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糖尿病肾病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血脂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检测意义
1
作者 张凯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0期2487-248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curl associated protein 1,SFRP1)、血脂素(serum adiponectin,A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curl associated protein 1,SFRP1)、血脂素(serum adiponectin,A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54例和DN组61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3组受试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SFRP1、APN、PAI-1、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肌酐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早期DN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和DN组受试者的FP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TC、LDL-C、TG、肌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01、162.12、257.10、464.95、10.01、21.91、10.35、145.00、481.63,P<0.05)。糖尿病组受试者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DN组受试者血清SFRP1、PAI-1水平高于糖尿病组,而血清APN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82、406.70、28.32,P<0.05)。DN患者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FP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TC、LDL-C、TG、肌酐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早期DN患者血清SFRP1、PAI-1水平升高及APN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血脂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2
作者 周霞 杜春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T)和PAI-1基因敲除(PAI-1^(-/-))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NS/WT组)、基因敲除对照组(NS/PAI-1^(-/-)组)、野生型哮喘组(OVA...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T)和PAI-1基因敲除(PAI-1^(-/-))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NS/WT组)、基因敲除对照组(NS/PAI-1^(-/-)组)、野生型哮喘组(OVA/WT组)和基因敲除哮喘组(OVA/PAI-1^(-/-)组)。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白蛋白(OVA)建立哮喘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Luminex法检测血浆中IL-4、IL-13、IL-10、IL-2、INF-γ的含量。结果:PAI-1基因敲除使哮喘小鼠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对总炎症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的改变不明显;PAI-1基因敲除使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加重、CD68表达量增加、血浆IL-10和INF-γ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4、IL-13、IL-2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PAI-1基因缺失促进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细胞募集,降低血浆IL-10和INF-γ水平,加重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下载PDF
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夏大胜 曹晶 +7 位作者 宋衍秋 胡随瑜 郭倩玉 李超 张峰 蔡林 王彦欧 徐建强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位点(5-HTTLPR)与内含子2区(5-HTTVNT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HTTLPR的SS基因型(分别为50%和51%)及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和0.68)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LL基因型(分别为13%和15%)及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PAI-1基因4G/4G基因型(分别为47%和48%)及4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6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G/5G基因型(均为12%)及5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5-HTTVNTR基因型(12/12,12/10,10/10)分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伴抑郁组SS+4G/4G联合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抑郁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分别为27%、13%、13%和10%,均P<0.05)。结论5-HTTLPR基因SS基因型和PAI-1基因4G/4G基因型共存与冠心病伴抑郁障碍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冠心病 基因 多态性 5-羟色胺转运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小平 李旻 +2 位作者 张乐 杨期东 许宏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胰岛素抵抗 (I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抑制物 1(PAI 1)活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91例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浆t PA和PAI 1的活性。血糖与...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胰岛素抵抗 (I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抑制物 1(PAI 1)活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91例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浆t PA和PAI 1的活性。血糖与胰岛素乘积之倒数的自然对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与4 0名健康同龄人对照。结果 A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PAI 1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0 0 5 ) ,ISI和t 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 ;PAI 1活性与胰岛素水平显著正相关(r=0 .6 7,r=0 .6 6 ,均P <0 0 1) ,与ISI显著负相关 (r=- 0 .85 ,r=- 0 .6 6 ,均P <0 0 1) ;t PA活性与这些参数不相关 ;脑梗死体积与ISI负相关 (r=- 0 .19,P <0 .0 5 ) ,与PAI 1活性正相关 (r=0 .5 6 ,P <0 .0 5 ) ;体重指数与ISI负相关 (r=- 0 .4 9,P <0 .0 5 ) ,与PAI 1活性正相关 (r=0 .5 3,P <0 .0 5 )。结论 IR提高ACI患者的血浆PAI 1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IgA肾病肾血管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中 陈香美 +1 位作者 师锁柱 田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8-490,T002,共4页
