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启了中国的空间科学新时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巡礼
1
作者 范一中 马涛 +1 位作者 袁强 苏杨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面向现代天文学及宇宙物理学的重大科学前沿,通过发展先进天文探测器技术并研发空间天文观测设施,致力于解决暗物质粒子的本质、太阳日冕物质加热、超铁元素起源、宇宙线起源、宇宙中丢失...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面向现代天文学及宇宙物理学的重大科学前沿,通过发展先进天文探测器技术并研发空间天文观测设施,致力于解决暗物质粒子的本质、太阳日冕物质加热、超铁元素起源、宇宙线起源、宇宙中丢失的重子物质、中子星物态方程等重大的基础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宇宙物理学 元素起源 暗物质 中国科学院 中子星 空间科学 科学前沿
下载PDF
我国高频射电天文和南极天文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巡礼
2
作者 李婧 陈学鹏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目前由1个实验室(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1个野外观测站(青海观测站),1个研究中心(南极天文中心)和5个研究团组(分子云与恒星形成、银河系气体分布与性质、星系宇宙学和暗能量、...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目前由1个实验室(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1个野外观测站(青海观测站),1个研究中心(南极天文中心)和5个研究团组(分子云与恒星形成、银河系气体分布与性质、星系宇宙学和暗能量、大视场巡天科学和高能时域天文)组成,同时深度参与南极冰穹A昆仑站天文台、青海冷湖观测基地和雪山牧场观测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射电天文 恒星形成 野外观测站 分子云 宇宙学 暗能量 亚毫米波技术
下载PDF
中国现代行星科学和历书天文的发源地和守护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巡礼
3
作者 陈果 赵海斌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是面向深空探测的行星科学研究中心,长期围绕行星科学、历书天文以及深空探测等研究方向开展前沿研究,在“嫦娥工程”、“天问系列”等深空探测任务、近地天体监测预警、历书历表编制、太阳系小天体探测与物理... 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是面向深空探测的行星科学研究中心,长期围绕行星科学、历书天文以及深空探测等研究方向开展前沿研究,在“嫦娥工程”、“天问系列”等深空探测任务、近地天体监测预警、历书历表编制、太阳系小天体探测与物理研究、行星系统形成与演化、太阳和太阳系等离子体与行星环境、太阳系外行星大气、行星陨石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重要贡献,并运行着近地天体望远镜等重要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紫金山天文台 近地天体 监测预警 科学研究中心 历书 中国科学院 深空探测
下载PDF
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研究部巡礼
4
作者 王歆 喻圣贤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揭开了人类太空探索序幕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造卫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各类空间目标已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工具和支撑,推动着人...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揭开了人类太空探索序幕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造卫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各类空间目标已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工具和支撑,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人类太空活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体,对太空活动的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对太空中人造空间目标与碎片进行探测、跟踪、识别和编目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基本保障,而空间目标与碎片在运行过程中要受到地球引力、大气阻尼、地球潮汐、日月引力、太阳辐射压等诸多力学因素的综合影响,运动规律异常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 地球引力 太空探索 力学因素 天体力学 地球潮汐 空间目标
下载PDF
做出有国际显示度的科研工作是最重要的——访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实验室主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江苏省劳动模范史生才
5
作者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41-42,共2页
记者:祝贺你,近日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苏省劳动模范中,你榜上有名,能谈谈你的想法吗?史生才:其实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台里有些同志可能做得比我更好。我认为这一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而是各方面对我们研究团队工作的认可。记者:能... 记者:祝贺你,近日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苏省劳动模范中,你榜上有名,能谈谈你的想法吗?史生才:其实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台里有些同志可能做得比我更好。我认为这一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而是各方面对我们研究团队工作的认可。记者:能谈谈你这些年研究工作的情况吗?史生才:1989-1992年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3.7米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工作。1992年至1998年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期间,主要从事超导SIS接收机的高性能化研究,包括超导SIS结混频性能的数值分析研究、超导SIS结集成调谐电路研究、无调谐宽带波导混频电路研究和亚毫米波SIS混频器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波 紫金山天文台 混频电路 调谐电路 混频器 中国科学院 射电天文望远镜 实验室主任
