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1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性”的迁移与“纯文学科幻”的自洽问题
1
作者 马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21世纪中国科幻文学狂飙突进,带动王威廉等一批纯文学作家投身科幻小说的创作,并产生了“纯文学科幻”这一概念。“纯文学科幻”的倡导者寄望将“纯文学”的“细腻雅致”引入到科幻文类,试图在“文学”与“科学”两端建立起自洽的关系,... 21世纪中国科幻文学狂飙突进,带动王威廉等一批纯文学作家投身科幻小说的创作,并产生了“纯文学科幻”这一概念。“纯文学科幻”的倡导者寄望将“纯文学”的“细腻雅致”引入到科幻文类,试图在“文学”与“科学”两端建立起自洽的关系,以期完成对科幻稀薄的文学性的扩容和升级,进而推动科幻文学的正典化。科技的深度卷入已然改变了传统现实的认识论基础,漠视这种改变当然是对现实主义精神的背离,科幻文学对“科技现实”的呈现及变异想象,正是其文体价值的根由,也是体现其文学性的重要维度。因此,对于“纯文学科幻”的理论阐释和书写实践,不能困守于本质主义的“文学性”,忽视文类的跨界、流动、递变所带来的“文学性”迁移,而应吸纳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文学性”理解,统观“纯文学”与“科幻”耦合互融后呈现的新的叙事内容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纯文学科幻 科技现实 科幻现实主义
下载PDF
“美元文化”林立中的“纯文学”探索——《文艺新地》(1953-1954)研究
2
作者 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学”的探索中道崩,但其存在丰富了包括1950-1960年代香港地区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史叙述,而且勾连起冷战时代包括台港、东南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世界华语文学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新地》 纯文学 “美元文化”
下载PDF
王国维纯文学观的构建与中西诗性思维传统
3
作者 殷凯彬 温潘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19,共8页
身处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时期的王国维,既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西学的部分主张,并在中西共具又相异的思维方式——诗性思维主导下进行文艺研究,最终形成纯粹的无功利审美观.他以纯文学观念进行文体建构的实践,对《红楼梦》... 身处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时期的王国维,既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西学的部分主张,并在中西共具又相异的思维方式——诗性思维主导下进行文艺研究,最终形成纯粹的无功利审美观.他以纯文学观念进行文体建构的实践,对《红楼梦》以及词、曲等文体的评论既呈现出文体独立、平等的意识,同时又具有某种审美共通性,而这一切正是其接受中西方诗性思维传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王国维纯文学观的形成脉络和基本内核,同时回答"中西融通何以成为可能"这一问题.王国维在纯文学观构建中重塑中国传统文论现代性内涵的理论探寻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纯文学 诗性思维
下载PDF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 被引量:59
4
作者 贺桂梅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1,46,共14页
文章主要追溯80年代“纯文学”观念由怎样的知识表述构成,并分析这种表述方式的意识形态特性。论文把起点设定为对当前有关“文学性”问题的反省,认为首先需要区分“体系内批判”和建立在对艺术体制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批判”这两个层次... 文章主要追溯80年代“纯文学”观念由怎样的知识表述构成,并分析这种表述方式的意识形态特性。论文把起点设定为对当前有关“文学性”问题的反省,认为首先需要区分“体系内批判”和建立在对艺术体制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批判”这两个层次。当前的文学常识主要是80年代建构出来的,因此,厘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是进行文学性讨论的历史前提。“纯文学”体制形成于80年代后期,并主要在三个领域内运行,其一是以“诗化哲学”代表的哲学/美学领域,其一是转向对语言/符号关注的文学理论领域,另一则是“重写文学史”思潮所代表的重构经典的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论文详细剖析了三个领域中“纯文学”表述的特定知识谱系,及这些表述发挥政治性的方式。论文最后认为,90年代以来的历史变迁将那些支撑“非政治”表述的潜在的认知框架暴露出来,从而提供了对包括“纯文学”在内的整个80年代进行自我批判的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自我批判 意识形态 知识谱系 诗化哲学 文学理论 现代文学经典
下载PDF
“纯文学”概念及其不满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小新 《东南学术》 2003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纯文学是 2 0世纪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简要地梳理了纯文学概念的源起、涵义及其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 ,剖析新世纪初文论界的纯文学之争。认为人们对“纯文学”的不满以及对新的写作可能性的寻找在精神和艺术取向上与“五四”... 纯文学是 2 0世纪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简要地梳理了纯文学概念的源起、涵义及其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 ,剖析新世纪初文论界的纯文学之争。认为人们对“纯文学”的不满以及对新的写作可能性的寻找在精神和艺术取向上与“五四”以来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启蒙传统一脉相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20世纪 中国 文论 演变 纯文学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 被引量:10
6
作者 邵燕君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兄弟》 余华 纯文学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阅读习惯 电视剧
下载PDF
影像艺术高度与纯文学改编:一致性与再创性的矛盾运动 被引量:5
7
作者 曲德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影像高度,非常依赖于纯文学的水准,纯文学作品的改编一向是我国艺术电影生产的一条重要渠道,电影借势文学成为令人瞩目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电视剧艺术也企图创造新的影像高度,突破电视剧的局限性,从而进行了改编纯文...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影像高度,非常依赖于纯文学的水准,纯文学作品的改编一向是我国艺术电影生产的一条重要渠道,电影借势文学成为令人瞩目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电视剧艺术也企图创造新的影像高度,突破电视剧的局限性,从而进行了改编纯文学的探索。中国的影视改编仍然是围绕贴合与悖离两个基本向度,一致性与再生产两种欲望需要取得一个黄金分割点,艺术再创造对于影视艺术作品的成败得失意义重大。所以,基于宏观的传媒艺术思想,重新审视影视剧的艺术高度与纯文学的关系,无论对影视艺术史研究还是对当下影视剧格局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影视改编 影像艺术性 传媒艺术
