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三水籍赴新女华工“红头巾”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霞辉 蔡丽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24-27,共4页
"红头巾"是20世纪上半叶在新加坡建筑行业形成的一个广东三水籍华人妇女劳工群体,因其头包四方红头巾的共同形象特征而得名。作为特定时期具有明显地缘、业缘特征和族群认同意义的女性移民群体,"红头巾"在海外勤勉... "红头巾"是20世纪上半叶在新加坡建筑行业形成的一个广东三水籍华人妇女劳工群体,因其头包四方红头巾的共同形象特征而得名。作为特定时期具有明显地缘、业缘特征和族群认同意义的女性移民群体,"红头巾"在海外勤勉节俭、刻苦耐劳、不屈不挠求取异域生存的同时,为新加坡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头巾 妇女华工
下载PDF
区域经验与国家叙述:三水“红头巾”文化精神的书写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帮文 《粤海风》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其全球格局中位置的变化,以西方现代性规范为导向的现代启蒙主义叙述已难以完成全球化处境下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表述,而区域经验及文化的凸显更使得以往的中国叙述亟须进一步修正与完善。作为20世纪20年代自觉而...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其全球格局中位置的变化,以西方现代性规范为导向的现代启蒙主义叙述已难以完成全球化处境下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表述,而区域经验及文化的凸显更使得以往的中国叙述亟须进一步修正与完善。作为20世纪20年代自觉而主动下南洋打工的中国女性,三水"红头巾"增补了20世纪早期中国女性的生存经验及样态,为中国叙述超越"传统——现代"的启蒙主义模式提供了素材。以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为基础重新审视区域经验,既是超越主流话语权力及知识权力叙述、确立区域文化精神的切入点;同时,区域的经验,也是建构区域文化并使之成为参与国家叙述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验 国家叙述 红头巾 文化精神
原文传递
《人生》中“红头巾”“红盖头”象征符号解析
3
作者 孔岩 朱文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5-99,共5页
“红头巾”和“红盖头”是《人生》中两个典型的象征符号,“红头巾”是高加林和刘巧珍唯一的爱情信物,其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符号承载了高加林对理想恋人的塑造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追求。“红盖头”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不仅体现了刘巧... “红头巾”和“红盖头”是《人生》中两个典型的象征符号,“红头巾”是高加林和刘巧珍唯一的爱情信物,其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符号承载了高加林对理想恋人的塑造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追求。“红盖头”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不仅体现了刘巧珍对自己现实处境的认同,也体现了高加林追寻现代文明失败后对乡土文化的重新凝望。无论高加林对刘巧珍的“理想改造”,还是刘巧珍放弃“红头巾”选择“红盖头”,都是路遥在创作前期对现代文明和乡土文化“非此即彼”选择冲突的一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生》 红头巾 盖头” 象征符号
下载PDF
简论社会性别视阙下的女性形象--以东山歌册《寡妇村里的歌》中的《红头巾》为例
4
作者 吴燕莉 《音乐探索》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社会性别学说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将改写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产物的基本范畴。在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为研究对象,选取东山歌册《寡妇村里的歌》中的代表作品《红头巾》进行分析,揭示东山妇女女性形象的形... 社会性别学说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将改写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产物的基本范畴。在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为研究对象,选取东山歌册《寡妇村里的歌》中的代表作品《红头巾》进行分析,揭示东山妇女女性形象的形成原因,并借此反映中国千百年来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东山歌册 红头巾
