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蔡淀江 李亚斌 赵霞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文章全面综述了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特别着重于解决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离子的处理问题。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水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工业废水处理提... 【目的】文章全面综述了絮凝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特别着重于解决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离子的处理问题。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水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期达到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方法】文章综合介绍了无机、有机、微生物及复合絮凝剂的分类、特性,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在电镀、冶金、医药等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了化学改性、絮凝剂组合等方法来提升处理效率,同时探讨了絮凝剂的作用机理。【结果】研究发现,通过化学改性和絮凝剂组合可以显著提高处理效率,例如聚丙烯酰胺(PAM)在模拟废水中的Cu(Ⅱ)去除率高达98.7%,微生物絮凝剂GA1对Pb(NO_(3))_(2)的去除效率达到99.8%。此外,复合絮凝剂在提高去除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展现出潜力。【结论】未来的研究应关注絮凝剂的环境影响评估、资源回收利用、环保型絮凝剂的开发以及针对特定污染物的高效絮凝剂设计。这些研究方向将有助于实现工业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推动环保型絮凝剂的开发和应用,以实现工业废水处理的绿色化和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絮凝剂 工业废水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作者 陈存根 姚昆 郭益茂 《广东化工》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絮凝工艺是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常用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现有的絮凝剂种类及其与新型微生物絮凝剂优缺点的对比,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四种絮凝机理及在絮凝过程中的判断,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在不同来源的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在污泥脱水等... 絮凝工艺是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常用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现有的絮凝剂种类及其与新型微生物絮凝剂优缺点的对比,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四种絮凝机理及在絮凝过程中的判断,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在不同来源的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在污泥脱水等应用场景,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等,以期为微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发展 絮凝机理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
下载PDF
分级木质素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烟草薄片模拟白水处理的影响
3
作者 胡念武 魏烁果 +5 位作者 王亮郑开 王亦欣 舒灏 刘奔 万超 王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和乙醇2种有机溶剂对玉米芯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反应活性高、反应可及性好的木质素组分(F1和F2),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3-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接枝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木质...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和乙醇2种有机溶剂对玉米芯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反应活性高、反应可及性好的木质素组分(F1和F2),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3-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接枝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木质素絮凝剂(FX-LBF),探究不同制备条件(METAC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外部环境(FX-LBF添加量、悬浮液浓度、pH值和共存离子)对FX-LBF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ETAC∶FX质量比=6∶1、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3~4 h下制备的FX-LBF絮凝效果最好,其中采用乙醇分级木质素制备的F2-LBF对烟草薄片模拟白水(高岭土悬浮液)的去除率为98.9%,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线浓白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达98.0%。同时,通过调整外部环境因素发现,烟草薄片模拟白水最优去除率仍能在88.0%以上,表明分级木质素制备的FX-LBF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有机溶剂分级 絮凝剂 模拟白水
