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分析
1
作者 张丽华 谢智强 +2 位作者 庄和 王梅华 曹颖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提高APTT纠正试验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稀释制备不同滴度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血浆80份进行常规的即刻及37℃孵育2 h APTT纠正试验,选取15份样本进行即刻... 目的:分析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提高APTT纠正试验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稀释制备不同滴度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血浆80份进行常规的即刻及37℃孵育2 h APTT纠正试验,选取15份样本进行即刻和常温孵育15 min、30 min、1和2 h及37℃孵育30 min、1和2 h APTT纠正试验。结果:APTT纠正试验结果与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滴度呈明显的相关性,ROC曲线下37℃孵育2 h APTT纠正试验判断有无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最佳诊断界点是43.8 s(敏感度85.90%,特异度100%),区分高滴度与低滴度Ⅷ抑制物的最佳诊断界点为52.4 s(敏感度98.18%,特异度95.65%)。即刻APTT无法纠正的临界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滴度为5.14 BU/ml,37℃孵育2 h APTT不能纠正对应的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滴度为1.31 BU/ml。对不同时间和温度下APTT纠正试验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T纠正试验结果可作为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筛查指标,较低Ⅷ抑制物滴度时呈明显的对温度-时间的依赖性,血友病患者即刻APTT无法纠正则应警惕较高滴度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存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纠正试验 凝血因子Ⅷ 抑制物
原文传递
Rosner指数在血浆APTT纠正试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罗磊 陈朴 +4 位作者 朱建锋 杨文静 王蓓丽 潘柏申 郭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评估Rosner指数在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APTT血浆纠正试验的患者103例,其中凝血因子缺乏标本74例,存在肝素或抗磷脂抗体标本26例,存... 目的评估Rosner指数在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APTT血浆纠正试验的患者103例,其中凝血因子缺乏标本74例,存在肝素或抗磷脂抗体标本26例,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标本3例,使用回归正常参考区间和Rosner指数结果<11%2种方法判断结果。结果使用回归正常参考区间作为判断标准时,检测出凝血因子缺乏71例(阳性率为95.9%)、肝素或抗磷脂抗体存在23例(阳性率为88.5%)、凝血因子抑制物存在1例(阳性率为33.3%)。使用Rosner指数结果<11%作为判断标准时,检测出凝血因子缺乏72例(阳性率为97.3%)、肝素或抗磷脂抗体存在24例(阳性率为92.3%)、凝血因子抑制物存在2例(阳性率为66.7%)。结论当APTT结果轻度延长或显著延长时,分别使用Rosner指数<11%或回归正常参考区间作为血浆纠正试验的判断依据,各自具备更佳的参考价值,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纠正试验 Rosner指数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自制混合血浆在血浆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龚娅 何宗忠 +2 位作者 王晓冬 史秋霞 林林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6期2357-2358,236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对血浆纠正试验的影响,探讨自制混合血浆在血浆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凝血酶原时间(PT)≥18.0s和(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2.0s的血浆标本35份,分别与正常...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对血浆纠正试验的影响,探讨自制混合血浆在血浆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凝血酶原时间(PT)≥18.0s和(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2.0s的血浆标本35份,分别与正常混合血浆(A组)、-80℃(B组)和-20℃(C组)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按体积1∶1混合后做血浆纠正试验,即混合后立即测定PT和(或)APTT,37℃孵育1h后再次检测。计算35份标本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的比例及3组的纠正率。结果 88.57%(31/35)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立即纠正,4例未被纠正,其中1例孵育后比孵育前测定时间更加延长,占2.86%;3例孵育前后测定结果不变,占8.57%。在PT延长的血浆纠正试验中,各组之间纠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TT延长的纠正试验中,孵育前A组、B组和C组的纠正率分别为(32.93±16.17)%、(27.56±23.48)%和(13.70±12.87)%,A组和B组之间纠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可代替商品化的正常混合血浆进行血浆纠正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混合血浆 血浆纠正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复合海洋钙用于动物缺钙模型的纠正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琪 邹胜祥 +3 位作者 钱蓓蕾 黄令玲 潘云敏 苏祖斐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实验使用的复合海洋钙是由可溶性海洋钙和贻贝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其中的可溶性海洋钙是以贻贝壳为原料制取而得的。为了解其纠正缺钙的效果,进行了动物缺钙模型的纠正试验,并与常用的补钙剂碳酸钙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海洋... 本实验使用的复合海洋钙是由可溶性海洋钙和贻贝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其中的可溶性海洋钙是以贻贝壳为原料制取而得的。为了解其纠正缺钙的效果,进行了动物缺钙模型的纠正试验,并与常用的补钙剂碳酸钙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海洋钙有明显的纠正缺钙效果,且对缺钙模型的纠正效果优于碳酸钙,能促进骨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海洋钙 钙缺乏 纠正试验
