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参与1例纳武利尤单抗致棘皮瘤的处置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霞 鱼丽莉 赵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纳武利尤单抗致棘皮瘤患者的诊治过程。该例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2周后发生棘皮瘤,累及头皮、颈部、躯干、手背、脚底等部位,并伴有中度瘙痒,经临床药师按照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方法判定为“肯定”。临床... 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纳武利尤单抗致棘皮瘤患者的诊治过程。该例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2周后发生棘皮瘤,累及头皮、颈部、躯干、手背、脚底等部位,并伴有中度瘙痒,经临床药师按照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方法判定为“肯定”。临床药师查阅文献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棘皮瘤以男性、高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多见,好发于躯干、四肢及手部,局部手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是主要的处置手段。临床药师在考虑治疗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可及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尊重患者意愿,与医师讨论后决定予患者卤米松乳膏外用+维A酸胶囊口服+依巴斯汀片口服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予患者继续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行免疫治疗,同时由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和心理疏导。最终,该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棘皮瘤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结束后逐渐消退。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表明,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治疗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棘皮瘤 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预后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结肠炎文献回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鑫 马雪辰 +1 位作者 钟晗 张在丽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致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Elsevier、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和结肠炎发生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7例患...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致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Elsevier、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和结肠炎发生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来自5个国家,患者中位年龄64岁(42~89岁)。不良反应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等,主要发生在给药1~19次后;10例患者检查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均高于正常范围;96.30%(26/27)的患者行消化道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发红斑、血管纹理减少、糜烂和溃疡,组织病理学检查中70.37%(19/27)的患者提示慢性炎症,37.04%(10/27)的患者有隐窝脓肿形成。96.30%(26/27)的患者停用纳武利尤单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美沙拉嗪、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临床应关注纳武利尤单抗相关结肠炎,针对发生腹泻、腹痛、便血的患者,可结合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因并给予治疗,提高对免疫相关结肠炎的识别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腹泻 结肠炎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结肠炎1例
3
作者 张鑫 马雪辰 +1 位作者 钟晗 张在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8-1240,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7.8 kg·(m^(2))^(-1),2021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伴胃-空肠吻合术),术后完善诊断为胃恶性肿瘤(pT4aN1M0,ⅢA期)。于2021年8月3日-12月6日行术后初始第1-6周期SOX化... 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7.8 kg·(m^(2))^(-1),2021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伴胃-空肠吻合术),术后完善诊断为胃恶性肿瘤(pT4aN1M0,ⅢA期)。于2021年8月3日-12月6日行术后初始第1-6周期SOX化疗方案(注射用奥沙利铂170 mg,iv,d1+替吉奥胶囊50 mg,bid,d1~14,q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 结肠炎 腹泻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致垂体炎的药学实践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尹桂森 张晓妮 +1 位作者 张关敏 马旭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垂体炎的临床特点和药学监护,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收集1例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致垂体炎患者的诊疗资料,通过评价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垂体炎的临床特点和药学监护,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收集1例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致垂体炎患者的诊疗资料,通过评价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患者出现垂体炎的用药因素,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垂体炎症状改善。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可能引起垂体炎,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积极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伊匹木单抗 垂体炎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基于Markov模型的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复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药物经济学研究
5
作者 黎风 何梅 李茂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4期138-141,共4页