下载PDF
永不消逝的红头巾
5
作者 陈思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12期263-263,共1页
那是五年前的事了,走进刚接的新班级,小家伙们都静静地瞧着我这位新来的老师。我也微笑着打量着他们,一张张充满朝气而可爱的小脸。教室的一角,那个顶着红头巾的小女孩特别引人注目,白皙的小脸,一双明亮的眼睛怯生生的看着我,见... 那是五年前的事了,走进刚接的新班级,小家伙们都静静地瞧着我这位新来的老师。我也微笑着打量着他们,一张张充满朝气而可爱的小脸。教室的一角,那个顶着红头巾的小女孩特别引人注目,白皙的小脸,一双明亮的眼睛怯生生的看着我,见我瞧她,急忙低下头去,把红头巾拉了又拉。“这么暖和的天还顶头巾!”我暗笑她的不合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不消逝的红头巾 小学 语文 作文
下载PDF
妈妈的红头巾
6
作者 李幼容 王亚伦 《音乐世界》 1992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红头巾 我爱 李幼容 气石 亲亲
原文传递
红头巾
7
作者 洪凌云 《少年读者.学语文(小学3-6年级)》 2008年第11期23-23,38,共2页
雪.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地飘落…… 山谷.幽静的山谷。 梯田.默默的梯田。 玲玲趴在窗口,把红脸蛋贴在玻璃上向外张望: 那条垂到山下的小路怎么不见了?老师曾领我们在那里采集标本,路旁的小红花,还向我微笑过。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红头巾
下载PDF
传统失落的反思--粤剧《红头巾》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8
作者 曹金燕 《粤海风》 202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粤剧《红头巾》的艺术技巧远比精神层面具有现代性。故事的整一性,与传统粤剧的散场、线性叙事大为不同;表演的预设性,有别于传统粤剧的即兴配合;舞台呈现的多元化,颠覆了传统粤剧以演员为核心的表演体系。但声、光、电语汇应合年轻观... 粤剧《红头巾》的艺术技巧远比精神层面具有现代性。故事的整一性,与传统粤剧的散场、线性叙事大为不同;表演的预设性,有别于传统粤剧的即兴配合;舞台呈现的多元化,颠覆了传统粤剧以演员为核心的表演体系。但声、光、电语汇应合年轻观众的审美接受系统的同时,却失落了“以歌舞演故事”的传统戏曲爱好者的关注点。基于对现代戏曲里即兴表演消失、演员相对弱化的体察,清醒认识传统与现代相生相成的勾连之处,或可为戏曲现代化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红头巾》现代性 传统艺术 接受美学
原文传递
新编粤剧《红头巾》舞台服饰创作中的“程式”观念
9
作者 邹璐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舞台服饰无声地参与了戏曲的审美建构和意境表达,创作者也借由服饰语言传递出作品丰富的精神意蕴。新编粤剧《红头巾》深入挖掘舞台服饰的表意潜能,运用类型化和抽象化思维,将“红头巾”这一特殊的服饰样式从创作材料转化为视觉和情感符... 舞台服饰无声地参与了戏曲的审美建构和意境表达,创作者也借由服饰语言传递出作品丰富的精神意蕴。新编粤剧《红头巾》深入挖掘舞台服饰的表意潜能,运用类型化和抽象化思维,将“红头巾”这一特殊的服饰样式从创作材料转化为视觉和情感符号,赋予了舞台媒介物超越表现对象的审美意义,由此完成从“见物”到“见人”再到“见心”的表意深化过程,在其创作思路中体现了对戏曲的“程式”观念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红头巾 舞台服饰 程式
原文传递
跨境流动背景下的女性空间实践与城市品牌构建研究:“红头巾”案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敏 林铭亮 王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7,共7页
"红头巾"作为中国近代女性跨境流动的典型案例,其影响不囿于“全球/地方”、"公共/私密"的空间尺度,还作用于城市尺度的实践,体现在"红头巾"符号被运用于城市品牌的宣传之中。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 "红头巾"作为中国近代女性跨境流动的典型案例,其影响不囿于“全球/地方”、"公共/私密"的空间尺度,还作用于城市尺度的实践,体现在"红头巾"符号被运用于城市品牌的宣传之中。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比"红头巾"作为城市品牌构建在新加坡和三水两地的空间实践过程,研究发现:新加坡赋予"红头巾"建国英雄的身份,融入城市建设史并与现代城市空间共同打造城市名片;三水则以坚韧的三水女性华侨符号构建当地文化品牌,但效果无法等同新加坡。女性在城市尺度的空间实践值得关注,女性的流动将重构地方文化并塑造区别于男性主导的城市气质,最终作为实践空间的地方文化符号,成为城市迈向全球城市的文化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流动 城市品牌 红头巾女性主义地理学 三水
原文传递
