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1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纤维化和其他器官纤维化的药物治疗
1
作者 巫协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18-419,共2页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的核心因素,它可激活TGF-β1使肝星状细胞分泌Ⅰ型、Ⅲ型、Ⅳ型及Ⅴ型胶原,这些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组织结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纤维化不同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有瘦素的参与。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积雪草...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的核心因素,它可激活TGF-β1使肝星状细胞分泌Ⅰ型、Ⅲ型、Ⅳ型及Ⅴ型胶原,这些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组织结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纤维化不同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有瘦素的参与。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积雪草,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肺、肾、皮肤肌肉的纤维化。治疗纤维化有效的成分有积雪草苷等。它抑制多个信号通路和多个靶标,包括TGF-β1/Smad、MAPK、PDGF等信号通路,文内有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纤维 纤维 皮肤肌肉纤维 治疗药物 积雪草 积雪草苷 姜黄素
下载PDF
纤维素透明薄膜的现状及进展
2
作者 徐伊凡 王唯一 +2 位作者 张天驰 陈风 刘学清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近年来,随着资源枯竭和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以纤维素为代表的生物质资源得到关注。纤维素作为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其在加工时存在由强氢键网络引起的溶解和成型问题。在介绍纤... 近年来,随着资源枯竭和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以纤维素为代表的生物质资源得到关注。纤维素作为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其在加工时存在由强氢键网络引起的溶解和成型问题。在介绍纤维素透明薄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尺寸和形态的纤维素对纤维素透明薄膜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且,展望了其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再生纤维素薄膜、纤维素纳米纸、全纤维素复合薄膜及透明木材薄膜。关于再生纤维素薄膜的研究集中于绿色溶剂的开发及力学性能的优化,纤维素纳米纸实现了高强度与高透光性,全纤维素复合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透明木材薄膜在保留其天然结构的同时,提高了透明性与强度。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纤维素薄膜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环境友好性,在包装、光电器件及柔性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 再生纤维素薄膜 纤维素纳米纸 纤维素复合薄膜 透明木材薄膜
原文传递
炭纤维的前世今生
3
作者 吕春祥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炭纤维(Carbon Fiber,CF),顾名思义,既有碳质材料的固有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可加工性,是由有机纤维经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高性能炭纤维的拉伸强度在3500~8000 MPa,拉伸模量230~690 GPa(沥青基炭纤维甚至达... 炭纤维(Carbon Fiber,CF),顾名思义,既有碳质材料的固有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可加工性,是由有机纤维经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高性能炭纤维的拉伸强度在3500~8000 MPa,拉伸模量230~690 GPa(沥青基炭纤维甚至达到900 GPa),比强度分别比钢和铝合金高16倍和12倍以上,密度仅为钢的四分之一。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炭纤维可以在2000°C的高温下使用。总之,炭纤维具有轻质、高强、高模、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刷以及良好的可设计性、可复合性等一系列其它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炭纤维 有机纤维 碳质材料 可加工性 无机纤维 氧化气氛 可设计性 固有特性
原文传递
纤维替代率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抗海水侵蚀能力影响研究
4
作者 周利剑 胥立广 +2 位作者 张睿 卢召红 邓华 《河南科学》 202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为研究纤维替代率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抗海水侵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采用POM纤维逐步替代(0%、25%、50%、75%、100%替代率)PVA纤维制备ECC试块,并放入海水溶液中浸泡侵蚀30、60、90 d,研究不同纤维替代率下抗海水侵蚀性能... 为研究纤维替代率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抗海水侵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采用POM纤维逐步替代(0%、25%、50%、75%、100%替代率)PVA纤维制备ECC试块,并放入海水溶液中浸泡侵蚀30、60、90 d,研究不同纤维替代率下抗海水侵蚀性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试块的弯拉强度和质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混掺纤维组纤维损失率小于单种纤维组;海水侵蚀深度随纤维替代率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在替代率为50%时孔隙率和侵蚀深度达到最低,表现出较好的纤维杂化效果,弯拉强度高、抗海水侵蚀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替代率 海水侵蚀 弯拉强度 侵蚀深度 POM纤维 PVA纤维
下载PDF
炭纤维与碳纤维命名规范性的探讨
5
作者 郑艳军 马红霞 +2 位作者 顾腾达 王志远 刘娴 《合成纤维》 2025年第4期11-13,61,共4页
通过分析炭纤维与碳纤维的词义与术语研究,结合碳纤维与炭纤维的制备工艺和成形特点等,进一步分类与区别几种不同碳纤维与炭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可能造成歧义的一些纤维命名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纤维 纤维 活性碳纤维 纤维活性炭 命名
原文传递
唐丝:纯粹自然的纤维素纤维品牌美学
6
作者 牛方 《中国纺织》 2025年第1期74-75,共2页