目的从我国医疗保障角度评估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晚期或复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经济性。方法基于ATTRACTION-3试验数据建立Markov模型,针对既往接受过氟嘧啶和含铂药物联合疗法治疗的,难治或不可耐受的,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性食管鳞状细... 目的从我国医疗保障角度评估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晚期或复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经济性。方法基于ATTRACTION-3试验数据建立Markov模型,针对既往接受过氟嘧啶和含铂药物联合疗法治疗的,难治或不可耐受的,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评估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组)与使用多西他赛或紫杉醇行常规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常规化疗组)的成本-效用,计算增量成本-效用比值。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模型的稳定性。结果与常规化疗组相比,纳武利尤单抗组每多获得0.34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同时将额外花费211141.52元,增量成本-效用比值为621004.47元/QALY,超过了支付意愿阈值(WTP,242928元)。推测当WTP为1419120元时,纳武利尤单抗具有成本-效用的概率是0.503。结论就我国医疗保障角度而言,对于既往接受过氟嘧啶和含铂药物联合疗法治疗的,难治或不可耐受的晚期(不可切除)性或复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纳武利尤单抗无成本-效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食管鳞状细胞癌 晚期 复发性 MARKOV模型 成本-效用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红豆杉胶囊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LDH、NL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范俊瑾 樊改荣 孙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30-635,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红豆杉胶囊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山...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红豆杉胶囊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晚期NSCLC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豆杉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8周后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周、8周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血清LDH、NLR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vs.50.98%,χ^(2)=4.113,P=0.043)。治疗6周、8周后2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周:t/P=10.775/<0.001、9.874/<0.001、9.684/<0.001;8周:t/P=11.634/<0.001、10.008/<0.001、9.887/<0.001)。治疗6周、8周后2组CD3+、CD4+、CD4+/CD8+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01);而观察组治疗6周、8周后均较对照组升高(6周:t/P=4.607/<0.001、7.353/<0.001、8.333/<0.001;8周:t/P=7.226/<0.001、7.660/<0.001、8.970/<0.001)。治疗6周、8周后2组血清LDH、NL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周:t/P=3.330/<0.001、2.687/0.008;8周:t/P=2.174/0.032、2.725/0.007)。治疗6周、8周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P=6.006/<0.001、4.097/<0.001);观察组血小板减少、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红豆杉胶囊可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病情进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功能状态,调节LDH、NL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纳武利尤单抗 红豆杉胶囊 免疫功能 疗效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3年生存率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宏果 刘军 +2 位作者 程才 乔松 陆婉玲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并观察其3年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3...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并观察其3年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34例采用含铂方案化疗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53(CA153)、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TPS)、胸苷激酶1(TK1)]、3年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53、TPS、TK1水平分别为(20.58±4.15)U/mL、(5.60±1.66)ng/mL、(1.50±0.31)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2±4.63)U/mL、(7.16±2.03)ng/mL、(1.89±0.37)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4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食欲减退、疲劳、肌肉骨骼痛、消化道反应、贫血、呼吸困难、四肢水肿、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TNBC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3年生存率,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纳武利尤单抗 血清肿瘤标志物 3年生存率 毒副反应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79例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分析及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孟祥君 卿磊 辛海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2期119-121,129,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发生纳武利尤单抗相关ADR的患者信息,对患者一般信息、基础疾病、用药剂量、联合用药、AD...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发生纳武利尤单抗相关ADR的患者信息,对患者一般信息、基础疾病、用药剂量、联合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ADR分级、临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79例患者,男性52例(65.82%),女性27例(34.18%),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58.23%);基础疾病以肺癌最为常见(22例,27.85%),其次为肝癌(18例,22.78%)和胃癌(18例,22.78%);79例患者共发生ADR 107例次,1~2级ADR 100例次(93.46%)、3~4级ADR 7例次(6.54%);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27例次,25.23%)、肝胆系统(17例次,15.89%)、内分泌系统(15例次,14.02%)等;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75例,死亡4例。结论:临床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时应评估患者的风险与收益,加强用药安全性监测,警惕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PD-L1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成本效益分析
9
作者 王野 崔佳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239-243,共5页
