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含能材料的概念与实践 被引量:48
1
作者 莫红军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9-82,共4页
纳米含能材料目前正处于从概念向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在分析其概念产生背景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介绍和总结了纳米含能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应用优越性和可预见的应用领域,也展望了今后深层... 纳米含能材料目前正处于从概念向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在分析其概念产生背景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介绍和总结了纳米含能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应用优越性和可预见的应用领域,也展望了今后深层次研究中的一些主题和在弹药中应用的远景。附参考文献1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纳米含能材料 概念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方法制备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杉 向斌 +1 位作者 张朝阳 周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纳米含能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成为纳米材料和含能材料两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了纳米含能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已有的纳米含能材料自组装制备方法,提出了大分子自组装制备纳米含能材料的新思路。综述了大分子自... 纳米含能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成为纳米材料和含能材料两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了纳米含能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已有的纳米含能材料自组装制备方法,提出了大分子自组装制备纳米含能材料的新思路。综述了大分子自组装及其与纳米粒子协同自组装用于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基于大分子自组装制备纳米含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今后还需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含能材料 大分子自组装 综述
下载PDF
纳米含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昕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综述了纳米含能材料组分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指出国内外研究的含能材料纳米级组分包括纳米铝粉、纳米硼粉和纳米级单质炸药。纳米复合物主要包括单质炸药(氧化剂)纳米晶分布于连续基质所形成的纳米复合物、介稳态分子间复合物和... 综述了纳米含能材料组分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指出国内外研究的含能材料纳米级组分包括纳米铝粉、纳米硼粉和纳米级单质炸药。纳米复合物主要包括单质炸药(氧化剂)纳米晶分布于连续基质所形成的纳米复合物、介稳态分子间复合物和碳纳米管与含能材料组分的纳米复合物。纳米级铝粉和硼粉的制造技术是电爆法和等离子体法;纳米级单质炸药的制备方法是各种基于超临界流体的处理技术;So l-G e l法是制备含能纳米复合物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含能材料 纳米复合物 综述
下载PDF
纳米含能材料的一个基本分形热传导理论模型(英文)
4
作者 王毅 宋小兰 +1 位作者 黄浩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4-561,共8页
基于分形理论和热传导理论,分析了含能材料的感度、热传导和分形维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含能材料的分形热传导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两种不同粒度硝铵炸药的粒度分形维数和表面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并且通过模型计算了其有效热传... 基于分形理论和热传导理论,分析了含能材料的感度、热传导和分形维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含能材料的分形热传导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两种不同粒度硝铵炸药的粒度分形维数和表面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并且通过模型计算了其有效热传导率。结果表明,纳米RDX的轴向有效热传导率和径向有效热传导率比微米RDX的kt和kr分别高0.204和0.059 W/mK;纳米HMX的kt和kr比微米RDX的kt和kr分别高0.079和0.426 W/mK;表明纳米含能材料比微米含能材料具有更高的有效热传导率,有利于增大热量散失、降低热点温度,从而表现出更低的感度。因此利用分形热传导模型可以评价含能材料的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含能材料 分形理论 热传导模型 RDX HMX
下载PDF
微纳米含能材料静电积累特性与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文韬 何中其 陈网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8-692,共5页
为了分析微纳米含能材料的静电危险性,采用标准筛替代斜槽进行了摩擦起电静电积累实验。利用法拉第筒测试了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经不同孔径标准筛过筛后的的静电积累,分析了其静电危险性。研究了在50目标准筛孔径下炸药粉体质量... 为了分析微纳米含能材料的静电危险性,采用标准筛替代斜槽进行了摩擦起电静电积累实验。利用法拉第筒测试了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经不同孔径标准筛过筛后的的静电积累,分析了其静电危险性。研究了在50目标准筛孔径下炸药粉体质量、粒度对静电积累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标准筛孔径下纳米RDX的静电积累量。结果表明试样量越大,积累的静电电荷量越大;筛孔径与纳米RDX和HMX的静电积累量近似满足线性关系,孔径越小,静电积累量越大;纳米RDX(粒径80 nm)和纳米HMX经50目标准筛(孔径为0.355 mm)过筛后的平均质量电荷密度分别为-21.1μC·kg-1和-8.1μC·kg-1,纳米级RDX、HMX质量电荷密度约为工业级的3.6倍,存在非常大的静电危险性;RDX在工业级、纳米级状态下的质量电荷密度均约为同状态下HMX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HMX 纳米含能材料 静电积累量
下载PDF
Al/2D-MoO3纳米含能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新新 杨海艳 +2 位作者 刘玉存 熊继军 陈晓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28-2330,2334,共4页
