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CaTiO_(3):Pr^(3+)为发光功能元的红色长余辉有机柔性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黄春雷 陈鸿华 +2 位作者 郑晓玉 程子航 张文妍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7期13-15,20,共4页
采用CaTiO_(3):Pr^(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为发光功能元,以绿色环保型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通过共混法,引入石墨烯和Ag纳米颗粒,制备了红色长余辉有机柔性薄膜,运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PL(光致发光)等多种分... 采用CaTiO_(3):Pr^(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为发光功能元,以绿色环保型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通过共混法,引入石墨烯和Ag纳米颗粒,制备了红色长余辉有机柔性薄膜,运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PL(光致发光)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红色长余辉发光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同时,还研究了Ag纳米颗粒的引入对红色长余辉柔性薄膜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aTiO_(3):Pr^(3+)和Ag之间的能量转移,Ag颗粒在减弱柔性薄膜的红色余辉的同时,延长了其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柔性薄膜 CaTiO_(3):Pr^(3+) 光学性能
下载PDF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_2Zn_4Ti_(15)O_(36)∶Pr^(3+)的合成和发光性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秀英 廉世勋 +4 位作者 刘利民 朱爱玲 李承志 张华京 尹笃林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分别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2Zn4Ti15O36∶Pr。高温固相法合成Ca2Zn4Ti15O36需要在1200℃灼烧96h才能形成纯物相。热重分析曲线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溶胶 凝胶法制得的前驱体在700℃灼烧12h开... 分别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2Zn4Ti15O36∶Pr。高温固相法合成Ca2Zn4Ti15O36需要在1200℃灼烧96h才能形成纯物相。热重分析曲线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溶胶 凝胶法制得的前驱体在700℃灼烧12h开始形成Ca2Zn4Ti15O36物相;在1000℃灼烧24h得到Ca2Zn4Ti15O36纯物相;最佳反应温度为1000℃,激活剂Pr3+的最佳浓度为0.6mol%,发光强度比高温固相法增强了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Zn4Ti15O36 高温固相法 溶胶-凝胶法 红色长余辉 稀土
下载PDF
稀土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家跃 夏志国 杜海燕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5,共9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钛酸盐、硫氧化物、硅酸盐、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并指出硫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基质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红色长余辉发光体系,讨论了Eu2+在硫化物、Pr3...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钛酸盐、硫氧化物、硅酸盐、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并指出硫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基质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红色长余辉发光体系,讨论了Eu2+在硫化物、Pr3+在钛酸盐以及Eu3+和Sm3+等稀土离子在硫氧化物和硅酸盐等体系中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介绍了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从基质材料、制备技术和稀土离子发光机制入手是稀土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今后研究与开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发光材料 发光机制 制备技术 稀土
下载PDF
Mn^4+掺杂的新型铝酸盐红色长余辉材料 被引量:11
4
作者 闫武钊 林林 +1 位作者 陈永虎 尹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LiAl5O8∶Mn4+,Li5AlO4∶Mn4+,LiAlO2∶Mn4+,发现前两种材料有红色余辉,这方面并没有报道过,并对这两种材料的发光性能作了研究,指明了不同基质中发光强弱不同原因。对不同Mn4+掺杂浓度的材料做了...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LiAl5O8∶Mn4+,Li5AlO4∶Mn4+,LiAlO2∶Mn4+,发现前两种材料有红色余辉,这方面并没有报道过,并对这两种材料的发光性能作了研究,指明了不同基质中发光强弱不同原因。对不同Mn4+掺杂浓度的材料做了浓度依赖关系研究,确认Mn4+的发光是2E→4A2的跃迁。Mn4+的发光是个宽带谱,材料在紫外区有强的吸收,发射谱范围可达620~770nm,峰值在675nm。对长余辉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l5O8 Li5AlO4 LiAlO2 Mn^4+红色长余辉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_(0.8)Zn_(0.2)TiO_3∶Pr^(3+),Na^+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彩娥 田艳红 +1 位作者 黄平 马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8-962,97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Ca0.8Zn0.2TiO3∶Pr3+,Na+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热释光谱仪和照度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物相、形貌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600℃时生成了CaTiO3相,当烧结...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Ca0.8Zn0.2TiO3∶Pr3+,Na+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热释光谱仪和照度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物相、形貌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600℃时生成了CaTiO3相,当烧结温度大于700℃时,出现了Zn2TiO4相;随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晶粒逐渐变大,平均晶粒尺寸均小于100 nm;不同温度下样品的激发峰位于328 nm,发射峰位于613 nm,归属于Pr3+的1D2-3H4跃迁;当烧结温度为800℃时,样品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最佳,其分别为2000 mcd/m2和10 min(≥1 m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0.8Zn0.2TiO3∶Pr3+ Na+ 红色长余辉 溶胶凝胶燃烧法