下载PDF
改性絮凝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红丽 李一轩 +3 位作者 武世新 严茹 王韶杰 姬彩云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带来的污水越来越多,污水的直接排放会影响生态系统,污染环境和水源。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通常采用絮凝剂进行污水处理。市面上常见的絮凝剂存在成本高、原材料难获取等问题。在一系列的絮凝剂中,改性絮凝剂有着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带来的污水越来越多,污水的直接排放会影响生态系统,污染环境和水源。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通常采用絮凝剂进行污水处理。市面上常见的絮凝剂存在成本高、原材料难获取等问题。在一系列的絮凝剂中,改性絮凝剂有着絮凝效果好、制作成本低、原材料易获取等优点,所以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絮凝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絮凝剂 水处理 绿色
下载PDF
海上钻井泥浆絮凝剂调理的固液分离研究
5
作者 李伟 王鑫 刘文士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28-230,共3页
海上钻井平台空间狭小,暂存空间有限,对处理效率和安全要求(非危险化学品)提出了刚性约束,导致陆地固液分离技术难以简单复制。鉴于海洋油气田开发的特点,实现废弃钻井泥浆的减量化已成为海洋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海上钻... 海上钻井平台空间狭小,暂存空间有限,对处理效率和安全要求(非危险化学品)提出了刚性约束,导致陆地固液分离技术难以简单复制。鉴于海洋油气田开发的特点,实现废弃钻井泥浆的减量化已成为海洋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海上钻井泥浆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pH条件对絮凝剂的固液分离影响,并揭示了相关药剂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聚合硫酸铁(PFS)为优选药剂,调理后的压滤速度提升至24.56×10^(-5)m^(3)/(m^(2)·s),同时滤饼含水率降低至45.8%。此外,钻井泥浆理化性质的分析显示,PFS通过有效破坏聚合物分子构型和絮凝黏土颗粒,从而实现显著的脱水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田开发 钻井泥浆 絮凝剂 固液分离
下载PDF
赤泥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
6
作者 陈瑜 张峰 +3 位作者 张智春 李红艳 崔佳丽 崔建国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5,共8页
对赤泥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以此为原料制备絮凝剂,是赤泥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赤泥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了聚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探究了PSAF的最佳制备条件和适宜使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模拟含氟废水和实际含氟废水处理。通过... 对赤泥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以此为原料制备絮凝剂,是赤泥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赤泥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了聚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探究了PSAF的最佳制备条件和适宜使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模拟含氟废水和实际含氟废水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对PSAF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硅酸与铁、铝成功络合,制备了一种无定形的PSAF。絮凝实验结果表明,PSAF最优制备条件:n(Al+Fe)∶n(Si)=1∶1,n(Al)∶n(Fe)=5∶1,碱化度为0.5。此条件下制备的PSAF对模拟含氟废水进行处理,适宜的使用条件:PSAF投加量为0.66 mmol/L,废水pH≈7,絮凝沉淀时间为20 min。该条件下对两种废水进行处理,模拟含氟废水浊度和F~-去除率分别为97.6%和80.8%,实际含氟废水浊度和F~-去除率分别为77.4%和56.6%,絮凝效果均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两种市售絮凝剂,可见PSAF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聚硅酸铝铁 含氟废水 絮凝剂
下载PDF
基于絮凝和杀菌双重功能的新型壳聚糖基絮凝剂制备及其性能
7