下载PDF
走向“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6-100,共5页
“纯文学”意识的确立在现代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和调整综合三个阶段,对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批判是其一以贯之的目的,但纯文学思潮在不同阶段仍然显示了对于审美和文学理想的不同理解。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纯文学思潮最终把自己的文学追... “纯文学”意识的确立在现代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和调整综合三个阶段,对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批判是其一以贯之的目的,但纯文学思潮在不同阶段仍然显示了对于审美和文学理想的不同理解。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纯文学思潮最终把自己的文学追求定位于“审美乌托邦”,既坚持了文学相对于现实功利的独立性,也保证了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精神追求的严肃性。纯文学思潮丰富了现代创作关于文学的理解,也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和时代的限制,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仍然是一种不完善和未完成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乌托邦" 现代 中国 纯文学思潮 中国文学
下载PDF
从“纯文学”到“底层文学”——李云雷访谈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云雷 徐志伟 《艺术广角》 2010年第3期23-27,共5页
徐志伟:在70年代出生的批评家中,你是最为集中地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关注“底层”问题的一位。但同样是关注“底层”也还有不同的立场,你对于“底层”的立场是什么?
关键词 底层文学 访谈录 纯文学 70年代 文学批评 批评家
原文传递
“纯文学”视野下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目略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列耀 颜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2,共5页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视野,却对大陆学界定位与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朝花夕拾》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 传播理念
下载PDF
“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邵燕君 《扬子江(评论)》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近两年,"底层文学"逐渐成为热潮。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开始"向内转"以来,这是中国作家首次大规模地面对社会重大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十分令人振奋的潮流倾向。然而,随着文学越来越转向"底层","... 近两年,"底层文学"逐渐成为热潮。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开始"向内转"以来,这是中国作家首次大规模地面对社会重大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十分令人振奋的潮流倾向。然而,随着文学越来越转向"底层","底层如何文学"的问题也愈发显露出来。许多作品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问题、现象,表达空疏的道德义愤.却缺乏相应的文学感染力,甚至未达到起码的艺术水准。文学性的不足是目前表面上热火朝天的"底层文学"存在的致命问题。由于"底层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天然联系,制约"底层文学"发展的原因也是致使现实主义创作多年来陷入困境的根源。要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底层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纯文学 中国作家 重大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 写作内容 向内转 作品
下载PDF
如何扬弃“纯文学”与“左翼文学”?——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云雷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9-31,共3页
针对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辨析底层写作与“纯文学”思潮的关系,它们虽然取向不同,但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底层写作不能无视“纯文学”在形式探索等方面的成就;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充分借鉴“左翼... 针对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辨析底层写作与“纯文学”思潮的关系,它们虽然取向不同,但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底层写作不能无视“纯文学”在形式探索等方面的成就;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充分借鉴“左翼文学”的经验与教训,底层写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写作 纯文学 现实主义 左翼文学传统
下载PDF
“纯文学”观的意义与局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兴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185,共5页
回眸过去百余年的中国文论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大文学”观、“杂文学”观,取而代之以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但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纯文学”观既改造与提升了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也抛弃了传统“大... 回眸过去百余年的中国文论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大文学”观、“杂文学”观,取而代之以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但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纯文学”观既改造与提升了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也抛弃了传统“大文学”观念中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且“纯文学”观自身也在经历“中国化”的修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意义 传统文学观念 中国文论 文学 中国化 抛弃
下载PDF
在文学性的生成与消解之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纯文学创作的别种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修雪枫 王纯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43-149,共7页
