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联合白细胞/红细胞比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戴凯 罗雅菲 +5 位作者 李志兵 熊芊卉 熊瑶 宋志芳 熊文俊 熊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NPAR)联合白细胞/红细胞比容(WBC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发生心脏破裂(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STEMI患者,最终筛选纳入CR患者(CR组)126例和非CR患者(非CR组)331例。通过Logisti...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NPAR)联合白细胞/红细胞比容(WBC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发生心脏破裂(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STEMI患者,最终筛选纳入CR患者(CR组)126例和非CR患者(非CR组)33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PAR、WBCHR及其他因素对STEMI后发生CR风险影响,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PAR、WBCHR及两者联合对CR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OR=1.04,95%CI:1.00~1.08,P=0.033)、收缩压(OR=0.98,95%CI:0.97~1.00,P=0.032)、红细胞(OR=0.50,95%CI:0.26~0.95,P=0.033)、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OR=0.36,95%CI:0.18~0.75,P=0.006)、NPAR(OR=2.44,95%CI:1.13~5.30,P=0.024)和WBCHR(OR=1.08,95%CI:1.04~1.12,P<0.001)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NPAR和WBCHR单独预测CR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5%CI:0.76~0.86,P<0.001)、0.83(95%CI:0.78~0.88,P<0.001),两者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81~0.90,P<0.001)。结论 NPAR和WBCHR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预测STEMI后发生CR的准确性,为该疾病的前期预防提供了简便易得的有效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破裂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 细胞/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降钙素原、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血气分析在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盛艳玲 李志娟 +3 位作者 杜新兴 王健兵 袁雅冬 张景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AECOPD合并PAH组(PAH组,PASP≥35 mmHg)76例和AECOPD无合并PAH组(无PAH组,PASP<35 mmHg)74例。 PAH组依据PASP程度分为轻度亚组(PASP 35~50 mmHg)28例,中度亚组(PASP >50~70 mmHg)36例,重度亚组(PASP>70 mmHg)12例;检测比较2组患者及各亚组间PCT、D-D、HCT及动脉血气分析,并将PASP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PAH组患者PCT、D-D、HCT、PaCO2高于无PAH组患者,PaO2、SaO2低于无PA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6.090、-19.968、45.643、16.403、9.624、9.709, P =0.000)。(2)重度亚组患者PCT、D-D 、HCT、PaCO2高于中度亚组,PaO2、SaO2低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患者PCT、D-D、HCT、PaCO2高于轻度亚组,PaO2、SaO2低于轻度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204.063、281.335、149.419、179.823、215.399、138.106, P =0.000)。(3) PCT、D-二聚体、HCT、PaCO2与PASP呈正相关( r =0.982、0.983、0.979、0.987, P =0.000),PaO2、SaO2与PASP呈负相关( r =-0.991、-0.966, P =0.000)。结论 PCT、D-D、HCT及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较好的反应AE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程度,可以作为监测 AECOPD 合并PAH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红细胞比容 血气分析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病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偲偲 胡元会 +3 位作者 魏艺 杜柏 褚瑜光 李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Hg^79 mm Hg)23例,3组(DBP 60 mm Hg^69 mm Hg)58例,4组(DBP 50 mm Hg^59 mm Hg)62例,5组(DBP<50 mmHg)9例。比较各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结果各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1组(137.53 g/L±16.46 g/L)>2组(133.37 g/L±15.08 g/L)>3组(128.39 g/L±17.91 g/L)>4组(120.61 g/L±16.03 g/L)>5组(120.38 g/L±13.38 g/L);各组红细胞比容比较:1组[(64.65±95.83)%]>2组[(40.06±3.86)%]>3组[(38.32±5.18)%]>5组[(36.10±3.24)%>4组[(36.08±4.68)%]。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r=0.313,P=0.000)、红细胞比容(r=0.196,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老年高血压病人DBP水平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呈显著相关性,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随DBP水平的增高而明显增高。故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疗中,对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观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老年 舒张压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不同中医证型的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水平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晶晶 薄荣强 +2 位作者 胡元会 邱志凌 吴华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9期2369-2372,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人不同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及舒张压、红细胞比容水平。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331例,其中肝火亢盛证73例,痰湿壅盛证97例,阴虚阳亢证70例,阴阳两虚证91例。比较各证型病人的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结果与其他证型比较...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人不同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及舒张压、红细胞比容水平。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331例,其中肝火亢盛证73例,痰湿壅盛证97例,阴虚阳亢证70例,阴阳两虚证91例。比较各证型病人的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结果与其他证型比较,肝火亢盛身高、体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最高,肝火亢盛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阴虚阳亢和肝火亢盛红细胞比容水平较痰湿内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病人红细胞比容及舒张压水平较高,且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二者水平对于了解高血压证候的发病机制、病情、辨证论治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证型 舒张压 红细胞比容 眩晕
下载PDF
红细胞比容对全血C反应蛋白结果影响及校正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田野 陶恬 +8 位作者 张岩 李佩 郑芳芳 聂秋燕 刘晴 王晓宁 古媛 李卓敏 谭延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3期3425-3427,3434,共4页