下载PDF
APTT纠正试验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贤 夏茂 +1 位作者 夏永泉 沈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方法和解释规则,分析其在临床APTT延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正常的患者,根据患者确诊情况,将其分为单纯因子缺... 目的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方法和解释规则,分析其在临床APTT延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正常的患者,根据患者确诊情况,将其分为单纯因子缺乏组、抗磷脂抗体阳性组、Ⅷ因子抗体阳性组(后两组均属于凝血抑制物阳性患者)。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进行APTT纠正试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纠正试验中即刻试验Rosner指数(RI)、温育试验差值(温育差)的诊断界值,分析APTT纠正试验在筛查APTT延长原因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即刻试验RI鉴别抗磷脂抗体阳性与单纯因子缺乏的诊断效能高于即刻试验RI鉴别凝血抑制物阳性与单纯因子缺乏的诊断效能(P<0.05)。即刻试验RI的诊断界值为11.0%,鉴别抗磷脂抗体阳性与单纯因子缺乏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1.2%;温育试验差值的诊断界值为3 s,鉴别检测Ⅷ因子抗体阳性与阴性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2%。根据APTT纠正试验中即刻试验RI、温育差将患者分为3类:单纯因子缺乏、非时间依赖性抑制物、时间依赖性抑制物。115例患者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定正确率为89.8%(103/115)。4例单纯因子缺乏患者被误判,其中2例患者的即刻试验RI及2例患者的温育差均接近诊断界值;8例被误判为单纯因子缺乏的患者,5例为低滴度狼疮抗凝物(LA)阳性,3例为低滴度Ⅷ因子抗体阳性。2例LA阳性患者被误判为凝血抑制物呈时间依赖性。结论该研究建立了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方法和解释规则。APTT纠正试验可以用于临床APTT延长原因的鉴别诊断,是一项简单有效的筛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T纠正试验 诊断界值 抑制物 时间依赖性 非时间依赖性
下载PDF
调动大学生的自控意识 克服不良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纠正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43-244,共2页
抄作业现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现象中的一些问题做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了在纠正此不良习惯中所采取的措施及阐述采取此措施的意图和心理学依据,并在所教的多个班级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抄作业现象 纠正试验 自控意识 学习习惯
下载PDF
探讨血栓弹力图及血浆纠正试验在协助诊断狼疮抗凝物及评估患者术中出血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峰 邵宁宁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8期60-61,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及血浆纠正试验在协助诊断狼疮抗凝物及狼疮抗凝物阳性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患者手术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术前凝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且1:1血浆纠正试验不纠正患...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及血浆纠正试验在协助诊断狼疮抗凝物及狼疮抗凝物阳性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患者手术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术前凝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且1:1血浆纠正试验不纠正患者的狼疮抗凝物检测和血栓弹力图结果,共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APTT明显延长,1:1血浆纠正试验不纠正;稀释蝰蛇毒磷脂时间标准比值均大于1.2;血栓弹力图R值、CI值均正常。11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出血符合预期。结论:血栓弹力图R值正常、APTT显著延长且血浆纠正试验不纠正往往提示狼疮抗凝物的存在;血栓弹力图R值、CI值对手术出血风险的评估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抗凝物 血浆纠正试验 血栓弹力图 出血风险
下载PDF
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纠正试验与狼疮抗凝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俭权 陈达勇 +1 位作者 陶珊花 周善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8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应用绘制ROC曲线分析,确定利用血浆纠正试验结果,预测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狼疮抗凝物质(LA)的临界诊断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110例,轻型72例(66%)、中间型26例(23%)、... 目的:应用绘制ROC曲线分析,确定利用血浆纠正试验结果,预测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狼疮抗凝物质(LA)的临界诊断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110例,轻型72例(66%)、中间型26例(23%)、重型12例(11%)。回顾分析患者的血浆纠正试验及LA检测结果,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计算其LA阳性的最佳临界诊断值。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0.959(95%CI0.961-0.987),Youden值为0.826,所对应的孵育法APTT为39.6s为有无LA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敏感度为87.3%,诊断特异度为95.1%。AUC=0.971(95%CI0.962-0.994).Youden值为0.886所对应的孵育法APPT为3.6s此即区分低浓度比值与高浓度比值LA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敏感度为94.7%,诊断特异度为95.2%。结论:APPT纠正试验可为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LA产生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凝血功能 障碍 血浆纠正试验 狼疮抗凝物质 相关性