为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肾病)患者肾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IgA肾病肾组织血管壁的PAI1、M... 为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肾病)患者肾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IgA肾病肾组织血管壁的PAI1、MMP9、αSMA和TIMP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αSMA主要表达于平滑肌细胞;PAI1表达与αSMA类似;MMP9在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表达;TIMP1仅在血管壁内膜的内皮细胞微弱表达。在IgA肾病LeeⅣ~Ⅴ级组,肾血管壁的PAI1、MMP9和αSMA表达显著高于LeeⅠ~Ⅲ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肾血管的PAI1、MMP9和αSMA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呈正相关(P<001)。提示PAI1可能参与介导了IgA肾病肾血管壁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过程,MMP9则可能促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血管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急性脑梗死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梅 张培荣 +3 位作者 张勇 张琳琳 迟晓明 张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并发ALI/ARDS患者28例,单纯ALI/ARDS患者26例,健康对照组20例。根据脑梗死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并发ALI/ARDS患者28例,单纯ALI/ARDS患者26例,健康对照组20例。根据脑梗死部位不同,A组被进一步分为前循环区组(5例)、后循环区组(15例)、分水岭区组(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已行头颅CT/MRI检查。A、B组行APACHEⅡ评分。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AI-1水平,比较各组PAI-1水平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并发ALI/ARDS组、单纯ALI/ARDS组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并发ALI/ARDS组高于单纯ALI/ARDS组(P<0.05)。后循环梗死患者ALI/ARDS发生率最高(53.57%)。血清PAI-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ALI/ARDS存在凝血纤溶功能障碍,脑梗死(尤其后循环区梗死)更易致ALI/ARDS的发生,PA-I1水平可预示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脑梗死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世德 陶新智 伍伟锋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24-726,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0例CHF患者 (CHF组 )和 2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t PA及...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0例CHF患者 (CHF组 )和 2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t PA及PAI 1抗原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t PA和PAI 1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CHF患者血浆PAI 1含量增高随心功能恶化而愈加明显。结论 CHF患者纤溶功能明显下降 ,可用血浆t PA、PAI 1含量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组织型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病人的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薛君 张雅楠 +5 位作者 蔡志杰 董智慧 石丹华 曹晓晶 王颖 贾吉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 DM)合并超重或肥胖病人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变化,同时观察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的变化,并与PAI-1作相关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病人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 DM)合并超重或肥胖病人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变化,同时观察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的变化,并与PAI-1作相关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病人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将实验组分为2型糖尿病组(T2 DM组) 54例,超重或肥胖组35例,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组(T2 DM+肥胖组) 48例,观察并比较各组间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体重指数(BMI),及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PAI-1水平,并与PAI-1做相关分析。结果:(1)与NC组比较,T2 DM组FBG、HbA1c、FINS、I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TC、LDL、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或肥胖组FINS、IR、TG、LDL、TC、BM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 DM+超重或肥胖组FBG、HbA1c、FINS、IR、TG、LDL、TC、BM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2 DM组比较,超重或肥胖组TG、TC、LDL、BM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G、HbA1c、FINS、I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DM+超重或肥胖组FINS、IR、TG、TC、LDL、BM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超重或肥胖组比较,T2 DM+超重或肥胖组FBG、FINS、IR、HbA1c、LD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TC、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NC组比较,T2 DM组、超重或肥胖组及T2 DM+超重或肥胖组IL-6、TNF-α、PAI-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2 DM组比较,超重或肥胖组IL-6、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 DM+超重或肥胖组IL-6、TNF-α、PAI-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超重或肥胖组比较,T2 DM+超重或肥胖组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AI-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IR、TG、BMI、IL-6、TNF-α与PAI-1水平呈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1) 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病人较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PAI-1更高,是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之一。(2) PAI-1升高考虑与脂肪细胞分泌IL-6、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2型糖尿病 超重或肥胖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宏 孙喜明 程宇甫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7期581-58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92例糖尿病病人,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45例)与早... 目的通过检测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92例糖尿病病人,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45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接受黄芪注射液治疗,另设23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AI-1表达。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PAI-1表达为(5.51±0.31)μg/mL,较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明显升高,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PAI-1表达降低为(3.41±0.21)μg/mL(P<0.05);尿白蛋白含量亦由治疗前的(152±31)mg/24h降至(34±21)mg/24h(P<0.05)。结论PAI-1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AI-1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黄芪注射液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启动子区4G/5G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言森 王少媛 +2 位作者 张敏 白春学 李善群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4-676,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含量(PAI-1∶Ag)和活性(PAI-1∶A)...