使用液相超声剥离方法高效、快速、方便的制备了二维三氧化钼(2D-MoO3),所得2D-MoO3材料大约为4~6层纳米片;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纳米铝(n-Al)/2D-MoO3基纳米含能材料,扫描电镜测试表面(SEM)发现,n-Al分散于2D-MoO3纳米片表面,分散性较... 使用液相超声剥离方法高效、快速、方便的制备了二维三氧化钼(2D-MoO3),所得2D-MoO3材料大约为4~6层纳米片;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纳米铝(n-Al)/2D-MoO3基纳米含能材料,扫描电镜测试表面(SEM)发现,n-Al分散于2D-MoO3纳米片表面,分散性较好;最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测定了所得纳米含能材料热行为,发现所制备的含能材料放热较为集中、反应起始早(起始温度低),证实2DMoO3纳米片能极大增加反应活性,显示2D材料对改善异质含能组分间界面接触具有显著作用。展示了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在纳米含能材料中巨大研究价值,为新型纳米含能材料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烯二维材料 纳米含能材料 二维三氧化钼 高反应速率
下载PDF
韩国釜山大学研究了调节纳米含能材料点火和燃烧性能的方法
7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9-999,共1页
韩国釜山大学的研究人员系统研究了炭黑纳米颗粒(CB NP)添加剂对Al/CuO NP基纳米含能材料(nEMs)点火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当添加过量的CB NPs(质量分数>1%)时,Al/CuO自蔓延反应的散热和热化学相互作用使该nEMs的增压和燃烧速率被显著... 韩国釜山大学的研究人员系统研究了炭黑纳米颗粒(CB NP)添加剂对Al/CuO NP基纳米含能材料(nEMs)点火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当添加过量的CB NPs(质量分数>1%)时,Al/CuO自蔓延反应的散热和热化学相互作用使该nEMs的增压和燃烧速率被显著抑制。随着CB NPs加入量的增加,nEMs的点火延迟时间随之单调减小,总放热量也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延迟时间 纳米含能材料 燃烧性能 大学 釜山 韩国 nEMs 化学相互作用
下载PDF
纳米含能材料专辑
8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8-1088,共1页
“纳米”概念在20世纪中期被提出,在材料领域获得快速应用并产生诸多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效应。早期含能材料研究人员寄希望于含能材料纳米化以后会获得额外的能量收益,后来的实验表明,在我们所能得到的粒度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能量优... “纳米”概念在20世纪中期被提出,在材料领域获得快速应用并产生诸多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效应。早期含能材料研究人员寄希望于含能材料纳米化以后会获得额外的能量收益,后来的实验表明,在我们所能得到的粒度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能量优势。但纳米含能材料在含能配方的燃速调节、力学性能增强、降感和感度选择性敏化等方面却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促使人们重视对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纳米含能材料已成为含能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必将对含能材料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纳米含能材料研究其实才刚起步,一些基本的问题还没有系统涉及。“为什么用纳米含能材料”——还需要从科学层面阐释纳米效应的机理;“用什么样的纳米含能材料”——还需要面向应用建立本征构效关系模型;另外我们也应该仰望星空,思考“纳米含能材料还有什么用”——探索纳米含能材料对物理、化学与材料学科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含能材料 专辑 化学效应 能量收益 面向应用 研究人员 粒度范围 燃速调节
下载PDF
“纳米含能材料制备及性能专刊”序言
9
作者 姜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含能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远程打击、高效毁伤的核心材料之一,是固体推进剂、炸药、发射药和火工烟火药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武器系统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武器弹药对火炸药的... 含能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远程打击、高效毁伤的核心材料之一,是固体推进剂、炸药、发射药和火工烟火药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武器系统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武器弹药对火炸药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更高的能量水平、更快的燃烧速率、更强的力学性能及更好的安全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现代化建设 核心材料 能量水平 武器弹药 纳米含能材料 燃烧速率 火炸药 远程打击
下载PDF
化工材料研究所纳米含能材料与器件团队
10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9-1089,共1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纳米含能材料与器件团队:成立于2015年3月,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含能材料相关的物理化学机制与批量制造、纳米含能器件的反应机理与功能化、以及基于含能效应的先进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EM-to-AM)。团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纳米含能材料与器件团队:成立于2015年3月,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含能材料相关的物理化学机制与批量制造、纳米含能器件的反应机理与功能化、以及基于含能效应的先进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EM-to-AM)。团队秉承“创新容异、有为铸器”的理念,从纳米含能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出发,着力解决纳米含能材料的工程应用瓶颈技术,力争实现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融汇贯通,近年来,团队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获批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武器装备相关研究课题,开发的多个产品获得装备实际应用,显著提升相关武器系统综合性能,获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中物院科技创新奖等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含能材料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器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创新奖 物理化学机制 科学问题 武器装备
下载PDF
