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5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和毫米波雷达融合的烟雾遮挡无人驾驶车辆目标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光明 罗震 +3 位作者 孙冬 陶俊峰 唐泽月 吴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3-906,共14页
战场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的感知系统易受烟雾、扬尘等天气的影响,对关键目标的检测与跟踪能力大大下降,造成目标漏检、目标误检、目标丢失等严重后果。针对该问题,开发毫米波雷达和红外相机融合系统,采用目标级融合方式建立简洁有效的融... 战场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的感知系统易受烟雾、扬尘等天气的影响,对关键目标的检测与跟踪能力大大下降,造成目标漏检、目标误检、目标丢失等严重后果。针对该问题,开发毫米波雷达和红外相机融合系统,采用目标级融合方式建立简洁有效的融合规则,提炼和组合各传感器的优势信息,最终输出稳定的目标感知结果。对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进行有效性检验和提取,并提出改进的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应用算法,以减少毫米波雷达噪音干扰。以YOLOv4网络为基础,引入MobileNetv2主干网络,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运用迁移学习方法,同时对红外数据样本进行扩充,解决了红外图像训练样本少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仅基于红外相机的算法,融合检测算法在烟雾环境下的精度显著提升,且算法实时性高,实现了烟雾环境下毫米波雷达与红外相机融合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的抗烟雾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辆 烟雾遮挡 红外相机 毫米波雷达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改进YOLOv4网络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汤勇 底明晓 +4 位作者 周博 卢萍 彭勇 戴年华 翁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共布设红外相机18台,累计有效工作7058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706张,记录到兽类4目8科10种,鸟类4目6科11种。其中,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白... 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共布设红外相机18台,累计有效工作7058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706张,记录到兽类4目8科10种,鸟类4目6科11种。其中,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猕猴(Macaca mulatta)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小麂(Muntiacus reevesi,64.00)、白鹇(15.49)、猕猴(5.80)、野猪(Sus scrofa,4.89)、花面狸(Paguma larvata,2.48)、猪獾(Arctonyx collaris,1.75)是保护区6种常见种,其余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小于1.00。不同时段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小麂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18:00和06:00-08:00两个时段,具有晨昏活动性;白鹇、猕猴、野猪具有相似的日活动节律,以昼间(06:00-18:00)活动为主。物种积累曲线显示,鸟类、鸟兽总物种数在达到最大相机数后仍有增加趋势,说明今后仍需增加红外相机布设数量开展监测。该调查结果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鸟兽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长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岭山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指数
下载PDF
一种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方法
3
作者 田三虎 赵劲松 +5 位作者 何红星 陈树刚 康丽珠 唐鑫 刘咏梅 赵小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1,共8页
本文针对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畸变校正方法。首先,选择单参数除法模型(division model,DM)作为相机畸变模型,使用改进的加速特征稳健算法(speed-up robust features,SURF)自动获取两幅有相同场景的... 本文针对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畸变校正方法。首先,选择单参数除法模型(division model,DM)作为相机畸变模型,使用改进的加速特征稳健算法(speed-up robust features,SURF)自动获取两幅有相同场景的畸变红外图像的特征点对,然后利用九点非迭代算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获取图像的畸变参数,最后根据求得的畸变参数使用基于边缘保持的灰度插值方法对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预先知道相机的参数和场景信息,通过输入两幅具有相同场景的图像,完成畸变校正,为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大视场红外相机进行畸变校正具有可行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红外相机 畸变校正 自标定 除法模型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邹芹 章蜜 +7 位作者 罗伟 吴诗宝 沈玲 彭松立 李乐寰 张健霆 隗群英 刘雨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1-238,共8页
历史资料记载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鸟兽,但实证数据缺乏,而且年代已久,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状况。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庐山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鸟类7目22科46种、兽类7目11科14种... 历史资料记载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鸟兽,但实证数据缺乏,而且年代已久,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状况。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庐山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鸟类7目22科46种、兽类7目11科14种。发现鸟类新记录2种,即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日本歌鸲(Erithacus akahige);曾经认为可能绝迹、极度濒危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仍有分布;野猪(Sus scrof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数量显著增长,相对多度指数(RAI)在记录到的鸟兽中最高,分别达到43.73和84.35;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地区记录到的鸟兽种数最多(50种)。本研究实证了庐山保护区部分鸟兽名录的有效性,丰富了庐山保护区鸟兽多样性数据库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监测
下载PDF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初报
