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良剂对红粘土强度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石林 郑丹 +2 位作者 岑万杰 李光梅 张诺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通过掺入粉煤灰、消石灰、水泥、砂砾、二灰等改良剂对红粘土进行改良,通过对比掺入改良剂后,来提高红粘土的各方面性能,进而达到优化红粘土的目的,使得工程建设中红粘土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试验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对于这几种... 通过掺入粉煤灰、消石灰、水泥、砂砾、二灰等改良剂对红粘土进行改良,通过对比掺入改良剂后,来提高红粘土的各方面性能,进而达到优化红粘土的目的,使得工程建设中红粘土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试验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对于这几种改良剂改良红粘土的性能研究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红粘土 性能 工程建设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红粘土强度影响实验设计
2
作者 岑万杰 李光梅 +2 位作者 张诺 郑丹 石林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红粘土的分布面积较广,但是由于红粘土本身具有高孔隙性和低密实度的不良特性,关于红粘土的灾害接二连三的发生,对工程建筑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需要通过对红粘土加入消石灰、沙砾、...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红粘土的分布面积较广,但是由于红粘土本身具有高孔隙性和低密实度的不良特性,关于红粘土的灾害接二连三的发生,对工程建筑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需要通过对红粘土加入消石灰、沙砾、水泥、粉煤灰、二灰等改良剂材料,进行固结压缩、直剪、击实等试验,考虑改良剂对红粘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展开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工程建筑 改良剂 改良剂材料
下载PDF
黄土高原新近纪红粘土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3
作者 路珂珂 陈忠 +6 位作者 杨雁鹏 张佳琳 赵忠强 夏顶洪 倪春中 宋垠先 张世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3-725,共13页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风成成因已得到一致的认可,目前发现最早的红粘土出现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表明古近纪末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化环境就已形成。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特征显示自北而南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表明了初始的季风系统已经建立,冬...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风成成因已得到一致的认可,目前发现最早的红粘土出现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表明古近纪末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化环境就已形成。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特征显示自北而南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表明了初始的季风系统已经建立,冬季风对风尘物质的传输具有重要作用。红粘土的粒度分布曲线显示其有两个组分组成,其中粗粒(>20μm)代表了近地面风(冬季风)传输部分,而细粒(<5μm)代表了高空西风传输部分,粒度组成特征很好地记录了大气环流的发展变化。自渐新世末,六盘山以西的红粘土显示在21.3~20.2Ma、16.0~13.3Ma和8.7~6.9Ma三个时期平均粒径增大,沉积速率升高,其可能与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有关,其中8.7~6.9 Ma主要受全球变冷控制。而六盘山以东的红粘土剖面,粒度变化特征显示在7.6~6.2 Ma,或至5.4 Ma粒径都较粗,表明冬季风较强;之后至3.6 Ma平均粒径较细,沉积速率较低,指示了冬季风发育较弱,为气候环境较好的阶段;从3.6~2.6 Ma,大多数剖面都显示平均粒径增大,沉积速率增加,冬夏季风同时增强,进入向第四纪冰期过渡的阶段。北极冰盖的发育、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是产生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红粘土 黄土高原 冬季风 环境意义
下载PDF
红粘土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蔡波 徐兴倩 +3 位作者 屈新 彭光灿 王海军 陈小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电阻率法能有效反映土体物理指标和结构特性,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等特点。以红粘土孔隙水、含水率及孔隙率为关键因素,开展红粘土电阻率特性及其模型试验研究,考虑到电极面积对测试电阻值的影响,提出了接触电阻的修正公式,并引入结构... 电阻率法能有效反映土体物理指标和结构特性,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等特点。以红粘土孔隙水、含水率及孔隙率为关键因素,开展红粘土电阻率特性及其模型试验研究,考虑到电极面积对测试电阻值的影响,提出了接触电阻的修正公式,并引入结构因子反映孔隙水对红粘土电阻率的影响,建立红粘土电阻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接触电阻率修正公式能有效减少接触电阻的试验误差;红粘土电阻率、结构因子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均呈现出幂函数关系;红粘土电阻率影响因素相关性为孔隙水>含水率>孔隙率;以接触电阻、孔隙水、含水率和孔隙率为变量构建的红粘土电阻率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为评价红粘土物理指标和结构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电阻率模型 孔隙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红粘土中稀有金属铷的“焙烧—浸出”工艺研究
