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辐射对不同来源白蛋白的吸热焓变和红外吸收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谷兰 张尔贤 +3 位作者 俞丽君 徐严平 姚兴东 莫健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UVc)使牛、人血清白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中吸热转变的焓变值明显降低,而对鸡、猪血清白蛋白的影响较小,同时经UVc处理后,牛、人血清白蛋白红外吸收光谱的2360cm-1峰消失。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白蛋白 红外吸收谱
下载PDF
半导陶瓷的红外吸收谱和喇曼散射谱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绪洲 杨爱明 胡晓春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03-509,共7页
ZrO2·SiO2·P2O5半导陶瓷是由ZrO2、SiO2和H3PO4用高温固相反应制成.它的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是由ZrO2和SiO2的标准谱叠加而成.根据标准峰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种氧化物的四个基本声子能量.这... ZrO2·SiO2·P2O5半导陶瓷是由ZrO2、SiO2和H3PO4用高温固相反应制成.它的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是由ZrO2和SiO2的标准谱叠加而成.根据标准峰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种氧化物的四个基本声子能量.这些声子按照不同组合方式形成ZrO2·SiO2·P2O5半导陶瓷的全部傅里叶红外吸收峰.半导陶瓷的喇曼背向散射峰也是由这些基本声子组合而成.对比四角和单斜ZrO2的喇曼特征谱线看出,在未掺杂和用Y2O3或Nb2O5掺杂的半导陶瓷样品中,ZrO2的晶粒微结构分别属于单斜和四角对称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陶瓷 红外吸收谱 喇曼散射
下载PDF
质子注入铌酸锂晶体的红外吸收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锡淇 邵天浩 张继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高能H ̄+注入LiNbO_3晶体中新发现的一位于3545cm ̄(-1)波数处的红外吸收带。该吸收带的峰位不受样品的化学配比、掺杂离子种类和掺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着重描述该吸收带,并给予一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质子注入 铌酸锂 红外吸收谱 晶体
下载PDF
硅基锗薄膜的红外吸收谱和电学特性
4
作者 温淑敏 赵春旺 +2 位作者 王细军 李继军 侯清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为了解退火对硅基锗薄膜的质量、红外吸收、透射率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用两步法在硅基上生长锗薄膜。将生长后的样品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行了退火处理。对退火前后的样品用高分辨X射线双晶衍射仪测量了(400)晶面的... 为了解退火对硅基锗薄膜的质量、红外吸收、透射率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用两步法在硅基上生长锗薄膜。将生长后的样品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行了退火处理。对退火前后的样品用高分辨X射线双晶衍射仪测量了(400)晶面的X射线双晶衍射摇摆曲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量了红外透射率和吸收谱,并用霍尔效应仪测量了退火前后样品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电导率和霍尔系数。结果表明,退火后的薄膜质量明显提高。退火后大部分区域吸收增大,透射率明显减小,615~3 730 cm-1区间的透射率均比退火前降低了20%以上。退火后的体载流子浓度增大到退火前的23.26倍,迁移率增大到退火前的27.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锗薄膜 红外吸收谱 载流子浓度 迁移率 电导率
下载PDF
离子注入SOI材料的红外吸收谱分析
5
作者 方子韦 俞跃辉 +1 位作者 林成鲁 邹世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SOI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90keV,1.8×10^(18)/cm^2N^+注入的样品,在低于1100℃的温度下退火可保持氮化硅埋层的无定形态,而~1200℃热退火则导致氮化硅埋层的结晶成核现象。... 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SOI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90keV,1.8×10^(18)/cm^2N^+注入的样品,在低于1100℃的温度下退火可保持氮化硅埋层的无定形态,而~1200℃热退火则导致氮化硅埋层的结晶成核现象。对于200keV,1.8×10^(18)/cm^2O^+注入的样品,氧化硅埋层的形成是连续渐变的,注入的氧化硅埋层向常规的热氧化非晶态SiO_2转变的激活能为0.13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SOI 红外吸收谱
下载PDF
多孔硅膜的俄歇和红外吸收谱
6
作者 汪开源 唐洁影 《电子器件》 CAS 1994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利用俄歇电子能谱和红外吸收谱仪,测试和分析了多孔硅样品的表面成份,并就它们对多孔硅发光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 多孔硅 俄歇电子能 红外吸收谱 测试 分析
下载PDF
MX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的计算