作者 谭小波 蒋君怡 +4 位作者 孙漫梨 张占梅 李宏 郑怀礼 丁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为控制饮用水消毒技术中氯消毒剂的投加,同时将絮凝和消毒两单元进行合并,降低能耗,制备了一种具有絮凝除浊和杀菌双重功能的季铵化壳聚糖基絮凝剂(CTS-g-CHPTAC),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高岭土和大肠杆菌.材料表征结果显示,CTS-g-CHPTAC具... 为控制饮用水消毒技术中氯消毒剂的投加,同时将絮凝和消毒两单元进行合并,降低能耗,制备了一种具有絮凝除浊和杀菌双重功能的季铵化壳聚糖基絮凝剂(CTS-g-CHPTAC),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高岭土和大肠杆菌.材料表征结果显示,CTS-g-CHPTAC具有更高的阳离子度(29.51%)和更好的水溶性.絮凝性能测试表明,CTS-g-CHPTAC在投加量分别为0.2mg/L和2mg/L时,除浊率和除菌率分别高达98.5%和99%.同时,CTS-g-CHPTAC在高岭土-大肠杆菌混合模拟废水中投加量仅为1~1.6mg/L时,去除率高达97%;在pH=5~11内,对混合污染物的去除率高达95%.推测是因为CTS-g-CHPTAC含有更多阳离子单元和更粗糙的表面形貌,增强了其电荷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使得絮凝效果更加显著.此外,CTS-g-CHPTAC还具有杀菌功能,可通过CHPTAC上的季铵基团和壳聚糖上的氨基与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并杀灭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基絮凝剂 季铵化改性 大肠杆菌 高岭土 水处理药剂
下载PDF
壳聚糖基絮凝剂絮凝高岭土的动力学及絮体结构
8
作者 肖婷 邹文杰 +3 位作者 余可馨 段旭琴 张志军 徐瑞景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开发多活性位点绿色高效絮凝剂对构建低絮凝剂用量的高效固液分离过程、实现选矿废水高效处理与循环回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考察天然阳离子型线性高分子壳聚糖接枝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hi-g-CPAM)的絮凝性能,改变引发剂质量分数将壳聚... 开发多活性位点绿色高效絮凝剂对构建低絮凝剂用量的高效固液分离过程、实现选矿废水高效处理与循环回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考察天然阳离子型线性高分子壳聚糖接枝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hi-g-CPAM)的絮凝性能,改变引发剂质量分数将壳聚糖、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通过紫外引发水溶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合成了分子结构不同的Chi-g-CPAM,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其在SiO2芯片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后继原位絮凝高岭土的动力学,分析了絮体结构变化;并采用动力学方程拟合以揭示絮凝机理;最后进行了絮凝剂沉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长支链可增强絮凝剂对高岭土的架桥网捕作用,加快沉降;接枝率越高则有助于降低上清液浊度.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0%所合成的Chi-g-CPAM支链相对多而长,在SiO2芯片表面平衡吸附量最大,为(–11.68±0.40)Hz,吸附的第Ⅰ、Ⅱ阶段K值分别为0.1814和0.5054,吸附构象趋于向外伸展,后继所絮凝高岭土量少且絮体结构疏松,架桥、网捕和电中和作用协同使其在沉降试验中表现的沉降速率最大(12.18 m·h–1),上清液浊度最低(13 NTU).支链多而长的Chi-g-CPAM絮凝高岭土的过程复杂,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和Elovich方程对其拟合效果均较好.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5%和0.05%时,对应所合成支链多而短、支链少而短的Chi-gCPAM在SiO2表面呈扁平的“列车式”吸附构象,架桥和网捕能力低,絮凝沉降性能差.多活性官能团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影响其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构象,是决定其絮凝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选矿大分子药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絮凝剂 石英晶体微天平 吸附构象 絮凝动力学
下载PDF
铝离子絮凝剂对微生物加固砂土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
9
作者 卫仁杰 彭劼 +1 位作者 许鹏旭 李亮亮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灌注次数过多制约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了减少灌注次数、提高胶结效率,提出一种MICP加固强化方法,即在胶结液中添加铝离子絮凝剂,以提高MICP加固速率和增强加固效果。开展MICP砂柱试验,在胶结液中加入不... 灌注次数过多制约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了减少灌注次数、提高胶结效率,提出一种MICP加固强化方法,即在胶结液中添加铝离子絮凝剂,以提高MICP加固速率和增强加固效果。开展MICP砂柱试验,在胶结液中加入不同浓度AlCl3·6H2O进行灌注试验,然后测试加固砂柱碳酸钙含量及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在水溶液试验中,观察不同溶液条件下沉积物生成情况及溶液的pH值变化,并通过XRD、SEM试验研究铝离子絮凝剂对沉积碳酸钙的成分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的对照组比较,胶结液中加入适量铝离子絮凝剂,灌注3次后砂柱即可形成有强度的固结体,灌注5次后砂柱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1.7MPa,而常规对照组达到相同的强度需要灌注9次。铝离子絮凝剂的掺入有效减少了MICP灌注处理次数,对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铝离子絮凝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砂土加固
下载PDF
发光杆菌利用糖蜜制备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及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
10
作者 林经文 刘泽鸿 +6 位作者 潘谢婷 李梦萍 黄善欣 陈映秋 黄丹 叶云 李小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2,共6页
