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光强下8种红树植物幼苗叶片的光响应特征
1
作者 朱一民 李婷 +2 位作者 孙当歌 叶万辉 沈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为探讨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策略,对6种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eu... 为探讨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策略,对6种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2种半红树植物[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的1 a生幼苗在不同生长光强(自然光强的100%、45%、30%、10%)下的光合光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光强对红树植物光响应特征的影响因物种而异,遮荫显著提高了秋茄和木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而对其他红树植物的P_(max)没有显著影响;秋茄在45%光强下具有较高的P_(max),木榄的P_(max)则在45%和30%光强下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随着生长光强的下降,秋茄幼苗叶片的光饱和点显著上升,木榄、老鼠簕和卤蕨的光补偿点呈下降趋势,木榄和卤蕨的表观量子效率升高的同时暗呼吸速率下降。木榄、老鼠簕和卤蕨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适宜种植在光强较弱的林下;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则适宜作为中上层树种或在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遮荫 光合作用 光强
下载PDF
使君子科3种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2
作者 钟才荣 何斯敏 +1 位作者 方赞山 张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探究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子,对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Jack)Voigt〕、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叶绿体基因组的52个共... 为探究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子,对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Jack)Voigt〕、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叶绿体基因组的52个共有蛋白质编码序列(CDS)进行密码子第1、第2、第3位碱基的GC含量(分别为GC 1、GC 2、GC 3)、密码子总GC含量(GC all)、有效密码子数(ENC)和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每种植物的GC 1、GC 2、GC 3、GC all和EN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每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t和最优密码子分析;此外,还基于rbcL基因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共有CDS的RSCU值对使君子科11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GC all值的均值为38.0%~38.2%,GC 1、GC 2和GC 3值的均值均低于50%,均表现为GC 1值的均值最大、GC 3值的均值最小,且GC 3值的均值明显低于GC 1和GC 2值的均值,并与二者呈不显著正相关;ENC值的均值为47.2~47.3,且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ENC值大于45的基因占比均高于70%。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高频密码子均有29个,以A或U结尾的高频密码子占比达96.6%。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拉关木、红榄李和榄李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分别有8、6和10个,且多以A或U结尾;共有最优密码子有4个,分别为CGA、AGA、GGA、AC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榄李和榄李均首先聚在一起,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3种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以A或U结尾,且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自然选择
下载PDF
红树植物繁殖技术与育苗管理浅析
3
作者 王丕振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区域沿海滩涂地带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防风护岸、净水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伴随中国社会、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面积和资源数量正在逐渐下降,这显示出中国应当继续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区域沿海滩涂地带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防风护岸、净水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伴随中国社会、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面积和资源数量正在逐渐下降,这显示出中国应当继续开展红树林的造林工作;园艺和园林工作者需要以掌握红树植物的育苗和过程管理为前提,熟练应用红树植物的繁殖和栽培技术,为后期的炼苗造林做好铺垫。该文介绍了红树植物的育苗过程,从苗圃选址、影响因素及育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整理和归纳总结,为红树植物的育苗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助力红树林的沿海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红树植物 繁殖技术 播种 扦插 育苗管理
下载PDF
八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对光强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一民 李婷 +3 位作者 景宇杭 曹洪麟 叶万辉 沈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615,共10页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南方海岸带生态恢复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明确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策略,该文选取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obov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南方海岸带生态恢复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明确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策略,该文选取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obov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eum)、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和黄槿(Hibiscus tiliaceu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遮荫控制试验,探究这8种红树植物一年生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自然光强的100%、45%、30%、10%)处理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随光照强度下降,木榄、老鼠簕和卤蕨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到的影响较小,而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表现出下降趋势。