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切法调查预测针叶树球果出种率
1
作者 张晓敏 魏珉 +1 位作者 栗荣平 张萍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21,共3页
纵切法调查预测针叶树球果出种率张晓敏,魏珉,栗荣平,张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科所)针叶树球果出种率和出种状况调查,无论在林木种子经营还是种子研究中都是必须开展的工作。通过调查可以了解种子产量、数量、质量及发育状况。目... 纵切法调查预测针叶树球果出种率张晓敏,魏珉,栗荣平,张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科所)针叶树球果出种率和出种状况调查,无论在林木种子经营还是种子研究中都是必须开展的工作。通过调查可以了解种子产量、数量、质量及发育状况。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剥开球果计数种子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 球果 出种率 纵切法 预测
下载PDF
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2
作者 官冰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纵切U形卷管Snodgr... 目的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纵切U形卷管Snodgrass手术,观察组行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手术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疗效理想,可减少手术失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U形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手术失血量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和加盖岛状皮瓣法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范登信 张祖明 +1 位作者 周林玉 苏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与加盖岛状皮瓣法(OIF)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探讨术式选择的条件。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TIP术和26例OIF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TIP术组年龄2~13岁,平均4.76岁;其中Ⅱ...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与加盖岛状皮瓣法(OIF)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探讨术式选择的条件。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TIP术和26例OIF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TIP术组年龄2~13岁,平均4.76岁;其中Ⅱ型3例,Ⅳ型1例。38例为初次行尿道成形术者,4例为初次尿道成形术失败、再次行尿道成形术者。OIF术组年龄2~10岁,平均4.72岁,其中Ⅱ型23例,Ⅲ型3例,均为初次行尿道成形术者。结果TIP术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有尿瘘7例,阴茎头裂开1例,无尿道狭窄,但有尿道外口狭窄1例,3例再次尿道成形术者未发生并发症;OIF术平均手术时间115min,有尿瘘5例,阴茎头裂开l例,无尿道狭窄。两种手术方法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头裂开、一次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与OIF尿道成形术可用于阴茎头冠状沟、阴茎体、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治疗,TIP术操作简单,且更适用于初次手术失败、需再次行尿道成形术的病例。对于阴茎发育差,尿道板条件不好的初次手术病例,仍以选择OIF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
下载PDF
人心传导系统纵切取材法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斌 宋一璇 +2 位作者 PaulDickens PhilipS.L.Beh 祝家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9-382,I009,I010,共6页
为研究心脏传导系统(CCS)增龄性变化、病理改变及其与猝死的关系,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便的CCS取材方法。采用与窦房结(SAN)、房室结(AVN)长轴平行的纵切取材法,切取144例10%福尔马林液固定、不同年龄非... 为研究心脏传导系统(CCS)增龄性变化、病理改变及其与猝死的关系,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便的CCS取材方法。采用与窦房结(SAN)、房室结(AVN)长轴平行的纵切取材法,切取144例10%福尔马林液固定、不同年龄非心性疾病死亡者心脏标本。该法具有如下特点:(1)CCS定位标志清楚,故能准确取材;(2)SAN、AVN纵轴比横轴长2~3倍,故沿纵轴切片的数量远比横切法少;(3)可在一张切片上观察到更多传导组织及其周围构筑;(4)该法简便、实用,可推广应用于病理常规检查CCS。组织学观察:年龄少于10岁,传导组织间质极少;随年龄递增,其间质(胶原纤维为主,及脂肪组织、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逐渐增多,而主质细胞(起搏细胞、移行细胞)相对减少;SAN纵切最大面积是在青壮年期(20~40岁),且呈现增龄性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传导系统 纵切取材 组织学 病理解剖
全文增补中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罗俏 陈瑾瑜 张一帆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资料,均采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治疗(观察组),并按照1∶1配比原则选取同期采用经典尿道板纵切卷管尿...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资料,均采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治疗(观察组),并按照1∶1配比原则选取同期采用经典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的47例患儿作为常规组,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并比较术后3~6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不同阴茎下曲分度的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1.5%,常规组为89.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常规组为1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茎中重度下曲的首次成功率为88.2%,高于常规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轻度下曲患儿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能有效提高中度阴茎下曲的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首次成功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 小儿尿道下裂 并发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伟俊 付秀梅 +1 位作者 钟斌 刘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4期119-1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82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82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尿瘘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阴茎形状正常,尿道开口正位,排尿通畅,阴茎无弯曲。术后,观察组患者尿瘘、尿道狭窄、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阴茎阴囊型的尿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阴茎体型,冠状沟型未发生尿瘘,阴茎体型、冠状沟型和阴茎阴囊型术后尿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瘘者行尿瘘修补术后痊愈,尿道狭窄者经尿道扩张术后痊愈。