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曲面离轴四反全铝光机红外探测系统(特邀)
1
作者 高荣 毛祥龙 +2 位作者 李锦鹏 徐志晨 谢永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62,共11页
为满足红外探测系统对大视场、轻量化、低成本的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款用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自由曲面离轴四反全铝光机系统。光学设计采用具有实出瞳的离轴无遮拦全反射式光路形式,并利用7次XY多项式表征各反射镜面型。在紧凑包络约束... 为满足红外探测系统对大视场、轻量化、低成本的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款用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自由曲面离轴四反全铝光机系统。光学设计采用具有实出瞳的离轴无遮拦全反射式光路形式,并利用7次XY多项式表征各反射镜面型。在紧凑包络约束下,实现了6.25°×5°的视场角,全视场RMS几何弥散斑半径<6.0μm。各反射镜和支撑结构材料均选用6061-T651铝合金,各反射镜进行了柔性支撑设计,以降低装调时的刚性连接应力。采用激光干涉仪对光机系统波像差进行了测试,典型视场波像差<RMS0.7λ@632.8nm。相比传统的离轴反射系统,文中系统采用“全自由曲面+全铝光机"新构型,能够用更紧凑的包络实现更大视场,且整机具有轻量化、低成本以及无热化的特点,在红外探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自由曲面 离轴四反 全铝光机
原文传递
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瞄准线高精度稳定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胥青青 刘伟 +3 位作者 纪明 杨光 尹明东 李红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46-3650,共5页
瞄准线稳定精度是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关键指标之一,主要由伺服环路带宽和隔离度决定。介绍了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基于FSM的二级稳定技术的原理,建立了粗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精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和光学传递函数模型,最终搭... 瞄准线稳定精度是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关键指标之一,主要由伺服环路带宽和隔离度决定。介绍了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基于FSM的二级稳定技术的原理,建立了粗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精级稳定平台机电模型和光学传递函数模型,最终搭建了二级稳定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带宽和隔离度传递函数,提出了扰动全补偿的边界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稳定带宽和隔离度的主要因素,对比了二级稳定和传统稳定的稳定效果。仿真结果显示,系统速率稳定回路带宽提升至200 Hz,1 Hz隔离度可达-66 d B,实际测试稳定精度达到12μrad,满足远程红外探测系统对于稳定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稳瞄 二级稳定 快速反射镜
原文传递
果园对靶喷雾红外探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金龙 丁为民 邓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0-372,共3页
为了减少农作物非对靶喷施造成药液浪费和环境污染,对具有一定株距非连续种植的农作物采用自动对靶喷雾,将连续性施药转变为间歇性对耙施药,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正弦调制的红外靶标探测系统,并对实际植株进行探测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 为了减少农作物非对靶喷施造成药液浪费和环境污染,对具有一定株距非连续种植的农作物采用自动对靶喷雾,将连续性施药转变为间歇性对耙施药,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正弦调制的红外靶标探测系统,并对实际植株进行探测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对农作物靶标进行自动探测,探测距离范围为3.2~4.4 m,探测间距平均值为0.2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喷雾 靶标 红外探测系统 距离
下载PDF
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熙莹 倪国强 蔡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简要介绍巡航导弹特点、现状与发展情况以及对抗巡航导弹的途径与技术 ,对军用红外探测系统中的红外探测器件类型与性能作了概括 ,探讨了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中的应用 ,并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反巡航导弹 IRST FLIR 红外制导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红外激光对红外探测系统的干扰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初学莲 仇振安 +3 位作者 张元生 羊毅 吴奇峰 沈兆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40-442,449,共4页