(2)木榄、老鼠簕和卤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在10%光照强度处理下的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的抗氧化酶活性则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对光照的生理适应角度来看,木榄、老鼠簕和卤蕨具有一定的耐阴性,适宜种植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适宜作为中上层树种或在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种植。该研究结果为人工红树群落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光照强度 抗氧化酶 可溶性蛋白 生理适应
下载PDF
遮荫对8种红树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一民 李婷 +2 位作者 孙当歌 叶万辉 沈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7-804,共8页
为探讨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机制,通过遮荫控制试验对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 为探讨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机制,通过遮荫控制试验对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eum)、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等8种红树植物的1 a生幼苗在不同生长光强(自然光强的100%、45%、30%、10%)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种红树植物在遮荫后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电子传递速率(ETR)则显著下降。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在全光照下表现出比其他3种植物更高的Fv/Fm,同时桐花树和银叶树的ΦPSII和ETR也显著高于木榄、老鼠簕和卤蕨。因此,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在高光辐射下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率,同时桐花树和银叶树能更好地利用高光并耗散过剩光能,适宜作为中上层树种或在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种植。而木榄、老鼠簕和卤蕨在高光辐射下ΦPSII值均不足0.2,ETR也仅为无瓣海桑等阳生物种的20%~33%,更适宜在光照条件较弱的林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光照强度 生理适应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3种海桑属濒危红树植物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孟文 钟才荣 +2 位作者 吕晓波 方赞山 程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间序列对其未来的数量动态进行预测,以阐述其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为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卵叶海桑种群结构为增长型;而由于缺乏幼龄个体,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为衰退型。(2)三者的种群存活曲线都表现为Deevey-Ⅱ型,各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波状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在老龄阶段遇到了障碍,而卵叶海桑幼龄个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3)海南海桑和拟海桑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渐衰退。卵叶海桑种群具有良好的恢复潜力,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步增加,但由于其种群个体数随龄级增加呈衰减趋势,若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将有可能导致龄级断层现象。(4)人类的养殖活动导致原有生境破碎化,产生了一系列不适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环境因子(光照、盐度、潮汐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自然更新。建议在加大天然种群就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优化迁地保护策略和科学实施野外回归,并积极开展人工辅助育种工作,突破育种难题,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属 濒危红树植物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
下载PDF
海陆交错带红树植物药用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对策
7
作者 王羚郦 张昕 +3 位作者 王健松 沈小雪 唐丽丽 李瑞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4-718,共15页
对近50年来中国药用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2000年以后,药用红树植物的研究数量呈指数增加,其中对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的关注度最高。目前已证实药用红树植物有27种,其药用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甾体... 对近50年来中国药用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2000年以后,药用红树植物的研究数量呈指数增加,其中对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的关注度最高。目前已证实药用红树植物有27种,其药用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甾体类、醌类、糖类、苯丙素类和生物碱类。大多数药用红树植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抗炎作用,部分红树植物具有独特的药效,如抗抑郁和抗阿兹海默症等。已有研究集中在红树植物药效方面,药理机制尚待解译。最后,针对中国药用红树植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两种红树植物旱季和雨季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
8