5
作者 丁超群 耿小丕 +2 位作者 王峰 杨瑞臣 范志东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基于“焙烧—浸出”工艺,利用马弗炉、RK/XJT充气多功能浸出搅拌机,对红粘土样品进行了焙烧和浸出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时间、掺入CaCl2量、浸出时间、通入气体流量、转速等工艺参数对红粘土中铷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基于“焙烧—浸出”工艺,利用马弗炉、RK/XJT充气多功能浸出搅拌机,对红粘土样品进行了焙烧和浸出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时间、掺入CaCl2量、浸出时间、通入气体流量、转速等工艺参数对红粘土中铷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水溶液中铷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当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60 min、红粘土与CaCl2的质量比为1∶1、浸出时间为60 min、气体流量为0.23 m3/min、转速为1200 r/min时,铷的浸出率高达98%,成功将红粘土中的铷转移到了水溶液中,为后续的萃取工艺实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稀有金属 焙烧 浸出
下载PDF
贵州残积红粘土的力学强度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景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73-79,共7页
根据10多组残积红粘土的三轴剪切试验、气压固结试验等资料,探讨了残积红粘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认为:残积红粘土是超固结中—低压缩性土,Pc值由0.24~0.48MPa,剪切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呈“S”型;土体的强度包... 根据10多组残积红粘土的三轴剪切试验、气压固结试验等资料,探讨了残积红粘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认为:残积红粘土是超固结中—低压缩性土,Pc值由0.24~0.48MPa,剪切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呈“S”型;土体的强度包络线不是一条直线而呈曲线状,所以土的强度参数c,φ值随施加的主应力值而变化,总应力和有效应力所求出的c、φ值亦有差别。总之,残积红粘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其强度特征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强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积红粘土 力学强度 红粘土 气压固结试验
下载PDF
水平掏土房屋纠偏法在次生红粘土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良民 朱长歧 刘毓氚 《土工基础》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次生红粘土是一种性质独特的岩土介质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在红粘土中采用水平掏土纠偏的工程实例 ,总结了信息化施工的全过程 ,得出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房屋纠偏 水平掏土 次生红粘土 红粘土地基
下载PDF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 被引量:88
8
作者 丁仲礼 孙继敏 +6 位作者 杨石岭 熊尚发 顾兆炎 刘东生 朱日祥 郭斌 岳乐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94,共9页
甘肃灵台县任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连续的风成堆积可下推到705MdB.P。第三纪红粘土的粒度组成从上到下变化很小,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大幅度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味着晚第三纪时期的气候总体上... 甘肃灵台县任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连续的风成堆积可下推到705MdB.P。第三纪红粘土的粒度组成从上到下变化很小,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大幅度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味着晚第三纪时期的气候总体上要比第四纪时期稳定。在705~2.6MaB.P.的红粘土沉积中,可分出的110~115个土壤B层与钙质结核层的组合,初步表明在这个时期有约110~115次气候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红粘土 同我成堆积 古季风 磁性地层
下载PDF
泾川晚第三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其与灵台剖面的对比 被引量:55
9
作者 杨石岭 侯圣山 +3 位作者 王旭 陈卓 熊尚发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3-434,共12页