下载PDF
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_2O_3∶Eu^(3+),Ca^(2+),Ti^(4+)的燃烧合成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廖亮 张玉奇 +1 位作者 李治霞 李兴旺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9,共4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3∶Eu3+,C a2+,T i4+。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结构;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激发、发射光谱;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了样品的反射光谱特征。XRD分析证实为立方相的Y2O3。激发光谱为一紫外...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3∶Eu3+,C a2+,T i4+。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结构;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激发、发射光谱;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了样品的反射光谱特征。XRD分析证实为立方相的Y2O3。激发光谱为一紫外区内的宽带谱,中心位于253nm,属于Eu3+-O2-的电荷迁移跃迁;发射光谱峰值位于613 nm,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发射。由于掺杂离子不等价的取代Y3+,形成了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阱,两者的复合作用延缓了余辉的衰减。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得到的结论与荧光激发光谱的结果一致。该样品在紫外线激发下余辉时间长达9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燃烧法 发光材料
下载PDF
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彩娥 雷星 +2 位作者 黄平 王磊 杨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2S:Eu3+,Mg2+,Ti4+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低于1 000℃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 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2S:Eu3+,Mg2+,Ti4+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低于1 000℃时,样品为Y2O3与Y2O2S的混合相;当温度在1 050~1 100℃时,样品为纯相的Y2O2S;当温度升高到1 150℃时,再次出现Y2O3的相。硫化温度在950~1 100℃时,产物的粒径为50~300 nm。用波长为330 nm的紫外光激发样品时,626 nm处的发射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硫化温度为1 100℃时,样品的余辉时间最佳,为95 min(≥1 mcd/m2)。相比于以乙酰丙酮为络合剂的溶胶-凝胶法,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的发光性能具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Y2O2S Eu3+ Mg2+ Ti4+ 溶胶-凝胶法 EDTA
下载PDF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燃烧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廖亮 张玉奇 +1 位作者 李治霞 李兴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3∶Eu3+,Ca2+,Ti4+.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结构,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激发与发射光谱.XRD证实样品为立方相的Y2O3.随着激活剂Eu3+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激发光谱明显红移.讨论了尿素用量与Eu3+...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3∶Eu3+,Ca2+,Ti4+.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结构,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激发与发射光谱.XRD证实样品为立方相的Y2O3.随着激活剂Eu3+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激发光谱明显红移.讨论了尿素用量与Eu3+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硝酸盐=1.5(重量比)、Eu3+掺杂浓度为5%mol时余辉效果最好.该样品经紫外线激发后,在暗室里肉眼观察到的红色余辉长达90 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燃烧法 发光材料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_3Al_2O_6:Eu^(2+),Dy^(3+)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彩娥 王森 黄平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3Al2O6: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了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测定了样品的发光特性。XRD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SrCO3杂相的衍射峰越来越弱,Sr3Al2O6相的衍...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3Al2O6: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了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测定了样品的发光特性。XRD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SrCO3杂相的衍射峰越来越弱,Sr3Al2O6相的衍射峰越来越强,1200℃时发光基质为纯的Sr3Al2O6相,1250℃时出现新的SrAl2O4杂相。