目的从医疗保健角度评价纳武利尤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相较舒尼替尼在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成本效益。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的Ⅲ期随机临床试验,建立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对模型进行为期20年的模拟,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目前对于中... 目的从医疗保健角度评价纳武利尤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相较舒尼替尼在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成本效益。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的Ⅲ期随机临床试验,建立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对模型进行为期20年的模拟,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目前对于中国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纳武利尤联合卡博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相较舒尼替尼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为1518045元/QALY、925930元/QALY。结论在中国当前的GDP情况下,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两种治疗方案并不具备经济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益分析 纳武利尤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分区生存模型 肾细胞癌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张晓杰 周建国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的患者50例,观察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50例患者共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243例次,...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的患者50例,观察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50例患者共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243例次,人均治疗4.86个周期;有39例(78.00%)患者的用药符合临床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的适应证,药物应用剂量及方法均符合要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20例(40.00%),其中6例(12.00%)为严重不良反应,占比最高(33.33%)的为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在该院的临床应用均合理,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需加强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 合理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肺腺癌致肌炎1例
11
作者 劳俊杰 楼江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4期35-36,共2页
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通路,重新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疗法,已证实为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1]。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免... 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通路,重新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疗法,已证实为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1]。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也日益受到关注,而irAEs常见于皮肤、胃肠道和内分泌系统,也有引起肌炎等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报道[2-3]。本文就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肺腺癌导致肌炎患者1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进行讨论,并提出临床药师的监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纳武利尤单抗 肌炎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FAERS对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不良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琪琳 丁玉峰 +2 位作者 陈力 戴冰 舒亚民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8期1384-1390,共7页
目的:对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提取2016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共23个季度的ADE报告,数据去重后,利用报告比值比法(... 目的:对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提取2016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共23个季度的ADE报告,数据去重后,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的ADE报告进行数据筛选与分析,挖掘ADE信号。结果:共获得以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67 844份,最终得到ADE信号1 368个(帕博利珠单抗641个,纳武利尤单抗727个),累及22个系统,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报告数和信号强度前20位的ADE中未在说明书中出现的信号2个(帕博利珠单抗1个,纳武利尤单抗1个)。结论:本研究挖掘出的常见ADE信号和其累及系统与说明书一致,但ADE具有免疫介导性且发现新信号,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帕博利珠单抗 纳武利尤单抗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比例失衡法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婷婷 王伟兰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4期274-276,共3页
1例56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左肺小细胞肺癌,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治疗,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正常。3个月后患者出现乏力,FT3<0.30 pmol·L^(-1)、FT41.27 pmol·L^(-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137.79 mU·L... 1例56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左肺小细胞肺癌,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治疗,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正常。3个月后患者出现乏力,FT3<0.30 pmol·L^(-1)、FT41.27 pmol·L^(-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137.79 mU·L^(-1),考虑为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立即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qd,治疗后患者乏力症状缓解。2个月后复查,FT3和FT4已恢复至正常范围(FT34.05 pmol·L^(-1)、FT417.00 pmol·L^(-1)),TSH较前明显降低(16.98 mU·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甲状腺功能减退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彩虹 王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24-625,共2页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身高155 cm,体重47 kg,因'肺腺癌7月余,免疫治疗6程后继续免疫治疗'于2019年3月5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怀疑肿瘤。遂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查,细胞病理诊断未...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身高155 cm,体重47 kg,因'肺腺癌7月余,免疫治疗6程后继续免疫治疗'于2019年3月5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怀疑肿瘤。遂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查,细胞病理诊断未见恶性肿瘤细胞。10d后于当地传染病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药品及剂量不详),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甲状腺功能减退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含铂方案化疗失败且PD-L1>1%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冬妮 周后凤 郑寒蕊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目的从医疗保健的角度,对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铂类化疗失败进展的鳞状或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S)展开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国内NSCLS初始治疗失败的化疗药物选择及医保目录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中国多中心、大规模的RCT研究,建立... 