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新型纳米光子学器件的发展
1
作者 盖洪峰 王佳 田芊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672,共7页
通过设计合适的纳米表面等离子结构,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具有光场增强效应,能调控近场范围内的光场分布,可用来设计新型的纳米光子学器件。介绍了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原理、结构特点、制作工艺和纳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方法,对纳米光学等... 通过设计合适的纳米表面等离子结构,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具有光场增强效应,能调控近场范围内的光场分布,可用来设计新型的纳米光子学器件。介绍了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原理、结构特点、制作工艺和纳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方法,对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和普通光子晶体做了比较。归纳了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物理机制、光学特征,描述并分析了波长选择性场增强效应和束流效应等。给出几种基于纳米光学等离子晶体的纳米光子学器件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等离子晶体 纳米光子学器件 近场光
原文传递
基于几何曲面结构的金属狭缝阵列透镜研究
2
作者 石志祥 赵宝群 +1 位作者 廖薇 朱巧芬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金属狭缝阵列透镜是一种通过激发和操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光束调控的纳米光子器件。如何快速、高效地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金属狭缝阵列,并且在不影响器件功能的前提下,增大狭缝尺寸,使器件便于加工,是该类器件走向实际... 金属狭缝阵列透镜是一种通过激发和操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光束调控的纳米光子器件。如何快速、高效地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金属狭缝阵列,并且在不影响器件功能的前提下,增大狭缝尺寸,使器件便于加工,是该类器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光束调控的新的金属狭缝阵列透镜的设计方法,将金属狭缝阵列作成几何曲面结构,可快速、高效地设计透镜,实现光束的调控作用。该方法设计的透镜,金属狭缝尺寸在80nm,便于设计之后的加工制备,将加速纳米光子器件的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近场光 纳米光子学器件 亚波长金属结构
下载PDF
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控制光束的新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庆艳 王佳 张书练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71,174,共10页
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一种在金属-介质界面上激发并耦合电荷密度起伏的电磁振荡,具有近场增强、表面受限、短波长等特性,在纳米光子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表面等离子光学和基于SPPs的纳米光子... 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一种在金属-介质界面上激发并耦合电荷密度起伏的电磁振荡,具有近场增强、表面受限、短波长等特性,在纳米光子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表面等离子光学和基于SPPs的纳米光子器件的研究引起了国际上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讨论了SPPs的基本原理和在亚波长结构下的光学特性,介绍了基于亚波长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在空间光束准直与聚焦、平面内光束聚焦与传导和在近场纳米光束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在纳米光子学器件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光 纳米光子学器件 表面等离子 亚波长金属结构
原文传递
Ⅲ-Ⅴ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formation in silicon nanowires via liquid-phase epitaxy
4
作者 Slawomir Prucnal Markus Glaser +9 位作者 Alois Lugstein Emmerich Bertagnolli Michael Stoger-Pollach Shengqiang Zhou Manfred Helm Denis Reichel Lars Rebohle Marcin Turek Jerzy Zuk Wolfgang Skorupa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769-1776,共8页
Direct integration of high-mobility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with existing Si-bas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 processing platforms presents the main challenge to increasing the CMOS perform... Direct integration of high-mobility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with existing Si-bas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 processing platforms presents the main challenge to increasing the CMOS performance and the scaling trend. Silicon hetero-nanowires with integrated III-V segments 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advanced nano-optoelectronics, as first demonstrated using molecular beam epitaxy techniques. Here we demonstrate a novel route for InAs/Si hybrid nanowire fabrication via millisecond range liquid-phase epitaxy regrowth using sequential ion beam implantation and flash-lamp annealing. We show that such highly mismatched systems can be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within a single nanowire. Opt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confirm the high quality hetero-nanowire fabrication coupl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atomically sharp interfaces between Si and InAs segments. Such hybrid systems open new routes for future high-speed and multifunctional nanoelectronic devices on a single c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phase epitaxy INAS hetero-nanowires SILICON ion implan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