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运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华清 宋学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120,共5页
煤运电综合平衡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彻底改变,将对我国实现未来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围绕国内外关于煤运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即煤电市场结构、煤电纵向安... 煤运电综合平衡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彻底改变,将对我国实现未来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围绕国内外关于煤运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即煤电市场结构、煤电纵向安排、煤运电关系与政府规制等问题展开述评,并提出应从战略层面上协同煤运电各子系统的关系,从而构建我国煤运电协同战略的组建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运电产业链 纵向关系 协同战略
下载PDF
中国煤、电企业纵向关系理论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劲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8,共7页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是具有典型的纵向关系的两类企业。在电煤交易过程中,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往往会发生冲突。煤—电冲突不仅对煤、电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在企业纵向交易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指出煤炭企业和电力...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是具有典型的纵向关系的两类企业。在电煤交易过程中,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往往会发生冲突。煤—电冲突不仅对煤、电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在企业纵向交易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指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煤—电租和纵向价格双轨制关系,在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缓解煤—电冲突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电力企业 纵向关系 煤-电租 纵向价格双轨制
下载PDF
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 被引量:3
3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政府间纵向关系这一中国政府体制重要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国的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在结构性要素上具有权力较为集中的特点,在体制性要素上也有一系列独特性。这样的政府间纵向关系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建...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政府间纵向关系这一中国政府体制重要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国的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在结构性要素上具有权力较为集中的特点,在体制性要素上也有一系列独特性。这样的政府间纵向关系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建设服务型政府对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使各级政府能够有效回应和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保持与提升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优势并克服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政府间纵向关系 调整
下载PDF
美国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实证研究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煤炭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纵向关系 实证研究 产业链 煤电 美国 产业组织理论 电煤价格 关系问题 需要理论 深层次
下载PDF
从“中央地方关系”到“政府间纵向关系”——代表性观点与理论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府间纵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构成的二维分析框架,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和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的17种代表性观点。纵...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府间纵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构成的二维分析框架,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和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的17种代表性观点。纵观这些代表性观点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从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向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的理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政府间纵向关系 代表性观点 理论趋势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变迁:基于三组要素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0-67,共8页
当代中国的政府间纵向关系可以用结构性要素、体制性要素、调控性要素等三组要素来分析。根据这三组要素的变化,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本形成阶段、调整阶段和发展阶段。改革前对政府间纵向关系的调整有许多... 当代中国的政府间纵向关系可以用结构性要素、体制性要素、调控性要素等三组要素来分析。根据这三组要素的变化,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本形成阶段、调整阶段和发展阶段。改革前对政府间纵向关系的调整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改革时期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政府间纵向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应根据三组要素在多个方面统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纵向关系 基本形成阶段 调整阶段 发展阶段
下载PDF
论政府间纵向关系视角下的一票否决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向俊杰 《阅江学刊》 2013年第2期61-67,共7页
一票否决制是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行使的一种特殊的强制命令权,是压力型体制的极端形式,是上级政府事权下移的体现。一票否决制存在的基础是下级政府自由权的扩大和上级政府权威的削弱,以及各级政府... 一票否决制是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行使的一种特殊的强制命令权,是压力型体制的极端形式,是上级政府事权下移的体现。一票否决制存在的基础是下级政府自由权的扩大和上级政府权威的削弱,以及各级政府间相对独立利益的客观存在。在其产生以来的20多年间,一票否决制不断地扩散,导致基层政府不堪重负,同时也导致一票否决制的权威下降,间接损害了上级政府的权威。应当通过规范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事权关系,规范一票否决制的使用范围,从而规范我国政府间的纵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纵向关系 一票否决 压力型体制 强制命令权
下载PDF