结论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的概率,且能加快患儿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尿道板纵切卷管法与带蒂包皮内板法一期修复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婷婷 刘铭 《西南军医》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尿道板纵切卷管(Snodgras)术与Duckett术对一期修复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预防,为临床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0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 目的观察尿道板纵切卷管(Snodgras)术与Duckett术对一期修复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预防,为临床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0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Snodgras术);B组70例采用背侧带蒂包皮内板(Duckett术),分别行一期尿道下裂修复。结果 A组一期手术功率为89.47%%,B组成功率为82.86%,两组比较成功率无显著差别,但Snodgras组用时明显短于Duckett组,且尿道狭窄多发生在远端,处理较为容易。结论 对于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应根据阴茎下弯程度及尿道板发育情况选择手术方式。TIP术操作简单,适用于尿道板发育良好,阴茎轻到中度弯曲者;对于阴茎发育差,尿道板条件不好的病例,仍以选择Duckett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术 带蒂包皮内板术
下载PDF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斌 宋一璇 +1 位作者 祝家镇 毕启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改进罗斌①宋一璇①PhilipS.L.Beh②PaulDickens②祝家镇①毕启明①心脏传导系统(GardiacConductingSystem,CCS)是由窦房结(SAN)、房室结(AVN)...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改进罗斌①宋一璇①PhilipS.L.Beh②PaulDickens②祝家镇①毕启明①心脏传导系统(GardiacConductingSystem,CCS)是由窦房结(SAN)、房室结(AVN)、房室束(HB)、左右束支(LB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 取材 纵切法
下载PDF
尿道板纵切在远端型尿道下裂选择Mathieu术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余鑫 曹永胜 +2 位作者 彭博 刘项 邓其飞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比较尿道板纵切联合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与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治疗远端型尿道下裂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72例远端型尿道下裂临床资料,21例行尿道板纵切联合Mathieu术(Mathieu-IP组),其中5例尿道... 目的:比较尿道板纵切联合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与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治疗远端型尿道下裂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72例远端型尿道下裂临床资料,21例行尿道板纵切联合Mathieu术(Mathieu-IP组),其中5例尿道板狭窄、小扁平阴茎头、浅尿道;51例行TIP术(TIP组);随访观察尿道口位置、形状、阴茎头裂开、尿瘘、狭窄、憩室,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athieu-IP组与TIP组垂直裂隙状口分别为19例(90.5%)、46例(90.2%),外观无明显差异(P>0.05);Mathieu-IP组较TIP组尿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48),分别为1例(4.8%)和15例(29.4%);Mathieu-IP组无尿道狭窄,TIP组12例(23.5%),Mathieu-IP组显著降低(P=0.037);Mathieu-IP组和TIP组阴茎头裂开、憩室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茎头裂开分别为1例(4.8%)和2例(9.8%),憩室分别为1例(4.8%)和6例(11.8%);5例尿道板狭窄、小扁平阴茎头、浅尿道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尿道板纵切用于Mathieu术修复远端型尿道下裂,可使尿道口垂直裂隙状,形成合理尿道口径,尿瘘、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适用于尿道板狭窄、小扁平阴茎头、浅尿道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板纵切 Mathieu 尿道板纵切卷管 远端尿道下裂
原文传递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胎儿娩出困难7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黄瑞蓉 《中国乡村医药》 2002年第2期25-26,共2页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我院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将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作为常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切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美观经济等优点,但胎...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我院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将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作为常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切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美观经济等优点,但胎儿娩出困难相对增多,现就有关原因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腹部横 娩出困难 横撕纵切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心传导系统取材及组织形态观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竞花兰 陈玉川 欧桂生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2-145,共4页
收集32例人体心脏标本,分为两组,每组16例,介绍并比较心传导系统的不同取材方法。一组采用与窦房结、房里结长轴相垂直切面取材(横切法);另一组采用与窦房结、房室结相平行的水平切面取材(纵切法)。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后于光... 收集32例人体心脏标本,分为两组,每组16例,介绍并比较心传导系统的不同取材方法。一组采用与窦房结、房里结长轴相垂直切面取材(横切法);另一组采用与窦房结、房室结相平行的水平切面取材(纵切法)。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横切取材较易掌握,不需间断连续切片,16例心脏在显微镜下全部显示出窦房结、房室结结构;纵切面16例心脏有7例没有取中窦房结,9例没有取中房室结,操作方法较难掌握。提倡心传导系统取材采用横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传导系统 组织学观察 纵切法
下载PDF
船舶波形阻力数值计算
12
作者 高高 夏琼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1,共4页
在以高阶面元法数值计算船舶兴波波形的基础上,利用波形分析的纵切法、横切法计算波形,作波形积分求取船舶的波形阻力。数值实践表明:纵切法稳定性良好但结果偏小,横切法可以获得较好结果但有时不够稳定。
关键词 波形阻力 面元 波形分析 纵切法
下载PDF