“捱”出一群巾帼 “捱”出一个未来 粤剧《红头巾》有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一赓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6,共2页
"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这一句红头巾们挂在嘴边的唱段,既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又好似唱给庚子年新冠疫情中"抗疫"的每一位观众。《红头巾》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来自广东省三... "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这一句红头巾们挂在嘴边的唱段,既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又好似唱给庚子年新冠疫情中"抗疫"的每一位观众。《红头巾》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来自广东省三水的年轻妇女迫于生计,背井离乡下南洋,在新加坡当建筑女工谋生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南洋 粤剧 庚子年 红头巾 背井离乡 红头巾 新加坡
原文传递
小岞村落生活的传统与现代——读《红头巾下的村落之谜》
12
作者 吴银玲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小岞,位于福建省惠安县东部,三面临海,由于其曾长期与陆地相阻隔,迄今仍保留了较为传统的习俗和文化。长期以来,小岞被视为惠东人文研究的一部分,但相比崇武和大岞,却缺乏较系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当然,小岞一直在人类学家的视域当中,比... 小岞,位于福建省惠安县东部,三面临海,由于其曾长期与陆地相阻隔,迄今仍保留了较为传统的习俗和文化。长期以来,小岞被视为惠东人文研究的一部分,但相比崇武和大岞,却缺乏较系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当然,小岞一直在人类学家的视域当中,比如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陈国强等调研团队曾短暂涉足小岞,而后日本大学清水纯等人在小岞进行短期的田野调查,此后到1998年新年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岞 日本大学 集美大学 人类学研究 红头巾 崇武 陈国强 人文研究 福建省惠安县 HARVARD
原文传递
世界的“红头巾”粤剧的新形象
13
作者 王馗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共3页
一个世纪以前,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用红头巾作为工装,以区别于在此地谋生的广东其他族群,因此被称为“红头巾”。作为华人下南洋的一个弱小群体,她们同心协力,正直守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地... 一个世纪以前,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用红头巾作为工装,以区别于在此地谋生的广东其他族群,因此被称为“红头巾”。作为华人下南洋的一个弱小群体,她们同心协力,正直守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地从事建筑粗活,沉潜于社会底层而能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并融入新加坡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底层 现代国家建设 红头巾 粤剧 吃苦耐劳 下南洋 建筑工地 农村女性
原文传递
红头巾悲欢记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叶 《中华魂》 2002年第7期54-55,共2页
一个世纪过去了。谁还能记得,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一直到世纪末,飘动在新加坡一些建筑工地上的红头巾! "红头巾"们大都是来自中国广东三水县的女性。那时她们风华正茂,最大的不过20多岁,几乎都有悲惨身世和辛酸经历,有许多人一... 一个世纪过去了。谁还能记得,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一直到世纪末,飘动在新加坡一些建筑工地上的红头巾! "红头巾"们大都是来自中国广东三水县的女性。那时她们风华正茂,最大的不过20多岁,几乎都有悲惨身世和辛酸经历,有许多人一生孤独,没有婚嫁。当时她们在新加坡豆腐街劳动市场上被招工,干着男人们都不可想象的壮工,挑起89斤重的一筐筐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头巾 建筑工地 新加坡 三水县 一袋袋 姐妹们
原文传递
戏里戏外我与“红头巾”
15
作者 曾小敏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共3页