5
作者 赵晨光 杨维 +5 位作者 钟乾娟 吴明慧 胡隆琴 豆文理 吴涵 段玉宝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53,共12页
为了系统掌握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于2020年7月—2021年10月,在该保护区1 km×1 km网格内按海拔带布设71台红外相机,对兽类和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开展调查。调查期间,累积17690个独立有效工作日,获得独立... 为了系统掌握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于2020年7月—2021年10月,在该保护区1 km×1 km网格内按海拔带布设71台红外相机,对兽类和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开展调查。调查期间,累积17690个独立有效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8274张,其中兽类3810张,鸟类2958张,家畜829张,人类677张。共记录兽类20种,分属6目12科,鸟类72种,分属7目20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合计占拍摄物种总数的17.39%。保护区内兽类相对多度指数前五的物种为: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野猪(Sus scrofa)。鸟类相对多度指数前五的物种为: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斑胸钩嘴鹛(Erythrogenys gravivox)、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本次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兽类新记录3种: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灰头小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鸟类新记录42种,包括丘鹬(Scolopax rusticola)、灰头灰雀(Psittiparus gularis)、蓝歌鸲(Larvivora cyane)等。兽类和鸟类物种数在不同海拔、生境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兽类物种数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鸟类物种数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本底提供真实的影像资料,不仅更新了该区域物种资源的数据库,还为保护区的科学保护和精准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鸟类 物种多样性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星点亚像元误差补偿的大视场红外相机在轨检焦方法
6
作者 杨舒琪 张春晓 +1 位作者 程普 邢坤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0,共13页
针对大视场红外相机在轨调焦时受大气条件、地物丰富度、月相角等因素影响导致对地调焦和对月调焦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星点亚像元误差补偿的红外相机在轨检焦方法,通过对未经大气退化的星点图像进行精准质心定位提取... 针对大视场红外相机在轨调焦时受大气条件、地物丰富度、月相角等因素影响导致对地调焦和对月调焦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星点亚像元误差补偿的红外相机在轨检焦方法,通过对未经大气退化的星点图像进行精准质心定位提取清晰度评价指标,有效规避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在轨检焦效率,保障在轨检焦精度。首先对星点图像分别采用自适应阈值质心法和高斯拟合法提取质心估计值;依据图像信噪比、星点目标能量集中度确定最佳因子,构建误差补偿模型进行精确质心定位;再提取图像点扩散函数的波形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作为在轨检焦清晰度评价指标;设置不同谱段、不同能量集中度的星点红外图像作为在轨检焦图像,分别采用质心法、高斯拟合法及星点亚像元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目标质心提取并估计FWHM,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质心提取平均误差分别为0.1195、0.0107、0.002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210、0.0124、0.0085,星点亚像元误差补偿方法质心提取误差最小,稳定性最好。能量集中度为0.4~0.8之间时,采用星点亚像元误差补偿方法质心提取平均误差均小于0.01,优于其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提取的FWHM平均精度提升了三倍以上,且不受星点质心位置随机性的影响,对于实现基于恒星的在轨检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在轨检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红外相机 误差补偿 在轨检焦 能量集中度 提取质心
下载PDF
基于样线法及红外相机技术的安徽输电线路鸟类活动规律初步研究
7
作者 杨友情 张旭 +3 位作者 毛鸣虎 章五九 刘俊龙 吴海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1-245,254,共6页
近年来,在输电线路附近活动的鸟类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也常被报道,研究输电线路上鸟类的活动规律对于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输电线路上鸟类的活动规律,本研究采用样线法对安徽输电线路沿线附近鸟类... 近年来,在输电线路附近活动的鸟类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也常被报道,研究输电线路上鸟类的活动规律对于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输电线路上鸟类的活动规律,本研究采用样线法对安徽输电线路沿线附近鸟类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红外相机技术,系统调查和分析了五处高压线路杆塔上鸟类的活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样线法调查到的输电线路沿线活动鸟类共计18目46科135种,主要以小型鸟居多,迁徙季节有大型侯鸟类。常见鸟类有喜鹊、麻雀、白头鹎、丝光椋鸟、八哥、山斑鸠、珠颈斑鸠等。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做巢的高危鸟类有黑翅鸢、红隼、八哥、灰椋鸟、黑领椋鸟、喜鹊。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鸟类共11种,其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3种鸟类依次是喜鹊、八哥和乌鸫。鸟类的日活动时间段大致在5:00—19:00,活动峰值在7:00—9:00和15:00—17:00时间段,13:00附近出现活动低谷。本研究可为输电线路鸟类安全防护策略和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鸟故障 红外相机技术 日活动节律 鸟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云岭山脉南部地区花面狸的分布和活动节律研究
8
作者 段升伟 金吉辉 +3 位作者 张德祥 于岱含 金朝光 杨士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2019年10月—2021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云岭山脉南部地区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分布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布设相机125台,共收集61个分布位点和283张独立有效照片。结果表明:花面狸在云岭山脉南部地区分布广泛,可利用多种类型生境... 2019年10月—2021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云岭山脉南部地区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分布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布设相机125台,共收集61个分布位点和283张独立有效照片。结果表明:花面狸在云岭山脉南部地区分布广泛,可利用多种类型生境,但在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活动频率较高;花面狸在海拔2700~3700 m活动频率最高,不同季节的活动频率在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面狸是夜行性动物,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活动高峰为20:00—22:00和04:00—06:00;季节活动节律呈现明显差异,冬季和其他季节之间、春季和秋季之间活动节律均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面狸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云岭山脉
