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改革思考
1
作者 庞亚俊 吴赛 +3 位作者 郑鑫 王帆 沈哲红 陈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86,共1页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产业和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然而,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全面等。为适应科技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纳米材...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产业和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然而,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全面等。为适应科技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前沿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更新与拓展,以及前沿科技动态的引入。首先,对于基础知识的强化与更新,需要审视现有的教学内容并进行调整。纳米材料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因此需要从最新的文献和新闻报道更新和补充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最前沿、最准确的知识。其次,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闻报道 前沿科技 教学方法 科技前沿 教学内容 纳米材料与技术 考核方式
下载PDF
“工程认证”背景下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
作者 王剑 翟燕 +1 位作者 杨凯 党海春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4期52-55,共4页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认证”背景下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然后提出了“工程认证”背景下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 “工程认证”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铁伟伟 朱聪旭 +1 位作者 高远浩 李品将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182-183,210,共3页
树立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提高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能力的教育理念,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科学全面地构建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即纳米结构材料设计与制备、表征与性能检测及其在新能源存储与转化方向的产业应用,形成从"基础科... 树立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提高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能力的教育理念,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科学全面地构建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即纳米结构材料设计与制备、表征与性能检测及其在新能源存储与转化方向的产业应用,形成从"基础科学理论到产业实践应用"的专业发展链条,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产教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服务于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转型发展 产教融合 实验实践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红波 李艺璇 +3 位作者 熊磊 周建萍 王云英 万里鹰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83-86,共4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学科交叉课程,强调物理、化学和材料的综合基础,要点在从纳米尺度去理解材料、构造材料和分析材料。本文结合国家经济转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探索在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开展创新...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学科交叉课程,强调物理、化学和材料的综合基础,要点在从纳米尺度去理解材料、构造材料和分析材料。本文结合国家经济转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探索在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开展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首先梳理了课程内容,确定了纳米尺度的构筑、评估和性能为主线,构建了纳米的尺度、分子原子可控架构和纳米特性三个层次的核心课程内容,同时围绕核心课程体系,开展案例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引入“翻转课堂”,开展研讨式教学,结合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和世界著名课题组介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六学年的"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改革后培养的研究生更具备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更能在研究生阶段和职业生涯中体现更强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纳米材料与技术 翻转课堂 发散思维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海勤 张奇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124-125,共2页
本文从课程内容与学科方向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两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依据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中心的指导原则,结合《纳米材料与技术》目前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的设定、"互联网+"... 本文从课程内容与学科方向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两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依据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中心的指导原则,结合《纳米材料与技术》目前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的设定、"互联网+"、"新工科"背景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课程与专业融合、"互联网+"课程与传统课程教学下的优势互补以及"新工科"背景下的知识更新,这些措施将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互联网+” 新工科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显起 徐锡金 +1 位作者 黄金昭 丁梦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纳米科技是一门多门类交叉的新兴学科.为了满足《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理论体系与创新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对纳米材... 纳米科技是一门多门类交叉的新兴学科.为了满足《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理论体系与创新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对纳米材料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移动微学习的Seminar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纳米材料与技术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喜宝 黄军同 罗军明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基于移动微学习的Seminar教学与考核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提出的。采用该模式在纳米材料与技术课堂中进行革新应用,可以发现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大增强... 基于移动微学习的Seminar教学与考核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提出的。采用该模式在纳米材料与技术课堂中进行革新应用,可以发现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微学习 Seminar教学 纳米材料与技术 探究性学习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纳米材料与技术跨学科课程教学平台的融合与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万里鹰 《大学教育》 2022年第4期76-78,共3页
该研究以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创业课程前期的建设成果为抓手,推进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供给侧改革,组建以跨学科的研究型教师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规划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跨学科的研究性教学内... 该研究以纳米材料与技术创新创业课程前期的建设成果为抓手,推进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供给侧改革,组建以跨学科的研究型教师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规划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跨学科的研究性教学内容,打造航空材料纳米材料模块化课程、环境化学纳米材料模块化课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纳米材料与技术跨学科课程的师生互动平台,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由此解决教学和科研相脱节问题,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达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跨学科课程教学平台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探索
9
作者 魏剑 张昊 +1 位作者 张军战 雷西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0期17-20,共4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多种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些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因此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多学科交叉专业,需要对专业建设理念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多种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些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因此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多学科交叉专业,需要对专业建设理念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调整。从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等环节入手,针对纳米材料专业多学科交叉、教学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通过对该校纳米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产业变革、“新工科”及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为代表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促进该校纳米材料专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人才培养方案 纳米材料与技术
下载PDF
创新创业视域下的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军同 李喜宝 +1 位作者 陈智 冯志军 《大学教育》 2022年第5期213-215,233,共4页