下载PDF
APTT纠正试验结果常用判定方法临界值建立及诊断效能评价
9
作者 侯丹凤 张家红 宋鉴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常用结果判定方法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APTT不明原因延长且于我院行纠正试验的病例116例,其中,抑制物阳性71例,因子缺乏45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常用结果判定方法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APTT不明原因延长且于我院行纠正试验的病例116例,其中,抑制物阳性71例,因子缺乏45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罗斯纳指数(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对结果判断的诊断效能,通过散点图分析标本在不同结果判定方法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并对单因子缺乏标本的因子浓度水平和不同判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 (95%CI:0.953~0.997,P <0.01)、0.935 (95%CI:0.893~0.976,P <0.01)、0.959 (95%CI:0.927~0.990,P <0.01)、0.960 (95%CI:0.929~0.991,P <0.01);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62%、7.4 s。因子缺乏程度和RI结果呈中等正相关(r=0.536,P <0.01),和百分比纠正结果呈显著负相关(r=-0.710,P <0.01)。结论 RI法、百分比纠正法和差值法新建立的临界值可更好地识别因子缺乏和抑制物阳性的标本,且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RI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本实验室APTT纠正试验结果首要常规判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纠正试验 凝血因子 抑制物 罗斯纳指数
下载PDF
目测法APTT混合纠正试验的鉴别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政 唐宁 +1 位作者 邹志平 肖芳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采用目测法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混合纠正试验,并评价其对凝血因子缺陷与凝血因子抑制剂的鉴别能力。方法收集APTT延长患者标本62例,其中凝血因子Ⅷ抑制剂阳性标本22例,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标本20例,狼疮抗凝物(LA)阳性标... 目的采用目测法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混合纠正试验,并评价其对凝血因子缺陷与凝血因子抑制剂的鉴别能力。方法收集APTT延长患者标本62例,其中凝血因子Ⅷ抑制剂阳性标本22例,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标本20例,狼疮抗凝物(LA)阳性标本20例。分别采用Rosner指数法与目测法APTT混合纠正试验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osner指数法与目测法APTT混合纠正试验判断凝血因子缺陷标本的敏感性均为100.0%,判断LA的敏感性均为95.0%。50%点差值法与目测法APTT混合纠正试验判断凝血因子抑制剂的敏感性均为95.5%。结论目测法APTT混合纠正试验对凝血因子缺陷和凝血因子抑制剂的鉴别能力与Rosner指数法相当,且试验操作、结果判读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测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混合纠正试验 Rosner指数 狼疮抗凝物
下载PDF
以迟缓型凝血活酶生成试验、纠正试验及交叉试验改变的血友病两例报告
11
作者 刘永琴 刘欣 +1 位作者 李露 翟明 《血栓与止血学》 1996年第3期135-136,共2页
1 资料和方法 Biggs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对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既是轻型者也可作出诊断。本院对有关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一般按常规检查即可得出结果,而近期遇到两例血友病患者却不能据此确诊,经过延长消耗时间达2... 1 资料和方法 Biggs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对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既是轻型者也可作出诊断。本院对有关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一般按常规检查即可得出结果,而近期遇到两例血友病患者却不能据此确诊,经过延长消耗时间达24小时后,才使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成功,及至纠正,从而明确了诊断。 例1,男性,年龄32岁;例2,男性,年龄36岁,系兄弟两人,均有典型血友病史;自幼出血、关节肿胀并畸型,每次出血均经输注新鲜血液而缓解,此次又因肘关节出血并大块血肿,为查明原因而来本院就诊。 实验室检查:①凝血时间(CT,试管法),两例均明显延长,达1小时以上。②血浆复钙时间(RT):两例均明显延长,例1长达420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纠正试验 血友病患者 交叉试验 抗凝物质 出血性疾病 血浆复钙时间 缓型 中国医科大学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下载PDF
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血浆纠正试验与狼疮抗凝物质检测的相关性探讨
12