作者 郑熊 叶文伟 +1 位作者 赵从举 梅敏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9-657,共9页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是退化植物群落恢复、重建植物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为研究不同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该研究于2021年旱季的4—5月、雨季的7—9月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红树植物秋茄和海莲的光合生理参数和主要生态因子,并采用...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是退化植物群落恢复、重建植物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为研究不同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该研究于2021年旱季的4—5月、雨季的7—9月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红树植物秋茄和海莲的光合生理参数和主要生态因子,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秋茄旱季净光合速率日均值(8.43μmol^(-2)·s^(-1))略低于雨季(8.67μmol^(-2)·s^(-1)),差异不显著;海莲旱季净光合速率日均值(7.03μmol^(-2)·s^(-1))显著低于雨季(9.41μmol^(-2)·s^(-1));旱季秋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高于海莲,而雨季秋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低于海莲。(2)旱季、雨季秋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生理因子日均值变化幅度小于海莲,水分利用效率也低于海莲。(3)旱季、雨季两种红树植物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旱季,秋茄属于非气孔限制,而海莲属于气孔限制;雨季,秋茄和海莲均属于气孔限制。(4)旱季影响秋茄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决策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主要限制因子是相对湿度,而生态因子对海莲净光合速率均起限制作用,其中饱和水汽压差是主要限制因子;雨季秋茄和海莲的主要决策因子均是光合有效辐射,主要限制因子均是饱和水汽压差。综上研究表明,秋茄对于生境变化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海莲不仅具有较好耐旱性能,而且更适合高温多雨生境,该研究结果为退化红树林的恢复重建植物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季节变化 红树植物 通径分析 海南东寨港
下载PDF
广西山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叶茎根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9
作者 邱瑾 戴洪涛 +3 位作者 邢永泽 黄大吉 尹群健 程德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7,共9页
红树林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养分利用、分配以及环境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由海向岸不同演替阶段的三种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和木榄)为研究对象,比... 红树林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养分利用、分配以及环境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由海向岸不同演替阶段的三种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和木榄)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器官碳(C)、氮(N)、磷(P)以及沉积物中有机碳(sedimenta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三个演替阶段的红树植物不同器官和沉积物养分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C、N、P含量在三个演替阶段植物中均表现为叶、茎大于根(P<0.05),白骨壤叶和茎的N、P含量显著高于秋茄和木榄(P<0.05),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对于养分的利用策略不同,演替初期为竞争,演替后期为防御。相关性分析显示,秋茄茎与根中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木榄叶与茎中的N含量、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红树植物叶、茎的N、P含量与土壤SOC、TP以及C:N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随着由海向岸的群落演替,红树植物生长从N限制转为N、P两种元素共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演替 适应机制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药用红树植物小花老鼠簕繁育研究
10
作者 张天祥 郑春芳 +5 位作者 罗凤萍 何金惠 李单凤 李卫锦 林澍倩 张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48,共11页
为实现小花老鼠簕种群恢复和药用资源开发,对小花老鼠簕繁育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小花老鼠簕成熟无病虫害叶片为水培材料,以霍格兰营养液为水培基质,以IAA和NAA的浓度梯度及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经比较诱导生根... 为实现小花老鼠簕种群恢复和药用资源开发,对小花老鼠簕繁育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小花老鼠簕成熟无病虫害叶片为水培材料,以霍格兰营养液为水培基质,以IAA和NAA的浓度梯度及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经比较诱导生根率、根系形态建成及根系活力探究最优水培条件。比较叶片水培苗和种子土培苗药用成分(生物碱)差异,评价叶片水培效果。结果表明,小花老鼠簕叶片水培易生根。水培液最优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为:1 mg/L IAA+1.5 mg/L NAA+24 h,生根率达80%,成活率为73.3%。小花老鼠簕水培苗和土培苗生物碱成分无明显差异。通过水培进行小花老鼠簕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经济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药用红树植物 小花老鼠簕 叶片水培 生长激素 生物碱
下载PDF