源:立足高端开创行业新时代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自1998年投产以来,秉承“创业守成,事在人为”的企业精神,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现年产能高达80万吨,产品种类超过百种,包括粘胶短纤维、莫代尔纤维、... 源:立足高端开创行业新时代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自1998年投产以来,秉承“创业守成,事在人为”的企业精神,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现年产能高达80万吨,产品种类超过百种,包括粘胶短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短纤维 企业竞争实力 纤维纤维 莱赛尔纤维 莫代尔纤维 唐山三友集团 品牌美学 持续提升
下载PDF
妊娠合并腹壁型巨大侵袭性纤维瘤病一例
7
作者 宋敏 王厚梅 +2 位作者 杨静 肖子文 熊灿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该文报道妊娠合并腹壁型巨大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
关键词 侵袭性纤维瘤病 纤维 韧带样纤维瘤病 腹壁型侵袭性纤维瘤病 妊娠
下载PDF
circHERC4_041通过编码蛋白质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作用
8
作者 高原 周川孟 +8 位作者 伍华燕 王娅 吴茹诗 关佩莹 方俊涛 徐金东 刘宇鹏 胡志琴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人环状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提示,环状RNA circHERC4_041在心衰患者心肌中表达增加,RT-qPCR验证发现,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18)心肌组织相比,心衰患者(n=19)中circ HERC4_0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人环状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提示,环状RNA circHERC4_041在心衰患者心肌中表达增加,RT-qPCR验证发现,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18)心肌组织相比,心衰患者(n=19)中circ HERC4_041的表达显著升高。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证实,circHERC4_041在人心肌细胞AC16胞质中丰富存在。利用腺病毒介导在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circHERC4_041可抑制mCFs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质表达。细胞增殖检测实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ircHERC4_041时,mCF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抑制(P<0.001)。序列分析提示,circHERC4_041包含潜在的核糖体进入序列和开放阅读框,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证实,circHERC4_041可翻译516个氨基酸的HERC4-516aa蛋白质,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中。细胞功能实验证实,circHERC4_041通过特异翻译HERC4-516aa来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P<0.05)。通过IP-MS筛选和Co-IP鉴定证实,HERC4-516aa与转谷氨酰胺酶2(TGM2)具有特异的相互结合作用,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TGM2降解。而利用腺病毒介导在mCFs中过表达TGM2可逆转HERC4-516aa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本文证实,circHERC4_041翻译的HERC4-516aa蛋白质通过与TGM2相互作用,有效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 环形RNA circHERC4_041 翻译 心肌成纤维细胞
原文传递
SiC纤维烧结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伟 许志明 +3 位作者 苟燕子 尹森虎 余艺平 王松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3,共7页
SiC纤维烧结陶瓷(Fiber-bonded ceramics,FBCs)是由SiC纤维直接烧结而成的一种新型SiC材料,材料中不存在基体相,其孔隙率小于3%且纤维体积分数超过90%,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抗氧化与耐辐照等优异性能,是未来航空发动机和先进核能领域的... SiC纤维烧结陶瓷(Fiber-bonded ceramics,FBCs)是由SiC纤维直接烧结而成的一种新型SiC材料,材料中不存在基体相,其孔隙率小于3%且纤维体积分数超过90%,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抗氧化与耐辐照等优异性能,是未来航空发动机和先进核能领域的重要候选材料。本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SiC FBCs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以国产KD-SA型第三代含铝SiC纤维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在纤维表面原位构筑石墨(in-situ graphite,iG)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直接烧结纤维,制备SiC(Al)FBCs。实验表征了纤维及材料的宏/微观结构,测试了材料的力学与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SiC(Al)纤维,iG/SiC(Al)纤维表面可生成厚度为300~400 nm的碳层,且iG层与纤维结合较好。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的iG/SiC(Al)FBCs密度为3.15 g/cm^(3),气孔率仅为0.52%,基体完全致密,纤维发生变形呈六棱柱状,且纤维之间有明显的界面;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与断裂功分别为320 MPa、9.5 MPa·m^(1/2)与1169 J·m^(-2);经1500、1600℃空气氧化100 h,材料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高达86%与72%,且维持伪塑性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SiC纤维烧结陶瓷 力学性能 氧化性能
下载PDF