通过在实验室利用中红外激光干扰红外探测系统获得的数据表明,当入射到探测器上的激光功率密度达到8.15 W/cm2时,可以实现对红外探测器的串扰,当功率密度达到1.63×102 W/cm2时,实现全屏饱和。在饱和串扰过程中,跟踪目标丢失,实现... 通过在实验室利用中红外激光干扰红外探测系统获得的数据表明,当入射到探测器上的激光功率密度达到8.15 W/cm2时,可以实现对红外探测器的串扰,当功率密度达到1.63×102 W/cm2时,实现全屏饱和。在饱和串扰过程中,跟踪目标丢失,实现了对红外探测系统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扰 红外激光 红外探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对比度的红外探测系统对巡航导弹作用距离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莹莹 张永顺 何苹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2,45,共5页
为了估算红外探测系统对巡航导弹的作用距离,首先构建了巡航导弹的简化模型,分析了各主要红外辐射源在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上的红外辐射特征;然后指出了既有的基于表观对比度作用距离模型的不足,针对此不足推导了适用性更广泛的... 为了估算红外探测系统对巡航导弹的作用距离,首先构建了巡航导弹的简化模型,分析了各主要红外辐射源在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上的红外辐射特征;然后指出了既有的基于表观对比度作用距离模型的不足,针对此不足推导了适用性更广泛的作用距离方程,并给出了逐步逼近法求解该方程;最后通过算例求出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红外探测系统 作用距离 表观对比度
下载PDF
机载红外探测系统的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江勇 王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4-798,共5页
简要分析了机载红外探测系统目前所面临的威胁,由此提出了主动式和偏振式机载红外探测系统这两种发展新思路,并针对这两种新体制进行了理论和工作方式的分析介绍,证明了新体制的机载红外探测系统相比于传统机载红外探测系统在隐身目标... 简要分析了机载红外探测系统目前所面临的威胁,由此提出了主动式和偏振式机载红外探测系统这两种发展新思路,并针对这两种新体制进行了理论和工作方式的分析介绍,证明了新体制的机载红外探测系统相比于传统机载红外探测系统在隐身目标探测识别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红外探测系统 主动式 偏振式 隐身目标 探测识别
下载PDF
浮空红外探测系统预警高动态目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旭 李为民 别晓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88-792,共5页
高动态目标飞行速度快,红外辐射强,红外探测是对其预警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浮空平台,能取得更好的预警效果。分析了浮空红外探测系统对高动态目标的预警优势;考虑了气象、大气特性、地球曲率、高度等因素,给出了红外传输的大气透过率计... 高动态目标飞行速度快,红外辐射强,红外探测是对其预警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浮空平台,能取得更好的预警效果。分析了浮空红外探测系统对高动态目标的预警优势;考虑了气象、大气特性、地球曲率、高度等因素,给出了红外传输的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建立了红外探测系统的预警距离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天气下浮空红外探测系统对高动态目标的预警距离,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得出了相关性能分析结论。结合结论,给出了浮空红外探测系统的部署及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空红外探测系统 高动态目标 大气透过率 预警距离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论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忆锋 史衍丽 李夏玲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520,共6页
作用距离是一个描述红外探测系统整体性能的系统级参数。根据有关基本概念,给出了波段光子数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光子数与作用距离的关系,分析了光子数量纲与辐出度量纲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点源目标和扩展源目标作用距离和设计中的... 作用距离是一个描述红外探测系统整体性能的系统级参数。根据有关基本概念,给出了波段光子数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光子数与作用距离的关系,分析了光子数量纲与辐出度量纲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点源目标和扩展源目标作用距离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描述了噪声等效温差以及最小可分辨温差与作用距离的关系。研讨了作用距离的比较问题。指出了系统参数选择例如光学系统F/#、直径和探测器张角等对于作用距离的影响。叙述了对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理解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红外搜索系统 热成像系统 作用距离
下载PDF
高分辨折反式红外探测系统光学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钧 朱景雷 +2 位作者 冯辰 魏继卿 侯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0-1284,共5页
