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1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硅补强氟橡胶的研究
1
作者 马玉聪 王天骄 +3 位作者 郑顺奇 丁昂 吴爱民 黄昊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以热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高纯度纳米硅,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炭黑/氟橡胶(FKM-C)和纳米硅/氟橡胶(FKMSi)复合材料,与不加填料的纯氟橡胶(P-FKM)复合材料相比,研究填料对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KM-Si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低于P-FKM复合材... 以热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高纯度纳米硅,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炭黑/氟橡胶(FKM-C)和纳米硅/氟橡胶(FKMSi)复合材料,与不加填料的纯氟橡胶(P-FKM)复合材料相比,研究填料对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KM-Si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低于P-FKM复合材料;FKM-Si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高于FKM-C复合材料,分别达到70度、12.16 MPa和289%;FKM-Si复合材料的截面无缺陷,说明纳米硅与氟橡胶的相容性好;FKM-S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比FKM-C复合材料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氟橡胶 复合材料 低温脆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硅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张岂源 许永华 +3 位作者 王刚 丁旭 王娜迪 代鸣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以人参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浓度硅处理:0 g/L(CK)、0.03 g/L(T1)、0.06 g/L(T2)、0.09 g/L(T3)、0.12g/L(T4)、0.15 g/L(T5),用以探究不同硅浓度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施硅对人参的叶长、茎长、根长、叶宽... 以人参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浓度硅处理:0 g/L(CK)、0.03 g/L(T1)、0.06 g/L(T2)、0.09 g/L(T3)、0.12g/L(T4)、0.15 g/L(T5),用以探究不同硅浓度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施硅对人参的叶长、茎长、根长、叶宽、茎粗、根粗、生物量变化均有积极作用,施硅对促进人参生长的最佳供硅浓度为0.09 g/L。施硅对促进人参光合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胞间CO_(2)浓度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较CK增高4.01%;气孔导度在T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较CK增高100%;净光合速率在T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较CK增高136.47%;蒸腾速率在T3处理下达到最小值,较CK降低27.54%。不同浓度施硅可以通过提高活性氧防御系统的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含量)以及减轻细胞损伤程度(丙二醛含量)来增强人参根、茎、叶的整体抗性强度。不同浓度施硅可以引起人参体内硅含量的增加和持续积累,施硅增强人参硅素吸收的最优处理为0.09 g/L。以不同部位来看,追肥处理的人参硅素分布为叶>根>茎;以不同时期来看,绿果期结束、红果期开始时可能是人参吸硅的最佳时期。综上所述,人参最佳施硅浓度为0.09 g/L。本试验为促进人参生长发育和增强抗性提供实践基础,为农田栽培人参的施用硅浓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纳米硅 含量 抗性
下载PDF
纳米硅的砂磨宏量制备及其碳纤维复合负极的储锂性能研究
3
作者 徐铖杰 黄玉林 +5 位作者 林中飞雨 林志铭 方辰希 张卫军 黄志高 李加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硅碳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等优势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备受关注,但仍面临电导欠佳、体积膨胀及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本研究从太阳能电池微米硅废料的纳米化处理出发,通过优化砂磨实验参数实现宏量制备颗粒粒径约为300 nm硅纳米颗粒... 硅碳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等优势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备受关注,但仍面临电导欠佳、体积膨胀及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本研究从太阳能电池微米硅废料的纳米化处理出发,通过优化砂磨实验参数实现宏量制备颗粒粒径约为300 nm硅纳米颗粒。进一步地,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铜纳米颗粒修饰的硅碳复合材料,所制硅碳复合材料中的硅与铜纳米颗粒内嵌或附着在纳米纤维上。综合研究其电化学储锂性能发现,该复合材料以碳纳米纤维作为基体,辅以铜纳米颗粒的修饰,可构建出高导电网格并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电导能力,有效克服硅材料的剧烈体积膨胀以及导电性差的缺点,进而表现显著增强的电化学储锂综合性能。特别是,结构优化后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1.0 A/g的较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50次后仍可保持765.9 mAh/g的高可逆容量。因此,本研究为宏量制备硅纳米材料及其硅碳纤维复合负极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纳米硅宏量制备 碳负极 性能调制 储锂性能