下载PDF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调查
9
作者 谭又源 魏永 +3 位作者 陈红 李艳红 胡杰 袁玉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2019—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进行了大中型兽类监测。共布设相机90台(正常工作71台),累计完成1449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926张。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12科20种;包括国家... 2019—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进行了大中型兽类监测。共布设相机90台(正常工作71台),累计完成1449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926张。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12科20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以及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在该地区首次记录到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相对多度指数(RAI)居前3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8.058)、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1.352)和岩羊Pseudois nayaur(RAI=1.338)。共有33台相机记录到以放牧和采集为主的人为活动,表明该地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大中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编目及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中型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人为干扰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10
作者 张明军 颜文博 +2 位作者 曾治高 毛全盛 王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2018年12月—2021年9月采用公里网格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选取的125个公里网格中布设了162台红外相机进行调查监测。累计42 078个相机工作日内获得有效探测照片9 225张,鉴定出6目13科23种哺乳动物,有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2018年12月—2021年9月采用公里网格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选取的125个公里网格中布设了162台红外相机进行调查监测。累计42 078个相机工作日内获得有效探测照片9 225张,鉴定出6目13科23种哺乳动物,有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 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相对多度和网格占有率较高。人类活动对区内哺乳动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影响,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沿海拔梯度从低到高呈中峰模式。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园内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完善了园内哺乳动物编目信息,为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和规划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编目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对拟建川藏铁路(康定至巴塘段)沿线6种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研究
11
作者 杨稀 王晓虹 +4 位作者 付明霞 宋心强 李平 张冬玲 周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基于国家重大工程川藏线建设需求,为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康定至巴塘段)6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在6... 基于国家重大工程川藏线建设需求,为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康定至巴塘段)6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在6种有蹄类动物中相对丰富度最高,其次为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水鹿(Rusa unicolor),野猪(Sus scrofa),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2)毛冠鹿与中华鬣羚的年活动格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1—4月相对丰富度为全年最低,5—6月逐渐上升,7月达到全年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3)毛冠鹿和马麝的日活动规律相似,均属双峰型,具明显晨昏习性;野猪和水鹿日活动模式呈单峰型,水鹿活动曲线呈U形,午间出现低谷,属于特殊的单峰模式;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活动规律不明显。4)毛冠鹿和野猪在旱季和雨季的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分化。5)水鹿和马麝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和野猪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不具有明显的昼夜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有蹄类动物 动物节律 红外相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湖南沅陵县鸟兽多样性的初步调查
12
