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国维纯文学观的构建与中西诗性思维传统
1
作者 殷凯彬 温潘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19,共8页
身处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时期的王国维,既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西学的部分主张,并在中西共具又相异的思维方式——诗性思维主导下进行文艺研究,最终形成纯粹的无功利审美观.他以纯文学观念进行文体建构的实践,对《红楼梦》... 身处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时期的王国维,既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西学的部分主张,并在中西共具又相异的思维方式——诗性思维主导下进行文艺研究,最终形成纯粹的无功利审美观.他以纯文学观念进行文体建构的实践,对《红楼梦》以及词、曲等文体的评论既呈现出文体独立、平等的意识,同时又具有某种审美共通性,而这一切正是其接受中西方诗性思维传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王国维纯文学观的形成脉络和基本内核,同时回答"中西融通何以成为可能"这一问题.王国维在纯文学观构建中重塑中国传统文论现代性内涵的理论探寻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纯文学观 诗性思维
下载PDF
纯文学观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曲折演进 被引量:2
2
作者 贺根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小说文体独立的文学批评进路,并体现出中国小说观念自身的矛盾和新小说家文体探究的曲折。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在祛杂存纯的文学追求中抒写一代学人观念建构的曲折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纯文学观 实用取向 小说本质 文本独立 演进
下载PDF
纯文学观与新文学历史建构——以司马长风文学史书写为范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希东 邱艳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8-72,共5页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曾是一些文学史家的执着追求,这以香港学者司马长风的文学史叙述最为典型。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有其合理根据,并在文学史建构中有重要意义,但现实语境并没...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曾是一些文学史家的执着追求,这以香港学者司马长风的文学史叙述最为典型。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有其合理根据,并在文学史建构中有重要意义,但现实语境并没给文学留下超然的纯洁空间。纯文学史观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史观一样,都会显示出它们的极端性与片面性而扭曲文学史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观 政治意识形态 文学史建构 司马长风
下载PDF
中国现代纯文学观的发生 被引量:9
4
作者 付建舟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8,共6页
学界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中国现代纯文学观已经确立。其实不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中国现代纯文学观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纯文学观与杂文学观、现代纯文学观与传统纯文学观相互交织,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3... 学界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中国现代纯文学观已经确立。其实不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中国现代纯文学观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纯文学观与杂文学观、现代纯文学观与传统纯文学观相互交织,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纯文学观的发生主要是从译介西方"文学"观念开始的。在译介的过程中,中国学界对新的杂文学标准进行了初步尝试,以此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由于这种标准存在着严重局限,新的纯文学标准于是被采用,并以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而获得广泛认同,中国现代纯文学观才逐渐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观 中国现代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文学标准 30年代 中国学 文学 科学性
原文传递
“纯文学”观的意义与局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兴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185,共5页
回眸过去百余年的中国文论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大文学”观、“杂文学”观,取而代之以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但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纯文学”观既改造与提升了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也抛弃了传统“大... 回眸过去百余年的中国文论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大文学”观、“杂文学”观,取而代之以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但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纯文学”观既改造与提升了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也抛弃了传统“大文学”观念中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且“纯文学”观自身也在经历“中国化”的修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观 意义 传统文学 中国文论 文学 中国化 抛弃
下载PDF
“纯文学”观视野下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气象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才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152,共5页
20世纪初"纯文学"观的确立,使古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它使古代文学研究范围纯粹化,使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也得到认同。但是",纯文学"观这种源于西方的现代... 20世纪初"纯文学"观的确立,使古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它使古代文学研究范围纯粹化,使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也得到认同。但是",纯文学"观这种源于西方的现代文学观念虽使中国古代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却忽视了中国文学的实际发展状况,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其阐释话语有着明显的西方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古代文学研究 新气象
