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多巴胺包埋纳米过氧化钙缓释过氧化氢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慧 罗浩宇 +2 位作者 陈劲松 彭鸿彬 蒲生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8,共8页
合成了一种聚多巴胺包埋的缓释纳米过氧化钙(nCaO_(2)@PDA),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类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该复合材料缓释过氧化氢效能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释放量与环境温度、多巴胺包埋厚度、溶液初始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 合成了一种聚多巴胺包埋的缓释纳米过氧化钙(nCaO_(2)@PDA),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类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该复合材料缓释过氧化氢效能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释放量与环境温度、多巴胺包埋厚度、溶液初始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探究了表层核壳PDA的作用机理,受PDA核壳表面功能性官能团邻苯二酚基团作用,复合材料在缓释过氧化氢过程中可有效地抑制体系pH值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材料 纳米过氧化钙 氧化 聚多巴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Fe(Ⅱ)催化纳米过氧化钙降解混合氯代烃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鸣 王岽 +2 位作者 孙勇 吕树光 郦和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针对地下水中常见的6种氯代烃污染物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氯仿(CF)、四氯化碳(CT)、1,2-二氯乙烷(DCA)和1,1,1-三氯乙烷(TCA),对比研究了Fe(Ⅱ)催化纳米过氧化钙(nCaO2)体系及柠檬酸(CA)或硫化亚铁(FeS)强化体系对单一氯代烃... 针对地下水中常见的6种氯代烃污染物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氯仿(CF)、四氯化碳(CT)、1,2-二氯乙烷(DCA)和1,1,1-三氯乙烷(TCA),对比研究了Fe(Ⅱ)催化纳米过氧化钙(nCaO2)体系及柠檬酸(CA)或硫化亚铁(FeS)强化体系对单一氯代烃和混合氯代烃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氯代烃降解过程中各污染物间存在抑制或促进作用;CA和FeS的加入均可促进氯代烯烃(TCE和PCE)的降解,且FeS的促进作用优于CA;当实际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中氯代烯烃(TCE或PCE)的浓度较高,而氯代烷烃(CF、CT、DCA或TCA)的浓度较低时,可灵活选用nCaO2-Fe(Ⅱ)及其强化体系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烃 纳米过氧化钙 柠檬酸 硫化亚铁
下载PDF
纳米过氧化钙对地下水中硝基苯的类-Fenton降解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家麟 付双 +2 位作者 周昊 李天一 秦传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730-4736,共7页
为了探究基于纳米过氧化钙(CaO2)的类芬顿氧化技术(Modified Fenton,MF)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本研究先对纳米CaO2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制备出有效含量高达88.35%的纳米CaO2粉末;其次,通过分析静态试验中反应体系的pH值、DO以及硝基苯浓... 为了探究基于纳米过氧化钙(CaO2)的类芬顿氧化技术(Modified Fenton,MF)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本研究先对纳米CaO2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制备出有效含量高达88.35%的纳米CaO2粉末;其次,通过分析静态试验中反应体系的pH值、DO以及硝基苯浓度变化,探究纳米CaO2降解硝基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确定了硝基苯的降解动力学和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掩蔽实验探究不同自由基的作用效力;最后进行一维模拟柱动态模拟,综合分析评估纳米CaO2去除硝基苯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CaO2投加量、EDTA-Fe^2+浓度与硝基苯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满足48:8:1时降解效果最佳,其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曲线,且反应过程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自由基是 OH,但降解效果会受到HCO3^-、SO4^2-、Ca^2+、Mg^2+等离子的影响;一维模拟柱的模拟结果表明,在存在适量铁的条件下,纳米CaO2可以作为过氧化氢缓释剂,通过类芬顿催化产生自由基降解污染物,这说明纳米CaO2在场地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过氧化钙 类芬顿技术 降解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柠檬酸钠-Fe^2+催化纳米过氧化钙修复污染地下水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仙 张克刚 +2 位作者 丁冠涛 王晓东 彭圣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0-515,共6页
为了修复被三氯乙烯污染的地下水,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过氧化钙,采用柠檬酸钠强化Fe^2+催化效果,考察柠檬酸钠与Fe^2+的配比,以及纳米过氧化钙、柠檬酸钠-Fe^2+投加量等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三氯乙烯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中性... 为了修复被三氯乙烯污染的地下水,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过氧化钙,采用柠檬酸钠强化Fe^2+催化效果,考察柠檬酸钠与Fe^2+的配比,以及纳米过氧化钙、柠檬酸钠-Fe^2+投加量等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三氯乙烯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柠檬酸钠-Fe^2+可以有效催化纳米过氧化钙降解地下水中的三氯乙烯;体系中纳米过氧化钙、柠檬酸钠-Fe^2+的浓度以及柠檬酸钠与Fe^2+的配比对三氯乙烯的降解有显著影响,降解反应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在三氯乙烯浓度为0.16 mmol/L,柠檬酸钠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1,体系中纳米过氧化钙、柠檬酸钠-Fe^2+的浓度分别为2.88、0.96 mmol/L时,反应3 h后三氯乙烯去除率可达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纳米过氧化钙 柠檬酸钠 三氯乙烯
下载PDF
纳米CaO_2在含水层的迁移特性及对氯酚降解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天一 张成武 +3 位作者 郭超 王贺飞 呼博识 秦传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28-3035,共8页