在红外探测中,传统红外焦平面阵列以及单像元扫描式探测器的像元难以分辨更精细的红外光强分布,为了提高红外探测的分辨能力,采用灵敏度高且可以将红外光分布转化为可见光分布的碳纳米管薄膜作为红外激光的接收器,把红外光探测转化为可... 在红外探测中,传统红外焦平面阵列以及单像元扫描式探测器的像元难以分辨更精细的红外光强分布,为了提高红外探测的分辨能力,采用灵敏度高且可以将红外光分布转化为可见光分布的碳纳米管薄膜作为红外激光的接收器,把红外光探测转化为可见光探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折返式的光学成像系统进行红外光高分辨探测。优化并使用柯克式镜组降低了因球面反射镜曲率半径引起的大场曲,从而提高了系统成像质量和分辨率。通过光学设计优化得到了具有高传递函数值(MTF)、低场曲的折反式系统,从而使高分辨率的红外探测系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红外探测系统 折反式系统 柯克式镜组 消场曲 碳纳米管薄膜
原文传递
两种大气辐射传输软件在红外探测系统性能仿真计算中的应用及其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梅 雷萍 张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89-393,共5页
本文介绍了大气辐射传输软件 FASCODE 和 LOWTRAN,通过对两种软件在红外探测系统性能仿真计算中的应用,比较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差异,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光谱辐射特性研究宜选用 FASCODE,而光谱带的辐射特性计算宜选用 LOW... 本文介绍了大气辐射传输软件 FASCODE 和 LOWTRAN,通过对两种软件在红外探测系统性能仿真计算中的应用,比较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差异,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光谱辐射特性研究宜选用 FASCODE,而光谱带的辐射特性计算宜选用 LOWTR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FASCODE LOWTRAN 大气传输 仿真
原文传递
四元红外探测系统信号源的仿真与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颖超 肖阳辉 王恩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0,34,共4页
针对红外导引头研发和测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对四元红外探测系统信号源建模的方法,即计算机仿真与硬件平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仿真模型的计算获得目标运动、干扰弹投放和探测器噪声等动态信息,并由硬件平台实时产生对应的四路脉冲信号,... 针对红外导引头研发和测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对四元红外探测系统信号源建模的方法,即计算机仿真与硬件平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仿真模型的计算获得目标运动、干扰弹投放和探测器噪声等动态信息,并由硬件平台实时产生对应的四路脉冲信号,可较好的模拟真实环境下位标器的输出,为验证导引头跟踪与抗干扰算法的有效性提供测试平台。阐述了四元红外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源的软件仿真及硬件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导引头 四元红外探测系统 仿真信号源
下载PDF
新型红外探测系统通信模块的设计 被引量:10
13
作者 祝永坚 陈钱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0期4-6,共3页
介绍了某红外探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针对该系统处理数据大、通信要求高的特点,专门设计一个通信模块,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对内和对外的数据通信。对外采用4 85接口,采用多串口扩展芯片SP2 338DP扩展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多方通... 介绍了某红外探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针对该系统处理数据大、通信要求高的特点,专门设计一个通信模块,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对内和对外的数据通信。对外采用4 85接口,采用多串口扩展芯片SP2 338DP扩展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多方通信。内部DSP与单片机通信采用双口RAM模式,完全解放了DSP,使之专注于实时计算。给出了80 C196 ,TMS32 0 C31与双口RAM IDT714 0之间的接口电路以及与多串口扩展芯片SP2 338DP的接口电路和实现方案。实验证明,该方案完全可行,处理速度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单片机 双口RAM 多串口扩展 红外探测系统
下载PDF
红外探测系统三重相关峰值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汝钧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7-282,共6页
将三重相关峰值检测技术用于对红外探测系统亚像元或点目标图像的信号处理.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峰值信噪比为0.8、功率信噪比为-9.73dB时可获得的信噪比改善约为23dB.提出了一种可供实用的三重相关的二维图形表示法,该... 将三重相关峰值检测技术用于对红外探测系统亚像元或点目标图像的信号处理.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峰值信噪比为0.8、功率信噪比为-9.73dB时可获得的信噪比改善约为23dB.提出了一种可供实用的三重相关的二维图形表示法,该方法在峰值信噪比低至0.48、功率信噪比低至-14.2dB时仍可以从噪声中有效地提取点目标信号的幅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相关 信号处理 红外探测系统 峰值探测
下载PDF
红外探测系统参数关系及实际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中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1-85,共5页
