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繁殖节律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涛 储明星 +5 位作者 王西筠 张新珍 刘雪云 乔念民 郭志勇 刘新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92,共4页
季节性繁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节律,保证后代出生在一年中最适宜的季节。已经确定一些基因与哺乳动物繁殖的节律性有关,笔者简要介绍了钟基因、Leptin基因、RFamide-related peptide基因与繁殖节律的关系。
关键词 繁殖节律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种类、感染情况及繁殖节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盛似春 张明群 +1 位作者 秦志辉 王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淮河水系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种类、感染情况及繁殖节律。方法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5月 ,在安徽省淮南市郊淮河水系支流窑河、高塘湖、焦岗湖和花家湖 ,现场采集椎实螺进行饲养、观察 ,用直接压片法镜检尾蚴 ,以... 目的 探讨淮河水系毛毕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种类、感染情况及繁殖节律。方法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5月 ,在安徽省淮南市郊淮河水系支流窑河、高塘湖、焦岗湖和花家湖 ,现场采集椎实螺进行饲养、观察 ,用直接压片法镜检尾蚴 ,以滴瓶遮光法收集尾蚴 ,并用其感染雏鸭和人体皮肤 ,以被感染雏鸭分离虫卵、成虫。结果 椭圆萝卜螺和耳萝卜螺是生活在该地区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 ,其自然感染率分别为 0 .5 1%和 0 .65 %。螺体内尾蚴检出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以 7月份最高 (0 .87%、0 .81% ) ,其次为 6月份 (0 .60 %、0 .65 % ) ,4~ 5月及 8~ 10月分别波动于 0 .0 6%~ 0 .2 1%、0 .0 7%~ 0 .2 6%之间 ,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椭 =3 2 .78,P <0 .0 0 1;χ2 耳 =2 6.73 ,P <0 .0 0 1)。两种螺均在 2月中旬出土活动 ,至 10月底渐潜入泥土越冬 ,在一年内可繁殖 3代。结论 椭圆萝卜螺和耳萝卜螺在淮河水系广泛分布、活动时间长 ,是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在该水系流行的主要中间宿主 ,这为进一步控制和消灭这一中间宿主提供了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毕吸虫 中间宿主 椎实螺 种类 感染情况 繁殖节律 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
下载PDF
不同繁殖节律母牦牛冷暖季血浆褪黑激素RP-HPLC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勇立 王永 +2 位作者 齐莎日娜 王艳红 马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2-308,共7页
为研究不同季节、不同繁殖节律和繁殖活动期与静止期成年母牦牛血浆MLT分泌水平的差异,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成年母牦牛血浆MLT浓度。供试母牦牛63头,分为A、B、C 3组,每组21头。A组:1年1胎,繁殖活动期;B组:2年1胎,全奶... 为研究不同季节、不同繁殖节律和繁殖活动期与静止期成年母牦牛血浆MLT分泌水平的差异,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成年母牦牛血浆MLT浓度。供试母牦牛63头,分为A、B、C 3组,每组21头。A组:1年1胎,繁殖活动期;B组:2年1胎,全奶,繁殖静止期;C组:2年1胎,半奶,繁殖活动期。在暖季的7月21-23日和冷季的11月21-23日,自然光制:12.00L∶12.00D和14.65L∶9.35D,日落前2 h开始采血,持续50min,颈静脉采血每头20 mL,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1年1胎母牦牛血浆MLT浓度((68.90±5.82)pg/mL)高于2年1胎全奶个体((44.38±2.61)pg/mL)(P<0.01)和2年1胎半奶个体((57.51±3.82)pg/mL)(P<0.05);母牦牛血浆MLT浓度暖季高于冷季(P<0.05),表明其具有季节波动,并提示除光照外牦牛MLT分泌还与气温等环境因子有关;母牦牛血浆MLT浓度繁殖活动期高于繁殖静止期(P<0.05)。母牦牛MLT分泌存在季节波动,母牦牛季节性繁殖和繁殖节律受到MLT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褪黑激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季节性繁殖 繁殖节律
下载PDF
利用外源激素调控母猪繁殖节律的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志娟 李文刚 焦福林 《中国猪业》 2015年第6期41-43,共3页
在瘦肉型母本系"晋阳白猪"的培育过程中,为加快育种进程和选择强度,采取了同期发情和同期分娩两项繁殖节律调控技术并进行对比试验。同期发情试验选择健康、体况良好,发情正常的初产母猪,随机分成对照、试验两组,在第3个情期前3~4天... 在瘦肉型母本系"晋阳白猪"的培育过程中,为加快育种进程和选择强度,采取了同期发情和同期分娩两项繁殖节律调控技术并进行对比试验。同期发情试验选择健康、体况良好,发情正常的初产母猪,随机分成对照、试验两组,在第3个情期前3~4天在试验组母猪的颈部肌肉注射PG-600催情素;同期分娩试验选用初产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在妊娠母猪怀孕112天时。于上午的9:00-10:00,在试验组母猪的颈部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表明使用PG-600催情素能有效地使猪同期发情,并能使猪正常地排卵受孕;使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分娩,不仅能缩短妊娠时间,而且能调节母猪集中在白天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PG-600 氯前列烯醇 繁殖节律调控
下载PDF
棉大卷叶野螟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清泉 张雪丽 +2 位作者 陆温 刘剑 唐金萍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在实验室温度为25±2℃、光周期为L13∶D11(光照时间为06:00~19:00)的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棉大卷叶野螟的繁殖特性。结果表明,雌、雄虫的平均交配前期分别为3.96±0.16d和3.56±0.16d;雌虫的平均产卵前期为4.00±1.52d;... 在实验室温度为25±2℃、光周期为L13∶D11(光照时间为06:00~19:00)的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棉大卷叶野螟的繁殖特性。结果表明,雌、雄虫的平均交配前期分别为3.96±0.16d和3.56±0.16d;雌虫的平均产卵前期为4.00±1.52d;熄灯后40min,交配发生概率逐渐升高,交配高峰发生在20:00~22:00之间;雌成虫在熄灯后约30min开始产卵,产卵高峰发生在20:00~22: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大卷叶野螟 交配前期 产卵前期 繁殖节律