下载PDF
旋涂制备纳米硅薄膜电极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程受麟 柯秉渊 王星辉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4期82-84,87,共4页
为了实现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中硅薄膜电极的简单、低成本制备,采用旋涂法制备纳米硅薄膜电极,以锂磷氧氮(LiPON)作为固态电解质,锂箔作为对电极制备全固态电池,并进行储锂性能研究。研究发现,针对硅负极循环过程中膨胀问题,采用纳米尺寸... 为了实现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中硅薄膜电极的简单、低成本制备,采用旋涂法制备纳米硅薄膜电极,以锂磷氧氮(LiPON)作为固态电解质,锂箔作为对电极制备全固态电池,并进行储锂性能研究。研究发现,针对硅负极循环过程中膨胀问题,采用纳米尺寸的硅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旋涂纳米硅悬浊液的制备方法快速完成了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纳米硅薄膜电极的制备。在性能测试中,Si/LiPON/Li电池在30.15μA/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1圈后具有51.36μAh/cm^(2)的放电比容量,在此后循环30圈容量保持率为98.77%,表明通过旋涂法制备的纳米硅薄膜电极在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发展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 旋涂 纳米硅 体积膨胀
下载PDF
激光晶化形成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性质研究
5
作者 陈贺 李晓静 张洋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5-260,共6页
为实现基于硅基材料的高效光源,提出激光晶化形成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性能研究,来明确了激光晶化形成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以选择的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激光晶化技术完成制备工作,其次设计对电... 为实现基于硅基材料的高效光源,提出激光晶化形成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性能研究,来明确了激光晶化形成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以选择的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激光晶化技术完成制备工作,其次设计对电致发光材料性能计算方法,最后设计吸收光谱、固态与薄膜态量子产量、发光寿命、发光率四方面的测定环节,依此对晶化处理和未晶化的两个样本进行电致发光材料测定。结果表明:晶化后的电致发光材料中存在尺寸可控的纳米硅量子,且当氧气量充足时,晶化后的致电发光材料的硅粒子产出量会逐渐增加;光学带隙要比原始沉积样本要小,且当精光密度增加时光学带隙发生进一步缩减;晶化后的样本发光寿命有、无氧两种状态均为1200 ns,发光率可达到99%。以上结果说明激光晶化形成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性能优越,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以期可为日后的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与制作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制备出性能更加优异的电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基电致发光材料 纳米硅量子 激光晶化 材料制备 量子限制效应 发光效率
原文传递
纳米硅基固沙材料加固机理及抗冲蚀试验研究
6
作者 袁进科 裴钻 +3 位作者 杨森林 余浩 胡孝洪 刘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9,共10页
为了减少荒漠化地区沙坡在降雨冲蚀作用下坡体坍塌、水土流失的发生,以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沙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自主研发的纳米硅基固沙材料(nano-silicon/polymer composites,NSPC)对沙坡坡面进行防护。针对NSPC固沙材料... 为了减少荒漠化地区沙坡在降雨冲蚀作用下坡体坍塌、水土流失的发生,以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沙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自主研发的纳米硅基固沙材料(nano-silicon/polymer composites,NSPC)对沙坡坡面进行防护。针对NSPC固沙材料加固沙体作用效果尚不明确,基于红外光谱、黏度测试、接触试验以及模拟沙坡降雨冲蚀试验,探讨NSPC固沙材料加固沙体的作用机理,研究降雨作用下NSPC固沙材料加固沙体的抗冲蚀能力。试验结果表明:NSPC固沙材料与沙粒通过聚合、胶结作用相互交叉缠绕、联结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从而达到加固沙体的目的;NSPC固沙材料的流变性在初始1 h内属于宾汉流体,后期逐渐转变为牛顿流体;NSPC固沙材料表面张力为60.31 mN/m,与沙体接触角为48.6°,黏附力为0.040 N/m,因此具有较强的入渗能力;沙坡表面形成的加固层对雨水冲蚀具有较强的阻滞效果,并且加固层还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本研究可为NSPC固沙材料在荒漠化地区固沙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纳米硅 固沙材料 加固机理 抗冲蚀能力
下载PDF
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生长发育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树勋 代泽敏 +3 位作者 杨然 姬晨 石玉 张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2-749,共8页
