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1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法脱除萝卜红色素异味的菌种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阳晖 彭秀分 +5 位作者 余思瑾 黄洁 豆念 罗雪 李昌满 宁诗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51,共8页
为解决萝卜红色素中含有异味的问题,以萝卜红色素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分和萝卜红色素含量为指标,筛选出能有效脱除萝卜红色素中异味的菌株,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脱味效果较佳的4株菌,分别为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曲霉和米根霉,最佳... 为解决萝卜红色素中含有异味的问题,以萝卜红色素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分和萝卜红色素含量为指标,筛选出能有效脱除萝卜红色素中异味的菌株,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脱味效果较佳的4株菌,分别为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曲霉和米根霉,最佳质量比为2∶2∶1∶0;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发酵pH5.0、发酵温度30℃、复配菌种接种量2%。在该条件下,萝卜红色素的感官评分为8.70±0.07,萝卜红色素的提取量为0.02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红色素 菌种 筛选 脱异味 发酵
下载PDF
马齿苋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强 刘军海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198,共6页
以马齿苋为原料,甜菜碱为提取强化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马齿苋红色素,并探究pH、热、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光照对马齿苋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30(g/mL)... 以马齿苋为原料,甜菜碱为提取强化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马齿苋红色素,并探究pH、热、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光照对马齿苋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0 min,甜菜碱用量为0.003 g。在此工艺条件下,马齿苋红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马齿苋红色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耐酸性、抗氧化作用和抗还原作用,大多数常用食品添加剂可与马齿苋红色素共同使用;高温易破坏马齿苋红色素,在提取及应用时需避免高温储存;在实验或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马齿苋红色素与含有Fe、Ni、Cr的试剂或者器皿接触;马齿苋红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含有K^(+)、Na^(+)、Ca^(2+)、Sr^(2+)等对人体有益的金属溶液中;不建议在碱性环境下使用马齿苋红色素并且最好采用密封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红色素 超声波辅助提取 正交实验 稳定性
下载PDF
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基膜的制备及动态响应特征
3
作者 谢微 邓忠惠 王仕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165,共9页
目的制备了一种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基膜,即九头狮子草红色素结合马蹄淀粉的新型比色指示膜。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灰度平均值探究其动态响应特征。方法从植物九头狮子草中提取九头狮子草红色素(HPJH),采用共混法将HPJH、马蹄淀粉... 目的制备了一种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基膜,即九头狮子草红色素结合马蹄淀粉的新型比色指示膜。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灰度平均值探究其动态响应特征。方法从植物九头狮子草中提取九头狮子草红色素(HPJH),采用共混法将HPJH、马蹄淀粉、丙三醇共混制备比色指示膜。结果引入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后,可以改变马蹄淀粉膜的抗氧化性。适量的九头狮子草红色素促进膜结构的均匀性,当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九头狮子草红色素时,成膜效果最好,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70%,膜颜色稳定性实验结束时ΔE值为1.6497。以灰度平均值直观呈现比色指示膜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三乙胺的响应情况,更具有说服力。结论从植物九头狮子草中提取的HPJH可提高马蹄淀粉膜的指示效果,比色指示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并对三乙胺具有颜色变化的响应性,在猪肉、鱼肉和莴笋新鲜度监测中具有动态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头狮子草红色素 马蹄淀粉 比色指示膜 动态响应特征
下载PDF
诺邓火腿红色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子江 张丽红 +5 位作者 廖国周 田梅 吕东霖 何颖 葛长荣 王桂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为探究诺邓火腿红色素化学本质,采用75%丙酮溶液提取,结合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Vis)、荧光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 为探究诺邓火腿红色素化学本质,采用75%丙酮溶液提取,结合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Vis)、荧光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共同表征诺邓火腿红色素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在UV-Vis中416 nm处有1个强吸收峰,546 nm和584 nm处有2个弱对称吸收峰,符合金属卟啉特征;以420 nm激发,红色素在590 nm处有1个强荧光发射峰,644 nm处有1个弱荧光发射峰,与Zn-原卟啉IX(Zn protoporphyrin IX,ZnPP)标准品比对后高度重合,表明卟啉环中的金属离子是锌离子;在UPLC-MS/MS的正离子(m/z 625.1779[M+H]^(+))和负离子(m/z 623.1614[M-H]^(-))模式下均检测出ZnPP的存在;在FTIR中发现—CH_(3)、—CH_(2)—、C=O、羧基中—C—OH、烯烃上的C-H和卟啉环C=N等卟啉环上的特征官能团伸缩振动;分析诺邓火腿红色素的1H-NMR,发现与其目标化合物ZnPP结构一致,因此鉴定出诺邓火腿红色素的化学本质为ZnPP。