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及尼罗替尼治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沈晨凌 陈佳瑞 +3 位作者 王颖 叶斌 向明亮 李晓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3种类型,其中NF1是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NF1基因突变所致,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发病率为1/3000~1/2600,多...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3种类型,其中NF1是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NF1基因突变所致,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发病率为1/3000~1/2600,多在儿童期发病,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畸形,甚至毁容和运动障碍,可能造成终身认知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交功能受损,有些瘤灶还可出现恶变,有并发其他多种肿瘤的风险。尼罗替尼作为一种二代靶向药,也被称为第二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药物是目前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作用原理主要是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靶点,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由于儿童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其诊断、治疗、随访较成人更为复杂,因此,研究者通过以上治疗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对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团队的努力,包括医学专家和患儿,鉴于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虽然在研究NF1方面取得进展,但这种疾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临床一大挑战。本研究在了解NF1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基础上,针对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及尼罗替尼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基因突变 儿童 头颈部 丛状神经纤维 尼罗替尼
下载PDF
热亚胺化中应力对聚酰亚胺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彪 李源 +1 位作者 董杰 张清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提高聚酰亚胺(PI)前驱体环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优化其微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在热亚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应力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应力加快了热亚胺化反应的进程,300℃保温... 为提高聚酰亚胺(PI)前驱体环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优化其微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在热亚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应力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应力加快了热亚胺化反应的进程,300℃保温120 s,纤维亚胺化程度达到90%,相比于松弛状态下提升了17%,这有利于纤维性能的提升;在纤维聚集态结构方面,应力作用下,纤维轴向晶面间距增大,取向度和结晶度提高;相较于松弛状态下,经400℃应力热亚胺化反应,纤维内部(004)晶面的取向度由0.63提升至0.80,结晶度由14.20%提升至16.73%,表明纤维内部形成更加完善的晶体结构,纤维径向分子链有序度增加,但大部分仍为非晶结构;得益于热亚胺化过程中分子链取向度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显著提升,断裂伸长率下降,且在应力作用下,经400℃热亚胺化处理纤维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达到529℃和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干喷湿纺 热亚胺化 应力 聚集态结构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麦冬皂苷D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李仲普 黄乐 +3 位作者 刘雨 胡学军 邓秀娟 管聘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目的整合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麦冬皂苷D(OP-D)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1)利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GEO数据库中IPF差异表达基因数据,筛选IPF疾病靶点;采用PharmMapper和SwissTa... 目的整合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麦冬皂苷D(OP-D)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1)利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GEO数据库中IPF差异表达基因数据,筛选IPF疾病靶点;采用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OP-D作用靶点;对筛选得到的OP-D作用靶点与IPF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OP-D治疗IPF的潜在作用靶点。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OP-D抗IPF的核心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OP-D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采用TGF-β(10μg·L^(-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并用不同浓度OP-D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筛选得到IPF疾病靶点2040个,OP-D作用靶点408个,取交集得到30个OP-D治疗IPF的潜在作用靶点。OP-D抗IPF的生物过程主要在胶原蛋白分解代谢过程、胶原蛋白代谢过程、细胞外基质分解和对异生物刺激的反应方面;主要涉及通路包括肥厚型心肌病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进一步筛选得到IGF1、MMP1、MMP2、MMP3、MMP7、ACE、CCL5等OP-D抗IPF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OP-D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2)OP-D能浓度依赖性抑制HFL^(-1)细胞的活力,选择1、2、4μmol·L^(-1)OP-D进行后续实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组细胞的EdU阳性率及迁移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TUNEL阳性率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Bcl-2、FN-1、α-SMA、CollagenⅠ、IGF1、MMP1、MMP2、MMP3、MMP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TGF-β组比较,1、2、4μmol·L^(-1)OP-D组的细胞EdU阳性率与迁移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P<0.01),TUNEL阳性率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Bcl-2、IGF1、MMP1、MMP2、MMP3、MMP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4μmol·L^(-1)OP-D组细胞的FN-1、Collagen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2、4μmol·L^(-1)OP-D组细胞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OP-D可能通过抑制IGF1表达,降低MMPs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FL^(-1)细胞增殖、迁移、凋亡抵抗和纤维化,从而发挥抗IP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D 特发性肺纤维 生物信息学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原文传递