作者 周帆 卢盛焌 +2 位作者 杨智敏 徐亚兰 王斌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2022年7月—2023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湖南省沅陵县鸟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次调查在沅陵县设置了6个样区,布设红外相机67台,在10 040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 706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 329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405... 2022年7月—2023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湖南省沅陵县鸟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次调查在沅陵县设置了6个样区,布设红外相机67台,在10 040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 706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 329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405张。记录到野生动物46种,其中兽类4目10科15种,鸟类4目14科3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8种,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猕猴(Macaca mulatta)等;IUCN红色名录易危(VU)1种,近危(NT)2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VU)4种,近危(NT)14种。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兽类为:猪獾(Arctonyx albogularis)(RAI=1.54)、花面狸(Paguma larvata)(RAI=1.24)、野猪(Sus scrofa)(RAI=1.06),鸟类为白颈长尾雉(RAI=0.69)、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RAI=0.45)、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RAI=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鸟兽多样性 沅陵县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及生境选择研究
13
作者 徐培培 向杰 +9 位作者 刘菊敏 谢增文 王秋盼 鲁云 黄玉萍 刘年元 张佑祥 吴涛 兰香英 张自亮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RAI)、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野猪的种群现状和生境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研究期间,野猪在红外相机监测点的出现率达到76.92%,相对多度指数(RAI)为4.43,估算种群规模约为1561头。月度相对多度指数分析显示,7月份为野猪活动的高峰期,而3月份活动相对较少。日活动节律分析揭示,野猪活动主要集中在6:00—8:00和16:00—18:00。在生境选择上,野猪偏好于在针阔混交林(占66.1%)、树高11~20 m(占61%)、郁闭度超过50%(占84.1%)以及灌木高度在2~4 m(占69.5%)的环境中活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猪种群数量较为丰富,分布广泛,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活动规律和对特定生境类型的偏好。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野猪种群进行了有效监测,并对其活动模式及生境偏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野猪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红外相机 种群现状 生境选择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下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研究
14
作者 陈典 李云 +2 位作者 曹光宏 刘智杰 余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了更好地摸清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状况,2022年在纳板河保护区按照公里网格法布设40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采用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旗舰物种印度野牛的活动规律。结果显示:(1)纳板河保护区通... 为了更好地摸清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状况,2022年在纳板河保护区按照公里网格法布设40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采用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旗舰物种印度野牛的活动规律。结果显示:(1)纳板河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9科1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印度野牛和豚尾猴)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6种兽类评为易危(VU),3种评为近危(NT)。(2)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赤麂的RAI最高,其次为水鹿和野猪。(3)40个监测网格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分别监测到16和17种兽类,其中旗舰物种印度野牛多数活动在区内西北部且向北迁移。结果表明:纳板河保护区内濒危兽类物种种类丰富、种群数量可观且分布面积大,证实保护区多年来针对珍稀濒危物种及旗舰物种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多样性 旗舰物种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野化梅花鹿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
15
作者 芦光 王贝爻 +3 位作者 曹林 薛攀 时集体 王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80-84,88,共6页
为了研究人工饲养梅花鹿在野外适应的情况,2020年5月—2021年7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省济源市圈养野化梅花鹿进行了调查。采用公里网格的形式,安放了20台红外相机,共收获3334有效相机日,获取独立照片9669张。成年梅花鹿雌雄比为1.45... 为了研究人工饲养梅花鹿在野外适应的情况,2020年5月—2021年7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省济源市圈养野化梅花鹿进行了调查。采用公里网格的形式,安放了20台红外相机,共收获3334有效相机日,获取独立照片9669张。成年梅花鹿雌雄比为1.45。共记录到11种集群模式,单只雌体占总数的36.63%,单只雄性占总数的37.41%;多雌集群的比例达到9.07%;幼体单只占比4.92%。在携有幼体的情况中,以单只或多只雌体携幼为主,拍摄到371张独立有效照片,其余2种情况仅拍摄到69张照片。雌体携幼主要发生在夏季,而雄体携幼主要发生在冬季。梅花鹿的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分别为06:00—08:00和16:00—18:00。冬季的梅花鹿日活动时间段为08:00—16:00,活动峰值在11:00—13:00。春-夏季的重叠系数最大(Δ=0.9350,P<0.01),其次是春-秋季(Δ=0.9134,P<0.01)、冬-春季(Δ=0.8785,P<0.01)和夏-秋季(Δ=0.8760,P<0.01),重叠系数最小的季节是夏-冬季(Δ=0.8214,P<0.01)。该研究基于无人为干扰的野外圈养条件下的调查记录,研究了野化梅花鹿的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为梅花鹿下一步野外放归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红外相机技术 日活动节律 集群行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湖南通道县鸟兽资源调查
16
作者 李旭丰 孙苏杭 +5 位作者 翟家正 唐耿超 文哲 林源 吴文华 张志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
