性紫癜 恐惧心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诊断中应用研究
14
作者 池善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IT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IT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开展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检测,并经骨髓穿刺术采集患者骨髓液开展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PLT低于对照组,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ITP患者中轻度25例,中度19例,重度12例;轻度组患者PLT高于中度组、重度组,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低于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LT、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ITP诊断中价值更高,可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便于及时开展治疗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参数 D-二聚体 髓巨核细胞计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关系
15
作者 何云 李娅慧 段沁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125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37例由HSP继发为HSPN...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125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37例由HSP继发为HSPN的患儿设为HSPN组,其余88例HSP患儿设为单纯HSP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FGF-21、MMP-9水平变化,分析血清FGF-21、MMP-9水平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HSPN组患儿血清FGF-21、MMP-9水平也明显高于单纯HSP组(P<0.05)。HSPN患儿血清FGF-21、MMP-9水平与Scr、BUN、U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GF-21及MMP-9水平的升高为诱发HS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于两项指标的特异度相对较低,故采用FGF-21与MMP-9串联的方式联合检测对HSPN进行诊断,其诊断敏感度为78.38%,特异度为81.82%,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同时灵敏度损失较小,并且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0.4),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FGF-21及MMP-9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关系,参与了HSPN病理过程;两项指标联合试验有助于提高HSPN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下载PDF
四化管理模式联合化斑益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16
作者 张婧 杨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研究探讨四化管理模式联合化斑益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进行治疗的11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以化斑益肾汤+基础护... 目的 研究探讨四化管理模式联合化斑益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进行治疗的11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以化斑益肾汤+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四化管理模式。对两组症状评分、血小板参数、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PLT、MPV、PDW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化管理模式干预联合化斑益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症状和血小板参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化斑益肾汤 四化管理模式 症状评分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紫癜性肾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莉 张建江 +2 位作者 窦文杰 曾慧勤 王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50-2255,共6页
背景 目前国内外关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尚未见关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疾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HSPN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9月选取郑州... 背景 目前国内外关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尚未见关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疾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HSPN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9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7例HSP初治患儿作为试验组,另外同时选取12例健康志愿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HSPN患儿随访6个月,根据有无肾损伤进一步分为无肾损伤试验亚组13例和肾损伤试验亚组24例。收集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一般资料及粪便标本,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及分析,采用Alpha多样性(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析探讨样本内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来探究不同组别间群落结构的差异,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及影响因子(LEfSe)分析找到组间差异显著的物种。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三组研究对象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A显示,三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均有差异(P<0.05);Adonis分析结果显示,无肾损伤试验亚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2,P=0.006);肾损伤试验亚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7,P=0.006);无肾损伤试验亚组与肾损伤试验亚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0,P=0.045)。LEfSe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Agathobacter和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丰度显著降低(P<0.05),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丰度显著增加(P<0.05);与无肾损伤试验亚组相比,肾损伤试验亚组纺锤状细菌属(Christense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降低(P<0.0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罗斯氏菌属(Rothia)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HSP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HSPN患儿在疾病早期时的肠道菌群已经与HSP无肾损伤患儿出现差异,疾病早期时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HSPN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紫癜 肠道菌群 菌群结构 菌群多样性 儿童 紫癜性肾炎 高通量测序技术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碘克沙醇致迟发性过敏性紫癜1例
18
作者 张明 何忠芳 +5 位作者 李波霞 王颖 王强 侯东东 乔子轩 关志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4,共2页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间断言语不清伴运动缓慢,右上肢震颤1周余”于2022年2月9日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6.7 ℃,脉搏6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90/97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间断言语不清伴运动缓慢,右上肢震颤1周余”于2022年2月9日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6.7 ℃,脉搏6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90/97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及黏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 q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克沙醇 过敏性紫癜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19
作者 刘丽莹 朱影 +2 位作者 毛国顺 胡国生 王艳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SP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后有无复发分为预后不良组(47例)和预后良好组(103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蛋...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SP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后有无复发分为预后不良组(47例)和预后良好组(103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分析HS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皮疹反复发作、初次发病伴肾损害和呼吸道感染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皮疹反复发作、初次发病伴肾损害、呼吸道感染、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为HSP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皮疹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对HSP患儿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价值(均P<0.05)。结论:皮疹反复发作、初次发病伴肾损害、呼吸道感染、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为HSP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除初次发病伴肾损害指标外,其余指标对HSP患儿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影响因素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预测指标的研究
20
作者 曹永丽 赵家敏 +3 位作者 祝静 丁霞 黄莉 倪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enoch-sch9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急性感染实验室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0~16岁135例HSPN患儿。根据是否合并M...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enoch-sch9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急性感染实验室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0~16岁135例HSPN患儿。根据是否合并MP急性感染分为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组(HSPN-MP组,n=50)和HSPN未合并MP急性感染组(HSPN组,n=85),分析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对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HSPN-MP组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水平均显著高于HSPN组,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 of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RDW-CV)、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水平均显著低于HS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IgM分别是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DW、IgM及两者联合诊断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28、0.690和0.716;敏感度分别为80.0%、48.0%和60.0%;特异性分别为41.2%、85.0%和84.7%。结论外周血PDW、IgM升高分别是HSPN合并MP急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DW联合IgM检测可以预测HSPN患儿合并MP急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紫癜性肾炎 预测指标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