下载PDF
20世纪初“纯文学”观的确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才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纯文学"观取代"杂文学"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纯文学"观在与"杂文学"观的冲突中日益彰显;"五四"前后,"杂文...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纯文学"观取代"杂文学"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纯文学"观在与"杂文学"观的冲突中日益彰显;"五四"前后,"杂文学"观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猛烈的冲击,"纯文学"观的权威地位在学术界初步确立,但仍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征;20年代末尤其30年代,"纯文学"观才被学术界完全接受,进而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杂文学 纯文学
下载PDF
“纯文学”视野下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目略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列耀 颜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2,共5页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视野,却对大陆学界定位与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观 《朝花夕拾》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 传播理念
下载PDF
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观念与目标定位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心宪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4-89,共6页
语文学科观念中的文学教育问题 ,是个长期引起争议的学术论题 ,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观念中 ,与语言教育一样 ,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当代语文教育普遍认同的文学观念 ,是狭义的纯文学观 ,适合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 ,胡适广... 语文学科观念中的文学教育问题 ,是个长期引起争议的学术论题 ,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观念中 ,与语言教育一样 ,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当代语文教育普遍认同的文学观念 ,是狭义的纯文学观 ,适合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 ,胡适广义的文学观念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的文学专业课程目标、方法、学习水平比较 ,启蒙才是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目标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文学 文学教育 纯文学观 胡适 启蒙教育
下载PDF
从价值维度的重构谈丁帆的百年文学史观
10
作者 黄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1,共7页
"文学史既是文艺科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讲重要文学现象的上下左右的联系,讲文学发展的规律"①。文学史建构中,纯文学观和文学"国情"、文学审美功能与历史功利性或历史效应之间的冲突从未间断,正是这些冲突的"消"与"长"成... "文学史既是文艺科学,也是一门历史科学","讲重要文学现象的上下左右的联系,讲文学发展的规律"①。文学史建构中,纯文学观和文学"国情"、文学审美功能与历史功利性或历史效应之间的冲突从未间断,正是这些冲突的"消"与"长"成就了文学史波澜壮阔的多元格局,也成就了文学史作为文化史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复杂深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价值维度 丁帆 重构 历史科学 文学现象 文学发展 纯文学观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学观的现代余绪
11
作者 付建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5-31,共7页
中国传统文学观主要有杂文学观和纯文学观,这两种文学观在西方现代文学观的强烈冲击下,仍然得以延续。阮元的纯文学观、章太炎的杂文学观、刘师培的纯文学观与杂文学观都与传统的杂文学观和纯文学观密不可分,可谓传统文学观的现代余绪。
关键词 传统文学 文学 纯文学观
下载PDF
20世纪初文学观之变迁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初创
12
作者 陈才训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5,共7页
20世纪初,林传甲、张德瀛、窦警凡、钱基厚等文学史家,因囿于"杂文学"观,其所著文学史基本上等同于"国学史"或"国故史"。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经过一批有识之士的一再倡导和积极学术实践... 20世纪初,林传甲、张德瀛、窦警凡、钱基厚等文学史家,因囿于"杂文学"观,其所著文学史基本上等同于"国学史"或"国故史"。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经过一批有识之士的一再倡导和积极学术实践,尤其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到二、三十年代,文学史家普遍接受了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此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体系得以初步建立,研究面貌遂焕然一新。然而,"纯文学"观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消极影响亦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杂文学 纯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 得失
下载PDF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文新 甘宏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大体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描述:“中国文学史”这样一种著述方式是伴随着古今文学的转型而产生的;现代的纯文学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对古今文学之异的清醒认...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大体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描述:“中国文学史”这样一种著述方式是伴随着古今文学的转型而产生的;现代的纯文学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对古今文学之异的清醒认识是编年体文学史兴起的契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古今”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主体陛与客观性的关系。我们的讨论即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研究 文学演变 20世纪90年代 内在关联 纯文学观 编年体 著述
