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粉末纳米尺寸效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彦敏 刘素文 +1 位作者 李霞 冯玉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粉晶。对TiO2干凝胶粉进行了差热—热重(DTA/TG)分析;对不同温度处理的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小;...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粉晶。对TiO2干凝胶粉进行了差热—热重(DTA/TG)分析;对不同温度处理的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小;晶型由锐钛矿变为金红石相。本实验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来表征粉末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粉末的粒径、比表面积及晶型严重影响其光催化活性。另外,实验还发现TiO2纳米粉末对于光催化活性存在一个临界尺寸(约10nm),当粉末的粒径小于这个临界尺寸时,其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活性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TiO2粉末 纳米尺寸效应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医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制备和特性: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纳米结构及纳米尺寸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政 张阳德 +2 位作者 张洪 李钧 魏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 HA)纳米粒并观测其纳米结构及纳米尺寸效应;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 水包油)制备 HA 纳米粒,用电子显微镜、X 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 HA 纳米粒进行观测。结果 HA 纳米粒...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 HA)纳米粒并观测其纳米结构及纳米尺寸效应;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 水包油)制备 HA 纳米粒,用电子显微镜、X 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 HA 纳米粒进行观测。结果 HA 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10-30nm ;共振分析表明,磷至少以 2 种类型存在;在 200nm 波长处,光谱包含六面体 Ca2+ 典型的光谱带;HA 纳米粒微晶的 Eg 值分别为 1.60 和 1.64e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包含 2 种振波;在 956.5、1026.1 和 1108.7cm 光带处的 3 种 PO43- 曲态分别为ν1( PO4)、ν3(PO4)、ν3(PO4)。在 565.2 and 600.0cm 光带处的 2 种 PO43- 曲态为ν4(PO4)。结论纳米尺寸产生的从纳米粒到微晶的边缘能量增加伴随着簇晶体积的下降和 Ca2+ 周围配基的变化。这些变化与量子尺寸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 纳米结构 纳米尺寸效应
下载PDF
无机、有机及其复合电介质的纳米尺寸效应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荣 曾华荣 +4 位作者 郑嘹赢 曾江涛 程丽红 赵坤宇 殷庆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当电介质内的不均匀区域达到纳米级时,纳米尺度效应对介电性能的影响便不容忽视。分别以PMN-PT弛豫铁电单晶、ZnO压敏陶瓷、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通过实验证明了在无机铁电单晶、半导体陶瓷以及无机纳米/有机复合材料中存在... 当电介质内的不均匀区域达到纳米级时,纳米尺度效应对介电性能的影响便不容忽视。分别以PMN-PT弛豫铁电单晶、ZnO压敏陶瓷、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通过实验证明了在无机铁电单晶、半导体陶瓷以及无机纳米/有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介电性能的纳米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无机 复合电介质 纳米尺寸效应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微纳压痕尺寸效应
4
作者 付子聪 杨诗婷 +3 位作者 田宪会 郎风超 李继军 张伟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5,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纳米压痕尺寸效应。方法对原始态合金分别进行600、700、800、900℃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原始态和4种退火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基于纳米压痕技术测量原始态及4种退火态合金的纳米...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纳米压痕尺寸效应。方法对原始态合金分别进行600、700、800、900℃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原始态和4种退火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基于纳米压痕技术测量原始态及4种退火态合金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基于比例试样阻力模型、Nix-Gao模型和Meyer定律对纳米硬度进行函数拟合。结果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原始态组织从魏氏体逐渐演变为网篮组织。5种形态的Ti-6Al-4V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均出现随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现象,表现出典型的压痕尺寸效应,基于试验测得的原始态及4种退火态合金的纳米硬度分别为3.66、4.36、3.96、3.88、4.77 GPa,弹性模量分别为113.1、125.2、102.1、100.3、108.7 GPa;基于比例试样阻力模型计算的纳米硬度分别为3.53、4.34、3.92、3.52、4.04 GPa;基于Nix-Gao模型计算的纳米硬度分别为3.68、3.94、4.07、3.85、4.47 GPa;基于Meyer定律拟合出的迈耶指数分别为1.75、1.86、1.82、1.80、1.81,均小于2,均表现为正压痕尺寸效应。结论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均有典型的压痕尺寸效应;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原始态和退火态合金的压痕尺寸效应,Nix-Gao模型直接建立了纳米硬度和压痕深度的关系,其拟合结果更接近于试验结果,计算的硬度值也最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退火处理 纳米压痕尺寸效应 TI-6AL-4V合金 Nix-Gao模型
下载PDF