基于零售商市场势力纵向关系研究的理论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永培 杨以文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1-26,共6页
近年来,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制造商产品的多样化呈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纵向市场结构由上游垄断—下游竞争向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方向演变。零售商的抗衡力量和对上游的纵向约束是其在纵向结构中权力变动的重要表现。这种纵向关系分为... 近年来,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制造商产品的多样化呈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纵向市场结构由上游垄断—下游竞争向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方向演变。零售商的抗衡力量和对上游的纵向约束是其在纵向结构中权力变动的重要表现。这种纵向关系分为非线性定价下的纵向约束和排他性合约下的纵向约束两个部分,从零售商市场势力的视角对制造商—零售商纵向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可为我国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商 制造商 市场势力 纵向关系
下载PDF
厂商的密集性进入与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雷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23,共5页
随着产业进入管制的逐步放松,厂商的密集性进入不仅改变了产业链的横向市场结构,也为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重新选择创造条件。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这一现状,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个连续古诺模型的分析,认为下游整车... 随着产业进入管制的逐步放松,厂商的密集性进入不仅改变了产业链的横向市场结构,也为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重新选择创造条件。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这一现状,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个连续古诺模型的分析,认为下游整车厂商的密集性进入将导致产业链的部分或完全分拆,其具体形式取决于初始状态和上游厂商的数量。最后,结合国际经验以及国内新近产业政策设计和汽车企业的策略实践辅以论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性进入 产业链纵向关系 治理模式 纵向分拆
下载PDF
我国城乡教育纵向关系的内涵、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卫安 邬志辉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9期134-138,共5页
城乡教育关系是指政府在对待和处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问题时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纵向上来看,城乡教育关系指城乡教育体系分别是如何设置的,农村教育体系与城市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存在什么关系。我国城乡教育纵向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 城乡教育关系是指政府在对待和处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问题时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纵向上来看,城乡教育关系指城乡教育体系分别是如何设置的,农村教育体系与城市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存在什么关系。我国城乡教育纵向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从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国家在教育供给当中的作用逐渐增强;教育资源向农村的等级式流动以及学生流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纵向关系 内涵 历史变迁
下载PDF
省直管县综合配套改革思路探析——以政府间纵向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3-59,共7页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本质上是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应该纳入政府间纵向关系整体变革的视野,在把握这一关系诸要素变革趋势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当前,应完善省直管县单项改革,克服既有改革的不协调;应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本质上是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应该纳入政府间纵向关系整体变革的视野,在把握这一关系诸要素变革趋势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当前,应完善省直管县单项改革,克服既有改革的不协调;应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契机,分步推进政府间纵向关系改革。改革中应注意综合运用分权与选择性集权,调试、完善各项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政府间纵向关系 综合配套改革
下载PDF
纵向关系研究的两种基本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9期23-27,共5页
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纵向关系的研究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基于瓦尔拉斯配置的纵向关系的描述 ,其基本判据是瓦尔拉斯效率 ,因而 ,各种偏离瓦尔拉斯配置的纵向行为被视作特例。在以“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描述的纵向结构框架中 ,... 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纵向关系的研究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基于瓦尔拉斯配置的纵向关系的描述 ,其基本判据是瓦尔拉斯效率 ,因而 ,各种偏离瓦尔拉斯配置的纵向行为被视作特例。在以“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描述的纵向结构框架中 ,批发价格、特许费、销售商购买数量、消费者价格、推销努力、销售地点等被作为决策变量来处理。这些变量作为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 纵向关系 瓦尔拉斯配置 委托人-代理人框架
下载PDF
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的调整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彬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9,23,共4页
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虽然历经多次调整,但始终未能找到纵向权力配置的最佳平衡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调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两... 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虽然历经多次调整,但始终未能找到纵向权力配置的最佳平衡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调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两个层面。应该按照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原则调整纵向权力结构,逐步理顺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纵向关系 集分有别 集分有度 集分有序
下载PDF
纵向关系、产业集聚和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形成——以江阴市纺织业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产业聚集导致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形成 ,以江阴市纺织业为例 ,存在着强制性产业聚集而形成主导产业和诱制性产业聚集而形成主导产业两种产业聚集方式 ,前者通过产业政策和制度强制形成 ,后者通过市场利益的驱动自然形成。