目的分析使用快速C反应蛋白(CRP)测定仪时,在全血模式下,红细胞比容(HCT)对结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校正方案。方法 (1)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的全血,配制两组HCT系列梯度的标本,用快速CRP测定仪测定其CRP水平,同时用血细胞分析... 目的分析使用快速C反应蛋白(CRP)测定仪时,在全血模式下,红细胞比容(HCT)对结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校正方案。方法 (1)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的全血,配制两组HCT系列梯度的标本,用快速CRP测定仪测定其CRP水平,同时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HCT,探讨HCT对全血CRP水平的影响;(2)检测12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每例患者同时测定其HCT、快速法测定全血CRP,IMMAGE 800测定血清CRP(作为参照检测系统),以后者为因变量、前两者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推导校正公式;(3)使用50例HCT处于不同范围的标本验证校正公式。结果 (1)全血CRP水平与HCT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2)以120例标本的全血CRP水平和HCT值推导出的校正公式为:CRP校正=49.3×HCT+0.84×CRP全血-14.17(R2=0.991,P<0.05);(3)Bland-Altman分析法显示,校正前全血CRP水平与参照结果无一致性,而校正后则一致性很好。结论 HCT值显著地影响全血CRP测定结果,有必要对全血模式下测定的CRP结果结合HCT进行校正,以使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比容 校正公式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红细胞比容水平及疼痛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辉 王志刚 +1 位作者 戴朝博 陈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期83-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水平、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水平、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at S及HCT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 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 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 S、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Cat S、HCT水平,对心绞痛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 血清组织蛋白酶S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陶丽新 杨昆 +3 位作者 刘相佟 曹凯 郭晋 郭秀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 S)的发生与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研究资料来自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2007~2012年参加体检≥3次的人群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Met S与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结果 2007~2...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 S)的发生与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研究资料来自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2007~2012年参加体检≥3次的人群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Met S与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结果 2007~2012年,参加体检并符合研究要求的对象共7 489例,追踪5年期间378例发生代谢综合征。男性人群中,与红细胞比容的第1四分位数比较,第2四分位数的RR^=1.3816,95%CI(1.0055,1.8985);第3四分位数的RR^=1.5690,95%CI(1.1433,2.1531);第4四分位数的RR^=2.2700,95%CI(1.6479,3.1270)。女性人群中,与红细胞比容的第1四分位数比较,第2四分位数的RR^=1.6154,95%CI(1.0726,2.4328),第4四分位数的RR^=3.6679,95%CI(2.4467,5.4987)。结论北京市成年人群中Met S的发生与红细胞比容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红细胞比容 广义估计方程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二十味沉香丸对低压低氧暴露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血清EP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成珠 靳国恩 +1 位作者 舒星宇 李生花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0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二十味沉香丸对低压低氧暴露大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15只)、高原对照组(75只)和高原给药组(75只)。平原对照组即刻检测Hb、Hct,采... 目的探讨二十味沉香丸对低压低氧暴露大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15只)、高原对照组(75只)和高原给药组(75只)。平原对照组即刻检测Hb、Hct,采集血清并液氮储存;将高原对照组和高原给药组大鼠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高原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灌胃,高原给药组用二十味沉香丸制成的水剂灌胃。高原对照组、高原给药组分别于1、3、7、15、30 d,各取15只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Hb、Hct,用ELISA法检测血清EPO。结果高原对照组大鼠高原暴露第3、7、15、30天Hb和Hct水平较平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明显低于高原给药组(P均<0.05)。高原对照组血清EPO表达随大鼠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强(P均<0.05)。高原给药组血清EPO表达在大鼠暴露15 d左右略有升高(P<0.05),但30 d时又恢复至正常水平。高原对照组血清EPO表达水平与Hb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二十味沉香丸可降低低压低氧暴露大鼠的Hb和Hct,可能是通过干预EPO的表达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二十味沉香丸 低压低氧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红细胞比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臣宾 谷小林 +2 位作者 彭明婷 陆红 周文宾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制红细胞比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为红细胞比容检测结果溯源的标准。方法新鲜血经稳定化处理、调整浓度后分装成待评价的标准物质;参照ISO Guide 35(2006版)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使用直接溯... 目的研制红细胞比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为红细胞比容检测结果溯源的标准。方法新鲜血经稳定化处理、调整浓度后分装成待评价的标准物质;参照ISO Guide 35(2006版)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使用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的标准仪器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将一级标准物质与二级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比较。结果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评价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标准物质是均匀的;瓶间均匀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bb为0.22%。12周内稳定性评价趋势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该期限内标准物质是稳定的;长期稳定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lts为0.27%。定值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uchar为0.59%;合成并扩展不确定度后,定值结果的表达式为(38.7±1.4)%。一级标准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3.6%)小于国家二级标准物质(4.8%)。结论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定值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比容 参考物质 参考方法 均匀性 稳定性