本文对甘肃泾川的一套325m厚的黄土-红粘土序列进行了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泾川剖面红粘土序列的粘度特征表明,其与上覆黄土一样同为风成成因。古地磁测量结果确定该剖面的底界年龄约为80MaB.P。根据野外观察,可以将泾川剖面红... 本文对甘肃泾川的一套325m厚的黄土-红粘土序列进行了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泾川剖面红粘土序列的粘度特征表明,其与上覆黄土一样同为风成成因。古地磁测量结果确定该剖面的底界年龄约为80MaB.P。根据野外观察,可以将泾川剖面红粘土序列从顶到底划分为6套地层。与泾川剖面相比,灵台红粘土序列保存了上部的5套地层。泾川和灵台两个红粘土剖面的地层对比表明,中国北方晚中新世以来的红粘土沉积是基本连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红粘土 第四纪 风成沉积 磁性地层
下载PDF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被引量:116
10
作者 丁仲礼 孙继敏 +1 位作者 朱日祥 郭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的野外观察,以及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能证明红粘土为风成沉积的新证据。另外,佳县红粘土沉积的土壤学特征表明,上新世时期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总体强于第四纪。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红粘土成因 上新世 北方 干旱化
下载PDF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6
11
作者 宋友桂 方小敏 +3 位作者 李吉均 安芷生 杨东 吕连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7-463,共7页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之下的红粘土的年代和形成可为六盘山隆起、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事件提供重要证据。六盘山东麓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年代地层学表明朝那红粘土开始堆积于8.1MaBP,是目前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之下的红粘土的年代和形成可为六盘山隆起、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事件提供重要证据。六盘山东麓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年代地层学表明朝那红粘土开始堆积于8.1MaBP,是目前黄土高原上发现的最老的红粘土。8.1MaBP前后一次强烈构造运动使得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相对下沉地区接受红粘土沉积,六盘山地区开始隆起,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强烈的构造抬升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磁性地层 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广西原状红粘土力学性状与水敏性特征 被引量:81
12
作者 赵颖文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拓勇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8-572,共5页
对广西原状红粘土的力学指标、胀缩特性与孔径分布随脱湿过程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原状红粘土为裂隙发育的硬塑性粘土,不同脱湿阶段的力学指标与胀缩性能在较高含水量范围内受基质吸力控制,在较低的... 对广西原状红粘土的力学指标、胀缩特性与孔径分布随脱湿过程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原状红粘土为裂隙发育的硬塑性粘土,不同脱湿阶段的力学指标与胀缩性能在较高含水量范围内受基质吸力控制,在较低的含水量范围内主要受控于裂隙性;转折点处含水量与重型击实(干法备样)最优含水量相接近;原状红粘土的孔隙主要以孔径从0.01 靘~0.05 靘的小孔隙为主,在脱湿过程中,干密度增大,总孔隙体积减小,以0.01 靘~0.05 靘与0.1 靘~1.0 靘两个区间内孔隙体积减小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力学特性 水敏性 裂隙性 胀缩性 基质吸力 孔径分布 力学指标
下载PDF
红粘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被引量:65
13
作者 王中文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鑫 周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红粘土的地域性特征及红粘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以广梧高速云浮段红粘土为试样,进行一系列基础试验,并绕过量测基质吸力,采用考虑不同含水率的变化研究其抗剪强度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红粘土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高塑性、... 为了研究红粘土的地域性特征及红粘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以广梧高速云浮段红粘土为试样,进行一系列基础试验,并绕过量测基质吸力,采用考虑不同含水率的变化研究其抗剪强度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红粘土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高塑性、缩胀性、裂隙性、高孔隙比、低压缩性和"假粉性"等特点;红粘土应力-应变曲线为强化型曲线,高含水率和低含水率的抗剪强度相差较大,抗剪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其中粘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加,呈一阶指数衰减,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分段函数的特征;通过水敏性试验的结果提出了"临界含水率抗剪强度面"的概念,在已知上覆压力和干湿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套识别流程判别土体是否达到抗剪强度,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工程特性 抗剪强度 水敏性