研究结果可以为诺邓火腿色泽调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邓火腿 红色素 分离纯化 Zn-原卟啉IX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天然红色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红梅 王静 金征宇 《中国食品工业》 2004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前国内在肉制品中应用较多的天然红色素是红曲米粉、红曲红色素和高梁红。但是这些天然色素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肉制品加工的需要,开发新的天然红色素,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进,已成为迫切的问题。而花生衣色素、枣皮红色素和荞麦皮红色素... 目前国内在肉制品中应用较多的天然红色素是红曲米粉、红曲红色素和高梁红。但是这些天然色素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肉制品加工的需要,开发新的天然红色素,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进,已成为迫切的问题。而花生衣色素、枣皮红色素和荞麦皮红色素因其营养价值高、性质稳定、来源广泛,将在肉制品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红色素 肉制品 应用 红曲米粉 红曲红色素 高梁红色素 花生衣色素 枣皮红色素 荞麦皮红色素
下载PDF
火龙果皮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靓 朱涵彬 +1 位作者 李长滨 张兵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共3页
火龙果皮含有丰富的红色素,其强抗氧化性能消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抵抗力,还可拓展天然色素来源。对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火龙果皮红色素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为全方位提升火龙果... 火龙果皮含有丰富的红色素,其强抗氧化性能消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抵抗力,还可拓展天然色素来源。对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火龙果皮红色素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为全方位提升火龙果产业附加值提供技术路线,为火龙果市场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皮 红色素 提取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紫草红色素及其性质研究
7
作者 王钊 李科举 +2 位作者 李玉江 张本尚 邹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1,共8页
以经过预处理的软紫草为原料,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考察了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工艺条件对紫草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14)g/mL,超声功率为420 W,加... 以经过预处理的软紫草为原料,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考察了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工艺条件对紫草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14)g/mL,超声功率为420 W,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70 min,此时软紫草红色素的提取得率为2.15%,并经3次重复验证实验确认了该工艺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硬紫草红色素的提取得率为1.06%。对2种紫草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软紫草和硬紫草红色素均影响强烈,其分解程度与光照时间成正相关;碱性条件下2种紫草红色素均不稳定,并变为蓝色;部分金属离子对2种紫草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2种紫草红色素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中软紫草优于硬紫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红色素 超声波 抗氧化 稳定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提取苋菜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闻玉慧 王鑫蒙 +4 位作者 艾春辛 赵文静 石彬 张伟 郭娇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30-33,共4页
以新鲜苋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提取优化研究苋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分析了苋菜色素在温度、pH、金属离子、光照、H_(2)O_(2)、Na_(2)SO_(3)等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相对优值,结合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用超声波技术法提取苋... 以新鲜苋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提取优化研究苋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分析了苋菜色素在温度、pH、金属离子、光照、H_(2)O_(2)、Na_(2)SO_(3)等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相对优值,结合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用超声波技术法提取苋菜红色素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8℃,料液比40∶1(mL/g),提取时间35 min。对苋菜红色素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对金属离子、光照不敏感,对较高温度、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红色素 超声波技术 响应面优化法 稳定性