下载PDF
数据驱动助力知识服务——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
6
作者 宋谊 《大学科普》 2016年第4期23-24,共2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是紫金山天文台的图书情报,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支撑部门,是我国馆藏资源最为丰富的天文学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以数字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是紫金山天文台的图书情报,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支撑部门,是我国馆藏资源最为丰富的天文学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方向,全面推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调整资源结构配置,丰富馆藏资源,强化资源共享,努力为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交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不断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建设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知识服务 数据驱动 科学研究服务 馆藏资源 现代化图书馆
下载PDF
紫金山天文台4.5—7.5 GHz太阳快速频谱仪图像
7
作者 金乐春 吴洪敖 +1 位作者 许富英 孟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2,共8页
运用多种方法,对紫金山天文台4.5—7.5 GHz太阳快速频谱仪获得的太阳微波爆发频谱图像进行后续处理,尽可能地去除噪声和干扰,还原爆发事件的本来面目,并突出感兴趣的部分,在MATLAB的平台支持下编写了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取得了较为满... 运用多种方法,对紫金山天文台4.5—7.5 GHz太阳快速频谱仪获得的太阳微波爆发频谱图像进行后续处理,尽可能地去除噪声和干扰,还原爆发事件的本来面目,并突出感兴趣的部分,在MATLAB的平台支持下编写了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太阳 频谱仪 射电辐射 仪器 光污染 数据分析
下载PDF
高灵敏度太赫兹超导探测器助力探索未知宇宙——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
8
作者 任远 张文 +2 位作者 李婧 缪巍 史生才 《大学科普》 2016年第4期33-34,50,共3页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段一般指0.1~10THz的频率区间,对应波长范围为从3毫米到30微米,覆盖短毫米波至亚毫米波段(远红外)。对天文研究而言,太赫兹波段拥有宇宙微波背景(CMB)辐射之后宇宙空间近一半的光子能量,是研究宇宙...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段一般指0.1~10THz的频率区间,对应波长范围为从3毫米到30微米,覆盖短毫米波至亚毫米波段(远红外)。对天文研究而言,太赫兹波段拥有宇宙微波背景(CMB)辐射之后宇宙空间近一半的光子能量,是研究宇宙起源的重要途径。并且早期遥远天体由于多普勒频移效应,辐射落入太赫兹波段,且星际尘埃吸收早期遥远天体的紫外可见光后产生亚毫米波辐射。所以,它是观测早期遥远天体的最佳波段。此外,星际介质的遮挡在太赫兹波段远弱于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所以太赫兹波段的观测有助于揭示星际尘埃和气体分子云内部星际介质和恒星的物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技术 紫金山天文台 宇宙空间 中国科学院 赫兹 实验室 探测器 灵敏度
下载PDF
紫金山天文台图书资料的国际交流及其展望
9
作者 张林忠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对紫金山天文台图书资料“国际交换”的过去、现状加以回顾 ,以及对未来“国际交换”
关键词 图书资料 国际交流 紫金山天文台 天文文献
下载PDF
普及天文科学激发探索精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苏州观测站、苏州青少年天文观测站侧记
10
作者 余晓 《苏南科技开发》 2005年第10期29-30,共2页
中国科协前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曾在1997年海峡两天文岸推广教育研讨会开幕式上对苏州的天文科普活动作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苏州天文站是中国天文科普的排头兵,苏州则是中国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活动最富创新思想,... 中国科协前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曾在1997年海峡两天文岸推广教育研讨会开幕式上对苏州的天文科普活动作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苏州天文站是中国天文科普的排头兵,苏州则是中国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活动最富创新思想,最有生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2005年国际科联大会第28次全体大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市天文学会积极做好大会的各类配套活动,将举办“与科学大师面对面”、“科普之夜”系列公众科普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天文观测站 青少年 苏州 探索精神 天文科学 激发 科普活动
下载PDF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参观记
11
作者 颜秉熙 李虎 《地理教育》 2004年第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南京 紫金山天文台 参观记 观测仪器 科学精神
下载PDF
世纪沧桑 观象其昌:中国科学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12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1,共1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位于青岛市区观象山之巅,1898年由德国人创建,是中国近代天文、气象、地磁、地震、海洋诸学科的发祥地,为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和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台以来,中国科学家在这里开创了相应学...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位于青岛市区观象山之巅,1898年由德国人创建,是中国近代天文、气象、地磁、地震、海洋诸学科的发祥地,为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和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台以来,中国科学家在这里开创了相应学科领域9项全国之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观象台 青岛 中国科学家 天文事业 德国人