该研究利用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发酵糖蜜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基以提高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并以絮凝率为响应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的影响... 该研究利用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发酵糖蜜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基以提高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并以絮凝率为响应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5 g/L糖蜜、10 g/L蛋白胨、5 g/L NaCl,在此条件下,絮凝剂产量达到4.53 g/L。最佳絮凝条件为pH 7.0、生物絮凝剂200 mg/L、阳离子诱导剂(FeCl_(3))50 mg/L和搅拌速率240 r/min,在此条件下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效率达到93.2%。该絮凝剂对Cr、Pb、Ni、Cu和Cd去除率分别为61.32%、58.22%、85.90%、78.18%和80.71%。糖蜜作为生物絮凝剂廉价培养基的碳源,既可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实现废物废渣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发光杆菌 絮凝条件 响应面法 絮凝 重金属吸附
下载PDF
高分子絮凝剂PDTAM去除水中Cr(Ⅵ)的抗环境干扰性研究
11
作者 杨晓敏 王刚 +2 位作者 王雪 桑芳娟 杨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30,共8页
探究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聚二硫代羧基化丙烯酰胺(PDTAM)去除Cr(Ⅵ)的性能,以实验室配制的含Cr(Ⅵ)模拟废水样为考察对象,通过PDTAM投加量、絮凝水力条件和初始pH值等确定了PDTAM去除废水中Cr(Ⅵ)的最佳絮凝条件;参考实际含Cr(Ⅵ)废水中... 探究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聚二硫代羧基化丙烯酰胺(PDTAM)去除Cr(Ⅵ)的性能,以实验室配制的含Cr(Ⅵ)模拟废水样为考察对象,通过PDTAM投加量、絮凝水力条件和初始pH值等确定了PDTAM去除废水中Cr(Ⅵ)的最佳絮凝条件;参考实际含Cr(Ⅵ)废水中常见的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和浊度作为环境干扰因素,研究了其对PDTAM处理含Cr(Ⅵ)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样初始pH值为3.0时,在最佳絮凝水力条件为120 r/min快搅1.5 min、40 r/min慢搅15 min下投加540 mg/L的PDTAM,Cr(Ⅵ)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7.51%。在PDTAM低投加量下共存物质对去除Cr(Ⅵ)皆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通过增加PDTAM的投加量来减弱或消除;但是共存离子IO_(3)~-、BrO_(3)~-、Ba^(2+)和Ni^(2+)对PDTAM去除Cr(Ⅵ)仍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揭示了PDTAM对Cr(Ⅵ)的去除机理主要有氧化还原、螯合沉淀和以吸附架桥为主的絮凝沉降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絮凝剂 含Cr(Ⅵ)废水 共存物质 絮凝 氧化还原
下载PDF
絮凝剂残留对超细全尾砂似膏体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12
作者 王文波 李帅 +2 位作者 于正 李振龙 王洪涛 《黄金》 2025年第1期64-68,81,共6页
超细粒径尾砂沉降速度慢、浓缩效率低、溢流水浊度高,必须添加絮凝剂加速细颗粒的沉降,因此絮凝剂会残留在浓缩后的似膏体中,导致其黏性增加、浓度偏低、易结块和管道输送阻力增大。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对絮凝剂残留... 超细粒径尾砂沉降速度慢、浓缩效率低、溢流水浊度高,必须添加絮凝剂加速细颗粒的沉降,因此絮凝剂会残留在浓缩后的似膏体中,导致其黏性增加、浓度偏低、易结块和管道输送阻力增大。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对絮凝剂残留与超细全尾砂似膏体流变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修复或剪切破坏作用下,絮网结构会包罗或释放水分子引起自由水和毛细水之间的迁移和转化,这是超细全尾砂似膏体剪切流变特性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优化絮凝剂选型,不仅大大降低了絮凝剂的用量,也显著改善了絮凝剂的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对于系统地发展似膏体剪切流变和管道输送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似膏体 絮凝剂残留 流变特性 管道输送 剪切流变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钛絮凝剂的制备及混凝特性
13
作者 牟俊郦 王清民 +1 位作者 杨焱明 赵艳侠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针对传统聚合形态絮凝剂制备存在费时、费力及无法调控水解聚合微界面等问题,采用电渗析法合成聚合氯化铁钛絮凝剂,采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碱化度和Zeta电位表征絮凝剂的形态结构,通过混凝实验探究聚合氯化铁... 针对传统聚合形态絮凝剂制备存在费时、费力及无法调控水解聚合微界面等问题,采用电渗析法合成聚合氯化铁钛絮凝剂,采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碱化度和Zeta电位表征絮凝剂的形态结构,通过混凝实验探究聚合氯化铁钛絮凝剂最佳合成条件及混凝动力学。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氯化铁钛絮凝剂的聚合程度大,碱化度高,电中和能力强;铁元素与钛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0.5的絮凝剂混凝效果最好,该絮凝剂具有絮体生长速度快、絮体粒径大以及抗剪切力和恢复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混凝 聚合氯化铁钛絮凝剂 电渗析 混凝动力学