电子陶瓷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和纳米技术
5
作者 张道礼 赵岚 +2 位作者 徐建梅 胡云香 吕文中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9-376,共8页
电子陶瓷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技术以及代表纳米特征的相关特征技术变得日益重要。本文讨论了电子陶瓷材料领域的纳米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首先阐述了纳米氧化物陶瓷的尺寸效应,然后讨论纳米结晶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电子陶瓷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技术以及代表纳米特征的相关特征技术变得日益重要。本文讨论了电子陶瓷材料领域的纳米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首先阐述了纳米氧化物陶瓷的尺寸效应,然后讨论纳米结晶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最后叙述在纳米技术与半导体技术发展中并驾齐驱的集成陶瓷薄膜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陶瓷材料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技术 纳米分析 纳米氧化物陶瓷
下载PDF
M-M型纳米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
6
作者 胡松青 杨渭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探讨了M M型纳米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机制 ,指出了影响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因素 ,推导出M
关键词 M-M型纳米颗粒膜 巨磁电阻效应 物理机制 纳米材料 纳米尺寸效应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尺寸对其复合增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东 高博强 +1 位作者 杨琥 郭学锋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3期9-11,共3页
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酰胺(PAM)复合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P)的水凝胶材料(MSNP-PAM)。详细研究了MSNP纳米粒子尺寸对MSNP-PAM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与MSNP的有效结合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抗压强度得到增强,但纳... 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酰胺(PAM)复合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P)的水凝胶材料(MSNP-PAM)。详细研究了MSNP纳米粒子尺寸对MSNP-PAM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与MSNP的有效结合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抗压强度得到增强,但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抗压强度与复合的MSNP尺寸之间呈反比关系。这可能是较小尺寸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从而较小尺寸的MSNP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水凝胶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尺寸效应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纳米地球化学刍析:起源、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9
8
作者 万泉 覃宗华 +3 位作者 琚宜文 李姗姗 傅宇虹 谷渊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纳米地球化学是纳米科技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产物,旨在研究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纳米物质的成因、特殊性质以及对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纳米地球化学的起源、相关研究进展,并为该学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纳米地球化学 纳米地球科学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矿物 纳米
下载PDF
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与有效导热系数 被引量:15
9
作者 魏高升 张欣欣 于帆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根据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特点,采用由小球体构成的立方阵列单元体结构,建立了描述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气固耦合导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和固体颗粒纳米尺寸效应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值是导致材料具有极低导热系数的... 根据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特点,采用由小球体构成的立方阵列单元体结构,建立了描述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气固耦合导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和固体颗粒纳米尺寸效应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值是导致材料具有极低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气凝胶存在具有最低导热系数的最佳密度。在高温下辐射传热是气凝胶传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材料 气凝胶 有效导热系数 孔结构 超级 纳米尺寸效应 单元体结构 结构特点 导热模型 比表面积 固体颗粒 计算结果 最佳密度 辐射传热 遮光处理 纳米 高温 立方 气固
下载PDF
电子陶瓷材料的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道礼 徐建梅 +1 位作者 姜胜林 周东祥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电子陶瓷材料正经历着由微米技术向纳米技术发展的过程。对电子陶瓷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技术及代表纳米特征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该文讨论了电子陶瓷材料领域中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子陶瓷材料 纳米科学 纳米技术 纳米分析 纳米尺寸效应
下载PDF