静电喷雾法制备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NGEC及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 陈令 +2 位作者 甘怀银 朱永晨 何卫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85-1992,共8页
通过静电喷雾干燥技术,以黑索金(RDX)、纤维素甘油醚硝酸酯(NGEC)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制备一种新型的RDX@NGEC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对复合粒子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 通过静电喷雾干燥技术,以黑索金(RDX)、纤维素甘油醚硝酸酯(NGEC)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制备一种新型的RDX@NGEC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对复合粒子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通过Kissinger和Ozawa两种方法分别对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分析;另外进行撞击和摩擦感度实验研究其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的RDX@NGEC复合粒子形貌均匀且呈球形,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与原料RDX相比,复合粒子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从122.050 kJ/mol提高到131.701 kJ/mol,且随着NGEC含量的增加活化能逐渐增大;其中10%质量分数NGEC的添加,复合粒子的热爆炸临界温度由513.696 K提高到524.989 K。机械感度研究表明:NGEC可以作为有效的缓冲层赋予RDX良好的钝感效果,当比例为2∶8时撞击和摩擦感度的降低幅度最大分别可达44.1%,24.8%,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能材料 静电喷雾 热分解 感度 RDX@NGEC
下载PDF
纳米含能材料Al-MoO_3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艳 任小明 +2 位作者 解瑞珍 张蕊 史春红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采用超声分散混合的方法,以纳米铝粉和纳米氧化钼为原料,制备了纳米含能材料Al-MoO_3。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差热分析(DSC)对纳米含能材料Al-MoO_3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进行了火焰感度、激光点火性能和电点火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含能... 采用超声分散混合的方法,以纳米铝粉和纳米氧化钼为原料,制备了纳米含能材料Al-MoO_3。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差热分析(DSC)对纳米含能材料Al-MoO_3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进行了火焰感度、激光点火性能和电点火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含能材料Al-MoO_3是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的一种,它具有较好的火焰感度、激光点火感度和电点火感度,其50%感度分别为37.3cm、1.657mJ和46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含能材料 Al-MoO3 感度 点火性能
原文传递
国外纳米含能材料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晓雪 陈春芳 +2 位作者 范夕萍 柏席峰 张培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3,共4页
系统介绍了国外新型纳米含能材料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国外纳米组分改性高能复合推进剂的研制现状,并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预测了纳米含能材料技术将是未来国外新型含能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纳米含能材料 推进剂 纳米铝热剂
原文传递
纳米多孔硅基复合含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凤起 姚二岗 安亭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纳米多孔硅和纳米多孔硅基复合含能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认为该类复合含能材料具有反应活性高、能量可控、性能可调以及燃烧产物污染小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感度高、安全性能差、易... 综述了纳米多孔硅和纳米多孔硅基复合含能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认为该类复合含能材料具有反应活性高、能量可控、性能可调以及燃烧产物污染小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感度高、安全性能差、易氧化等缺点,且其爆炸反应机理也不明确,还需进一步进行制备工艺和爆炸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多孔硅 纳米含能材料 复合能材料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RDX/RF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被引量:26
15
作者 郭秋霞 聂福德 +2 位作者 杨光成 李金山 楚士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8-271,共4页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Na2CO3.10H2O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RDX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形成的纳米网格中结晶,制备了RDX/RF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BET比表面积分析...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Na2CO3.10H2O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RDX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形成的纳米网格中结晶,制备了RDX/RF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BET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F凝胶网格尺寸在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RDX/RF凝胶中的RDX晶粒大小平均为38 nm。空白RF气凝胶的比表面积达551.5 m2.g-1,炸药填充后样品比表面积为142.7 m2.g-1。与同组分的机械混合物相比,RDX/RF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提前约25℃,机械感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纳米复合能材料 溶胶凝胶法 RDX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
下载PDF