下载PDF
于右任与紫金山天文台
13
作者 朱楞 《人文杂志》 1986年第3期28-28,共1页
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甚为高兴,他与蔡元培先生等分别为四座观测室题写了奠基碑文。于右任为变星仪室题写:“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春分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紫金山天文台变星仪室奠... 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甚为高兴,他与蔡元培先生等分别为四座观测室题写了奠基碑文。于右任为变星仪室题写:“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春分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紫金山天文台变星仪室奠基纪念”,字体刚劲雄浑,用汉白玉雕刻后嵌置于建筑物右下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紫金山天文台 严济慈 基碑 观测室 南京紫金山 监察院 汉白玉 重书 右下角
下载PDF
紫金山天文台将建“天眼”监测太空垃圾
14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87-87,共1页
据搜狐网2009年9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日前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正式揭牌。该实验室将建成中国空间监视领域一个不可替代的观测研究系统,为中国在空间领域建立一套安全预警系统,以化解散落在茫茫太空中... 据搜狐网2009年9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日前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正式揭牌。该实验室将建成中国空间监视领域一个不可替代的观测研究系统,为中国在空间领域建立一套安全预警系统,以化解散落在茫茫太空中的各种人为碎片带来的威胁,为航天安全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太空垃圾 安全预警系统 中国科学院 重点实验室 监测 空间目标 空间监视
下载PDF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到百年不遇彗星大爆发
15
作者 靳力(摘编) 瞭望(摘编)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1期73-73,共1页
2007年10月29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称,24日霍姆斯彗星突然爆发,成为出现在英仙座的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目前它的亮度从17星等增加到2.4星等,已经接近北极星的亮度。霍姆斯彗星的大爆发是十分罕见的天象,它在115年前... 2007年10月29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称,24日霍姆斯彗星突然爆发,成为出现在英仙座的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目前它的亮度从17星等增加到2.4星等,已经接近北极星的亮度。霍姆斯彗星的大爆发是十分罕见的天象,它在115年前即1892年也曾出现过大爆发,当时的亮度为5星等,但与这次相比,显然逊色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彗星大爆发 霍姆斯彗星 观测报告
下载PDF
我国“太空垃圾”观测中心在紫金山天文台成立
16
作者 许彤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太空垃圾 观测 安全预警系统 中国科学院 研究中心 空间目标 中科院
下载PDF
巍巍紫金山 悠悠七十年——读《紫金山天文台史》
17
作者 王耀华 《民主与科学》 2004年第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河北大学 丛书 出版社 答案 学生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现代 天文 生命
下载PDF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始祖”超红星系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6期I0003-I0003,共1页
新发现的奇特超红星系的艺术想象图紫金山天文台供图5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公布,借助美国宇航局的斯皮泽红外空间望远镜,该台研究员郑宪忠与合作者首次发现了宇宙中奇特新“物种”——超红星系。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星系 中国科学院 空间望远镜 美国宇航局 研究员 宇宙
下载PDF
王思潮: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小行星专家
19
《飞碟探索》 2006年第2期31-31,共1页
这次螺旋状发光物和以前出现的螺旋状发光物或扇形发光物很相似。中国以前已经出现过16次,第一次是在1971年9月26日。可以说,从第一次出现这种形状的发光物起,我就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我能肯定,此次发光物不是彗星,而是一个... 这次螺旋状发光物和以前出现的螺旋状发光物或扇形发光物很相似。中国以前已经出现过16次,第一次是在1971年9月26日。可以说,从第一次出现这种形状的发光物起,我就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我能肯定,此次发光物不是彗星,而是一个特殊的空间飞行器喷射的物质。至于它会发光是因为,虽然当时地面已进入黑夜,但阳光依然能够照射到飞行器喷射的物质上。因此,在飞行器飞行路线两侧的目击者能看到螺旋状发光物,而在飞行路线下面的目击者会看到出现在前方或后方的光柱。我在对“9·25”不明发光物的目击报告做过分析后,初步判定:此飞行物的飞行高度在200千米以上,当晚的飞行距离在1000千米以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研究员 小行星 空间飞行器 专家 发光物 飞行路线 螺旋状 目击报告 飞行高度
下载PDF
紫金山天文台:19日“月亮”之说不科学超级
20
《科技与生活》 2011年第6期55-55,共1页
对于网上流传“3月19日将现身的‘超级月亮’引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言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这一说法既缺乏科学依据,也没有事实依据,公众不要被误导。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月亮” 科学依据 自然灾害 研究员 中科院 言论 流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