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峰位于473nm,发射峰位于612nm,归属于Eu2+的4f65d1→4f7特征发光。温度升至1250℃时,Eu2+的发射峰为612nm和520nm,后者归属于Eu2+在发光基质SrAl2O4中的发光。综合分析得制备Sr3Al2O6:Eu2+,Dy3+发光材料合适的煅烧温度为1200℃,在此温度下,材料具有较好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锶 红色长余辉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随源 蒋海涛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从材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红色长余辉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介绍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硅酸盐等红色长余辉基质材料及其发光机理,以及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微波法等几种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寻求性... 从材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红色长余辉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介绍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硅酸盐等红色长余辉基质材料及其发光机理,以及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微波法等几种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寻求性能优良的红色长余辉基质材料、改进制备方法和探索其发光机理仍然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发光材料 制备方法
下载PDF
燃烧合成纳米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向果 梁振华 彭桂花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56-58,共3页
用燃烧法成功合成了纳米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形貌、激发发射光谱等进行了表征.样品的主要组成为Y2O2S;呈厚度为40~70 nm,直径... 用燃烧法成功合成了纳米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形貌、激发发射光谱等进行了表征.样品的主要组成为Y2O2S;呈厚度为40~70 nm,直径为100~200 nm的纳米片;在626 nm和617 nm处有强烈的红色发射.与固相法比较,激发光谱略有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红色长余辉 燃烧法 硫氧化钇
下载PDF
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3+),Si^(4+),Ti^(4+)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英文)
12
作者 王飞 刘利军 +2 位作者 王其洪 于凯立 邵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09-11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_2O_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_...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_2O_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_2O_2S相同,为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Gd_2O_2S:Eu^(3+),Si^(4+),Ti^(4+)的激发光谱呈250~400nm宽带状,激发光谱主峰位于365nm;发射光谱为线状光谱,归属于Eu^(3+)的~5D_J(J=0,1)→~7F_J(J=0,1,2,4)跃迁。最强的发射峰为627nm和617nm,均属于~5D_0→~7F_2跃迁,且627nm的发射峰明显远强于617nm,显示出纯正的红色发光;并且Si^(4+)和Ti^(4+)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延长样品Gd_2O_2S:Eu^(3+)的余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Gd2O2S:Eu3+ Si4+ Ti4+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发光材料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柳 曹立新 +2 位作者 苏革 柳伟 李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9-821,82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Sr3Al2O6∶Eu3x+红色荧光材料,可被可见光激发。在392和463nm激发下的线状发射峰,可归属为Eu3+离子的5DJ(J=0,1,2,3)→7FJ(J=0,1,2,3,4,5)跃迁,以612和617nm附近对应于5D0→7F2的电偶极跃迁发光最强。随着Eu3+掺杂...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Sr3Al2O6∶Eu3x+红色荧光材料,可被可见光激发。在392和463nm激发下的线状发射峰,可归属为Eu3+离子的5DJ(J=0,1,2,3)→7FJ(J=0,1,2,3,4,5)跃迁,以612和617nm附近对应于5D0→7F2的电偶极跃迁发光最强。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612nm附近发射峰相对减弱,而617nm处的发射峰相对增强,当x值为0.16时,样品发光强度最大。将所制样品与蓝、紫色长余辉材料混合,在停止光照后,利用长余辉材料所发出的光作为激发光源,使样品能够继续发射红光,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的红色长余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Sr3Al2O6∶Eu3+ 可见光激发 红色长余辉
下载PDF
新型荧光粉Ca2Zn4Ti16O38:Pr^3+Na^+的合成和红色长余辉性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媛 廉世勋 +2 位作者 余丽萍 周文 尹笃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8-22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2Zn4Ti16O38∶Pr3+,Na+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质。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添加适量的H3BO3作助熔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Ca2Zn4Ti16O38晶体结构。荧光光谱表明Ca2Zn4Ti16O3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2Zn4Ti16O38∶Pr3+,Na+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质。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添加适量的H3BO3作助熔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Ca2Zn4Ti16O38晶体结构。荧光光谱表明Ca2Zn4Ti16O38∶Pr3+,Na+在可见光区(450~495nm)呈现Pr3+离子的4f→4f特征激发光谱以及613nm(1D2→3H4)和644nm(3P0→3F2)特征发射。Ca2Zn4Ti16O38∶Pr3+,Na+被可见光(475nm)激发产生的3P0→3F2(644nm)红色发射呈现出极慢的衰减特性。Ca2Zn4Ti16O38∶Pr3+,Na+是一种新型的可见光激发红色长余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Zn4Ti16O38∶Pr3+ 可见光激发 红色长余辉