关键词 纵向关系 产业聚集 主导产业 强制性 诱制性 江阴市纺织业
下载PDF
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德国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立强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43-49,54,共8页
政府间纵向关系是政府系统的基本关系之一,受到"结构性要素"和"体制性要素"的制约。在结构性要素上,德国具有"集分结合"的特点。在体制性要素上,德国实行三级政府、职责异构的政府间职责配置、提供切实... 政府间纵向关系是政府系统的基本关系之一,受到"结构性要素"和"体制性要素"的制约。在结构性要素上,德国具有"集分结合"的特点。在体制性要素上,德国实行三级政府、职责异构的政府间职责配置、提供切实财力保证的财政体制、法制化的纵向监督。德国政府间纵向关系模式的借鉴意义是:处理好结构性要素上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形成科学的纵向政府间职责、财权、财力配置;构建基于社会自主力量的、法制化的纵向监督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纵向关系 德国模式 借鉴
下载PDF
联邦制国家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主要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振超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62-65,共4页
就联邦政府的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关系而言,联邦制国家政府间纵向关系可以分为分工型和合作型两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是其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作为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联邦制国... 就联邦政府的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关系而言,联邦制国家政府间纵向关系可以分为分工型和合作型两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是其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作为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联邦制国家对政府间关系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制 政府间纵向关系 行政管理
下载PDF
改革前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形成与调整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立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3,共5页
改革前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发展经过了基本形成阶段和调整阶段。在基本形成阶段(1949——1956),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引起了主要力量结构的重大转变;迅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纵向政府体制的重大变化;伴随着二者的是权力向上&q... 改革前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发展经过了基本形成阶段和调整阶段。在基本形成阶段(1949——1956),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引起了主要力量结构的重大转变;迅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纵向政府体制的重大变化;伴随着二者的是权力向上"流动"的集权化过程。在调整阶段(1956——1978),有权力收放、试办托拉斯、包干三种形式的权力"流动"与调整。改革前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形成与调整为当前解决这一关系上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纵向关系 改革前 基本形成 调整
下载PDF
论学位管理体制纵向关系的法制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7,共5页
当前,我国学位管理体制在中央学位管理部门和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的纵向关系方面存在着省级学位管理部门合法性缺失、权限划分标准不清晰、权力内容界定不明确等问题。为了推进学位管理的法治化,即将修订的《学位条例》应当规定省级学位管... 当前,我国学位管理体制在中央学位管理部门和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的纵向关系方面存在着省级学位管理部门合法性缺失、权限划分标准不清晰、权力内容界定不明确等问题。为了推进学位管理的法治化,即将修订的《学位条例》应当规定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的性质与职权,界定中央和地方的学位管理权限标准,明确各自的权力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 学位管理体制 纵向关系 法制建构
下载PDF
近年来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述评——以“职责同构”为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冬冬 马逸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3-35,38,共4页
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是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政府纵向关系的主要特征为"职责同构",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职权行使等方面高度的统一性。尽管职责同构的模式增加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在社会... 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是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政府纵向关系的主要特征为"职责同构",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职权行使等方面高度的统一性。尽管职责同构的模式增加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弊端也日益显露。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政府间关系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进而扩展到近年来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有关情况,以职责同构这一政府间关系的核心特征为切入点对其内涵、产生的原因等问题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纵向关系 职责同构 研究述评 府际关系
下载PDF
打破职责同构: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重塑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鹏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70-72,共3页
职责同构是维护中央权威、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产物,同时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体制的遗留,根本上体现的是中国中央集权的传统思想。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间协调困难、影响政策推行、机构膨胀和行政成本过大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体制... 职责同构是维护中央权威、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产物,同时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体制的遗留,根本上体现的是中国中央集权的传统思想。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间协调困难、影响政策推行、机构膨胀和行政成本过大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体制性原因。只有打破职责同构:在科学配置政府纵向间职能的基础上,实现职权的法定化,进而推行地区行政区划改革,以全面推动政府效能的提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责同构 政府间纵向关系 职能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