为探究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根系构型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调控机制,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通过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构型、光合能力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下番... 为探究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根系构型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调控机制,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通过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构型、光合能力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总根长、根尖数、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地上部鲜重、净光合速率和总根长分别降低48.60%、66.88%和65.49%(P<0.05)。2)施用纳米硅在常温和低温下均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根尖数、分形维数、净光合速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低温下施用纳米硅番茄幼苗根分叉数、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5.25%、48.24%和75.69%(P<0.05)。由上可知,低温严重制约了番茄的光合作用、根系的生长发育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根系构型参数偏向于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的方向变化,施用纳米硅可通过促进光合色素合成、提高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改善根系构型及提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来提高番茄抗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番茄 纳米硅 根系构型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改性纳米硅颗粒强化高温泡沫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郑家桢 裴海华 +2 位作者 张贵才 单景玲 蒋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247,共5页
高温环境下常规两相泡沫的泡沫稳定性很差,不能满足高温油藏生产需求。本工作以改性纳米硅颗粒(NP)强化α-烯烃磺酸钠(AOS)的泡沫性能,通过Waring Blender法对NP强化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了NP稳定AOS泡沫的机理和NP强化泡沫... 高温环境下常规两相泡沫的泡沫稳定性很差,不能满足高温油藏生产需求。本工作以改性纳米硅颗粒(NP)强化α-烯烃磺酸钠(AOS)的泡沫性能,通过Waring Blender法对NP强化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了NP稳定AOS泡沫的机理和NP强化泡沫高温下的封堵能力。结果表明,2.0%NP强化的0.5%AOS泡沫具有十分稳定的泡沫性能,高温热老化处理后泡沫性能稳定;其稳泡机理在于NP能在气液界面上形成不可逆吸附,同时NP能与AOS分子发生吸附,有效提高起泡溶液的黏度、表面扩张弹性模量和储能模量,增强液膜强度,延缓泡沫的排液、歧化和聚并;NP强化泡沫在1000 mD和3000 mD渗透率时均具有优秀的封堵性能,其阻力因子远大于AOS泡沫,具有高温调驱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泡沫 纳米硅颗粒 流变性 表面扩张黏弹性 调驱剂
下载PDF
氮掺杂碳包覆rGO-纳米硅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9
作者 周惠 朱帅波 +3 位作者 王际童 乔文明 余子舰 张寅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81,共10页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将自带负电的石墨烯与用正电荷修饰过的纳米硅进行自组装,再利用多巴胺的黏接特性对复合材料进行氮掺杂碳包覆得到复合材料Si/rGO@CN.通过改变多巴胺的浓度和聚合时间,研究了不同厚度的氮掺杂碳层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将自带负电的石墨烯与用正电荷修饰过的纳米硅进行自组装,再利用多巴胺的黏接特性对复合材料进行氮掺杂碳包覆得到复合材料Si/rGO@CN.通过改变多巴胺的浓度和聚合时间,研究了不同厚度的氮掺杂碳层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氮掺杂碳的含量(质量分数)为23.6%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 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为943.4 mA·h/g;在1.0 A/g电流密度下的长循环性能测试中,发现其经300次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753.8 mA·h/g.氮掺杂碳层的均匀连续包覆不仅可以避免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还可以缓冲硅纳米材料在脱嵌锂时产生的体积膨胀,维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而石墨烯的存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复合 纳米硅 碳包覆
下载PDF