下载PDF
术中红细胞比容指导输血的临床试点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霞 张兰 刘进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477-478,共2页
目的:术中通过监测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指导输血,观察输血量是否明显地减少,为规范术中输血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估计失血量≥400ml的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6例。术中动态监测HCT,试验组HCT&... 目的:术中通过监测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指导输血,观察输血量是否明显地减少,为规范术中输血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估计失血量≥400ml的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6例。术中动态监测HCT,试验组HCT<24%后开始输血,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输血。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输血量/失血量分别为0.0585±0.1605,0.4678±0.3540(P<0.05)。结论:术中HCT指导下输血能明显减少术中用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比容 输血 用血量 HCT指导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早期红细胞比容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亚民 李玉明 季颖林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起病24 h内红细胞比容的检测,观察红细胞比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24 h内红细胞比容的数据,以男性红细胞比容>43.0%、女性红细胞>39.6%作为增高的标准,对重症...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起病24 h内红细胞比容的检测,观察红细胞比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24 h内红细胞比容的数据,以男性红细胞比容>43.0%、女性红细胞>39.6%作为增高的标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判断。结果血红细胞比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敏感度为47.62%,特异度为72.38%,阳性预测值为25.64%,阴性预测值为87.36%。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常见红细胞比容增高,但作为单一标准进行判断时,敏感性较低,其阴性预测值较高,提示红细胞比容低于标准时,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红细胞比容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容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振国 张鑫 +1 位作者 袁雨培 唐其柱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65-1467,147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1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92例、并发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组525例,比较两组的Hct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1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92例、并发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组525例,比较两组的Hct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糖尿病+冠心病)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61例、双支病变亚组111例和三支病变亚组153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低分组262例和高分组263例,比较各组间的Hct水平。分析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Hct水平与Gensini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冠心病)组LDL、hs-CRP和Hct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均P<0.05)。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三支病变亚组Hct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高分组Hct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Hct水平与Gensini积分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Hct水平升高,监测Hct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红细胞比容 GENSINI积分 超敏C反应蛋白 并发症
下载PDF
对高红细胞比容患者测定PT时用抗凝剂剂量的校正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展超 曾淑燕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
目的:解决红细胞比容(HCT)过高患者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抗凝剂用量问题。方法:以高HCI30例的患者与正常对比;以常规方法测定PT与用Mac-Gann公式计算抗凝剂用量后所再测的PT对比。结果:按常规方法使用抗凝剂检测高HCT患者的PT结... 目的:解决红细胞比容(HCT)过高患者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抗凝剂用量问题。方法:以高HCI30例的患者与正常对比;以常规方法测定PT与用Mac-Gann公式计算抗凝剂用量后所再测的PT对比。结果:按常规方法使用抗凝剂检测高HCT患者的PT结果是不可靠的。结论:给高HCT。患者进行PT测定时,应先以NacGmn公式计算抗凝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比容 PT 抗凝剂 剂量 血浆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肝素干预特点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芳 王琪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肝素干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确诊AECOPD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AECOPD组72例,同时选择我院52例非AECOPD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肝素干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确诊AECOPD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AECOPD组72例,同时选择我院52例非AECOPD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ECOPD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注射,健康对照组无任何治疗措施。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出院前1周空腹静脉抽血,AECOPD组入院次日、治疗1周及出院前1周都空腹静脉抽血,6m L静脉血置于枸椽酸钠抗凝管中,西施美康i-2000测量红细胞比容,随后离心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由PUN-2048系列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患者出院时,记录其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级,同时记录总控制率。