【目的】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通道县鸟兽物种资源情况,补充样线法等常规调查方法调查不到的物种数据。【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在通道县开展鸟兽多样性监测。【结果】共计布设52个红外相机点位,相机日共8600 ... 【目的】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通道县鸟兽物种资源情况,补充样线法等常规调查方法调查不到的物种数据。【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在通道县开展鸟兽多样性监测。【结果】共计布设52个红外相机点位,相机日共8600 d。获得兽类独立有效照片251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160张,记录到兽类12种隶属于4目9科,鸟类29种隶属于6目16科。其中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等8种动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监测兽类中鼬獾(Melogale moschata)的相对多度(RAI=7.326)最高,鸟类中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相对多度(RAI=3.256)最高。【结论】调查了解了通道县鸟兽多样性的资源现状,为通道县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与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鸟类 兽类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近眼红外相机的眼球运动学研究
17
作者 李元昱 王晓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1-441,共1页
目的大量基于影像学的研究表明,眼球的旋转伴随着方向特异性的平移运动。而学界关于眼球运动学的描述仍停留在大旋转角度(30°)下眼球几何中心的偏移情况,缺乏眼球中心随不同旋转角度的平移的细致描述。因此,本研究尝试使用近眼摄... 目的大量基于影像学的研究表明,眼球的旋转伴随着方向特异性的平移运动。而学界关于眼球运动学的描述仍停留在大旋转角度(30°)下眼球几何中心的偏移情况,缺乏眼球中心随不同旋转角度的平移的细致描述。因此,本研究尝试使用近眼摄像头拍摄瞳孔及角膜反射,测量眼球“旋转-平移”运动,并给出更加细致的眼球运动学描述。方法使用头戴近眼红外摄像头,850 nm带通滤光片,以及850 nm峰值LED灯珠照明,拍摄眼球位于不同旋转位置的图像。提取瞳孔轮廓及角膜反光点特征,并通过BADS搜索,拟合得到眼球的三维模型,并同时得到眼球的旋转位置及中心偏移信息。结果测量结果拟合得到眼球“旋转-平移”函数。水平方向的旋转伴随着同向的平移,垂直方向的旋转伴随着垂直方向的平移,且平移大小与旋转角度正相关。最大平移距离可达几毫米。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眼球旋转伴随的平移运动可以使用近眼相机测量,并给出了实验拟合眼球“旋转角度-平移”的运动学模型。水平方向的旋转总是伴随着眼球的同方向平移,垂直方向的旋转伴随着眼球反方向的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反射 平移运动 旋转角度 带通滤光片 中心偏移 几何中心 红外相机 三维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相机的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18
作者 胡雪琴 翟健程 +2 位作者 路瑞 田珺 黄志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090,共10页
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怀玉山脉余脉,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掌握该保护区本底资源并提供有效管理措施,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该保护区布设278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累计工作48787个工作日,共获得独... 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怀玉山脉余脉,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掌握该保护区本底资源并提供有效管理措施,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该保护区布设278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累计工作48787个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9760张,其中,兽类17719张,鸟类11121张,其他干扰920张。共鉴定出哺乳动物6目11科19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猕猴(Macaca mulatta)、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鸟类6目12科30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和灰林鸮(Strix aluco)等。所有监测到的鸟兽类物种中,属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濒危物种的有1种,即黑麂,易危5种,近危7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的有3种,近危2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收录的有3种,附录Ⅱ收录的有2种;中国特有种8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最高的动物是白鹇(RAI为32.58),其后依次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RAI为21.89)和野猪(Sus scrofa,RAI为10.15),其余物种RAI均低于3。调查结果反映了目前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资源状况,为保护区的进一步规划管理与野生动物的长期监测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浮梁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
下载PDF
可见光相机辅助的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
19
作者 林栋 杨保平 +2 位作者 田鹏义 崔晓杰 祝若鑫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3期7-10,15,共5页
为提升热红外相机的几何定位精度,针对热红外相机空间分辨率低、影像对比度差、边缘特征模糊等问题,提出了可见光相机辅助的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方法。在近景摄影测量环境下,设计了一种兼顾可见光相机与热红外相机的新型三维几何定标场,... 为提升热红外相机的几何定位精度,针对热红外相机空间分辨率低、影像对比度差、边缘特征模糊等问题,提出了可见光相机辅助的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方法。在近景摄影测量环境下,设计了一种兼顾可见光相机与热红外相机的新型三维几何定标场,采用“先内定向、再外定向”的方法分步实现几何定标与应用测量。在倾斜航空摄影测量环境下,将几何定标与应用测量融为一体,在三维重建中考虑相机畸变对影像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实现高精度的几何定标和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幅提升热红外相机的几何定标精度与稳定性,为高精度三维重建等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可见光相机 几何定标 近景摄影测量 倾斜航空摄影测量
下载PDF
运用红外相机技术首次记录白化豪猪
20
作者 闫博 李英杰 +2 位作者 姚松 刘晓静 闫满玉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宝天曼以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素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中州绿色明珠”之美誉。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内乡宝天曼国家级... 宝天曼以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素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中州绿色明珠”之美誉。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监测。2022年9月4日,于内乡宝天曼保护区葛条爬林区红外相机中拍摄到白化豪猪,根据所获得的野生个体影像资料信息确定为成年豪猪个体,这为河南省白化动物研究增添新的证据,对了解白化豪猪物种在区域的分布、栖息环境、行为等调查奠定基础,完善了内乡宝天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对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豪猪 白化 宝天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