纳米硅/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及其负极结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佩遥 邵枫 +2 位作者 徐阳 胡南滔 张亚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6-719,共14页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成功制备了纳米硅/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纳米硅颗粒嵌入石墨烯层间褶皱的结构具有限制硅材料在储锂过程中体积膨胀的作用,适于作为锂离子电容器负极。同时,研究了锂离子电...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成功制备了纳米硅/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纳米硅颗粒嵌入石墨烯层间褶皱的结构具有限制硅材料在储锂过程中体积膨胀的作用,适于作为锂离子电容器负极。同时,研究了锂离子电容器多孔活性炭正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特性,通过组装成对称超级电容器,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材料的形貌,分析其作为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的合理性。为使正负极电荷匹配,分别对负极硅碳纤维和正极活性炭材料组装的锂离子半电池的倍率、循环稳定性、电化学阻抗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硅/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的比容量最高可达826.2 mA·h/g(在电流密度为0.2 A/g时),活性炭比容量可达39.9 mA·h/g。组装成的锂离子电容器在合理的匹配条件下,充放电首圈循环比容量可达58.2 mA·h/g (在电流密度为0.2 A/g时),能量密度为26.8 W·h/kg,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保持率降至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 纳米硅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复合纤维材料 活性炭 碳负极
原文传递
高性能SOI基纳米硅薄膜微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颖 姜岩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848,共10页
针对高端领域对高性能微小量程压力传感器的迫切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高性能SOI基纳米硅薄膜微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电路。根据小挠度弯曲理论设计了传感器方形敏感薄膜结构,确定了纳米硅薄膜压敏电... 针对高端领域对高性能微小量程压力传感器的迫切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高性能SOI基纳米硅薄膜微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电路。根据小挠度弯曲理论设计了传感器方形敏感薄膜结构,确定了纳米硅薄膜压敏电阻的阻值大小和尺寸。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FEA)对所设计的传感器结构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压敏电阻在膜片上的最佳放置位置。基于标准MEMS制造技术,在SOI基纳米硅薄膜上设计并实现了该压力传感器。实测结果表明,室温下,在0~40 kPa微压测量范围内所设计的传感器检测灵敏度可达0.45 mV/(kPa·V),非线性度达到0.108%F.S。在-40℃~125℃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稳定性好,零点温度漂移系数与灵敏度温度漂移系数分别为0.0047%F.S与0.089%F.S。所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在现代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基 纳米硅薄膜 微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检测电路 有限元分析(FEA)
下载PDF
纳米硅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谭元忠 姜盈盈 +5 位作者 彭思遥 李策 程奂 耿铭涛 陈国荣 陈宝 《浙江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14,共6页
以机械球磨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硅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人造石墨@纳米硅@无定形碳材料,探究不同制备工艺的纳米硅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球形硅颗粒包覆效果更好,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优,在0.1C倍... 以机械球磨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硅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人造石墨@纳米硅@无定形碳材料,探究不同制备工艺的纳米硅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球形硅颗粒包覆效果更好,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优,在0.1C倍率下循环150周,比容量维持在678.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石墨复合材料 纳米硅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江西丰城天然微纳米硅碳矿床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
13
作者 万新 王先广 +5 位作者 胡正华 肖玉如 胡秋萍 施鹏超 张永文 冯增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8-1089,共12页
江西省丰城石炉坑天然微纳米硅碳矿床为全球首例由植硅石成矿的沉积矿床,矿床的开发对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关键作用,硅碳矿在分布范围、成因类型、资源类型等方面与石英、石墨不同,作为新矿种开展... 江西省丰城石炉坑天然微纳米硅碳矿床为全球首例由植硅石成矿的沉积矿床,矿床的开发对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关键作用,硅碳矿在分布范围、成因类型、资源类型等方面与石英、石墨不同,作为新矿种开展研究特别是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富有机质沉积岩定年研究中,Re-Os同位素定年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测试手段,其应用多集中在海相沉积岩,而湖相沉积岩受物源、地质作用、陆源碎屑物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则少见成功报道。为精确厘定石炉坑硅碳矿床的成矿时代,本文尝试利用Re-Os同位素测试对矿区石炉坑组下段7件植硅石岩进行定年研究,获得植硅石岩的Re-Os同位素年龄为43.1±3.7Ma(n=7,MSWD=6.2),直接指示了石炉坑植硅石岩成岩成矿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研究表明,植硅石岩中Re/Os高分异(均值525.1)与其沉积环境、生物沉积作用有关。187Os/188Os较高的初始值(1.713±0.0036)则受沉积环境、区域岩石及构造运动共同影响。本研究成果体现了Re-Os同位素体系对湖相沉积岩测年研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炉坑矿区 RE-OS同位素 成矿时代 纳米硅碳矿