7
作者 曹江陵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284,共2页
对MX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进行了理论计算,由此得出在MX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中具有红外活性的定域模。
关键词 MX化合物 红外吸收谱 计算
下载PDF
YBa_2Cu_3O_x和BiSrCaCu_2O_x红外吸收谱的研究
8
作者 赵永刚 谢雷鸣 +2 位作者 钟福民 陈建民 施天生 《红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35-342,共8页
进一步研究了对YBa_2Cu_3O_x红外谱中P_1、P_2和P_3峰的指认,测量了YBa_2Cu_3O_x的晶格参数b、c和红外峰P_1、P_3的频率随淬火温度的变化,报道了P_4(410cm^(-1))及P_5(360cm^(-1))两个峰并分别指认为Ba-Ba层间及Y-Ba层间Cu-O弯曲振动产... 进一步研究了对YBa_2Cu_3O_x红外谱中P_1、P_2和P_3峰的指认,测量了YBa_2Cu_3O_x的晶格参数b、c和红外峰P_1、P_3的频率随淬火温度的变化,报道了P_4(410cm^(-1))及P_5(360cm^(-1))两个峰并分别指认为Ba-Ba层间及Y-Ba层间Cu-O弯曲振动产生的.还研究了不同氧含量BiSrCaGu_2O_x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并对其红外峰进行了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谱 超导体 氧化物
下载PDF
Nd掺杂对La_(0.7-x)Nd_xSr_(0.3)MnO_3的结构及红外吸收谱和磁学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李继萍 特古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0.7-xNdxSr0.3MnO3(x=0,0.05,0.10,0.15,0.2)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随着钕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晶胞体积逐渐减小.样品表面形貌SEM图像显示,掺杂Nd的多晶样品的晶粒变小,而未掺杂的L...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0.7-xNdxSr0.3MnO3(x=0,0.05,0.10,0.15,0.2)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随着钕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晶胞体积逐渐减小.样品表面形貌SEM图像显示,掺杂Nd的多晶样品的晶粒变小,而未掺杂的La0.7Sr0.3MnO3晶粒最大.红外吸收光谱测量显示,样品在574~602 cm-1范围内出现了吸收峰,且吸收峰的位置随掺杂Nd离子浓度的增加向低频方向偏移.样品的磁性质测量表明,掺杂稀土离子的半径及磁矩对La0.7Sr0.3MnO3磁电阻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7SR0.3MNO3 晶体结构 红外吸收谱 磁性质
下载PDF
Ga_(1-x)Al_xN/GaN量子点红外吸收谱
10
作者 蔡琳 吕燕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用有效质量理论对Ga1_xAlxN/GaN量子点的红外吸收谱进行研究.采用差分方法求解量子点的薛定谔方程,给出量子点的导带子带能谱.计算发现量子点的基态束缚能随Al分数x的增加而增大,随其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计算量子点的吸收系数发现,量子点... 用有效质量理论对Ga1_xAlxN/GaN量子点的红外吸收谱进行研究.采用差分方法求解量子点的薛定谔方程,给出量子点的导带子带能谱.计算发现量子点的基态束缚能随Al分数x的增加而增大,随其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计算量子点的吸收系数发现,量子点的体积大小严格控制着它的光子吸收特征,量子点半径变小时,其吸收峰发生蓝移,相应吸收峰的峰值也就越大,研究结果对于设计高性能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和激光器具有指导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谱 量子点 GaN 红外光电探测器 有效质量理论 薛定谔方程 差分方法 吸收系数 吸收特征 研究结果 吸收 束缚能 增大 计算 半径 求解 基态 光子 体积
下载PDF
α-Fe_2O_3(SO_4^(2-))气敏材料的红外吸收谱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芳钧 韩吉胜 +2 位作者 姚涛 于慧 郑莹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研究了α-Fe2O3(SO)气敏材料和Fe2O3试剂和在不同烧成温度和工作温度下的红外吸收性质,结果表明SO改变了α-Fe2O3的结构状态,使a-Fe2O3产生氧吸附功能,从而获得气敏性。
关键词 硫酸根离子 表面吸附 红外吸收谱
下载PDF
球形超微粉粒的红外吸收谱
12
作者 任尚坤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6期30-31,共2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超微粉的红外吸收增.采用静电模型推导了超微粉对红外吸收的峰位.得出结论:对红外光的吸收与介质环境有关。
关键词 超微粉 介电常数 红外吸收谱 球形超微粉
下载PDF
团簇红外吸收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春龙 王锋 李家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911-1915,共5页
根据时间关联函数理论 ,可以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而计算团簇的红外吸收谱 .应用正交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 ,计算了C6 0 的红外吸收谱 .结果与实验相符 ,足以识别团簇体系的红外吸收谱 .这将是研究纳米团簇体系的有力理论分析工具 .