在创新创业视域下,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要顺势而为、转变思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纳米材料与技术这门课程涉及面广,纳米科技是21世纪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课堂教学、前沿科研、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 在创新创业视域下,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要顺势而为、转变思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纳米材料与技术这门课程涉及面广,纳米科技是21世纪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课堂教学、前沿科研、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并提高其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纳米材料与技术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大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研究——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全英文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蓉 翟腾 +2 位作者 刘菁菁 徐锋 兰司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4期1-8,共8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采用全英文教学,必然涉及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非常紧迫。以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讨论全英文授课时如何不断将专业课知...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采用全英文教学,必然涉及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非常紧迫。以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讨论全英文授课时如何不断将专业课知识点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辩证思维、探索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家国情怀等有机融合,实现全英文课程建设中的价值引领和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贯穿在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扎根于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建设,积极拓展科研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的打造、中外学术交流的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等,全面落实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英文 纳米材料与技术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亮 《经贸实践》 2015年第14期295-295,共1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重点综述了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并阐述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机械工程 应用 发展
原文传递
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为例
13
作者 范泽夫 刘继磊 +2 位作者 陈小华 孙培红 胡爱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2期0106-0109,共4页
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本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难度大、创新性高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及传统的考试方式难以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本文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视角,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本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难度大、创新性高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及传统的考试方式难以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本文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视角,以学生为中心,达成《纳米材料技术》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利用SPOC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课堂丰富的案例分享,有效利用学生时间、空间,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扎实掌握知识并能用于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科研素质、拓展其国际视野,从而实现课程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混合式教学 案例教学 形成性评价机制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2期254-256,共3页
针对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精心编辑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完善考核评价等教学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前沿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敢于攻坚的... 针对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精心编辑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完善考核评价等教学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前沿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敢于攻坚的科学精神,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ABET认证与一流本科专业专业建设——以苏州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阳 王穗东 《科教导刊》 2019年第15期6-7,共2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立足江苏,辐射全国,努力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领域输送学术创新人才和应用创新人才,将专业建设水平做到江苏顶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美国ABET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最具影响力的认证机构,是目前国际上公...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立足江苏,辐射全国,努力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领域输送学术创新人才和应用创新人才,将专业建设水平做到江苏顶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美国ABET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最具影响力的认证机构,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认证体系,该机构建立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认证制度对保障美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质量、促进技术师国际互认和专业学位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T认证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纳米材料与技术
下载PDF
北航“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用纳米材料与技术”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16
《新材料产业》 2006年第2期87-87,共1页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与防化研究院合作研究的国家863专项项目“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用纳米材料与技术”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关键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用纳米材料与技术 课题验收 863项目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包虫病防治上的应用
17
作者 徐路阳 张倩 何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7-222,共6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寄生虫病的防治中。目前,包虫病的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影像学技术价格相对较高,且灵敏度有限,对于小包囊无法诊断,免疫学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用于包虫病治疗的药物存在水溶性较低的问题... 纳米材料与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寄生虫病的防治中。目前,包虫病的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影像学技术价格相对较高,且灵敏度有限,对于小包囊无法诊断,免疫学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用于包虫病治疗的药物存在水溶性较低的问题,导致药效不佳;用于终末宿主犬的免疫疫苗还在研制当中。因此,寻求高效、迅速和经济的防治手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材料具有生物活性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纳米探针、纳米生物传感器等疾病检测设备的研制、药物递送载体的合成、纳米佐剂疫苗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包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包虫病的诊断、药物治疗、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包虫病 检测设备 药物治疗 疫苗研制
原文传递
“新基建”推动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俊杰 《中国冶金教育》 2020年第6期36-38,共3页
针对“新基建”背景下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符合“新基建”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 针对“新基建”背景下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前沿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符合“新基建”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特色实验课程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助力“纳米材料”教学篇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芳 叶金蕊 +1 位作者 李松梅 于荣海 《继续教育》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为适应国家、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教学为例,介绍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纳米知识体系教学中的... 为适应国家、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教学为例,介绍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纳米知识体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立足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纳米材料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人才培养 纳米材料与技术 教学改革实践
下载PDF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小诗 吴炎 +3 位作者 韩旭斌 罗德力 樊阳 倪华良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255-256,269,共3页
纳米科技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因此高等院校开设《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笔者的课程讲... 纳米科技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因此高等院校开设《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笔者的课程讲授体会,探讨了这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其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