下载PDF
纳米硅粉改良碱渣-矿渣固化淤泥的抗硫酸镁侵蚀性能
14
作者 何俊 管家贤 +1 位作者 吕晓龙 张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4-1352,共9页
利用纳米硅粉对碱渣-矿渣固化淤泥抗硫酸镁侵蚀性能进行改良,对MgSO_(4)溶液浸泡后的固化淤泥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硅粉掺量、养护龄期、浸泡时间对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研究表明:在... 利用纳米硅粉对碱渣-矿渣固化淤泥抗硫酸镁侵蚀性能进行改良,对MgSO_(4)溶液浸泡后的固化淤泥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硅粉掺量、养护龄期、浸泡时间对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研究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当硅粉掺量为3%(质量分数)时固化淤泥试样的孔隙体积最小,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生成水化铝酸钙等产物。在MgSO_(4)侵蚀环境下,标准养护7 d试样具有很好的抗侵蚀能力,当硅粉掺量为3%(质量分数)时固化淤泥抗MgSO_(4)侵蚀能力最好,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标准养护28和60 d时,固化淤泥抗MgSO_(4)侵蚀能力减弱。建立了固化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硅粉掺量及浸泡时间的关系式,预测了最危险条件和最低强度。适量的纳米硅粉可增加固化淤泥中水化速度和程度,减少钙矾石的生成量及其不利影响,达到提高碱渣固化淤泥抗MgSO_(4)侵蚀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碱渣 海相淤泥 MgSO4侵蚀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叶蜡石镁热还原法制备片状多孔纳米硅的研究
15
作者 李春生 吴小贤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68,72,共4页
以层状黏土矿物叶蜡石为前驱体,通过熔盐辅助镁热还原方法制备具有片状多孔的纳米硅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金属镁添加量、还原温度对制备多孔纳米硅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镁添加量和... 以层状黏土矿物叶蜡石为前驱体,通过熔盐辅助镁热还原方法制备具有片状多孔的纳米硅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金属镁添加量、还原温度对制备多孔纳米硅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镁添加量和还原温度的增加,叶蜡石和石英X射线衍射特征峰逐渐减弱,当叶蜡石与金属镁质量比增加到1∶1.0,还原温度为750℃时,叶蜡石和石英结构完全被破坏,SiO_(2)被完全还原成纳米硅;熔盐辅助镁热还原叶蜡石制备的纳米Si具有片状多孔结构,随着还原温度的增加,片状纳米硅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逐步减小,平均孔径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蜡石 金属镁 镁热还原 多孔纳米硅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硅/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16
作者 秦统 王政 李铮铮 《宝钢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8-23,共6页
采用有机硅酯体系,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具有碳包覆结构的堆叠型Si/SiOx/C复合负极材料。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元素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Si/SiOx/C复合材料是疏松多孔的微—纳结构二次颗粒,纳米硅的存在不影... 采用有机硅酯体系,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具有碳包覆结构的堆叠型Si/SiOx/C复合负极材料。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元素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Si/SiOx/C复合材料是疏松多孔的微—纳结构二次颗粒,纳米硅的存在不影响碳热还原和碳包覆。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SiOx/C材料与纳米硅复合可以将比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提高至1 946.05 mAh/g和76.49%;Si/SiOx/C材料和石墨复配后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的可逆比容量为749.69 mAh/g,容量保持率达89.03%,具有优秀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硅 氧化亚 负极材料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硅肥对稻米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齐季 吴展才 刘统棋 《土壤科学》 2023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水稻具有较强的吸镉特性,稻米镉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户收益及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中使用一款新型纳米液体硅肥菲彤®,作为水稻吸镉的叶面阻隔剂。