下载PDF
嵌段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藻源水样的处理
14
作者 何俊 陈伟 苏凯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瓜尔胶(GG)、马来酸酐和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酰化接枝与模板调控技术,合成具有阳离子微嵌段、高特性粘度和结构稳定的絮凝剂CPAG-AB,用于藻源水源处理,考察了该絮凝剂最优合成...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瓜尔胶(GG)、马来酸酐和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酰化接枝与模板调控技术,合成具有阳离子微嵌段、高特性粘度和结构稳定的絮凝剂CPAG-AB,用于藻源水源处理,考察了该絮凝剂最优合成参数、对藻源水最佳絮凝应用参数及絮凝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特性粘度、H^(1)NMR、XPS等分析,一种具有拟定结构特征的絮凝剂CPAG-AB被成功合成。该絮凝剂对实际湖泊藻源水样浊度去除率96.7%,残留叶绿素a 27μg/L。CPAG-AB絮体抗破碎强度(S_(f) 0.662)和再生性能(R_f 0.662)具有显著优势。絮凝机理表明,较高的分子量和结构稳定性可提高絮凝剂的网捕架桥/卷扫和抗破碎能力,而阳离子微嵌段结构可强化其电中和-吸附与再生能力和提升絮凝性能。本文不仅为絮凝剂开发开辟了新思路,同时可为富营养化河湖治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源水样 絮凝剂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絮凝机理
原文传递
生物炭基絮凝剂对河道底泥的脱水效果及应用
15
作者 董志强 彭斯涵 +3 位作者 刘雪平 李瑾如 杨蒙岭 何海涛 《净水技术》 2025年第3期153-158,200,共7页
河道底泥的固化脱水是底泥疏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的】文章主要探究了生物炭基絮凝剂投加量对河道底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污泥比阻、污泥压滤液水质检测等试验探究了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污泥基... 河道底泥的固化脱水是底泥疏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的】文章主要探究了生物炭基絮凝剂投加量对河道底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污泥比阻、污泥压滤液水质检测等试验探究了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污泥基生物炭在不同配比组成下对底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污泥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水质改善效果,且结合成本、脱水效率确定絮凝剂PAM:PAC:污泥基生物炭最佳投加比例为0.03%∶1%∶3%。【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际项目应用,结果表明,投加上述生物炭基絮凝剂后河道底泥的脱水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生物炭 絮凝剂 污泥比阻 脱水固化
下载PDF
新型有机絮凝剂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杜凤智 《当代化工》 2025年第2期333-337,共5页
针对普通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存在污染水源等问题,对玉米淀粉和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碘酸盐氧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双醛淀粉(DF)和双醛壳聚糖(JQ),考察淀粉和壳聚糖及其氧化衍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通过红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材... 针对普通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存在污染水源等问题,对玉米淀粉和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碘酸盐氧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双醛淀粉(DF)和双醛壳聚糖(JQ),考察淀粉和壳聚糖及其氧化衍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通过红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此外,在瓶装实验中深入研究了多糖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将壳聚糖和淀粉基絮凝剂的效果与商用聚合物的絮凝后残留物的生物降解性能以及絮凝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壳聚糖衍生物具备良好的生态絮凝特性,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污水处理 生物降解 聚壳糖 聚合物 聚合物加工
下载PDF
淀粉基絮凝剂去除铅锌选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黄药的研究
17
作者 杨颖 杨恋 黄玲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060-064,共5页