故事的开始,是在2017年,再次听到“红头巾”这个词,我并不陌生,我知道这个词指向的是一群戴着红头巾的女人,这种隐约的认知,是从童年时期奶奶口中传述的,关于我的家乡--佛山三水的一群下南洋打工的女人们的传奇。童年记忆久远而朦胧,不... 故事的开始,是在2017年,再次听到“红头巾”这个词,我并不陌生,我知道这个词指向的是一群戴着红头巾的女人,这种隐约的认知,是从童年时期奶奶口中传述的,关于我的家乡--佛山三水的一群下南洋打工的女人们的传奇。童年记忆久远而朦胧,不陌生,也不熟悉,却总轻易触动心扉。那时候,我正应三水政府的邀约,洽谈关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及戏曲演绎的项目,“红头巾”便是这个时候再次激活了流淌在血脉中的某种惦念,坚定了我想要创排这出戏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南洋 红头巾 童年记忆 心扉 陌生
原文传递
现代粵剧《红头巾》
16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该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广东佛山三水区灾荒不断,三水女人戴起“红头巾”,远赴南洋谋生养家的旧时往事。离乡之日,卢带好和阿月、阿丽姐妹3人骨肉分离,默默地承担着三水“红头巾”的所有苦难。她们苦捱、隐忍、奉献,又坚韧地始终彼... 该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广东佛山三水区灾荒不断,三水女人戴起“红头巾”,远赴南洋谋生养家的旧时往事。离乡之日,卢带好和阿月、阿丽姐妹3人骨肉分离,默默地承担着三水“红头巾”的所有苦难。她们苦捱、隐忍、奉献,又坚韧地始终彼此包容、守护,用柔弱的肩膀和心酸的血汗承担着整个家族的兴衰。新中国成立后,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暮年的红头巾姐妹们返乡,3位老婆婆话回当年,如从梦中醒来。一首叹歌,氤氲开来,似阿婆的悠悠闲话家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区 骨肉分离 红头巾 隐忍 广东佛山
原文传递
红头巾里的杏子(外一首)
17
作者 杨梓 《诗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外一首 红头巾
原文传递
播撒向世界的一缕乡愁——粤剧《红头巾》观评
18
作者 穆兰 《大舞台》 2022年第6期17-18,共2页
“捱下捱,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晚黑捱过天光晒,一朝捱过云开埋。女啊,女啊,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捱下捱,捱下捱……”在充满地域特色的广东民间音乐三水叹歌的旋律中,粤剧《红头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留给世界的壮美故... “捱下捱,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晚黑捱过天光晒,一朝捱过云开埋。女啊,女啊,捱过今时,听日好起来。捱下捱,捱下捱……”在充满地域特色的广东民间音乐三水叹歌的旋律中,粤剧《红头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留给世界的壮美故事。一、从国际视野出发的族群记忆说实话,若不是看了粤剧《红头巾》,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个“红头巾”女性群体的存在。“下南洋”对于成长在北方的我来说,似乎只是一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族群记忆 国际视野 女性群体 下南洋 地域特色 红头巾
原文传递
传统戏味儿与现代审美--评粤剧《红头巾》兼及小说《南洋红头巾》
19
作者 朱郁文 《东方艺术》 2020年第6期89-92,共4页
一我的老家河南流传一出戏叫《十二寡妇征西》,讲的是杨门十二女将出征西夏保卫疆土的故事。当年幼小的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被那种"全女班"式的打仗给震到了。试想,什么样的命运才能使一个庞大家族上至老太君下至烧火... 一我的老家河南流传一出戏叫《十二寡妇征西》,讲的是杨门十二女将出征西夏保卫疆土的故事。当年幼小的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被那种"全女班"式的打仗给震到了。试想,什么样的命运才能使一个庞大家族上至老太君下至烧火丫头这些女人都上战场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一出戏 传统戏 现代审美 红头巾
原文传递
红头巾
20
作者 林琳 《健康伴侣》 2009年第1期32-32,共1页
远处“隆隆”的枪声使我们无法集中精力上课,我们彼此交换着目光,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忽然,一个女人破门而入,在老师的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老师镇静地对我们说课就上到这儿,我们必须一小时后离开。
关键词 小说 红头巾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林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