下载PDF
曲纹紫灰蝶生殖行为研究
6
作者 凌婧 韦建松 +3 位作者 苏静惠 李蓉 许恬 郑霞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曲纹紫灰蝶是为害苏铁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和节律,可为该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半自然环境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了曲纹紫灰蝶的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及节律。发现曲纹紫灰蝶在5:00-18:59羽化,9:00-12:59时... 曲纹紫灰蝶是为害苏铁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和节律,可为该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半自然环境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了曲纹紫灰蝶的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及节律。发现曲纹紫灰蝶在5:00-18:59羽化,9:00-12:59时达到羽化高峰;雄虫主动求偶和交配,交配行为发生于白天,交配高峰期为9:00-15:59,交配时长(82.85±59.76) min,交配姿势呈“一”字形;雌虫1 d内可多次产卵,产卵高峰期在8:00-8:59和14:00-15:59 2个时间段,卵多产于苏铁植物的嫩叶上,单雌产卵量为10~282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纹紫灰蝶 羽化 交配 产卵 繁殖节律
下载PDF
朱红毛斑蛾繁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海盼 刘俊延 +2 位作者 王小云 陆温 郑霞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5,共7页
[目的]朱红毛斑蛾是榕属植物上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可为该虫的种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朱红毛斑蛾的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的繁殖行为及节律。[结果]朱红毛斑蛾仅在光期06:00—16:00时羽化,11:00—13... [目的]朱红毛斑蛾是榕属植物上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可为该虫的种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朱红毛斑蛾的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的繁殖行为及节律。[结果]朱红毛斑蛾仅在光期06:00—16:00时羽化,11:00—13:00达到羽化高峰;求偶行为包括爬行、飞行、侦测、触角交流、振翅、暴露生殖器、尝试交配等系列步骤,09:00—18:00均有求偶行为的发生,求偶高峰期为11:00—16:00。交配姿势呈“一”字型或“V”字型,雌雄成虫一生均只交配1次,交配高峰为14:00—16:00,交配时长为16.16±0.26 h。雌虫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柄或叶尖,产卵高峰期为10:00—14:00,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07.3±3.0粒,平均孵化率为88.40%±1.60%。[结论]朱红毛斑蛾为日行性的单配制蛾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红毛斑蛾 毛斑蛾科 求偶 交配 产卵 繁殖节律
下载PDF
繁殖期和休产期成年东北白鹅繁殖轴相关基因表达和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志浩 张佳玥 +7 位作者 刘阳 王金丹 张旭 张莹 王秋菊 孙金艳 刘国君 刘胜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7-53,共7页
为研究不同繁殖阶段东北白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繁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血清激素浓度的变化,以500只成年东北白鹅为研究对象,在自然光照和饲养管理情况下,记录鹅群的开产时间和饲养日产蛋率,按饲养产蛋率将一个繁殖周期分为休产期、... 为研究不同繁殖阶段东北白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繁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血清激素浓度的变化,以500只成年东北白鹅为研究对象,在自然光照和饲养管理情况下,记录鹅群的开产时间和饲养日产蛋率,按饲养产蛋率将一个繁殖周期分为休产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在各阶段分别选取5只东北白鹅,静脉采血,采集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组织样本。测定不同繁殖阶段血清中FSH,LH和PRL的浓度,组织样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测定繁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东北白鹅在2月25日产蛋率达到5%,产蛋高峰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6月末逐渐停产。下丘脑中,产蛋高峰期Clock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5);试验期内GnRH基因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休产期与产蛋后期差异显著(P<0.05);产蛋高峰期VIP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5)。在垂体中,LH基因在休产期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产蛋期(P<0.01);FSH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产蛋高峰期及之前呈上升趋势,差异极显著(P<0.01),在产蛋后期下降,极显著低于产蛋高峰期(P<0.01);PRL基因在产蛋高峰期及之前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产蛋后期(P<0.01)。在卵巢中,FSHR基因在产蛋高峰期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变化趋势与Clock基因相似。FSH在产蛋后期的血清浓度极显著高于休产期和产蛋前期(P<0.01),在产蛋高峰期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LH在繁殖期的血清浓度极显著高于休产期(P<0.01),在产蛋高峰期极显著高于产蛋前期和产蛋后期(P<0.01)。Clock基因、FSH基因、LH基因和FSHR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产蛋曲线的变化相似。东北白鹅下丘脑、垂体、卵巢中Clock基因和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鹅的产蛋节律密切相关,血液中FSH和LH在产蛋高峰期的浓度明显高于繁殖期的其他阶段和休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白鹅 光周期 繁殖轴相关基因 激素 繁殖节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