骶管阻滞麻醉对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立晶 杨斌 +3 位作者 何雨竹 张潍平 刘支娜 张建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与骶管阻滞麻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修复的尿道下裂患儿125例临床资料,年龄12~75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按...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与骶管阻滞麻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修复的尿道下裂患儿125例临床资料,年龄12~75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按照尿道口位置分为远端型(86例)、近端型(39例)。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全麻组,83例)和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骶管麻醉组,42例)。手术方法均为TIP。随诊术后6个月出现的尿道瘘和尿道狭窄患儿。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尿道下裂手术后出现尿道瘘11例,其中全麻组8例(9.64%),骶管麻醉组3例(7.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636);尿道狭窄12例,其中全麻组8例(9.64%),骶管麻醉组4例(9.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4)。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近端尿道下裂类型(OR=0.036,95%CI:0.003~0.511,P=0.014)、阴茎头宽度(OR=0.469,95%CI:0.220~0.998,P=0.049)是TIP术后尿道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近端尿道下裂类型(OR=0.004,95%CI:0.000~0.146,P=0.002)、尿道板宽度(OR=0.004,95%CI:0.000~0.422,P=0.020)、导尿管留置时间(OR=72.976,95%CI:1.802~2594.790,P=0.023)是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骶管麻醉方法与TIP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发生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 术后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Snodgrass术与Onlay术治疗轻、中度尿道下裂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茂章 李逊 +1 位作者 廖锦先 周晓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比较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与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术)治疗轻、中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7例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 目的:比较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与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术)治疗轻、中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7例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nodgrass组84例和Onlay组73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手术。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住院情况、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nodgrass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Onlay组[(81.3±7.7)min vs.(131.1±13.4)min,t=7.789,P=0.000];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见于尿道狭窄、尿道瘘、尿道憩室和皮瓣开裂。结论:Snodgrass术和Onlay术均适用于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一次手术成功率,Snodgrass术操作更简单方便,易于推广,而对于尿道板条件不好的患儿可选择Onlay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板纵切卷管 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并发症
下载PDF
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盖联合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在TIP术修复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登信 蔡盈 +5 位作者 曹永胜 潮敏 张殷 蒋加斌 李道龙 彭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评估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盖联合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尿道成形(TIP)术修复尿道下裂中减少尿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IP术修复的尿道下裂病例126例。其中冠状沟型57例、阴茎体型43例、阴茎阴囊型26... 目的评估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盖联合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尿道成形(TIP)术修复尿道下裂中减少尿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IP术修复的尿道下裂病例126例。其中冠状沟型57例、阴茎体型43例、阴茎阴囊型26例。分成3组,Ⅰ组(18例),新建尿道无肉膜瓣覆盖;Ⅱ组(32例)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新建尿道;Ⅲ组(76例)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联合尿道海绵体双重覆新建尿道。结果术后Ⅰ、Ⅱ、Ⅲ组分别出现尿瘘3例(16.7%)、4例(12.5%)、2例(2.63%);Ⅱ、Ⅲ组分别出现阴茎扭转3例(9.37%)、5例(6.58%),Ⅲ组出现伤口裂开2例(2.63%);Ⅰ、Ⅱ、Ⅲ组分别出现尿道口狭窄1例(5.56%)、2例(6.25%)、5例(6.58%)。Ⅰ、Ⅱ组尿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Ⅲ组和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P术修复尿道下裂,采用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盖联合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是一种减少尿瘘发生的可靠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肉膜瓣 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瘘
下载PDF
纵切外剥内高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绍伟 黄宣东 +1 位作者 王民基 史秀玲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3年第9期22-23,共2页
为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术后后遗症,保护肛门的正常功能,缩短愈合时间,采用纵切外剥内高扎法治疗混合痔,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法相比较,该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无后遗症、愈合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关键词 纵切外剥内高扎 治疗 混合痔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赵旭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男性尿道下裂患儿,选取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纵切U形卷管法Snodg...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男性尿道下裂患儿,选取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纵切U形卷管法Snodgrass手术治疗方式)与观察组(30例,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长,相较于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一次性手术治愈率达到96.66%,相较于对照组23.33%、76.66%优势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治疗中,运用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U形卷管尿道成形术 小儿 尿道下裂 一次性手术治愈率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