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叶片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依依 蔡水花 +2 位作者 谭淑娟 叶万辉 沈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根据其分布特征可分为真红树植物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为了探究两者对海岸潮间带高盐、高光和缺氧等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的异同,该文选取5种真红树植物植物[卤蕨(Acrost...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根据其分布特征可分为真红树植物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为了探究两者对海岸潮间带高盐、高光和缺氧等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的异同,该文选取5种真红树植物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和4种半红树植物[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解剖和功能性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9种红树植物叶片的共同特征表现为均具有角质层、叶肉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气孔下陷等。(2)不同之处在于真红树植物植物叶片有蜡质层和内皮层、无表皮毛、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而半红树植物的叶片则较少有蜡质层,部分有表皮毛,无内皮层,气孔在上下表皮分布不完全一致。(3)真红树植物植物的气孔密度和比叶面积显著小于半红树植物(P<0.05),而叶片厚度、含水量、比叶重和鲜干重比则显著大于半红树植物(P<0.05)。以上结果说明真红树植物植物的叶片性状使其在维持盐度平衡及贮水保水能力方面强于半红树植物,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海岸潮间带高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解剖特征 功能性状 生态适应
下载PDF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叶片氯含量及叶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牟美蓉 蒋巧兰 王文卿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7-504,共8页
依据红树植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将其分为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两大类。但对一些过渡地带种类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选取国内大部分红树植物,比较其成熟叶片中的Cl含量、肉质化程度、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和... 依据红树植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将其分为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两大类。但对一些过渡地带种类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选取国内大部分红树植物,比较其成熟叶片中的Cl含量、肉质化程度、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和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并对争议树种重新进行界定。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叶片中Cl含量和肉质化程度远高于半红树植物;2)真红树植物具有低SLA和高Narea的特点,除水芫花(Pemphis acidula)外半红树植物具有高SLA和低Narea的特点。3)争议的7种红树植物中,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尖叶卤蕨(Acrostichum speciosum)归为半红树植物更合适;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和小花老鼠簕(Acanthus ebrecteatus)归为真红树植物。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界定 叶片氯含量 叶性状
下载PDF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巧兰 牟美蓉 +1 位作者 王文卿 赵杭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7-872,共6页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物种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体内各器官的K、Na、Cl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别,真红树植物体内各器官的Na、Cl含量明显比半红树高,叶片的K/Na值比半红树低;(2)真红树植物(除红树和木榄)和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吸收选择性(USR)没有差异,但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运输选择性(TSR)明显比真红树高;(3)真红树植物根系Cl含量随径级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半红树植物不同.从盐分分布特征来看,银叶树最好归为半红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 盐分
下载PDF
中国濒危红树植物水椰的种群恢复技术
14
作者 张孟文 钟才荣 +2 位作者 吕晓波 方赞山 程成 《热带林业》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水椰(Nypa fruticans)属棕榈科真红树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中国仅天然分布于海南岛万宁、文昌、海口等地。按照IUCN的评价标准,水椰在中国被定义为易危植物,并且各自然种群均有衰退趋势。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濒危红树植... 水椰(Nypa fruticans)属棕榈科真红树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中国仅天然分布于海南岛万宁、文昌、海口等地。按照IUCN的评价标准,水椰在中国被定义为易危植物,并且各自然种群均有衰退趋势。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濒危红树植物水椰的种群恢复技术,以缓解其濒危状态。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结论,概括总结了濒危红树水椰种群恢复的主要环节,提出了采种与处理、育苗与管理、回归与造林等技术措施,以期为中国水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 红树植物 水椰 恢复技术
下载PDF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
15
作者 晚钟 《绿色天府》 2023年第7期62-63,共2页
红树林是红色的树林吗?第一次听说红树林,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千万别让你的耳朵欺骗了眼睛!红树林四季常绿,其中文名称源自红树科植物体内含有的神奇物质单宁,当单宁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其附着的枝干呈现红褐色,故而得名。红树林是热带... 红树林是红色的树林吗?第一次听说红树林,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千万别让你的耳朵欺骗了眼睛!红树林四季常绿,其中文名称源自红树科植物体内含有的神奇物质单宁,当单宁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其附着的枝干呈现红褐色,故而得名。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对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名称 红树 红榄李 红树植物 红树 濒危 单宁 突出特征
下载PDF
中国濒危红树植物卵叶海桑资源现状与群落特征
16