下载PDF
2.6Ma前后大气环流重构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 被引量:44
14
作者 丁仲礼 杨石岭 +1 位作者 孙继敏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为重建第三纪红粘土堆积晚期搬运粉尘的主导性风向,我们在黄土高原采集4个南北向分布的红粘土剖面,分析了它们的沉积学特征;此外,还对黄土高原一条南北向断面上的过去0.13Ma以来的黄土地层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粘土的... 为重建第三纪红粘土堆积晚期搬运粉尘的主导性风向,我们在黄土高原采集4个南北向分布的红粘土剖面,分析了它们的沉积学特征;此外,还对黄土高原一条南北向断面上的过去0.13Ma以来的黄土地层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粘土的颗粒粗细并没有南北向分异现象,从而与粒度从北到南快速变细的黄土沉积形成鲜明对比。黄土颗粒的南北向分异指示了冬季风对大气粉尘的主导性搬运,而红粘土的沉积特征则似乎表明,2.6Ma以前中国北方冬季风很弱或尚未建立,西风环流可能是当时搬运粉尘的主要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红粘土 冬季风 西风环流 黄土 沉积
下载PDF
广西红粘土击实样强度特性与胀缩性能 被引量:55
15
作者 赵颖文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拓勇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通过对广西贵港红粘土重型击实样的室内试验研究,探讨了其力学特性、胀缩性能、孔径分布特征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密度指标总体上能反映红粘土击实样的强度规律,但非饱和击实样强度峰值对应的含水量因基质吸力作用而偏小,饱... 通过对广西贵港红粘土重型击实样的室内试验研究,探讨了其力学特性、胀缩性能、孔径分布特征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密度指标总体上能反映红粘土击实样的强度规律,但非饱和击实样强度峰值对应的含水量因基质吸力作用而偏小,饱和后土体由于吸水膨胀与基质吸力的消失,使得强度峰值对应含水量较饱和前明显增大,红粘土在最优含水量下压实,虽可获得很高的压实度,但饱和后的强度并非最大;红粘土击实样的胀缩性能主要由含水量决定,同时,受到干密度的影响;孔隙主要以孔径在0.01~0.05μm范围内的小孔隙为主,为进一步掌握红粘土的工程力学特性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胀缩性 基质吸力 干密度 孔径分布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红粘土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57
16
作者 黄质宏 朱立军 +1 位作者 廖义玲 赵青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2599-2603,共5页
红粘土的力学特性与土体中应力变化过程、应力状态有关,常规的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天然土层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应变和强度规律。采用不同应力路径试验以模拟土体在实际受荷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过程,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 红粘土的力学特性与土体中应力变化过程、应力状态有关,常规的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天然土层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应变和强度规律。采用不同应力路径试验以模拟土体在实际受荷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过程,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红粘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说明,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实际的受力情况、应力状态来确定相应的应力路径,以正确、合理地测定红粘土的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红粘土 力学特性 应力路径 直剪试验 三轴试验
下载PDF
典型红粘土与膨胀土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赵颖文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拓勇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2593-2598,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广西贵港红粘土、湖北荆门弱膨胀土与中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状样脱湿过程中的强度变化、击实样泡水前后强度变化以及脱湿吸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原状样脱湿过程中的强度指标在土体裂... 通过室内试验对广西贵港红粘土、湖北荆门弱膨胀土与中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状样脱湿过程中的强度变化、击实样泡水前后强度变化以及脱湿吸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原状样脱湿过程中的强度指标在土体裂隙性与基质吸力双重因素的作用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规律;由于红粘土与膨胀土膨胀性能上的差异,不同含水量的击实样泡水后的干密度峰值与加州承载比(CBR)峰值所对应的原击实样含水量比最优含水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土体因矿物成分的差异而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脱湿、吸湿速率。广西贵港红粘土与荆门膨胀土虽然在一些物理力学指标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其力学特性与水敏性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实际工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红粘土 膨胀土 强度 裂隙性 胀缩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与晚第三纪的气候事件 被引量:61