下载PDF
一株产红色素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9
作者 潘戈帆 丰颖 +2 位作者 徐月华 彭思琰 许爱清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23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从柚子皮壳上分离得到一株产红色素丝状真菌菌株RedF,通过形态学特性指标和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法鉴定菌株为暗玫瑰篮状菌。镉离子对菌落形态建成影响在遗传上是可逆转的。水溶性红色素的最大吸收峰为503 nm。以察氏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 从柚子皮壳上分离得到一株产红色素丝状真菌菌株RedF,通过形态学特性指标和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法鉴定菌株为暗玫瑰篮状菌。镉离子对菌落形态建成影响在遗传上是可逆转的。水溶性红色素的最大吸收峰为503 nm。以察氏培养基为基础,添加0.3%羧甲基纤维素钠时,红色素产量最大;理化条件稳定性实验表明,红色素粗提液20℃~60℃条件下较稳定;低浓度(0.002 g/L)亚硫酸钠对红色素粗提液有增色效应;红色素在含H2O2微环境下稳定性下降;在NaCl盐度的增加时,红色素的稳定性下降。红色素粗提液对蛋白类、淀粉类食材物质的着色能力与稀释100倍的红曲色素相当。研究结果能为微生物红色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红色素 多位点序列分型 暗玫瑰篮状菌
下载PDF
仙人掌果红色素的提取及在风味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祖建 崔子玟 李柯凡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129-130,142,共2页
本研究以仙人掌果为原料,以水浴醇提的方法提取仙人掌果红色素,加入到葡萄风味饮料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L-抗坏血酸钙、山梨酸钾、EDTA-2Na对仙人掌果红色素在葡萄风味饮料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研究以仙人掌果为原料,以水浴醇提的方法提取仙人掌果红色素,加入到葡萄风味饮料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L-抗坏血酸钙、山梨酸钾、EDTA-2Na对仙人掌果红色素在葡萄风味饮料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为0.04%、山梨酸钾添加量为0.02%、EDTA-2Na添加量为0.002%时,对仙人掌果红色素在风味饮料中的护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果红色素 风味饮料 吸光度 稳定性
下载PDF
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探究
11
作者 韩梅芳 邓丽莎 +1 位作者 任江陵 冯哲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以95%(质量分数)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月季花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稳定性分析,探究了食品添加剂、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pH等因素对红色素提... 以95%(质量分数)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月季花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稳定性分析,探究了食品添加剂、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pH等因素对红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花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 nm;最佳提取条件为料(质量(m))液(体积(mL))比1∶2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70 min;月季花红色素受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影响较小,但其耐氧化性、还原性较差;月季花红色素易与Fe^(2+)发生反应,故其不宜采用铁制容器贮存;在偏酸性或中性环境中,月季花红色素表现相对稳定,但在碱性环境下其颜色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花 红色素 超声波辅助法
下载PDF
丹参红色素的研究(Ⅰ)—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海棠 王忠东 +1 位作者 陈海涛 阳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91,共6页
从丹参根茎中提制天然食用红色素。通过薄层层析并与6个标准品化合物相对照,确定了该色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个丹参酮,分别为: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次甲基丹参酮及丹参酮I。对几种提取工艺和几种精制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及... 从丹参根茎中提制天然食用红色素。通过薄层层析并与6个标准品化合物相对照,确定了该色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个丹参酮,分别为: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次甲基丹参酮及丹参酮I。对几种提取工艺和几种精制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及筛选。以色素得率、成本及吸光度 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丹参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V(75%乙醇):m(丹参)=5:1, 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最佳精制工艺是:乙酸乙酯萃取色素粗浸膏,萃取液经浓缩、真空干燥制得色素精品。本研究为丹参红色素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色素 化学成分 提取工艺 食用红色素 丹参酮 吸光度
下载PDF