下载PDF
烧成制度对Sr_3Al_2O_6:Eu^(2+),Pr^(3+)红色长余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岚 徐明霞 张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59-362,共4页
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得Sr_3Al_2O_6:Eu^(2+),pr^(3+)溶胶的基础上,着重对不同烧成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下Sr_3Al_2O_6:Eu^(2+),Pr^(3+)红色长余辉发光粉体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所制得的试样当受到400~550 nm激发后,发出红光,... 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得Sr_3Al_2O_6:Eu^(2+),pr^(3+)溶胶的基础上,着重对不同烧成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下Sr_3Al_2O_6:Eu^(2+),Pr^(3+)红色长余辉发光粉体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所制得的试样当受到400~550 nm激发后,发出红光,其发射光谱最大峰值位于612 nm。1200℃下煅烧2 h得到的粉体发光性能最佳,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峰值达到最大值,并且余辉时间最长,可达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锶 红色长余辉 烧成制度 发光性能
下载PDF
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英德 王可嘉 +1 位作者 邹旋 张伟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8年第1期22-25,21,共5页
介绍了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介绍了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燃烧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对红色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发光材料 发光机制 制备方法
下载PDF
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英德 王可嘉 +1 位作者 邹旋 张伟 《杭州化工》 CAS 2007年第4期24-27,35,共5页
介绍了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叙述了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燃烧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对红色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 稀土 红色长余辉 发光材料 发光机制 制备方法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东伟 王育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66-9170,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在1100℃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Na9Ge5GaZn4O10:xPr^3+。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合成的样品为单相,利用漫反射光谱计算的带隙为5.14 eV。在650 nm的监控波长下,激发峰位于483 nm处。在483 nm的激发下,样品呈现527、611... 用高温固相法在1100℃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Na9Ge5GaZn4O10:xPr^3+。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合成的样品为单相,利用漫反射光谱计算的带隙为5.14 eV。在650 nm的监控波长下,激发峰位于483 nm处。在483 nm的激发下,样品呈现527、611、650、713和730 nm发射峰,其中在650 nm处的发射峰最强,显红光。最佳掺杂浓度为2%即Na9Ge5GaZn4O10:0.2Pr^3+的余辉时间约为2.5 h。通过样品的热释光分析其陷阱情况,并计算陷阱深度,约为0.65 eV。最后通过余辉机理图介绍了样品的余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热释光 陷阱 镓锗酸盐 机理
下载PDF
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钻宇 李文宇 《丽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5-51,共7页
以Y_2O_3、Mg(OH)_2·4MgCO_3·6H_2O、Eu_2O_3、TiO_2、EDTA(C10H16N2O8)、浓硝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高温固相煅烧法合成了纳米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和透射... 以Y_2O_3、Mg(OH)_2·4MgCO_3·6H_2O、Eu_2O_3、TiO_2、EDTA(C10H16N2O8)、浓硝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高温固相煅烧法合成了纳米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温度合成的样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Y_2O_2S:Eu^(3+),Mg^(2+),Ti^(4+)纳米材料的硫化温度与硫氧化钇结晶度增强成正比关系,最佳合成温度为1 000℃,合成的纳米晶的平均粒径在30 nm。产物的主发射峰位于617 nm处,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产物呈现纯正红色发光。硫化温度为1 000℃时,样品的余辉时间为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纳米晶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下载PDF
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秦英德 王可嘉 +1 位作者 邹旋 张伟 《广州化工》 CAS 2007年第4期7-9,20,共4页
介绍了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及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燃烧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对红色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发光材料 发光机制 制备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