由于采矿与选矿产业的不断扩张,选矿废水的排放量正依次攀升,当中所含的重金属离子与有机药剂对水源、土壤、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选矿废水有效净化,对于环境保护及废水资源化利用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选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 由于采矿与选矿产业的不断扩张,选矿废水的排放量正依次攀升,当中所含的重金属离子与有机药剂对水源、土壤、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选矿废水有效净化,对于环境保护及废水资源化利用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选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如今已发展出多种技术,诸如化学沉淀、吸附沉淀、离子交换、膜分离、絮凝沉降等。当中,絮凝沉降法凭借其经济性、简便性、高效性,在具体运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絮凝剂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废水处理的成效,故而深入研究絮凝剂的合成与其性能评价,以开发出高效能的絮凝剂。文章聚焦于淀粉基絮凝剂在铅锌选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跟黄药去除方面的运用,旨在为有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三乙烯四胺 Α-甲基丙烯酸 絮凝剂 废水
下载PDF
絮凝剂对PHC管桩的性能影响研究
18
作者 陈周鹏 《广东建材》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试验以絮凝剂和减水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测定PHC管桩工作性能指标,研究了不同类型和环境温度下絮凝剂对PHC管桩性能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混凝土管桩的综合影响最大;且在不同环境温度区间内,絮凝剂对混凝土管桩的影... 试验以絮凝剂和减水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测定PHC管桩工作性能指标,研究了不同类型和环境温度下絮凝剂对PHC管桩性能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混凝土管桩的综合影响最大;且在不同环境温度区间内,絮凝剂对混凝土管桩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PHC管桩 蒸养强度 混凝土粘度 坍落度经时损失
下载PDF
砂中絮凝剂含量检测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崔学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027-030,共4页
在再生砂的回收过程中,若絮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的残余成分随废水进入砂粒,则可能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检测回收水中APAM的浓度,并运用推算手段分析砂中APAM含量的变化趋势。同时,本文探讨了含有不同... 在再生砂的回收过程中,若絮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的残余成分随废水进入砂粒,则可能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检测回收水中APAM的浓度,并运用推算手段分析砂中APAM含量的变化趋势。同时,本文探讨了含有不同浓度絮凝剂的再生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影响。通过制备含有不同絮凝剂浓度的机制砂混凝土,并对其坍落度、流动性、1小时坍落度保持率、1小时扩展度以及强度等指标进行测试,对照标准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特定材料和配比条件下,机制砂内絮凝剂的浓度若不超过3‰,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而浓度超过5‰时,则需要通过调整外加剂的种类或增加外加剂与水泥的比例来优化混凝土的性能,绝不可在现场简单加水以调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絮凝剂 含量检测 混凝土性能
下载PDF
新型污水处理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20
作者 贾文怡 谢意香 +2 位作者 李超燕 孟凡坤 邓进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污水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传统的化学絮凝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其存在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这些缺点主要包括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对较高的处理成本...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污水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传统的化学絮凝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其存在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这些缺点主要包括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对较高的处理成本,这些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型、高效且环保的复合絮凝剂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针对这一现状,详细介绍了一种创新型的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不仅克服了传统絮凝剂的诸多不足,而且在制备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论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验证了其优异的絮凝性能和净化效果。这一研究成果有望为污水处理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对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和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复合絮凝剂 制备方法 污水处理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