随着大量红外探测系统的使用,系统中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优化设计就摆到我们的议事日程。如何建立基本的红外探测方程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及其公式,对跟踪探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红外系统中灵敏度、信噪比和作用距... 随着大量红外探测系统的使用,系统中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优化设计就摆到我们的议事日程。如何建立基本的红外探测方程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及其公式,对跟踪探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红外系统中灵敏度、信噪比和作用距离的关系检测方法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结果,并给出最新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参数关系公式 实际应用
下载PDF
论红外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忆锋 史衍丽 马钰 《红外》 CAS 2012年第12期8-12,共5页
红外探测系统包括用于点源目标的探索系统和用于扩展源目标的热成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级的性能描述参数,作用距离可用于表征探测过程的质量。探测器作用距离方程取决于目标是点源还是扩展源,同时还取决于所期望的是辐射能量形式还是光... 红外探测系统包括用于点源目标的探索系统和用于扩展源目标的热成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级的性能描述参数,作用距离可用于表征探测过程的质量。探测器作用距离方程取决于目标是点源还是扩展源,同时还取决于所期望的是辐射能量形式还是光子形式。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的作用距离方程。讨论了系统参数(比如光学系统的F/#、直径和探测器张角等)对搜索系统和热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介绍了对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理解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红外探测 作用距离 性能分析
下载PDF
论红外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上)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忆锋 史衍丽 马钰 《红外》 CAS 2012年第11期8-13,共6页
红外探测系统包括用于点源目标的探索系统和用于扩展源目标的热成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级的性能描述参数,作用距离可用于表征探测过程的质量。探测器作用距离方程取决于目标是点源还是扩展源,同时还取决于所期望的是辐射能量形式还是光... 红外探测系统包括用于点源目标的探索系统和用于扩展源目标的热成像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级的性能描述参数,作用距离可用于表征探测过程的质量。探测器作用距离方程取决于目标是点源还是扩展源,同时还取决于所期望的是辐射能量形式还是光子形式。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的作用距离方程。讨论了系统参数(比如光学系统的F/#、直径和探测器张角等)对搜索系统和热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介绍了对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理解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红外探测 作用距离 性能分析
下载PDF
红外探测系统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言旭 刘银年 《红外》 CAS 2004年第11期21-27,共7页
多元红外探测器件对于相同入射辐照度的响应不一致,表现为输出图像的非均匀性。本文建立了多元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模型,总结了用于消除红外探测系统非均匀性的多种算法,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非均匀性校正 多元探测 红外探测器件 图像 正算法 原理 优缺点 模型 表现
下载PDF
基于作用距离的红外探测系统工作波段选择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振亚 白晓东 李丽娟 《红外》 CAS 2011年第3期23-28,共6页
选择合适的工作波段对获得性能优越的红外探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外探测系统与高光谱遥感工作波段的选择原则进行比较,从探测原理出发,结合高光谱遥感类间可分性的波段选择思想,发展了一种基于作用距离的波段选择方法。... 选择合适的工作波段对获得性能优越的红外探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外探测系统与高光谱遥感工作波段的选择原则进行比较,从探测原理出发,结合高光谱遥感类间可分性的波段选择思想,发展了一种基于作用距离的波段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计算出符合要求的工作波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波段选择 高光谱 作用距离
下载PDF
红外探测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涛 张建奇 石云侠 《光电技术应用》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从红外系统的探测原理出发,通过分析红外探测系统中各子模块的物理效应对目标探测的影响,对不同物理效应进行建模,构建了一套红外探测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红外探测系统 物理效应 建模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