作者 罗俭权 朱柏桂 +2 位作者 邱飞 陶珊花 冯天斌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645-1647,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绘制ROC曲线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利用血浆纠正试验结果,建立预测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狼疮抗凝物质的临界范围诊断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110例,轻型72例(66%)、中间型26例(23%)、重型12例(11%)。对患... 目的:通过研究绘制ROC曲线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利用血浆纠正试验结果,建立预测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狼疮抗凝物质的临界范围诊断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110例,轻型72例(66%)、中间型26例(23%)、重型12例(11%)。对患者的血浆纠正试验及狼疮抗凝物质检测结果,应用绘制ROC曲线开展分析,计算出狼疮抗凝物质阳性的最佳临界诊断值。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0.959(95%CI 0.961~0.987,P<0.05),Youden's index值为0.819,所对应的孵育法APPT为39.6 s,可作为诊断狼疮抗凝物质阳性的最佳临界点。此时敏感度为88.0%,诊断特异度为94.9%。AUC=0.971(95%CI 0.962~0.994,P<0.05),Youden's index值为0.879,所对应的孵育法APPT为53.6 s,可以鉴别狼疮抗凝物质低浓度比值与高浓度比值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敏感度为94.7%,诊断特异度为96.3%。结论:孵育法APPT血浆纠正试验可为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患者LA产生的早期预测指标,能解决早期判断、监测抗凝物质发生的重要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 血浆纠正试验 狼疮抗凝物质 相关性
下载PDF
由APTT纠正试验不能纠正发现神经精神狼疮1例
13
作者 万俊梅 祝丹丹 +1 位作者 杨婵 李文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17-318,共2页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1 ∶ 9 [1],可损害全身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包括中枢、外周和自主神经系统。当SLE累及神经系统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1 ∶ 9 [1],可损害全身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包括中枢、外周和自主神经系统。当SLE累及神经系统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多以癫痫发作为表现(45.2%)[2],极易误诊[3]。本实验室通过APTT纠正试验不能纠正,提示临床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或抗磷脂抗体,进一步追踪检查,及时诊断出1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NPSLE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T纠正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综合征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灰区”解决方案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超男 凌莉琴 +4 位作者 黄珣钡 米建 廖娟 贾劲 周静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索解决APTT纠正试验Rosener指数"灰区"的方法,建立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方法收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样本,借助ROC曲线探索不同方案的最佳判断界... 目的探索解决APTT纠正试验Rosener指数"灰区"的方法,建立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方法收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样本,借助ROC曲线探索不同方案的最佳判断界值,建立联合应用1∶1和4∶1混合解决"灰区"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收录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同类样本验证该方案和路径的诊断效能。结果传统Rosener指数判断标准对因子缺乏和抑制物的区分效能较低,建立组和验证组共49例(15%)样本位于"灰区";建立1∶1混合纠正试验Rosner指数判断因子缺乏的最佳界值为5.0%,判断抑制物的最佳界值为9.1%,对于5.0%~9.1%的样本进行4∶1混合纠正试验能明显提高低滴度抑制物的检出率;借鉴Rosner指数建立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P(1∶1混合时>10.8%和4∶1混合时>13.5%)用于判断抑制物具有时间依赖性较共识推荐的2种方案诊断效能更高。联合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对于因子缺乏和抑制物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90%,将抑制物误判为因子缺乏的比例从20.9%(9/43)下降到7.0%(3/43),将判断时间依赖性抑制物的特异性由54.2%提高至100%,准确度由63.3%提高至97.4%。结论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联合应用可较好地解决"灰区"问题,建立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路径,有助于APTT纠正试验的进一步推广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纠正试验 灰区 Rosner指数 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
原文传递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 周洲 宋鉴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0-697,共8页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用于鉴别凝血筛选试验中APTT延长的原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存在凝血抑制物。该试验有助于医生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患者APTT延长异常的原因,以及针对性选择下一步实验室检查项目,所...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用于鉴别凝血筛选试验中APTT延长的原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存在凝血抑制物。该试验有助于医生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患者APTT延长异常的原因,以及针对性选择下一步实验室检查项目,所以是有重要价值的凝血试验。目前,因该试验的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暂无统一标准,实验室应用较为混乱,结果缺乏可比性,也限制了其应用和普及。本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出凝血检验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致力于推进APTT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混合血浆纠正试验 凝血因子 血友病
原文传递
-80℃保存自制血浆用于血浆纠正实验对检测PT与APTT延长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谢小妤 王海疆 吴显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4期230-231,共2页