RDX/G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国平 刘梦慧 +1 位作者 申连华 罗运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溶液结晶法制备了RDX/G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BET法、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G/DSC分...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溶液结晶法制备了RDX/G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BET法、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G/DSC分析了其热性能。结果表明,RDX/G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具有纳米网孔结构,与GAP干凝胶相比,其比表面积下降,平均粒径为20~50nm。RDX/G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中的RDX热分解峰温明显提前,分解热显著高于RDX/GAP物理共混物的分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溶胶凝胶法 纳米复合能材料 RDX/GAP 热性能
下载PDF
RDX/Al/SiO_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冬冬 黄寅生 +5 位作者 李瑞 李猛 王俊杰 葛梦珠 张辉建 何亚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6-660,共5页
为了在降低黑索今(RDX)机械感度的同时提高其热分解性能,以四甲氧基硅烷为前驱物,氟硼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RDX-Al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RDX与Al质量比均为6∶1)的三种RDX/Al/SiO_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在降低黑索今(RDX)机械感度的同时提高其热分解性能,以四甲氧基硅烷为前驱物,氟硼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RDX-Al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RDX与Al质量比均为6∶1)的三种RDX/Al/SiO_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样品的热性能;按GJB772A-1997的方法测试了样品的机械感度。结果表明:RDX/Al/SiO_2是以SiO_2为凝胶骨架,Al与RDX进入到凝胶骨架中形成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该复合材料中RDX的最小平均粒径为65.09 nm,且其粒径随RDX-Al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RDX-Al的质量分数为30%时,与纯RDX相比,该复合材料中RDX的分解温度较纯RDX提前22.4℃,与原料RDX相比,样品的特性落高提高108.6 cm,爆炸百分数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黑索今(RDX) 纳米复合能材料 热分解 机械感度
下载PDF
NC/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晋苗苗 罗运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法制备了硝化棉/铝粉(NC/Al)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铝粉与NC气凝胶骨架成功复合;...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法制备了硝化棉/铝粉(NC/Al)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铝粉与NC气凝胶骨架成功复合;复合材料为平均孔径在20~50nm之间的介孔材料,纳米铝粉在凝胶中均匀分散;NC/Al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随铝粉添加量增加而下降;复合材料中纳米铝粉与硝化棉质量比为5:10时,NC组分分解热由空白NC气凝胶的1689.21J·g-1提高至2408.07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硝化棉 纳米铝粉 溶胶凝胶 纳米复合能材料 超临界干燥
下载PDF
硝化棉/黑索今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晋苗苗 罗运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2-82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硝化棉(NC)为凝胶骨架的NC/黑索今(RDX)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DX与NC凝胶骨架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硝化棉(NC)为凝胶骨架的NC/黑索今(RDX)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DX与NC凝胶骨架成功复合;由Scherrer公式计算复合材料中RDX的平均粒径最低可达50.16 nm,且随着RDX含量增大,其粒径随之增大,但仍在100 nm以下;复合材料中RDX的最大分解温度及差示扫描量热(DSC)放热峰温均低于原料RD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硝化棉 黑索今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纳米复合能材料
下载PDF
CL-20/开口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佳莹 王建华 +3 位作者 刘玉存 于雁武 袁俊明 荆苏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6,共5页
以开口多壁碳纳米管(SMWNTs)为原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为填料,采用超声吸入法制备CL-20/SMWNTs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利用TEM、DSC-TG、XRD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激光点火试验。结果表明,CL-20晶粒填充到SMWNTs内部,填充部位... 以开口多壁碳纳米管(SMWNTs)为原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为填料,采用超声吸入法制备CL-20/SMWNTs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利用TEM、DSC-TG、XRD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激光点火试验。结果表明,CL-20晶粒填充到SMWNTs内部,填充部位在SMWNTs的端口,呈颗粒状排列。与纯CL-20相比,CL-20/SMWNTs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由原来的239.6℃降至229.6℃,分解峰温也由原来的221.4℃降至173.6℃。CL-20/SMWNTs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光敏感性强,激光能量50W时可将其点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纳米 SMWNTs 纳米复合能材料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激光点火 超声吸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