关键词 团簇 红外吸收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团簇体系 时间关联函数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文传递
掺钇非晶硅膜的红外吸收谱
14
作者 张淑芝 吴斐斐 程兴奎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不同掺钇浓度的a-Si:H(Y)膜的红外吸收谱,并与未掺杂的a-Si:H 膜比较。利用吸收峰的积分估算了样品中Si-H 键的数目。
关键词 非晶硅 薄膜 红外吸收谱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的红外瓦斯传感器的实验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雷 尹王保 +3 位作者 董磊 李霖峰 窦海鹏 贾锁堂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0-483,共4页
针对目前传统瓦斯传感器的缺点,借鉴现有的红外气体分析器的设计思路,研制了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的红外瓦斯传感器.它采用开腔气室结构及单光束双波长探测技术,在实验室里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进行测量得到了其浓度反演式.在实验... 针对目前传统瓦斯传感器的缺点,借鉴现有的红外气体分析器的设计思路,研制了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的红外瓦斯传感器.它采用开腔气室结构及单光束双波长探测技术,在实验室里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进行测量得到了其浓度反演式.在实验测量中,当瓦斯浓度小于22%时,误差为0.1%;当瓦斯浓度超过22%时,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 瓦斯传感器 开腔测量
下载PDF
基于红外吸收光谱的瓦斯气体浓度检测技术 被引量:28
16
作者 罗达峰 杨建华 仲崇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86,共3页
针对现有矿井瓦斯传感器的缺点,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采用差分吸收技术设计了红外瓦斯气体浓度探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单光路吸收气室和单光路双波长探测技术,利用差动放大电路为核心的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实现瓦斯浓度输出信号的检测,并采... 针对现有矿井瓦斯传感器的缺点,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采用差分吸收技术设计了红外瓦斯气体浓度探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单光路吸收气室和单光路双波长探测技术,利用差动放大电路为核心的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实现瓦斯浓度输出信号的检测,并采用线性关系式拟合瓦斯浓度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实现了对瓦斯浓度的全量程精确探测。实验表明,该系统的测量误差小于2%,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具备了煤矿应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 差分吸收 线性关系式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吸收的煤矿瓦斯光纤传感网络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晓军 王鹏 +2 位作者 王志斌 李晓 田二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65-2369,共5页
基于气体在其特征吸收波长下光的吸收随浓度变化的原理,通过对甲烷气体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设计了一套检测甲烷气体浓度的多点光纤传感网络。该系统采用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DFB LD)作为光源,高灵敏度、低噪声的InGaAs PIN作为光电... 基于气体在其特征吸收波长下光的吸收随浓度变化的原理,通过对甲烷气体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设计了一套检测甲烷气体浓度的多点光纤传感网络。该系统采用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DFB LD)作为光源,高灵敏度、低噪声的InGaAs PIN作为光电探测器,结合空分复用技术复用了16个甲烷气体传感器,采用滤波、前置放大等电路对微弱信号进行处理,经PCI数据采集卡采集各路信号后,再用软件编写程序对采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分析。研究表明,该网络各传感器的灵敏度均达到200 ppm(μg.mL-1),长时间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均可满足实际要求,单个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2 s,系统巡检一周的时间小于32 s。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该系统各传感器可放置于离地面20公里以上的矿井中,且该系统可在多场合进行多点的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网络 红外吸收 空分复用 甲烷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吸收法检测油气田中H2S体积分数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莹 霍丙新 +3 位作者 唐东林 郭峰 赵东 张亦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基于四川地区油气田高含硫现象,提出一种新型系统利用红外光谱吸收测量法检测H2S气体体积分数,有效解决传统气体检测技术中的杂质气体干扰和传感器中毒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室,增强了气体对光的吸收,并有效降低了环境温度、灰尘、... 基于四川地区油气田高含硫现象,提出一种新型系统利用红外光谱吸收测量法检测H2S气体体积分数,有效解决传统气体检测技术中的杂质气体干扰和传感器中毒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室,增强了气体对光的吸收,并有效降低了环境温度、灰尘、震动等因素对检测的影响。由于使用LED作为光源,降低了使用中的成本,使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测量灵敏度可达10×10-6,误差始终控制在2%以内,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气室 红外吸收 气体体积分数检测
下载PDF
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研究铝表面硅烷试剂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溢 唐守渊 陈立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466,共3页
采用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 (RA IR)研究了铝金属表面涂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VS)、环氧基三乙氧基硅烷 (GS)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γ APS)溶液成膜后结构及膜与金属表面之间结合状态 ,比较并探讨了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硅烷溶液在金属... 采用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 (RA IR)研究了铝金属表面涂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VS)、环氧基三乙氧基硅烷 (GS)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γ APS)溶液成膜后结构及膜与金属表面之间结合状态 ,比较并探讨了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硅烷溶液在金属铝材上成膜后膜的特性 ,以指导硅烷用作金属表面处理新技术的优化和实用化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吸收红外 表面处理 硅烷膜 结构 性能 防腐蚀
下载PDF
铁表面硅烷试剂膜的反射吸收红外光谱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溢 唐守渊 陈立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4,共3页
以大角度反射吸收红外光谱 (RA_IR)研究了铁金属表面涂覆乙烯基硅烷、环氧丙氧丙基硅烷成膜后膜的结构及膜和金属表面之间的结合状态 ;比较和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处理溶液在金属上成膜后膜的特性 。
关键词 反射吸收红外 硅烷 薄膜 铁基质 金属 表面处理 表面硅烷试剂膜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