目的观察-80℃保存自制血浆用于血浆纠正试验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份PT或APTT延长的血浆标本,分别与正常混合血浆和-80℃保存的自制血浆按1:1比例进行混合并立即进行PT或A... 目的观察-80℃保存自制血浆用于血浆纠正试验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份PT或APTT延长的血浆标本,分别与正常混合血浆和-80℃保存的自制血浆按1:1比例进行混合并立即进行PT或APTT测定,37℃环境下孵育1 h后进行再次检测,与正常混合血浆混合作为对照组,与-80℃保存的自制血浆混合作为研究组.计算40份血浆标本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的情况,比较两组的纠正率.结果35份标本能立即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占比87.50%;4份标本未能被立即纠正,并且孵育前、后所测得的结果没变,占比10.00%;1份标本除了未被纠正,同时孵育后测定时间比孵育前更长,占比2.50%.研究组孵育前、后APT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孵育前、后在PT延长纠正试验中的纠正率分别为(37.28±14.46)%、(38.01±15.05)%,在APTT延长试验中的纠正率分别为(32.92±16.18)%、(32.61±15.28)%,与研究组的(40.07±13.85)%、(35.35±15.22)%和(27.55±23.49)%、(27.58±21.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保存自制血浆可替代商品化的正常混合血浆用于血浆纠正试验对PT与APTT延长的检测,成本低,且使用方便,对于预算开支相对紧张的基层单位值得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纠正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正常混合血浆 -80℃保存自制血浆
下载PDF
纠正实验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圣勋 彭新国 +3 位作者 董璐艳 王健 赵红梅 宋向芹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实验,探讨重症肺炎凝血异常的引发原因。方法制备患者血浆、正常混合血浆、混合血浆、孵育后混合血浆、混合后孵育血浆,采用Sysmex CS-5100分析。结果即刻检测Rosner指数=2.09,可以纠正,孵育后检... 目的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实验,探讨重症肺炎凝血异常的引发原因。方法制备患者血浆、正常混合血浆、混合血浆、孵育后混合血浆、混合后孵育血浆,采用Sysmex CS-5100分析。结果即刻检测Rosner指数=2.09,可以纠正,孵育后检测0.7,不延长。确证患者APTT延长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结论纠正试验可以确证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异常原因,指导用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正试验 重症肺炎 头孢哌酮钠 钠舒巴坦钠 血浆
下载PDF
5例获得性血友病A的诊断及其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雷鸣 许冠群 +3 位作者 张利伟 丁秋兰 王学锋 王鸿利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通过系列的实验检测和文献复习,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规范化诊断方法。方法:应用临床诊断、一般凝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温育纠正试验、稀释试验、Nijmegen法、Bethesda法测定因子Ⅷ抗体(FⅧAb)和排除试验等,诊... 目的:通过系列的实验检测和文献复习,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规范化诊断方法。方法:应用临床诊断、一般凝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温育纠正试验、稀释试验、Nijmegen法、Bethesda法测定因子Ⅷ抗体(FⅧAb)和排除试验等,诊断5例AH-A患者。结果:应用系列诊断方法检测5例AH-A患者,均获得准确的AH-A诊断。结论:所使用的系列诊断流程,对AH-A患者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A 因子Ⅷ抗体 APTT 温育纠正试验 Nijmegen法 规范化诊断
下载PDF
Nijmegen法检测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硕 夏永泉 +2 位作者 徐学静 张燕 张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0-192,199,共4页
目的观察血友病A(HA)及获得性HA(AHA)患者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的产生情况,探讨Nijmegen法结合APTT纠正试验在FⅧ抑制物检测中的应用及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一期凝固法对42例临床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 目的观察血友病A(HA)及获得性HA(AHA)患者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的产生情况,探讨Nijmegen法结合APTT纠正试验在FⅧ抑制物检测中的应用及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一期凝固法对42例临床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FⅧ活性检测,进一步采用APTT纠正试验进行筛选,阳性患者用Nijmegen法进行FⅧ抑制物浓度的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均为FⅧ活性减低患者。39例HA患者中有2例存在FⅧ抑制物(5.1%),浓度分别为3.7 BU/m L和83.2 BU/m L。3例非HA患者经APTT纠正试验未能纠正到正常范围,其中2例AHA患者的抑制物浓度分别为3 686 BU/m L和61 BU/m L,另1例SLE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不具有时间依赖性,抑制物浓度仅为0.1 BU/m L。结论 Nijmegen法结合APTT纠正试验检测FⅧ抑制物,方法简便准确,可为FⅧ活性减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Ⅷ 凝血因子Ⅷ抑制物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纠正试验 Nijmegen法 血友病A 获得性血友病A
下载PDF
因子Ⅶ缺乏伴内源凝血障碍一例
20
作者 车金 宁启兰 +1 位作者 吴峰 马西 《血栓与止血学》 1998年第4期157-157,共1页
患儿,男,12岁。因右踝关节疼痛、肿胀,伴局部发热,活动受限,于1995年4月27日入院。患儿自幼发生无明显诱因的鼻衄、牙龈出血。踝、肘关节均有过出血、肿胀,伴局部发热史,与外伤有关或自发,出现功能障碍。曾行右踝、膝关节手术。
关键词 因子Ⅶ缺乏 凝血障碍 内源 纠正试验 缺乏症 西安 局部发热 血液学 吸附血浆 研究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