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含量(PAI-1∶Ag)和活性(PAI-1∶A)与PAI-1启动子区4G/5G等位基因多态性及表达的关系。方法: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例,依据睡眠呼吸监测的结果分为合并OSAHS组与不合并OSAHS组。另从同期体格检查的健康人群中选出60名,年龄与上述两组匹配,依据睡眠呼吸监测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与OSAHS组。分别测定4组的血浆PAI-1∶A、PAI-1∶Ag与PAI-1启动子区4G/5G位点基因多态性及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表达。结果:冠心病合并OSAHS组5G/5G基因型出现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比70%),4G/5G、4G/4G并4G/5G基因型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比23%,63%比30%)。不同基因型对mRNA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其中4G/4G基因型mRNA表达最高(3.6±0.5),其次为4G/5G基因型(3.1±0.4),5G/5G基因型mRNA表达最低(1.2±0.8)。不同基因型mRNA的表达量与血浆PAI-1∶A和PAI-1∶A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具有较高的4G/4G、4G/5G基因频率,具有较高的mRNA表达水平,PAI-1∶A、PAI-1∶Ag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合并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启动子区 4G/5G基因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韶南 李广镰 +1 位作者 冯开薇 雷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1-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IR与PA1-1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1-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IR与PA1-1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CS的患者165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HOMA指数)分为2组:胰岛素抵抗(IR)组(HOMA-IR>5)80例,非IR组(HOMA-IR≤5)85例.分析两组ACS患者间PAI-1水平、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并观察PAI-1水平及IR对接受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术(PCI)的ACS患者近期预后(6个月)的影响.结果 IR组ACS患者与非IR组相比,PAI-1水平明显升高,且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及IR均是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纤溶功能紊乱、IR与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AI-1水平及IR对ACS患者的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晓辉 刘鹏 韩子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1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146例,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患有CAD;正常对照组113例,选自人群健康体检者,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CAD史,脑卒中短暂性...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146例,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患有CAD;正常对照组113例,选自人群健康体检者,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CAD史,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相似病史,排除周围血管疾病史。均用PCR-RFLP的方法判断各组基因型,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5G/5G相比,4G/5G,4G/4G的OR呈增加趋势,提示4G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具有4G/4G基因型比具有5G/5G基因型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06倍(95%CI:1.03~4.14)。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脂联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生 张鲁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糖尿病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患者共120例的ADPN、PAI-1水平,并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糖尿病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患者共120例的ADPN、PAI-1水平,并分析其与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①T2DM患者血浆PAI-1的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DPN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血浆PAI-1、ADPN活性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DN的加重而呈递增趋势。③DN患者血浆PAI-1活性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TG、体重指数(BM I)正相关。ADPN水平与UAER、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血糖水平则呈负相关。结论 PAI-1升高、ADPN降低是DN的危险因素。高TG血症、肥胖、高血糖可能是影响ADPN、PAI-1活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联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焱 王进红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3-484,491,共3页
对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Ⅰ1)),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起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放射免疫法、苦味酸法分别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G)、肌酐(C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型... 对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Ⅰ1)),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起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放射免疫法、苦味酸法分别测定反映肾功能的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G)、肌酐(C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PAI1、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且α1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Cr水平患者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PAI1与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01),而与Cr值无明显相关性(r=0.052,P>0.05);hsCRP与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1),而与Cr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9,P>0.05)。此外,PAI1与hsCRP又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01)。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低纤溶及炎症反应状态,有进一步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PAI1、hsCRP均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DN的敏感指标,并可监测DN的发展,两者互为关联,共同介导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超敏C反应蛋白 Α1-微球蛋白 肌酐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蕾 王立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HBA1c水平及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AI-1的水平。选49...