结果对照组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21.45、23.47,P<0.05);AECOPD组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4、1.78、0.99,P>0.05),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17.94、21.63,P<0.05);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5、16.88、21.54,P<0.05);AECOPD治疗一周后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6.26、8.99,P<0.05);至出院前一周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至最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2.76、18.00,P<0.05);AECOPD组治疗咳嗽、咳痰、喘息、啰音症状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8.84、8.25、19.5,P<0.05);AECOP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肝素能降低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其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监测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对该类疾病的诊断、程度判断、抗凝治疗效果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D-二聚体 红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取卵后第3天红细胞比容与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映琴 黄冬梅 +4 位作者 黄玲 文茜茜 梁琳 殷妹 张波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取卵后第3天红细胞比容(HCT)对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发生卵巢高反应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取卵后第3~5天发生OHSS的情况分为OHSS组(53... 目的探讨取卵后第3天红细胞比容(HCT)对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发生卵巢高反应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取卵后第3~5天发生OHSS的情况分为OHSS组(53例)和非OHSS组(106例)。比较两组间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取卵日和取卵后第3天的血常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OHSS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相关指标预测OHSS的效能。结果OHSS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囊卵巢(PCO)患者的比例、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发育卵泡数、获卵数以及取卵后第3天的白细胞计数和HCT均高于非OHSS组,促性腺激素用量少于非OHSS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取卵后第3天HCT和合并PCOS/PCO是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OHS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CT、PCOS/PCO及两者联合预测OHS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627、0.737,HCT、HCT联合PCOS/PCO预测OHS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COS/PCO(P<0.05)。结论取卵后第3天的HCT水平对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OHS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CT水平升高者发生OHSS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高反应 红细胞比容 取卵后第3天 多囊卵巢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合适红细胞比容选择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琴 孙燕华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荟萃分析临床体外循环中可接受的最低安全红细胞比容(Hct)值。方法筛查了Pub 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register,万方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其中所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都根据体外循环中不同的Hct提供了不同... 目的荟萃分析临床体外循环中可接受的最低安全红细胞比容(Hct)值。方法筛查了Pub 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register,万方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其中所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都根据体外循环中不同的Hct提供了不同的临床终点数据。如果各研究间显示为低异质性,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反之,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这些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了评估,最终纳入了四篇文献。结果其中心脏并发症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是0.408,95%可信区间(CI)为0.257~0.646,总效应量Z值为3.82(P=0.00)。平均动脉压(MAP)和尿量的标准化均数差(SMD)分别为-0.288和0.474,95%CI分别为-0.564^-0.012和0.171~0.778,Z值为2.04(P=0.041)和3.06(P=0.002)。此外,在输血、肾脏损害、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胸腔引流量、ICU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体外循环中相对较高的红细胞比容相比,体外循环中采用较低的红细胞比容可以减少术后的心脏并发症,但其是否有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红细胞比容 血液稀释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湖南省血液学室间质评中红细胞和红细胞比容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志芳 甄茗 彭爱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0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分析湖南省临床实验室开展红细胞(RBC)和红细胞比容(HCT)测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湖南省RBC和HCT检测现状,探讨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2011年对全省398个临床实验室发放10种批号室间质量评价质评... 目的分析湖南省临床实验室开展红细胞(RBC)和红细胞比容(HCT)测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湖南省RBC和HCT检测现状,探讨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2011年对全省398个临床实验室发放10种批号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物,收集检测数据,对参评实验室仪器进行分组,采用美国CLIA′88能力比对试验方案(PT)评分方法进行统计评价,以各组计算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以靶值土6%计算各组可接受范围。PT成绩大于或等于80%为合格,PT成绩小于80%为不合格。结果收到390个实验室回报结果,RBC成绩稳定,2次质评PT得分和PT合格率均达90%以上;HCT第1次质评5个批号PT得分73,PT合格率67%,第2次质评5个批号PT得分80,PT合格率77%。RBC实验室间变异系数(CV)值较稳定,分布范围(1.87%~5.49%),6个组中除Other组CV值偏高外,其他5组CV值平稳、较低;HCT的CV值偏高,最低3.68%,最高13.10%,各组间波动较大,Sysmex组、Mindray组CV值相对平稳,其他4组均有部分批号CV值超过美国CLIA′88的可接受范围(6%)。结论临床检验中心和各级实验室应对HCT的检测质量引起重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红细胞比容 室间质量评价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比容与B型钠尿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海 龙明智 徐少华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液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与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含量的相关性,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入选...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液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与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含量的相关性,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入选154例Ⅱ级以上患者,同时检测BNP的含量和Hct值,比较两者相关性及其区间分布的关联。结果 154例Hct与BNP含量总体不相关[相关系数(r)=-0.034,P>0.05],但根据检测指标分组分析后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相关(r=0.295,P<0.01)。结论 Hct升高的CHF患者预后较好,同时伴有BNP升高与Hct降低的CHF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型钠尿肽 红细胞比容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