生物基化学纤维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方向
13
作者 文美莲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11期23-29,共7页
生物基化学纤维是指利用生物体内存在的或者代谢产生的一些高分子物质,结合高分子物理化学技术,开发出的性能良好的生物基再生纤维和生物基合成纤维。它们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品无污染和可降解等特性。概述各种生物基化学纤维的研究、... 生物基化学纤维是指利用生物体内存在的或者代谢产生的一些高分子物质,结合高分子物理化学技术,开发出的性能良好的生物基再生纤维和生物基合成纤维。它们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品无污染和可降解等特性。概述各种生物基化学纤维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方向,总结目前研究较多的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以及蛋白改性纤维等的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以期为生物基化学纤维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化学纤维 聚乳酸纤维 莱赛尔纤维 壳聚糖纤维 海藻纤维 蛋白改性纤维
下载PDF
凝胶微分静电纺制备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
14
作者 安瑛 于晓宇 +4 位作者 李骜原 尹宏远 靳耀 黄浩东 李好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87,共7页
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是高性能纯HDPE纤维膜制备的重要前置工序。为研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高效制备工艺,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分别研究了气动抽风气压、收集辊子转速及微分喷头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纤维膜微观形... 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是高性能纯HDPE纤维膜制备的重要前置工序。为研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高效制备工艺,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分别研究了气动抽风气压、收集辊子转速及微分喷头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纤维膜微观形貌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工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均对平均直径以及纤维膜力学性能存在影响。其中,当气动抽风机气压为0.6 MPa、收集辊的转速为1000 r/min、微分喷头温度为210℃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平均直径为4.64μm,其拉伸强度可达6.22 MPa、断裂伸长率为249%,与初始组别相比,分别提升了3.4及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静电纺丝 高密度聚乙烯 纤维直径分布 力学性能 超细纤维
原文传递
抗肺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苑颖 叶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随着肺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呈多元化趋势。近10年来,多个抗肺纤维化药物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因疗效不佳而终止,其中7种为单一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而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作为多靶点药物成功上市,并展现出良好的临... 随着肺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呈多元化趋势。近10年来,多个抗肺纤维化药物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因疗效不佳而终止,其中7种为单一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而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作为多靶点药物成功上市,并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已有研究表明,直接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的药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目前正在Ⅲ期临床试验的并非直接作用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溶血磷脂酸受体1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4B抑制剂有望成功上市。单一靶点药物亦可能存在疗效不足的风险,因此未来药物开发将更倾向于多靶点、多靶细胞策略,并探索协同作用的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抗纤维化药物临床试验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肺纤维化药物 纤维 特发性肺纤维 临床试验
下载PDF
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16
作者 范淋 杨曌 +1 位作者 祁小龙 邓方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PVA纤维制备PP/PVA混杂纤维ECC;再掺入SMAF,制备出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ECC,从而实现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为探究该低成本SMAF-ECC是否仍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论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不同SMAF掺量和直径下SMAF-ECC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SMAF掺量和直径对SMAF-ECC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显著;当SMAF直径为0.2 mm、掺量为0.2%(体积分数)时,SMAF-ECC试件拉伸性能最优,相较于ECC试件,SMAF-ECC试件的初裂应力增幅最高为16.79%,极限拉伸应力、应变分别提高了20.85%、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纤维增强 超弹性 拉伸性能
下载PDF