目的从医疗保健的角度,对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铂类化疗失败进展的鳞状或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S)展开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国内NSCLS初始治疗失败的化疗药物选择及医保目录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中国多中心、大规模的RCT研究,建立决策树和Markov模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铂类治疗失败且PD-L1>1%的NSCLS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和多西他赛进行经济学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以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作为意愿支付阈值(WTP=212 321元),在治疗铂类双联化疗后进展的鳞状、非鳞状NSCLS患者时,与多西他赛方案相比,纳武利尤单抗方案治疗费用更高(150 825元vs 33 546.88元),更有效(QALY:6.95年vs 5.47年)。纳武利尤单抗方案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9 241.97/QALY,具有经济性。在敏感性分析中,疾病无进展状态的纳武利尤单抗方案的成本被认为是该模型中最敏感的因素。结论在国内的社会意愿支付背景下,与多西他赛组相比,采用纳武利尤单抗方案治疗铂类化疗失败进展且PD-L1>1%的NSCLS经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致暴发型1型糖尿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曼 张程亮 唐晓霞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33-636,共4页
1例肺鳞癌患者使用2周期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后出现头晕、疲劳、多尿、烦渴,诊断为暴发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师给予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泵入后纠正。临床药师分析患者出现暴发型1型糖尿病的原因,评价... 1例肺鳞癌患者使用2周期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后出现头晕、疲劳、多尿、烦渴,诊断为暴发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师给予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泵入后纠正。临床药师分析患者出现暴发型1型糖尿病的原因,评价降糖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建议医生及时停用醋酸泼尼松片,并提供了纳武利尤单抗的循证药学证据,帮助患者在停用纳武利尤单抗15 d后重启第3周期免疫治疗并顺利出院。此后药师定期随访,出院10 d,患者遵医嘱坚持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复查肺部MRI示胸膜结节缩小,拟住院行第4周期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暴发型1型糖尿病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贵宾 傅睿 《循证医学》 2022年第1期26-29,共4页
1文献来源Forde PM,Spicer J,Lu S,et al.CT003-Nivolumab(NIVO)+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chemo)vs chemo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tx)for resectable(ⅠB-ⅢA)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n the phase 3 Check Mate 81... 1文献来源Forde PM,Spicer J,Lu S,et al.CT003-Nivolumab(NIVO)+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chemo)vs chemo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tx)for resectable(ⅠB-ⅢA)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n the phase 3 Check Mate 816 trial[J].Cancer Res,2021,81(13S):CT003.DOI:10.1158/1538-7445.AM2021-CT003.Spicer J,Wang C,Tanaka F,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纳武利尤单抗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玲 梅耀国 李道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5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老年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根据随机数...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老年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MZ同步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TMZ同步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时间、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S、PFS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TMZ同步放疗可缩小颅内病灶,降低ProGRP、NSE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纳武利尤单抗 替莫唑胺 同步放疗 肿瘤标志物 生存率 生存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英 赵颖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8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医嘱给以纳武利尤单抗3 mg/kg体重d1,q15 d,60 min静脉给药,治疗前制定预防处理方案、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全组12例病例中,8例在治疗1周后出现Ⅰ、Ⅱ度皮疹,12...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医嘱给以纳武利尤单抗3 mg/kg体重d1,q15 d,60 min静脉给药,治疗前制定预防处理方案、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全组12例病例中,8例在治疗1周后出现Ⅰ、Ⅱ度皮疹,12例均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疲劳、肌肉骨骼痛,未见明显的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大咯血等毒副作用。患者均严格按照治疗计划执行,依从性较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治疗前认真学习药物相关知识,做好充分评估并制定详细的预防处理方案、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能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纳武利尤单抗 护理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苏毅馨 薛鹏 +4 位作者 毛昀 李林潞 褚雪镭 陈峥 朱世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4-308,共5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尽管化疗及靶向治疗改善了患者临床疗效,但预后仍欠佳。免疫治疗的发展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纳武利尤单抗是一...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尽管化疗及靶向治疗改善了患者临床疗效,但预后仍欠佳。免疫治疗的发展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的完全人源化的IgG4单克隆抗体,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晚期NSCLC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已经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主要药物,但临床上尚缺乏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针对纳武利尤单抗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