纳米形状记忆合金的零滞后超弹性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向东 宗洪祥 +2 位作者 张祯 孙军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2-597,605,共6页
形状记忆合金因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等奇异的功能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受限于一级马氏体相变的原理性制约,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行为长期以来存在着能量耗散大的难题,并因此降低了材料的精密控制、疲劳性能和能量转化效率等,... 形状记忆合金因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等奇异的功能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受限于一级马氏体相变的原理性制约,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行为长期以来存在着能量耗散大的难题,并因此降低了材料的精密控制、疲劳性能和能量转化效率等,成为这类材料在高性能领域使用的瓶颈之一。从相变形核的角度综述了相关降低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能量耗散的研究工作,指出了通过降低材料相变能垒进而降低超弹性能量耗散的两个可行方案:(1)弱化自发晶格畸变量;(2)引入空间不均匀性。现有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纳米尺度的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其奇异的核-壳结构而同时满足以上两个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块体材料中强烈的一级马氏体相变转变为纳米尺度下的连续相变,导致材料出现奇异的零滞后的超弹性行为。这一理论也得到了近期实验的支持,从而为设计具有窄滞后超弹性行为的形状记忆合金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能量滞后 超弹性 纳米尺寸效应 马氏体相变
下载PDF
快淬Co/Fe/Cu金属条带的巨磁电阻效应
12
作者 王锋 张志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8-50,共3页
研究了用快淬制备的铸态和退火处理后非均匀相合金 Co15-x Fex Cu85金属条带的磁电阻、微观结构、磁性能 . x的范围是 0~ 1 5 at% .条带的磁电阻幅度很微弱 ,与同成分的溅射样品有明显不同 .这是由条带的微观结构决定的 。
关键词 巨磁电阻效应 快淬法 Co/Fe/Cu金属条带 非均匀相合金 纳米尺寸效应 微观结构 磁性能
下载PDF
关于纳米科技普遍性原理的探讨
13
作者 闻立时 黄荣芳 《功能材料信息》 2008年第3期9-13,共5页
1引言在纳米科技研究中,人们可接触到多个纳米科技理论。这些理论都是针对纳米科技的某一领域的某个特殊问题提出来的,并适用于该局部领域,例如:金属薄膜电导率尺寸效应理论;
关键词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科技 纳米结构 普遍性原理 电子结构 电磁波 电导率 金属薄膜 本构特性 特征尺寸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生物传感
14
作者 陈金华 《化学传感器》 CAS 2008年第4期13-13,共1页
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纳米尺寸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碳纳米管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分析化学研究始于1996年,Bfitto等将碳纳米管与溴仿(或矿物油等)混合填充于玻璃毛细管中形成电极,研究了多巴胺等的电催化伏安行... 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纳米尺寸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碳纳米管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分析化学研究始于1996年,Bfitto等将碳纳米管与溴仿(或矿物油等)混合填充于玻璃毛细管中形成电极,研究了多巴胺等的电催化伏安行为,证实碳纳米管可加速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过程。这一特性引起了其在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电化学研究中的关注,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快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纳米 纳米尺寸效应 物理化学性能 电子转移过程 化学研究 玻璃毛细管
下载PDF
本征ZnO纳米线的原位生长及其对痕量H_(2)S气体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培 黄海云 +3 位作者 徐涛 郑丹 许鹏程 陈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4,共4页
文中研究了通过低温水热法在微传感器表面原位生长不同直径的本征ZnO纳米线,用于痕量H_2S气体的检测,比较了不同尺寸ZnO纳米线传感器对H_2S的气敏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50℃条件下,随着ZnO纳米线直径的缩小(200 nm→50 nm→20 nm),其对H... 文中研究了通过低温水热法在微传感器表面原位生长不同直径的本征ZnO纳米线,用于痕量H_2S气体的检测,比较了不同尺寸ZnO纳米线传感器对H_2S的气敏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50℃条件下,随着ZnO纳米线直径的缩小(200 nm→50 nm→20 nm),其对H_2S的气敏性显著提高。在相同H_2S气体浓度(5 ppm)下,50 nm ZnO纳米线的响应值是200 nm的5.4倍,检测下限为50 ppb,灵敏度均值达到6.4×10-2ppm-1;20 nm ZnO的响应值比50 nm ZnO的响应值进一步增大,检测下限达到10 ppb,是50 nm ZnO的5倍,检测灵敏度均值为2.0×10-3ppm-1,是50 nm ZnO的32倍。这些主要是由于纳米尺寸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线 H_(2)S气体检测 纳米尺寸效应 气体传感器
下载PDF
纳米毒理学与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与纳米结构效应 被引量:34
16
作者 常雪灵 祖艳 赵宇亮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是纳米科学中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是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国际上普遍认为,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大主要瓶颈能否取得突破:一是纳米尺度上的可控加工与大规模生产技术;...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是纳米科学中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是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国际上普遍认为,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大主要瓶颈能否取得突破:一是纳米尺度上的可控加工与大规模生产技术;二是纳米安全性知识体系与评价方法.针对后者,欧洲和美国都提出了"没有安全数据,就没有市场"("NoData,NoMarket")的方针.为了保障科技和市场的优先权,"科技要领先,产品要安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为此,在短短5年内已经形成纳米毒理学这个新兴学科,阐明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毒理学效应.本文重点分析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结构效应这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结果,同时简单讨论剂量-效应关系这个传统毒理学的中心法则在纳米毒理学中的变化情况,讨论未来的相应研究内容和方向,同时也帮助读者更为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物质在新的纳米尺度下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毒理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毒理学 纳米安全性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结构效应 剂量-效应