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HBA1c水平及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AI-1的水平。选49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有大血管病变组的PAI-1水平比无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均升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有大血管病变组的PAI-1与年龄、游离脂肪酸(FFA)、体重指数(BMI)和腰臂比(WHR)相关;在有大血管病变组或无大血管病变组中,不同HBA1c水平组间PAI-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相同HBA1c水平病例组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AI-1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单纯血糖控制达标,不能有效降低PAI-1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个代谢因素同时控制可能更有利于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第四内含子(CA)n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琦 张颖冬 刘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第四内含子(CA)n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及银染技术,分析95例脑梗死患者和60例对照者的血浆PAI-1基因第四内含子(CA)n多态性,用发色底物分解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第四内含子(CA)n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及银染技术,分析95例脑梗死患者和60例对照者的血浆PAI-1基因第四内含子(CA)n多态性,用发色底物分解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浆PAI-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CA)n二核苷酸重复数少者血浆PAI-1活性较高,长重复数多者频率在脑梗死组较低。结论PAI-1基因第四内含子(CA)n二核苷酸重复数少可致血浆PAI-1活性增高,并参与脑梗死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CA)n 基因 多态性 脑梗死
下载PDF
8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月华 刘俊慧 +2 位作者 闾爱斌 徐士荣 黄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3期2016-2017,共2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HIT ACHI7600-020生化分析仪对8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Hcy、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三酰甘油(...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HIT ACHI7600-020生化分析仪对8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Hcy、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组的血浆Hcy、PAI-1、LPa、TG、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和PAI-1检测在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患者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
下载PDF
肌营养不良冷冻肌肉标本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桂莲 姜红堃 +1 位作者 赵爽 张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借助于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在进行性肌纤维化的发展中作用,揭示PAI-1在肌营养不良(M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免疫荧光标记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3例Be...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借助于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在进行性肌纤维化的发展中作用,揭示PAI-1在肌营养不良(M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免疫荧光标记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3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9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MD)和4例正常活检冷冻肌肉标本中PAI-1的表达和细胞定位。结果PAI-1只在正常肌肉的血管内皮细胞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分析均表明PAI-1在大多数MD的萎缩肌肉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肌肉。双免疫标记显示PAI-1在再生肌纤维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的坏死纤维中强烈表达,在DMD和CMD肌肉中的肌内膜和肌束膜中的某些激活的成纤维细胞中明显表达。结论PAI-1在萎缩肌肉中过度表达的作用尚不清楚,但PAI-1在MD病变肌肉的局部表达增强及其明显的分布类型为PAI-1参与MD的病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肌营养不良 尿激酶酶原激活系统
下载PDF
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惠琴 侯为开 陈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8期26-28,45,共4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而评价PAI-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19例IGT患者(IGT组)和141例T2DM患者(T2DM组)为研究对象,并选...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而评价PAI-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19例IGT患者(IGT组)和141例T2DM患者(T2DM组)为研究对象,并选择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PAI-1水平、IMT。结果(1)IGT组及T2DM组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M组IMT较IGT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与IGT组、T2DM组PA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组与T2DM组PA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大血管病变的T2DM组PAI-1水平与无大血管病变的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对IMT多元回归发现,PAI-1与IMT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IGT阶段IMT就已经出现增厚,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在IGT阶段就已开始。临床T2DM阶段IMT明显增厚,且与IGT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AI-1水平与IMT密切相关,提示升高的PAI-1水平可能是IGT和T2DM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内膜-中层厚度 糖耐量异常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雅茹 秦勤 +2 位作者 毛用敏 李广平 赵炳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UAP患者121例(UAP组)和非冠心病者108例(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PAI-1抗原水平。PCR...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844G→A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UAP患者121例(UAP组)和非冠心病者108例(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PAI-1抗原水平。PCR扩增特定DNA片段,XhoI酶切、琼脂糖电泳确定PAI-1基因启动子-844位点基因型。结果:UAP组PAI-1抗原水平(68.15±45.29)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39±20.62)μg/L,P<0.001。PAI-1抗原水平与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147、0.151、0.144(P<0.05)。A、G等位基因频率为0.40、0.60,AA、AG、GG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等位基因与较高的PAI-1抗原水平有关。结论:高PAI-1抗原水平是UAP发生的危险因素,PAI-1基因启动子-844G→A基因多态性与UAP发病无关,但A等位基因携带者存在较高的PAI-1抗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