私人化写作、"80后"文学、底层写作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些属于纯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学性,而有些作品不具有纯文学的特征。三种文学现象可以作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特点的独特角度,也... 私人化写作、"80后"文学、底层写作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些属于纯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学性,而有些作品不具有纯文学的特征。三种文学现象可以作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特点的独特角度,也可以反观当代纯文学发展中遇到的自身问题。以文学性的生成与消解角度来研究、认识纯文学的困境,对如何守护文学家园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生成 消解 纯文学 创作形态
下载PDF
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性”问题探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伯海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7,共4页
 对"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三个递进演化的文学观念作梳理和辨析,可引申出的结论是:古代传统的"杂文学"体制的缺陷在于混淆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纯文学"的要害在于割裂文...  对"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三个递进演化的文学观念作梳理和辨析,可引申出的结论是:古代传统的"杂文学"体制的缺陷在于混淆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纯文学"的要害在于割裂文学与相关事象之间的联系,限制了文学史家的眼界,造成了残缺不全的文学史景观;"大文学"观则以"文学性"在前二者的两难境地之间寻求合理的折中与结合。历史上的"沉思翰藻"和"缘情绮靡"可供我们从传统中提炼出足以构成中国文学"文学性"的质素。其中"沉思翰藻"主要指表现技巧方面,不涉及作品审美内质;"缘情绮靡"将文学内在生命与外在形体结合起来,体现作品的审美性更为周全,它可获得新的时代内涵,用以会通古今文学,给大文学史的编写创设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纯文学 文学 “沉思翰藻” “缘情绮靡” 文学传统
下载PDF
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复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2-35,共4页
底层写作的潮流和当代知识分子阶层自身的焦虑有关。于是,虽然以现实关怀、批判性的面目出现,底层写作只不过是支离破碎地呈现了下层生活的苦难片段,却无力、也无心以现实主义的文学激情去批判性地呈现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所谓底层写... 底层写作的潮流和当代知识分子阶层自身的焦虑有关。于是,虽然以现实关怀、批判性的面目出现,底层写作只不过是支离破碎地呈现了下层生活的苦难片段,却无力、也无心以现实主义的文学激情去批判性地呈现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所谓底层写作仍然在暗中借用“纯文学”的主题与模式,这决定了所谓底层写作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写作 纯文学 底层苦难
下载PDF
以未来为经验:论王威廉的“纯文学科幻”写作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诗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3,共8页
一20世纪30年代,瓦尔特·本雅明宣告人类进入了经验贬值的时代:“我们变得贫乏了。人类遗产被我们一件件交了出去,常常只以百分之一的价值押在当铺,只为了换取‘现实’这一小铜板。”(1)历史知识、前辈人的经验等对现代人失去了价... 一20世纪30年代,瓦尔特·本雅明宣告人类进入了经验贬值的时代:“我们变得贫乏了。人类遗产被我们一件件交了出去,常常只以百分之一的价值押在当铺,只为了换取‘现实’这一小铜板。”(1)历史知识、前辈人的经验等对现代人失去了价值和魅力。现代人不再能凭借以往的经验生活,而是要努力把握不断变化的现实,专注当下。对本雅明这一历史性的经验贬值判断,我们并不陌生。类似的历史性判断还有很多,现代以来无数思想家探讨的现代性问题,从各个维度言说着现代生活的破碎化真相,这些观点论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区隔,阐明了现代生活与传统经验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现代性问题 纯文学 传统与现代 贬值
下载PDF
底层与纯文学:两个不相关事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宁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5-28,共4页
“底层”是社会学概念,本与“纯文学”不相干。但从观念反思的角度看,文学与社会的不相关,恰恰是1980年代中期形成、日后则愈显狭隘的文学观的产物。在某种转义的意义上,“底层”和“纯文学”重新建立起的相关性,将使日益被实体化的“... “底层”是社会学概念,本与“纯文学”不相干。但从观念反思的角度看,文学与社会的不相关,恰恰是1980年代中期形成、日后则愈显狭隘的文学观的产物。在某种转义的意义上,“底层”和“纯文学”重新建立起的相关性,将使日益被实体化的“纯文学”观念释放出新的意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其当初执意祛除的伦理性、政治性和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纯文学 文学自律 社会性 伦理性
下载PDF
纯文学观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曲折演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根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小说文体独立的文学批评进路,并体现出中国小说观念自身的矛盾和新小说家文体探究的曲折。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在祛杂存纯的文学追求中抒写一代学人观念建构的曲折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念 纯文学 实用取向 小说本质 文本独立 演进
下载PDF
生命的终极之美与纯文学的艺术复仇——谈残雪后现代主义文学观的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凌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3-169,共7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虽然无法与现实主义阵容的博大、坚实相媲美,但它时断时续,异常新鲜活泼、倔强执著。从五四时期郁达夫、郭沫若、王独清、穆木天、李金发等人的尝试性探索,到三十年代施蛰存... 在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虽然无法与现实主义阵容的博大、坚实相媲美,但它时断时续,异常新鲜活泼、倔强执著。从五四时期郁达夫、郭沫若、王独清、穆木天、李金发等人的尝试性探索,到三十年代施蛰存、戴望舒、梁宗岱等人的感觉主义和意象主义的倡导,从四十年代徐讦、无名氏等人的新浪漫主义和胡风、路翎等人的心理现实主义的实践,直到八十年代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先锋派文学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 纯文学 心理现实主义 残雪 复仇 艺术 生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