18
作者 安芷生 孙东怀 +3 位作者 陈明扬 孙有斌 李立 陈宝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5-446,共12页
红粘土序列由7个古土壤组合和与之相间的红色黄土组合组成,它们是建议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级单位。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开始的年龄约为7.2MaB.P,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开始,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 红粘土序列由7个古土壤组合和与之相间的红色黄土组合组成,它们是建议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级单位。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开始的年龄约为7.2MaB.P,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开始,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时达到了有意义的高度,东亚古季风环流基本建立。风尘沉积速率与夏季风强度在长时间尺度上的耦合揭示了它们与青藏高原高度的共同联系,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可能经历了多次隆升和夷平过程;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是2.6~2.8MaB.P.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建立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古气候 晚第三纪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水土作用模式对残积红粘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洋 汤连生 +1 位作者 高全臣 廖化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研究了残积红粘土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通过试验分析了在含水量变化模式、水化学作用模式、干湿交替作用模式和渗流作用模式下红粘土力学性质的变异性,得出以下结论:①含水量的变化对红粘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值都有影... 研究了残积红粘土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通过试验分析了在含水量变化模式、水化学作用模式、干湿交替作用模式和渗流作用模式下红粘土力学性质的变异性,得出以下结论:①含水量的变化对红粘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值都有影响,且对c值的影响远大于对φ值的影响;②红粘土的力学性质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异,其c、φ值和pH值呈良好线性关系,酸性水溶液使红粘土强度提高,碱性水溶液使红粘土的强度降低;③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红粘土的结构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主要受围压及侧向应力的影响;④渗流作用可以影响土体强度,红粘土在干湿交替作用后出现了裂缝,裂缝的发育增强了渗流作用对土体强度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作用模式 残积红粘土 力学性质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白水黄土-红粘土化学风化强度的剖面特征与粒度效应 被引量:35
20
作者 熊尚发 朱园健 +2 位作者 周茹 卢海建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白水剖面黄土-红粘土全样化学分析表明,以CIA指数为代表的化学风化强度从剖面下部往上逐步变弱,波动增大,总体趋势与深海氧同位素代表的全球冰量变化可以很好对比。分粒级组分化学分析则显示,黄土-红粘土主要元素迁移及化学风化强度与... 白水剖面黄土-红粘土全样化学分析表明,以CIA指数为代表的化学风化强度从剖面下部往上逐步变弱,波动增大,总体趋势与深海氧同位素代表的全球冰量变化可以很好对比。分粒级组分化学分析则显示,黄土-红粘土主要元素迁移及化学风化强度与粒度强烈相关,CIA指数表征的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粒度变化的控制。总体上,黄土-红粘土各粒级颗粒的风化程度都不高,而且沉积之后的成土风化作用对其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有限,黄土-红粘土化学成分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受到物源的新加入和混合过程的影响。从剖面变化看,粗粒级部分(5~20μm和20~63μm)的风化指数的变化特征与细粒级部分(<5μm)不完全相同,表明不同粒级组分接受化学风化以及在物源区停留的历史不尽相同。1Ma以来,各粒级CIA指数都整体降低,显示物源区新鲜、弱风化碎屑影响到各粒级颗粒的混合过程。进一步对细粒级部分(<5μm)化学成分演化进行的分析显示,其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组分递次变化的"序列模式",从红粘土下部(约4.5Ma)到黄土上部(约0.6Ma),K2O/Al2O3,Na2O/Al2O3,CaO/Al2O3和MgO/Al2O3比率的变化依次出现转折,这很可能与晚新生代黄土-红粘土物源区构造抬升、冰川剥蚀能力不断加大,使得新鲜基岩不断被剥蚀、去顶,由此造成主要造岩矿物顺序剥蚀、接受风化,成为粉尘新物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红粘土 化学风化 CIA 粒度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