作者 钟才荣 方赞山 +2 位作者 张孟文 程成 吕晓波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了解濒危红树植物卵叶海桑(Sonneratia ovata)种质资源现状,于2021年在卵叶海桑天然分布区和人工引种区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潮间带的高潮带是卵叶海桑适宜生境,本次共调查到卵叶海桑260株,其中天然更新227株,人工引种33... 为了解濒危红树植物卵叶海桑(Sonneratia ovata)种质资源现状,于2021年在卵叶海桑天然分布区和人工引种区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潮间带的高潮带是卵叶海桑适宜生境,本次共调查到卵叶海桑260株,其中天然更新227株,人工引种33株;卵叶海桑种群径级偏小,多为10 cm以下;卵叶海桑天然种群多混生于榄李群落和海莲群落中,个别种群可自然更新。今后应加大保护力度,修复原产地生境,促进该物种自然更新;适度开展人工辅助育种于适宜地进行引种试验,提高种群数量,降低物种消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红树植物 卵叶海桑 资源现状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红树植物桐花树育苗造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3 位作者 郑松发 李云 王勇军 陈相如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4-480,共7页
据物候观测,桐花树隐胎生胚轴最佳采摘在海南(琼山)为8月中旬,廉江为8月下旬,深圳为9月上旬。催芽点播育苗比直接点播育苗成苗率可提高80.8%,容器袋填充基质以基质Ⅰ为最佳。移栽大小灌丛,成活率均可达100%。由于受... 据物候观测,桐花树隐胎生胚轴最佳采摘在海南(琼山)为8月中旬,廉江为8月下旬,深圳为9月上旬。催芽点播育苗比直接点播育苗成苗率可提高80.8%,容器袋填充基质以基质Ⅰ为最佳。移栽大小灌丛,成活率均可达100%。由于受风浪冲击的影响,选择规划造林地时,首先应确定当地的宜林滩涂高程,深圳湾宜林滩涂高程应高于潮高基准面的1.42m,且土质较为硬实。造林初植密度以0.5m×1m或1m×1m适当密植为宜。桐花树具有极强的忍耐海水淹浸能力,可持续淹浸多年而不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桐花树 育苗 胚轴采收 造林
下载PDF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4
18
作者 廖宝文 郑松发 +2 位作者 陈玉军 李玫 李意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5,共6页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观测数据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较全面地论述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 (包括物候、种子品质与苗木生长、苗木抗逆性、种苗扩散性、种内竞争特点 )和生态环境适应性 (包括气温、光照、盐度...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观测数据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较全面地论述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 (包括物候、种子品质与苗木生长、苗木抗逆性、种苗扩散性、种内竞争特点 )和生态环境适应性 (包括气温、光照、盐度、潮滩与土壤 ) ;据此分析了无瓣海桑生态入侵的可能性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 生物学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2008年南方低温对我国红树植物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51
19
作者 陈鹭真 王文卿 +12 位作者 张宜辉 黄丽 赵春磊 杨盛昌 杨志伟 陈粤超 徐华林 钟才荣 苏博 方柏州 陈乃明 曾传志 林光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94,共9页
2008年初,我国南方19个省经历了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端气候对华南沿海各省的红树林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8年3月,在我国南方各省红树林区的10个代表性地点,对这次寒害造成的红树植物伤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 2008年初,我国南方19个省经历了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端气候对华南沿海各省的红树林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8年3月,在我国南方各省红树林区的10个代表性地点,对这次寒害造成的红树植物伤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冬季低温对红树林的影响极为显著,特别是在低纬度的海南、广西和广东湛江,由于极端低温正值夜间退潮,对红树林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纬度较高的福建,本地红树种类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及引种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等,由于长期适应于冬季较低的气温或在种植前经过抗寒锻炼,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各地主要红树植物中,广布种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最为耐寒,其耐寒性均大于红树科的木榄、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抗寒能力最低,因此,即使在其原产地海南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寒害,在纬度更高的引种地出现大面积受害甚至全部死亡,而从孟加拉国引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却显示出一定的抗寒能力。同一地点的红树植物幼苗的抗寒能力低于大树。此次寒害也造成了苗圃场的种苗大量死亡,成熟的植株提前落花落果,这势必会影响后继一两年内红树林的自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因此,在未来红树林造林或人工引种中,一定要考虑到红树植物的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害 气候变化 抗寒 极端气温 红树植物
下载PDF
盐度与温度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云 郑德璋 +2 位作者 廖宝文 郑松发 宋湘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采用培养皿-培养箱法和花盆育苗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与温度梯度对无瓣海桑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和温度梯度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极显著。有利于种子发芽的温度为25~35℃,盐度为10g/L以下。当盐度为2.5~5.0... 采用培养皿-培养箱法和花盆育苗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与温度梯度对无瓣海桑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和温度梯度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极显著。有利于种子发芽的温度为25~35℃,盐度为10g/L以下。当盐度为2.5~5.0g/L时,发芽率及胚根长度与淡水对照相一致,但生长粗壮,发芽条件最好;盐度为10.0~15.0g/L时,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胚根长度(幼苗高度)显著降低;盐度15g/L以上时,种子虽能部分发芽,但胚根生长慢,后期坏死,在大田育苗时表现为不能出土萌发。以淡水浇苗床可以降低盐度,促进种子萌发。在低盐度条件下,胚根对Na+、Cl-的吸收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后趋向动态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 盐度 温度 种子发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