肌成纤维细胞在牙龈纤维化疾病中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霍雅茹 刘敏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口腔、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多数器官,大多慢性进行性疾病的最终结果都是组织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肌成纤维细胞几乎是所有器官纤维化的关键效应细胞。在牙龈纤维化疾病中,肌成纤维细胞推动纤维化进程,在该过程中过度合成、沉积和重... 在口腔、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多数器官,大多慢性进行性疾病的最终结果都是组织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肌成纤维细胞几乎是所有器官纤维化的关键效应细胞。在牙龈纤维化疾病中,肌成纤维细胞推动纤维化进程,在该过程中过度合成、沉积和重塑细胞外基质蛋白,特别是Ⅰ型胶原,导致牙龈正常生理外形及结构改变,进而影响患者咀嚼、美观等功能。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在以家族性牙龈纤维瘤病、药物性牙龈肥大为代表的牙龈纤维化疾病中,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点、来源、特性、转分化的调控过程及结局,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介导的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及调控过程。作为牙龈纤维化的关键效应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是抗纤维化治疗重要的靶标,因此其对于发现和开发有前途的抗纤维化候选药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肌成纤维细胞 药物性牙龈肥大 家族性牙龈纤维瘤病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18
作者 顾广娟 张有为 +1 位作者 靳春森 蒋亚龙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19,共5页
通过设置在混凝土中掺入5种不同长度的玄武岩纤维(0,6,12,18 mm,BF-H),每组变量设置3个尺寸相同的试块(100 mm×100 mm×400 mm),共计15块进行抗折强度试验,以获得不同长度下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 通过设置在混凝土中掺入5种不同长度的玄武岩纤维(0,6,12,18 mm,BF-H),每组变量设置3个尺寸相同的试块(100 mm×100 mm×400 mm),共计15块进行抗折强度试验,以获得不同长度下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纤维长度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在长度为12 mm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然而,当玄武岩纤维长度达到18 mm时,抗折强度反而出现了降低的情况,并且不同长度的玄武岩纤维混掺时,其抗折强度比玄武岩纤维长度为12 mm时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抗折强度 混掺纤维 纤维长度
下载PDF
大麻类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郭蓉 吕品 +7 位作者 张庆滢 张园 陈璇 许艳萍 郭孟璧 字雪靖 杨若菡 杨明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明大麻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Csl)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调控大麻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Csl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 【目的】探明大麻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Csl)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调控大麻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Csl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结果】从大麻中共鉴定得到24个Csl家族成员,除7号染色体外其余9条染色体上均有成员分布,各成员外显子数目为3~9个。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4个家族成员被分为CslA、CslB、CslC、CslD、CslE、CslG共6个亚族,其中CslC和CslD成员最多,均有6个。保守基序分析发现,Motif2和Motif3在6个亚族蛋白中均有分布,而Motif6、Motif8和Motif9仅在CslA和CslC亚族蛋白中分布,Motif1、Motif4、Motif7和Motif10仅在CslB、CslD、CslE和CslG亚族蛋白中分布。CsCsls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光响应、激素诱导元件、逆境响应元件和MYB结合位点。经公共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除CsCslB2在叶中特异表达外,大部分成员在根和茎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片。不同亚族成员在茎秆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及下胚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推测Csl家族基因除介导大麻纤维中半纤维素合成外,还参与大麻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其他生物学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纤维 纤维素合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逆境响应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膜制备与表面纳微米结构化改造及其性能优化
20
作者 马光瑞 尹雯琦 +1 位作者 石志军 杨光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7,F0002,I0002,共9页
本研究以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与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为原料,运用刮刀法制备CNF/CNC复合膜。通过引入不同模板,实现复合膜表面纳米和微米级结构化。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本研究以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与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为原料,运用刮刀法制备CNF/CNC复合膜。通过引入不同模板,实现复合膜表面纳米和微米级结构化。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紫外分析仪、万能拉力机和接触角分析仪,对复合膜展开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模板对纤维素晶体结构及红外特征峰影响微弱,却能成功构建复合膜表面微纳结构。经结构化处理,复合膜塑性和抗拉强度显著提升,延展率最大增幅15%,抗拉强度最大提升10MPa。此外,不同尺寸的表面结构,会使复合膜亲疏水性呈现差异。本研究为纤维素基复合膜表面结构化及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丝 纤维素纳米晶体 表面结构化 纳米纤维素复合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