试验数据表明,通过9个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稻米镉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处理组镉含量... 水稻具有较强的吸镉特性,稻米镉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户收益及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中使用一款新型纳米液体硅肥菲彤®,作为水稻吸镉的叶面阻隔剂。试验数据表明,通过9个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稻米镉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处理组镉含量均降至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最大降幅达64.47%。此外,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理论亩产增加56.85 kg,理论增产率达9.88%。因此,纳米液体硅肥菲彤®不仅能有效降低稻米镉含量,还能增加水稻产量,从而带来增产提质和粮食安全的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理论亩产 千粒重 稻米镉含量
下载PDF
前沿科研成果融入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内层疏水,外层亲水的两性中空纳米硅球的合成
18
作者 郭梦喆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178-180,共3页
本实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内层疏水外层亲水双层中空纳米硅球,其内层富含超疏水基团十七氟癸基,外层富含亲水的氨基基团,可在溶剂中长时间保持纳米空腔。首先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球,然后以其为硬模板通过四乙氧基硅烷和1H,1H,2... 本实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内层疏水外层亲水双层中空纳米硅球,其内层富含超疏水基团十七氟癸基,外层富含亲水的氨基基团,可在溶剂中长时间保持纳米空腔。首先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球,然后以其为硬模板通过四乙氧基硅烷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共同水解聚合作用在硅球球体表面形成富含超疏水基团十七氟癸基的二氧化硅核壳结构,接着使用甲苯回流萃取硬模板聚苯乙烯形成中空结构,继续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中空球体表面水解聚合引入氨基。本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制备中空纳米硅球的能力,了解科学前沿,提升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纳米硅 内外两性材料 实验教学 科学前沿
下载PDF
PEG对纳米硅水泥浆触变性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浩光 张鑫 +2 位作者 丁士东 周仕明 熊晓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解决纳米硅水泥浆冷浆极强触变性的问题,测量了聚乙二醇PEG200、PEG400、PEG600加入纳米硅水泥浆,且加量分别为1%、2%和3%时的冷浆流变读数,通过对比静切力、塑性黏度和动切力优选出最优配量的PEG,对比了加入最优配量PEG前后,纳米硅... 为解决纳米硅水泥浆冷浆极强触变性的问题,测量了聚乙二醇PEG200、PEG400、PEG600加入纳米硅水泥浆,且加量分别为1%、2%和3%时的冷浆流变读数,通过对比静切力、塑性黏度和动切力优选出最优配量的PEG,对比了加入最优配量PEG前后,纳米硅水泥石性能的变化,并从反应机理方面分析了纳米硅乳液加入PEG前后的红外光谱图。结果显示,加量为2%的PEG200对纳米硅水泥浆触变性的改善效果最好,触变性改善效果提高5倍以上,加入2%PEG200前后的纳米硅水泥石性能基本一致;PEG与纳米二氧化硅的作用机理不仅有氢键作用,还有醚键配位作用,能够改善纳米二氧化硅防气窜水泥浆的触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加量为2%的PEG200解决了纳米硅水泥浆冷浆极强触变性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纳米硅水泥浆原有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水泥浆 触变性 纳米硅乳液 聚乙二醇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硅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20
作者 罗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12-15,共4页
黄瓜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瓜类蔬菜,其幼苗在栽培过程中易遭受干旱胁迫,而纳米硅可以提高多种植物的抗性。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例,通过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纳米硅对黄瓜幼苗干旱胁迫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纳米硅可以明显改善... 黄瓜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瓜类蔬菜,其幼苗在栽培过程中易遭受干旱胁迫,而纳米硅可以提高多种植物的抗性。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例,通过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纳米硅对黄瓜幼苗干旱胁迫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纳米硅可以明显改善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表型,提高其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肥 纳米硅 干旱胁迫 黄瓜幼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