为了探究基于过氧化钙(CaO_2)的类芬顿氧化技术(Modified Fenton,MF)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系列静态批次试验和动态模拟柱试验探讨了制备的纳米CaO_2的沉降特性和在含水层中的迁移性,并分析了p H,Fe2+浓度和CaO_2投加量对... 为了探究基于过氧化钙(CaO_2)的类芬顿氧化技术(Modified Fenton,MF)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系列静态批次试验和动态模拟柱试验探讨了制备的纳米CaO_2的沉降特性和在含水层中的迁移性,并分析了p H,Fe2+浓度和CaO_2投加量对其降解2,4-二氯苯酚(2,4-DCP)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CaO_2颗粒粒径在30~50nm,外包覆聚乙二醇(PEG)薄膜,在水中以稳定的胶体体系存在,悬浮性能好,不易团聚.纳米CaO_2在含水层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迁移性.特别是渗透性较小的细砂介质对其的阻滞作用也较弱.纳米CaO_2的MF体系对2,4-DCP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试验条件下,当p H为5,Fe2+与2,4-DCP物质的量比为8:1,纳米CaO_2与2,4-DCP物质的量比为96:1时降解效果最好.这说明纳米CaO_2在场地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过氧化钙 类芬顿技术 地下迁移 缓释 降解效果
下载PDF
基于纳米零价铁类芬顿技术的双氯芬酸降解特性研究
6
作者 梁文 周念清 +2 位作者 代朝猛 段艳平 涂耀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67,共5页
双氯芬酸因应用广泛、难降解、且有生态危害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有效去除。利用自制纳米材料(nZVI、nCaO_(2))形成类芬顿体系,采用nZVI/nCaO_(2)实现对双氯芬酸的有效降解。研究结果显示,单独nZVI体系对双氯... 双氯芬酸因应用广泛、难降解、且有生态危害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有效去除。利用自制纳米材料(nZVI、nCaO_(2))形成类芬顿体系,采用nZVI/nCaO_(2)实现对双氯芬酸的有效降解。研究结果显示,单独nZVI体系对双氯芬酸去除效果有限,nZVI/nCaO_(2)体系可高效去除双氯芬酸,0.05 g/L nZVI与0.2 g/L nCaO_(2)的组合投加量对双氯芬酸的去除率高达94.7%,但过量的nZVI或者nCaO_(2)均会抑制nZVI/nCaO_(2)体系对双氯芬酸的降解作用。酸性条件下nZVI/nCaO_(2)体系对双氯芬酸的去除效果较高,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几乎无去除。nZVI/nCaO_(2)体系对不同双氯芬酸初始浓度下(1.0、5.0、10.0 mg/L)的去除率分别为60.5%、80.6%、71.8%,这与nZVI及nCaO_(2)是否过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纳米过氧化钙 双氯芬酸 类芬顿体系
原文传递
纳米零价铁协同技术降解双氯芬酸试验研究
7
作者 梁文 周念清 +2 位作者 代朝猛 段艳平 涂耀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基于纳米零价铁(nZVI)的协同技术,采用nZVI、nZVI/H_(2)O_(2)、nZVI/nCaO_(2)组合工艺研究不同投加组合情况下对双氯芬酸的降解效果,并通过nCaO_(2)的纯度分析,以及nCaO_(2)对H_(2)O_(2)释放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同样投加水平下nZVI、nZVI/... 基于纳米零价铁(nZVI)的协同技术,采用nZVI、nZVI/H_(2)O_(2)、nZVI/nCaO_(2)组合工艺研究不同投加组合情况下对双氯芬酸的降解效果,并通过nCaO_(2)的纯度分析,以及nCaO_(2)对H_(2)O_(2)释放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同样投加水平下nZVI、nZVI/H_(2)O_(2)、nZVI/nCaO_(2)组合工艺降解双氯芬酸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ZVI、nZVI/H_(2)O_(2)、nZVI/nCaO_(2)3种组合工艺均可实现对双氯芬酸的有效降解,同样投加水平下3种组合工艺对双氯芬酸的降解效果表现为nZVI<nZVI/nCaO_(2)<nZVI/H_(2)O_(2),反应120 min后其对双氯芬酸的去除率依次为17.2%、60.5%、99.5%;基于nZVI的类芬顿体系对双氯芬酸的降解不是简单的还原或氧化作用,反应体系中ORP值由负变为正,nZVI形态的变化影响着体系对双氯芬酸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nZVI) 氧化氢(H_(2)O_(2)) 纳米过氧化钙(nCaO_(2)) 双氯芬酸(DCF) 类芬顿体系
下载PDF
A novel strategy for immobilization of thionine based on calcium carbonate-gold nanoparticles 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drogen peroxide sensor 被引量:2
8
作者 LI Feng FENG Yan +1 位作者 LI JingJing GUO Jie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545-551,共7页
A novel strategy for efficient immobilization of electroactive Thionine(Th)on the gold(Au)electrode surface based on calcium carbonate-gold nanoparticles(CaCO3-AuNPs)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was proposed and conduct... A novel strategy for efficient immobilization of electroactive Thionine(Th)on the gold(Au)electrode surface based on calcium carbonate-gold nanoparticles(CaCO3-AuNPs)inorganic hybrid composite was proposed and conducted by the strong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positively charged Th and negatively charged CaCO3-AuNPs composite.The hybrid composite was obtained by the adsorption of AuNPs onto the surface of CaCO3 microspheres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Due to the microporous architecture,large surface area,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of CaCO3-AuNPs composite,the amount and stability of the immobilized Th were highly strengthened.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ing Th modified electrode in the hydrogen peroxide(H2O2)sensor was also investigated.It exhibited rapid response to H2O2 within 3 s.The linear calibration ranged from 8.00×107to 1.06×10 -3mol/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00×10 -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ONINE CaCO3-AuNPs SENSOR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