下载PDF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再探析
14
作者 王瑜 韦群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独特的编写体例、分期方式及价值评判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新格局的形成。《中国新文学史》充满活力的写史语言、富于个性...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独特的编写体例、分期方式及价值评判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新格局的形成。《中国新文学史》充满活力的写史语言、富于个性和激情的叙述方式时至今日仍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面临转向的关头,回顾与梳理这部史著意在正本清源、启示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史》 司马长风 纯文学观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冶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38-39,共2页
新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多元化时代,如何重建文学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形态及其责任是什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本刊就代表性观点以笔... 新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多元化时代,如何重建文学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形态及其责任是什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本刊就代表性观点以笔谈形式发表,意在推动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空间维度 文学 文化多样性 文学批评 文本分析 纯文学观 学科知识
下载PDF
后五四时代一部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学史著作——读梁乙真《中国文学史话》
16
作者 杜近都 陈文新 《励耘学刊》 2021年第1期374-393,408,共21页
初版于1934年的《中国文学史话》是民国时期文学史家梁乙真编写的一部教科书性质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梁乙真以编者为自我定位,博采众家,较为及时地运用新文献,吸收新观点,阶段性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水平,为文学史书... 初版于1934年的《中国文学史话》是民国时期文学史家梁乙真编写的一部教科书性质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梁乙真以编者为自我定位,博采众家,较为及时地运用新文献,吸收新观点,阶段性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水平,为文学史书写贡献了“集体”的声音,在后五四时代具有显著的标本意义。而“自律论”文学史观和对“有趣味的学术”的追求,则是其学术个性的体现,对当下的文学史书写如何平衡“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仍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乙真 文学史书写 纯文学观 有趣味的学术
下载PDF
谫论余光中的“纯文学”观
17
作者 张嘉仪 《华文文学评论》 2017年第1期79-88,共10页
'纯文学'观这一文学命题长期在学界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影响到评论家对作品的价值阐释、作家的创作理念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以余光中的文学评论集为考察对象,试图理清余光中文艺思想的主脉,即以'纯文学'观为... '纯文学'观这一文学命题长期在学界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影响到评论家对作品的价值阐释、作家的创作理念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以余光中的文学评论集为考察对象,试图理清余光中文艺思想的主脉,即以'纯文学'观为中心展开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纯文学 大众文学 现代诗 台湾乡土文学
原文传递
从学术演进看“大文学观”
18
作者 余永腾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1-22,共2页
纯文学观取杂文学观而代之,正是晚清民初学术演进的一个缩影。杨义先生于上世纪初提出的"大文学观",学界反响大略有赞成和持疑二类。本文试比照纯文学观产生之学术背景,辨析大文学观提出之时的学术气候,以求较为客观地看取&qu... 纯文学观取杂文学观而代之,正是晚清民初学术演进的一个缩影。杨义先生于上世纪初提出的"大文学观",学界反响大略有赞成和持疑二类。本文试比照纯文学观产生之学术背景,辨析大文学观提出之时的学术气候,以求较为客观地看取"大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演进 纯文学观 文学
原文传递
郭绍虞的六朝文论书写
19
作者 贺根民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6-90,103,共6页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六朝文论书写,不仅表明早期文学批评史的探索实绩,亦绘制了民国学者系统整理旧学和积极吸纳新知的时代镜...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六朝文论书写,不仅表明早期文学批评史的探索实绩,亦绘制了民国学者系统整理旧学和积极吸纳新知的时代镜像。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郭著的经典地位,显示文学批评史学术研究的现代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六朝文论 纯文学观 批评史研究
下载PDF
由“孔门四科”到“大文学观”
20
作者 龙其林 陈菲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4-76,共3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依附于西方观念,而与本土的文学历史、精神资源产生了严重的错位,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强项、精髓在概念的舶来、转换过程中忽略、稀释了。杨义先生的《读书的启示》一书,就是在此种文学语境下,力图从文学与文化、文学...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依附于西方观念,而与本土的文学历史、精神资源产生了严重的错位,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强项、精髓在概念的舶来、转换过程中忽略、稀释了。杨义先生的《读书的启示》一书,就是在此种文学语境下,力图从文学与文化、文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宏大视野出发,重新描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将纯文学观下被遮蔽的文化历史、情感体验、民族风俗、地理谱系等重新揭示出来,体现出了重写文学历史的学术自觉和研究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义 读书的启示 纯文学观 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