南极红色素与胭脂虫红色素稳定性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滨滨 王能飞 +4 位作者 张梅 赵倩 吴佐浩 王以斌 臧家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了探究南极真菌GeomycesWNF-15A分泌的红色素的稳定性,通过与胭脂虫红色素的对比,包括色价、紫外敏感性、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影响、金属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等方面,发现南极红色素在528nm有最大吸收波长;色价为... 为了探究南极真菌GeomycesWNF-15A分泌的红色素的稳定性,通过与胭脂虫红色素的对比,包括色价、紫外敏感性、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影响、金属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等方面,发现南极红色素在528nm有最大吸收波长;色价为144.3;对紫外光稳定;对绝大多数金属离子稳定;pH值在6~10内稳定。测试结果表明南极红色素稳定性较好,有成为胭脂虫红色素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素 胭脂虫红色素 稳定性 金属离子 食品添加剂 酸碱
下载PDF
南极真菌红色素与红曲红色素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杰 董龙龙 +3 位作者 郭昱东 马跃 藏家业 王能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
针对南极真菌Geomyces sp.WNF-15A所分泌的红色素与红曲霉红色素在色价、酸碱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食品添加剂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真菌Geomyces sp.WNF-15A所产红色素的色价(155.2)明显高于... 针对南极真菌Geomyces sp.WNF-15A所分泌的红色素与红曲霉红色素在色价、酸碱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食品添加剂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真菌Geomyces sp.WNF-15A所产红色素的色价(155.2)明显高于红曲红色素色价(86.4);该色素在抗氧化剂能力、酸度稳定性、部分金属离子与食品添加剂稳定性方面均优于红曲霉红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真菌红色素 红曲霉红色素 稳定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一串红天然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永军 焉翠蔚 +1 位作者 刘艾林 杨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38,共2页
研究了一串红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和基本性质,探讨了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该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对光、热等均较稳定,可在中性或偏酸性介质中使用。
关键词 红色素 提取工艺 天然红色素 食用色素
原文传递
火炬树果穗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宗花 于正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9,共2页
研究了从火炬树果穗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制。对色素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初探。实验表明该色素耐热、耐光等较好,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色素。
关键词 火炬树果穗 天然红色素 稳定性 红色素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单色光对玫瑰茄细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新贵 王霜 郭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4,共2页
玫瑰茄细胞红色素对光不稳定。在可见光中蓝光(波长420~530nm)对该色素的破坏作用最强,浓度为50mg/l的色素溶液在光强为39W/m2的蓝光下,温度为25℃时,半衰期为11d;其它单色光对该色素的破坏作用由强到... 玫瑰茄细胞红色素对光不稳定。在可见光中蓝光(波长420~530nm)对该色素的破坏作用最强,浓度为50mg/l的色素溶液在光强为39W/m2的蓝光下,温度为25℃时,半衰期为11d;其它单色光对该色素的破坏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绿光、紫光、黄光、橙光、红光,色素溶液的半衰期分别为19d、22d、36d、42d和56d。因此,玫瑰茄红色素及其制品不宜采用蓝色、绿色、紫色等透明容器或无色透明容器盛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茄 细胞红色素 单色光 稳定性 红色素
原文传递
紫甘薯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8
作者 岳静 方宏筠 黄红光 《辽宁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紫甘薯红色素 天然红色素 分离 提纯 成分 结构 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 应用 产业化
下载PDF
高粱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盛艳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7期65-67,79,共4页
高粱红色素是一类水溶性的天然红色色素,因其色泽自然、安全无毒、抗氧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等领域。本文对高粱红色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应用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述,为进一步的产品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粱红色素 功能 应用 提取
下载PDF
红花红色素提取改性及其在羊绒纤维染色中的应用
20
作者 马玉单 苗晓光 王锐 《纺织科学研究》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以藏红花为原料提取红花红色素,使用色素染色山羊绒纤维,由于此种色素不耐高温,采取低温染色工艺时发现纤维上染率低、耐日晒牢度差,无法满足产品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分子结构分析入手,采用水杨酸对色素进行改性,并使用改性后的色素... 以藏红花为原料提取红花红色素,使用色素染色山羊绒纤维,由于此种色素不耐高温,采取低温染色工艺时发现纤维上染率低、耐日晒牢度差,无法满足产品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分子结构分析入手,采用水杨酸对色素进行改性,并使用改性后的色素染山羊绒纤维,通过色素改性前后热稳定及染色性能对比发现:改性后色素热稳定明显提高,染色羊绒纤维的上染率高达75%,耐日晒牢度为3-4级,满足产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红色素 羊绒纤维 改性 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