原文传递
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簇催化:理论计算与实验的相互影响(英文)
17
作者 Hiroaki Koga Yoshinori Ato +2 位作者 Akihide Hayashi Kohei Tada Mitsutaka Okumur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8-1593,共6页
平均粒径为2–10 nm的聚合物稳定的Au纳米簇(NCs)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多个研究表明,影响聚合物稳定的AuNCs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为:AuNC尺寸的控制、聚合物的选择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这是由于聚合物稳定的AuNCs在多个催化反应中表现出... 平均粒径为2–10 nm的聚合物稳定的Au纳米簇(NCs)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多个研究表明,影响聚合物稳定的AuNCs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为:AuNC尺寸的控制、聚合物的选择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这是由于聚合物稳定的AuNCs在多个催化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其催化活性也因所采用的聚合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为了阐明影响聚合物稳定的AuNCs催化活性的内在原因,众多研究者关注于聚合物稳定的AuNCs催化中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的相互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聚合物稳定的AuNCs中这种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 醇的有氧氧化 理论计算和实验的相互影响 纳米簇的尺寸效应 聚合物的作用
下载PDF
高熵合金纳米电催化剂的合成
18
作者 薛天雨 黄仲 +1 位作者 谷昊辉 张海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4,共15页
相较于单金属和双金属催化剂,高熵合金(HEAs)催化剂因具有多种活性位点而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效应和催化活性,当其粒径细化至纳米尺度时,纳米尺寸效应与多元活性位点赋予了高熵合金纳米颗粒(np-HEAs)催化剂较低的过电位,近年来在电化学领... 相较于单金属和双金属催化剂,高熵合金(HEAs)催化剂因具有多种活性位点而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效应和催化活性,当其粒径细化至纳米尺度时,纳米尺寸效应与多元活性位点赋予了高熵合金纳米颗粒(np-HEAs)催化剂较低的过电位,近年来在电化学领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np-HEAs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有脱合金法、热冲击法、低温液相共还原法、机械合金法、激光烧蚀法及溅射沉积法等。综述了近年来np-HEAs催化剂合成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提高其催化活性的策略及措施,并展望了np-HEAs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HEAs) 高熵合金纳米颗粒(np-HEAs) 催化剂 纳米尺寸效应
原文传递
磷灰石(AP)的制备及其成分比较晶体化学与吸F行为的研究
19
作者 黄志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9-79,共1页
首次采用成分比较晶体化学的研究方法,利用XRD、FT—IR、TEM、DTA/TG等于段,研究合成磷灰石的成分晶体化学特征与除氟行为的关系。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CO_3^(2-)掺量的等粒——短柱状碳羟磷灰石(CHAP);用两步控温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平... 首次采用成分比较晶体化学的研究方法,利用XRD、FT—IR、TEM、DTA/TG等于段,研究合成磷灰石的成分晶体化学特征与除氟行为的关系。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CO_3^(2-)掺量的等粒——短柱状碳羟磷灰石(CHAP);用两步控温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平均长宽比可控的CHAP晶须;以胶原蛋白为模板,用仿生合成法制备了片状CHAP。采用高斯函数法拟合,建立了CHAP中CO_3^(2-)的AB混合型替换模型:在FT—TR谱中非对称伸缩振动峰Ψ_3分裂为Ψ_(3-1)、Ψ_(3F)、Ψ_(3-4),Ψ_(3F)是A型替换的Ψ_(3-2)与B型替换的Ψ_(3.3)的叠合。随CO_3^(2-)含量增加,当W CO_3^(2-)≤3.34%时,替换指数(SI)增大,且当W CO_3^(2-)=3.34%时,SI达最大值;当3.34%<W CO_3^(2-)≤7.52%时,SI减小,且当W CO_3^(2-)=7.52%时总固溶量饱和。 影响CHAP吸F^-能力的主要晶体化学因素有三个:(1)c{0001}面有利于Q的增大;m{10 0}面不利于平Q的增大,最佳晶形指数MI≤1。(2)与替换指数SI成负相关,当0.66%≤W CO_3^(2-)≤3.34%时,CHAP有较强的优先吸附CO_3^(2-)进入其晶格的能力;当3.34%≤W CO_3^(2-)≤7.52%,CHAP有较强的优先吸附F^-进入其晶格的能力而CO_3^(2-)被交换出来。(3)与结晶度C_D有关,C_D越高,晶格扩散从无序向有序演变,离子在晶格中迁移需克服的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磷灰石 成分比较晶体化学 替换指数 晶形指数 纳米尺寸效应 离子交换 吸氟行为 氟离子 吸附
下载PDF
高固液比生物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振龙 陈英文 沈树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介绍了高固液比生物催化体系研究及应用的现状。概述了对高固液比生物催化体系的机理研讨, 并从纳米尺寸效应出发对该类体系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 讨论了影响高固液比生物催化体系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物催化体系 纳米尺寸效应 固液比 手性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